小人精论马,精婆媳再掐

小说:红楼老太太 作者:香溪河畔草
    石梅不懂得耕作, 但是, 她有一个长处,就是知人善用。

    她只是出钱出地出点子, 耕作这一块,完全放权给贾玫以及三十户老农。

    贾玫做事很是稳妥。

    石梅只说一句短期内不能让番薯种植技术外流。

    贾玫就说服这些老农把式, 都愿意跟荣国府签订了二十年的长期聘用契约。

    之前, 因为这些百姓都不愿意卖身为奴,故而,石梅只是让人跟官府打过招呼, 短期聘用这些百姓半年,使他们免于官府的驱赶。

    石梅也在观望考察, 这些百姓都自称是庄稼把式。

    但是, 口说无凭。

    石梅需要验证。

    再者, 是否诚实勤劳,也有待考察。

    而今一个半月过去,贾玫反应, 这些百姓却是好庄稼把式, 且勤劳朴实, 几乎没有偷奸耍滑之人。

    三十人家基本都是夫妻双双下地耕作。

    儿女也不懒惰,十岁的女孩子已经会洗衣做饭照顾弟妹。

    男孩子则拾柴放牧捡牛粪。

    农庄的五头耕牛,都是庄子里的男孩子负责则。

    贾玫对这些把式赞不绝口“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 唯一缺点就是饭量忒大。

    一个小男孩三碗米饭还不包,女孩子也要两满碗米饭才能吃饱。

    大人一口气能吃七八碗。

    这都一个多月了,饭量恁没减

    侄儿没法子, 只好给他们买了小米麦粒儿参合吃。

    一般人家肯定要被他们吃穷了

    不过,他们做活也肯下力气,翻地都是两尺深,而且怎么吩咐怎么做,绝不含糊。

    说起来,比侄儿之前见到的那些佃户强得多了”

    石梅颔首。

    荣府的佃户虽然受了五房的欺压,但是,这些年丰衣足食,从没饿死过人。

    这些逃荒的百姓,朝不保夕。

    如今垂死关头得活命,不许卖身还有月钱,自然会万分珍惜。

    石梅说道“既然他们品行没问题,就马上跟他们签订聘用合同,合同中附注一条,府里免费供应他们的子女衣食住行。

    但是,五年内,他们的儿女不能外出务工,这一点顶顶重要,一定要跟他们讲清楚,若是有人不同意,马上离开,我们绝不阻拦。”

    石梅已经很宽大了。

    石梅给的工钱可是不低,衣食住行全部包办,每月二两银子的工钱。家里妇人跟着男人一样下地者,也是二两月例。儿女愿意当差的,也按劳计酬,多劳多得。

    石梅今后会时刻关注番薯的种植,因此,石梅决定见见这些百姓。

    然后,石梅跟着三十户的户主见面。

    贾玫按照贾母的要求说了。然后把聘用契约放在桌上“同意这些条约的可以上面来签字画押,然后送官府存档,画押之后可就不能反悔了,违反契约者,将会受到严厉惩罚,你们可要想好了”

    贾玫这话不错。

    一旦签订契约,荣府付给一定数目的安家费用,让他们送回家去安置长辈。作为抵押,这些百姓的路引户贴就要收归荣府保管,他们反悔出逃就会按照流民处理。

    有路条只会押送遣返原籍,没有路条的流民,则会抓捕劳役,等待查证身份。

    必须里正乡老出钱担保,才能返乡。

    一旦被抓住,还要赔偿主家的损失。

    一般人都承担不起。

    三十户农民听说不仅有吃有穿还有安家费与月钱,齐齐跪地直磕头“恩人收留我等,替我们看病,给我们饭吃,让我们全家老小逃出性命,我们感恩不尽,报答不及,哪有反悔逃逸的理儿,这还是个人吗”

    石梅说道“恩人谈不上。人生在世,谁都有走窄的时候,可不得你帮我,我帮你吗

    你们来帮我试种番薯,我也要帮你们解决衣食住行后顾之忧。

    我把话撂在这儿,只要大家伙帮着我把番薯试种成功,能够高产量,沙土地,黄土地的产量五百斤以上,等到十年二十年的契约到期,无论你们继续留下,还是返乡居住,我绝对不会亏待大家”

    一旦种植成功,这些人就是农技员了。朝廷若是看中了红薯的低投入高产量,这些人就成了香饽饽生力军。肯定会得到朝廷地方的优待。

    好处多了去了。

    办妥了契约,荣府一次性付给三十户农民每家五十两的安家费,其中四十两是夫妻双方二十年的聘用的买断费用。孩子五年时间不得外出务工的补贴。

    亦既,此契约签订之日起,这些农户夫妻二十年不能随意离开荣府,自谋生路。

    他们膝下的子女,五年后才能外出做工。

    虽然对孩子们有些不公平,但是,这五年,荣府负责养育他们,负责他们的吃穿用度。

    这样的条件,在这个朝不保夕的饥饿年代,算是十分优渥了。

    签订了契约之后,石梅才跟贾玫仔细研究这段时间的种植记录。

    石梅发现,黑土地跟沙土地几乎没有区别,最慢的黄土地,十三天才出苗,其实也不算太晚。

    贾玫也同意石梅的看法“育苗似乎是没有区别,正月二十五下种,为了防冻,我们在苗床上堆放了三尺厚的稻草,最快的是黑土地,八天发芽,其次是沙土地,九天发芽。侄儿询问了张把式,他说出苗早晚几日不在意,关键要看出苗后的长势。

    福建那边的育苗期是四十天左右,不会超过四十五天,三月中旬必须扦插。

    那边的气候比我们这里高一些,侄儿这才留出五十天的育苗时间,正月二十五到三月十五,正好五十天。”

    石梅颔首“气候不好,晚个一二天也没关系,到时候有多少苗,栽多少地,反正咱们准备的种子多。两千斤,一斤十个左右,一个种子一根苗,你算算是多少按照咱么商量的四千株至五千株算来,也是四五亩地,若是一个种子两棵苗,就是十亩。方才我们看了,最少也有三颗苗芽,多得有五芽,即便生长缓慢,也不怕。你做的很好,别太担心了。

    第一次试种,不成功也没什么,明年继续就是了。一棵苗肯定不止结一个番薯吧,若有四五颗,六七颗,明年种子就更了,是不是”

    贾玫原本压力大,石梅这一安慰,他倒是轻松多了。笑道“婶娘安心,必定能够扦插,等下旬天气暖和,就可以揭开稻草,进行二次施肥崔苗。”

    石梅想着回京之时最好能够带一批红薯进京送礼,但是,想到红薯追肥用的肥料,原生态是好,却是有些小小的膈应。

    石梅犹豫样子很,说道“玫儿,单列三亩地,移栽成活追肥的时候,只用草木灰与干牛粪浸泡施肥,产量稍微低一点也无所谓,可记住了”

    贾玫愣了,旋即反应过来,笑道“侄儿记下了,婶娘安心吧。”

    这日石梅赶在太阳落山之前回府。

    一路上贾珠贾琏高兴的了不得,他们每人都挑选了一头心心念念的菊花青为坐骑。

    元春与贾琮也甚是高兴,贾珠贾琏抱着他们骑马了。

    元春高兴的手舞足蹈“祖母,我给胭脂马起了名字了,姑母还教导我写出来了,祖母,您知道马儿叫什么吗”

    草原上等马都要进贡给朝廷,像雪白的玉狮子,玉麒麟,火红赤兔马胭脂马,一般人无缘得见。

    贾赦购买的小马驹,号称胭脂马桃花马菊花骢,其实就是各色各样的杂色马。

    即便京都富贵人家,能给孩子们养马的人家也不多。

    孩子们高兴也在情理之中。

    石梅惊讶“是吗,元丫头真能干,你给马儿起了什么名字”

    元春说道“雪花”

    石梅讶异“胭脂马不是红色呢,元儿怎么叫她雪花呢“

    元春拍手乐呵“祖母啊,元儿的小马驹身上有好些白色的半点,一块一块的就像是雪花一样呢“

    贾敏一边笑着解释“元丫头挑中的马儿其实用该叫做桃花马,红毛重夹杂着白色的斑点,元儿恁要说是胭脂马,也没人跟她计较。”

    元春噘嘴辩白“祖母,就是胭脂马嘛,明明四姑姑说错了。那一匹白毛红点的才是桃花马呢祖母您说,桃花是不是红色啊雪花是不是白色啊”

    石梅跟贾敏面面相觑,这个丫头好强的性子,真是跟王家人如出一辙啊。

    不过,石梅比照的是凤辣子。

    贾敏参照的是王氏。

    但是,你能跟刚刚两岁的孩子说什么呢

    石梅也不好严厉批评,怕吓着孩子,留待以后潜移默化。

    石梅转而询问贾琮“琮儿,姐姐的马儿叫雪花,你挑的什么马儿,起了什么名字”

    贾琮比元春小十个月,才一岁半,他不似贾琏巧嘴儿十个月说话,他是刚刚把话说利索。

    他话还没说,先嘿嘿一笑,然后才对着粉嫩的指头说道“孙儿挑的坐骑,又有白毛,又有红毛点点。二哥哥说是菊花马,因为有斑点。

    大姐姐又说是桃花马,因为斑点是红色。

    孙儿孙儿都被闹糊涂了,干脆叫他个小斑点了。”

    贾琏生气的说道“我说的是菊花骢,什么时候说是菊花马了你总是记不住”

    贾琮往石梅怀里一躲,伸出脑袋跟贾琏顶嘴“菊花骢不就是菊花马呢”

    他仰头看着石梅委屈得很“祖母,您说是不是啊菊花骢,不是菊花哥哥自己说的呢”

    石梅笑道拍拍贾琮“对,就是菊花马”

    贾琏正要抗议,石梅问到他头上“珠儿琏儿,你们的马儿起了什么名儿”

    贾珠拱手“回禀祖母,孙儿的马儿浑身白毛,孙儿给它取名为玉龙”

    贾琏撇嘴“明明是马,偏要叫龙”

    石梅问道“琏儿呢”

    贾琏忙道“孙儿也挑了一匹白马,孙儿给它起名叫银狐,银狐跑得快啊”

    石梅弯弯嘴角“哦”

    贾敏贾珠却撑不住笑了。

    贾珠性子宽厚,他给贾琏顾着面子。

    元春却顺嘴反问“琏二哥哥,明明是马儿,哥哥怎么说它是狐狸呢”

    贾琏一想也对呀,虽然他觉得银狐速度快,但是,他的马却是以狐狸命名。

    他方才还说嘴,笑话贾珠大哥。

    贾琏摸摸鼻子,把脸一红,见石梅贾敏都在笑,顿时又恼又羞,冲着元春做鬼脸“要你管我的马儿我做主,就叫银狐,怎么的”

    元春往贾敏怀里一躲,委屈道“不讲理”

    贾琮这些日子跟元春玩得好,见元春生气,忙着帮腔,他往石梅怀里一躲“不理你”

    石梅贾敏贾珠被三人古灵精怪的神情逗笑了。

    石梅摸摸贾珠,以示鼓励。

    贾珠这孩子才六岁,就知道让着弟弟妹妹,乖得让人心疼。

    石梅穿越一来一直比较顺当,这一回视察农桑,却出了一点小状况。

    二月十二。

    石梅巡查农庄的隔日。

    大清早的,元春与贾琮的奶娘便来回禀,说是元春与贾琮两个起床之后就开始打喷嚏流清鼻涕。

    虽然是小病,但是两奶娘慌得很,尤其是元春的奶娘,特别紧张,请求石梅请个大夫。

    石梅也唬了一跳,毕竟孩子还小。

    石梅接手孩子检查后发现,孩子精神不错,出了鼻塞流清鼻涕之外,没有背的症状。

    石梅先给元春摸脉,感觉到元春的脉搏平顺有力。

    贾琮也是一样。

    石梅顿时安心,只是轻微的伤风。

    孩子昨日玩得很疯,估计出汗之后吹风了。

    石梅自小长大的经验就是,小孩子感冒只要不发烧就没有问题。

    石梅吩咐小厨房给孩子们熬了白菜粥做早餐。

    石梅先用热敷子给他们热敷,效果不大好,又换而用薄荷油与樟脑熏香亲自给元春贾琮通鼻塞。

    早餐之后,又让两人喝了一盅子红糖姜茶。

    然后,元春贾琮说鼻子痒痒。

    石梅又吩咐奶娘用温热的盐水替他们清洗鼻孔。

    如此折腾两三次。

    到了巳时,日上三竿,阳气上升,两孩子除了流清鼻涕基本没有其他症状。

    元春跟贾琮趴在炕上下棋玩儿,精神头好得很。

    至此,石梅紧张的心情顿时消停了,她决定不请大夫,让孩子们自愈增加抵抗力。

    又吩咐奶娘每两刻钟给孩子喂一次白开水。

    安排好一切,石梅这才安心去用早餐。

    早餐后,石梅吩咐小厨房买了一斤重的小鸡仔,命那胖嫂盯着熬制葱白鸡汤,预备中午给孙子们下清汤面吃。

    石梅用了早餐,又去陪伴元春与贾琮玩儿。

    到了午时初刻,石梅又给两人喝了红糖姜茶,两人有些微微出汗。

    石梅亲自守着俩小孙子,替他们擦拭背心前胸,保持孩子背心干燥。

    午时二刻,石梅正照顾两孙子吃葱白鸡汤面,张氏王氏两妯娌匆匆跑来探视。

    石梅见了两个媳妇笑说“这是哪个丫头多嘴嚼舌,惊动了你们两个是听说元春贾琮流清鼻涕了吧孩子们没事,有我呢,你们只管安心忙你们自己的。”

    心里却在想,荣庆堂的篱笆扎得不结实啊。

    这事儿从哪儿泄露出去了。

    石梅觉得孩子们只是小病而已,根本没让人通知两妯娌。

    元春贾琮两个正在自己个吃面喝汤,见了母亲,各自抬头打声招呼,忙着又低头吸溜面条去了祖母做的葱花面条,好好吃

    张氏一笑“偏老太太了”

    说话间张氏很自然挨近儿子,伸手摸了摸儿子,额头不烫,顿时安心了。又问贾琮难受不难受。

    贾琮头也不抬,边吸溜面条边说鼻子有些痒痒。

    石梅伸手在贾琮脸上一划“两条鼻涕龙,不痒才怪。快点吃完,吃完了祖母给你用盐水洗洗。”

    贾琮年纪小也很好面子,难得停下吸溜,扭着身子抗议“祖母,孙儿没有”

    石梅马上安抚孙儿“是是是,琮儿最爱干净,今日是生病了,没关系啊,明儿就好了”

    贾琮嗯嗯点头,又回去跟面条较劲去了。

    桌面上撒了不少汤水,嘴里却吃进去一多半。

    赵妈妈一边替贾琏擦拭泼洒的鸡汤,偷空子讪讪的瞄几眼张氏。

    之前,张氏都让赵嬷嬷给贾琏喂食。

    但是,到了荣庆堂,老太太就不许赵妈妈喂食,只许她在旁边照看点,替孩子清洁桌面。

    石梅摸顺溜贾琮又安慰张氏“孩子底子好,天就好了。“

    王氏这边挨着元春摩挲不住,得知没请大夫,王氏惊呼“太太,生病怎么不请大夫呢咱们也不是穷家小户没银子”

    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石梅很能理解,耐心的给两妯娌解释“伤风而已,无需吃药,小孩子有自愈能力,你们不要一见孩子生病就大惊小怪。

    小孩子只要不发烧,就没有大问题。

    小病大治,反而伤身。

    不是有句古话,要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说的就是锻炼孩子的抵抗力与自愈力。”

    孩子的病症实在是很轻微,红糖姜茶就能搞定了,何况石梅双管齐下,给孩子们熬了葱白鸡汤,灭杀病菌,补充能量。

    张氏忙着应声“太太说的及是,儿媳长见识了”

    王氏白了张氏一眼,说道“太太”

    石梅却朝着元春贾琮努嘴“瞧他们两个,能吃能喝,精气神也好,哪有生病的模样,安心吧”

    王氏见石梅不搭理她,却与张氏一吹一捧,一唱一和,心里恼怒交加,却是不敢发作,只得耐着性子缠磨“太太,我们元儿从小娇生惯养,娇弱的很,往日纵然打个喷嚏,都要请了大夫请脉”

    石梅心里有些生气,这人听不懂人话吗合着她说了半天都是放屁

    石梅不想吓着孩子们,也要给儿媳留些面子。

    好在元春贾琮已经吃了大半,感冒了少吃一点没关系,遂吩咐奶娘把孩子带回暖阁。

    石梅这才说道“正因从小娇生惯养,孩子才这般娇弱。

    如今跟着我,我自然替他们好好调理。孩子也看见了,没有什么问题,你们累了,回去歇息吧,下午还有事呢。

    晚上也别过来了,我让珠儿琏儿晚餐回家,免得过了病气。”

    王氏见婆婆根本不理她的话茬,顿时急了“太太,还是请个大夫瞧瞧吧,媳妇可是只有元丫头一个女儿呢”

    石梅的耐心也消磨光了“我是她嫡亲的祖母,难道会害她我说了无妨,也解释了缘由,你还要固执己见,叨叨不停,难道要我赌咒发誓呢”

    张氏吓坏了。怎么也不能让婆婆赌咒发誓,忙着居中调和“太太误会了,二弟妹不过是心中焦急,并无此意。”

    张氏言罢又劝王氏“弟妹,你不要太心急”

    王氏这时也反映过来,今日若是让婆婆发了誓,按照贾政的倔脾气,只怕马上翻脸要休她。

    合不该当初偷鸡不成蚀把米,被他们母子抓住了把柄

    贾政从此脾气见长,时不时就要祭出来威胁。

    王氏这几年耳朵听得起茧的一句话就是忤逆婆婆,罪在七出

    想起贾政,王氏当即就怂了“太太您真是误会儿媳,媳妇没有这个意思,媳妇就是担心元丫头,怕她太娇气,拖累婆婆”

    这种生硬的借口实在不大高明,不过她肯认怂就好了。

    石梅也不想再追究。

    荣府不能跟王家闹翻,贾政也不能真的休妻。

    石梅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她,只有含糊了事。

    石梅挥手道“你去吧,实在不放心元春,也要等她好了你再接回去。”

    王氏暗吃一惊。

    她再没想到,婆婆竟然猜中她的心思,她之前的确有借机要回元春的想法。

    王氏知道,绝对不能承认“儿媳并无此意”

    并无此意

    当人傻子呢

    石梅厌烦得很“你有意无意自己清楚,我并没怪你,你还闹什么是不是觉得孩子生病是我的责任,我不该带着他们出去,我应该给你赔情道歉

    然而,我并不觉得需要赔情道歉

    我这个婆婆带着孙女出去踏青有什么错吗

    人吃五谷生百病,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怎么到你这里,就成了天大的事情”

    王氏这时候吓得只有摆手的份儿。

    石梅没有冤枉王氏。

    王氏之前却是这样想的,觉得婆婆不该带着刚刚三岁的孩子去处游玩。

    但是,石梅觉得元春贾琮都已经三岁,两个人身子骨也很强健。

    春日里只要不去人口繁杂的地方,出去晒晒太阳,跑跑步,活动活动筋骨,反而有益健康。

    伤风不过是个小小不言的病症,完全不必在意。

    这是两种认知的偏差。

    双方差了五千年的文化传承。

    石梅也没准备让她们弄清楚所以然,而是直接告诉她们前人五千年得出的结果小孩子有自愈能力,小小病症,不必担心

    张氏这个聪敏媳妇虽然不明白,却直接接受了。

    但是,王氏却固执己见,非要跟婆婆掰扯。

    王氏敢如此,也不能全怪王氏。

    而是之前的本主史老太君把王氏宠坏了。

    史老太君因为要巴结王子腾,特别看重王氏这个媳妇,一切事情,都是以王氏的意愿为转移。

    她入府五年,从来就是顺风顺水,说什么贾母听什么。

    如今石梅一改之前的作风,不惯她的毛病,她就不平衡了

    也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了。

    说起来,石梅前后收拾她好些回了,王氏也却是受到教训了

    王氏心里很憷婆婆

    王氏之所以这般贼心不死,时不时冒出来膈应婆婆,却是因为娘家兄长王子腾圣宠优渥。

    王氏自以为儿女双全,娘家得势,贾府如今失去了顶梁柱,要依靠王家帮衬,绝对不敢休她。

    不然,之前三番五次跟婆婆对阵,虽然回回败阵,却并未动摇她的根基。

    婆婆甚至都没剥夺她的管家权力。

    这让王氏越发信心十足荣府不敢得罪王家

    要说这个王氏还真是拿准了荣府的脉搏。

    荣府现在不是树敌的时候,石梅再是厌恶王氏,也要看在贾珠元春的面上容忍王氏。

    关键是,石梅即便冒险跟王家翻脸,休了王氏。他日贾政续弦,未必就比王氏高出多少。

    若是遇到邢氏那种货色,越发麻烦。

    王氏终于被张氏挟持着的带走了。

    石梅直觉的心累。

    贾敏这个时候进来给石梅捏捏胳膊。

    之前石梅亲自给孙子们喂鸡汤,下面条,忙碌一个上午。

    这时又跟王氏生气,胳膊肘真是有些僵硬。

    故而享受女儿的伺候“还是我聪明的小棉袄贴心啊”

    贾敏抿嘴笑了,半晌说道“我这心里很是后悔,昨天应该狠狠心。”

    石梅说道“世上没有后悔药。却我既然接手元春,就不怕王氏挑事儿。王氏的斤两我称的准,也拿得住她倚仗的不过是娘家势大,我却不惧

    放心吧

    元春琮儿也都没事儿,就是昨天出汗吹风了,这病症再小不过,三天准好

    以后再出去,记得提醒奶娘们及时替他们隔垫擦拭就成了。

    昨日也是我事情多,疏忽了,回家就该给他们喝一碗姜红茶,再用生姜水泡泡脚就好了。”

    石梅昨晚的精力都在番薯上。

    她将三块番薯试验地的各种相关数据,进行了归纳整理。

    番薯试验基地如何耕作,多少种植面积,种子多少,试验田的土质、天气、施肥情况、出苗等,都做了详细的表格记录。

    只等番薯收割,就是一份完整的番薯种植参考手册。

    贾敏说道“母亲您要盯着番薯,又要总管祭祀,不如我照顾元春琮儿吧。”

    石梅摆手“不用,我要十天半月才出去视察一次,那时间你替代我即可。

    你自己的事情,才是大事。

    这些庶务将来你都要经历,你婆婆三灾八难,又没妯娌,万事都靠自己。

    你身边的锦鲤,青燕,云雀,百灵四个,是要跟着你出门子,也要让她们都学起来,到时候也是个帮手。”

    贾敏闻言噘嘴“母亲挑选她们四个容貌出众的丫头,是给林大哥准备的吗”

    石梅愕然,马上明白这是史老太君的意思吧

    石梅拉了贾敏坐下,在她嘴上刮刮“瞧瞧,嘴上都能挂油瓶儿了。是不是不愿意姑爷有房里人啊”

    贾敏娇羞低头“哪有我就是不愿这些陪着我长大的姐妹跟我生分,若是林家的丫头,我也是没法子。”

    石梅一抬贾敏小巧的下颌,说道“这没有什么好羞臊的,这种事情,女人不乐意才是对的。说不吃醋的都是假话,除非她不是女人。”

    贾敏拽着自己个发梢捏来捏去,娇羞的瞟一眼母亲“可是母亲,您不吃醋吗

    不然,您怎么对府里那些姨娘那么好呢让她们无需守孝,还给她们五百安家银子回乡养老。

    不愿意返乡的,还替她们安排了农庄吃租子族人都夸赞说您大方贤惠呢”

    石梅是很同情这些女人,与人做小,男人死了,不得不巴结大老婆。

    虽然她们口口声声要留下伺候石梅,石梅却觉得膈应。

    关键是石梅跟她们没感情。

    若是有一个像平儿,她就留下了。

    观察几个月,都是不省事的主儿。

    干脆漂亮的打发了。

    给银子的两个妾室是外头买得,没有生育子嗣,娘家有兄弟侄子,本人愿意回家投亲,有娘家兄弟亲自前来迎接。

    石梅给银子也有族里的族老见证。

    五百两其实不多。

    她们留在府里,月例二两,十年二百四十两,五百两相当于四十年的月例。

    六个妾都不到四十岁,石梅按照八十岁算的月例。

    这些姨娘也心知肚明,她们不可能熬到八十岁。

    贾代善不是吝啬人,这些姨娘颜色好,赏赐不少,。

    她们这些年也积攒了几千银子的私房。

    有这些银子何必在荣府看人眼色

    不如回去做个土财主,或者凭着身价再嫁一回,岂不是更加爽快

    另外四个有生养,石梅倒是想放生,只是她们不愿意出府,想给远嫁的女儿留一条后路。

    贾代儒那些老东西也不同意。

    石梅也没法子,索性在京郊拿出一个八百亩的农庄安置她们四人。

    只不过,她们只有使用权,没有买卖权,等她们百年,庄子要归还荣府。

    贾敏说道“爹爹也是,一个二个都把姐姐们嫁的那么远,爹爹仙逝,她们都没回来奔丧也不知道是不是婆婆太厉害了”

    石梅想了下史老太君对庶女的态度,然后说道“当初我是想把你姐姐嫁在京都豪门做庶子媳妇。

    庶女嫁给庶子,门当户对,也不受欺负。

    我娘家史家愿意接受一个,王家也愿意用庶子联姻,还有一个准备许给薛家。

    你爹爹也不知道是听了那些姨娘的挑唆,还是怎么的,完全否决了我准备的亲事。亲自给你三个姐姐相看亲事。两个大的是家生子所出,许给了你父亲的部下。

    从前人家是捧着她们,希望得到你父亲提拔。

    如今你父亲仙逝,太子倒台,他们遂没受牵连,处境肯定不如先前。

    也不知道你两个姐姐的日子过得如何。

    你大姐公公在甘肃驻防,远得很。头些年捎了信件回京,说头胎得了哥儿,府里没去人,你爹带没带礼物我就不知道了。

    “你二姐婆家在西安府,原来在你父亲手下做校尉,后来你父亲兼任兵部尚书,推举他去西安将军麾下做了都尉,明面上是平调,实际上暗升。

    你三姐你也知道,嫁给甄家嫡次子,据说人才俊秀,文采风流,假以时日,必定高中榜首。

    甄家的老祖宗是你父亲嫡亲的姑母,你三姐理当受到优待。

    但是,她却进门一年难产去了,孩子也没站住。

    她的生母就是柳姨娘,是理过公赠送给你父亲的清倌人,因此她随了柳家的姓氏,其实跟柳家一点关系也没有。不然也不会拿来送人

    柳姨娘能诗善舞,模样俊俏,很得你父亲喜欢。

    你三姐长得也好,因为母亲身份拖累,说不上官宦人家,我原本就是准备把她嫁给薛家的二公子。

    薛家没有官阶,却很富有。

    谁知你父亲不满意,要把她嫁给甄家。

    你三姐死了,柳姨娘哭得死去活来,几次晕厥。

    你父亲心疼的了不得,亲自去查了,最后不过把你三姐夫的腿杆子打折了而已。

    三姑爷后来迎娶了姑舅家青梅竹马的表妹,根本就没跟荣府通气,自然不会再认贾府。

    你大姐二姐哪里,你敬大哥都派人报了丧,但是,他们并未奔丧。

    具体情况我没打听,左不过是趋炎附势,害怕连累吧。”

    贾敏气鼓鼓道“等大哥二哥双双中了进士,看他们有什么脸”

    石梅笑道“那也要等你大哥二哥中了再说吧。”

    贾敏一笑“这也是,希望大哥二哥能争气,一举高中,再看他们如何上门”

    石梅拍拍贾敏“还记得珠儿刚学的悯农吗那作者李绅家的叔叔,为了跟他攀亲,竟认了李绅做爷爷。有些人为了前程,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你就等着看吧,到时候,他们肯定有千百种理由上门认亲”

    贾敏叹道“三姐姐聪明标致,诗词歌赋无所不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没想到竟给甄家糟蹋了。依我说,父亲就该直接废了他,打折了腿又怎样,不是照样娶妻纳妾”

    石梅摸摸贾敏的额头“还记得甄家的甄蜜吗她虽然只是个嫔妃,却很受宠。

    你父亲因此不能做的太绝。

    打断了腿,即便他才高八斗,这辈子也别想科举做官。

    你父亲断了他的仕途,甄家吞下了,也算是报了仇了。再要纠缠,别人就会说你父亲的不是了。也是三姐姐性子太烈,带人抓奸,没伤到家猫野狗,却把自己母子断送了。”

    贾敏闻言直发愣,半晌说道“甄家老祖宗竟然半点不顾惜娘家侄孙女儿吗”

    石梅愣了下,说道“那三姑爷跟她血脉更亲”

    贾敏低头玩弄丝帕子,扯来扯去的,心里只是烦躁,想着她的婆婆跟荣府一点亲也不沾,将来不知道如何呢

    石梅哪有不知小女儿的心思。

    她刚刚打那儿过来不久,因此摸抚平贾敏蹙着的眉头,说道“是不是在想你林家大哥担心过门受欺负

    不用担心,你不同啊,林家就在京都,与我们家只隔着两条街,有你哥哥们看着,谁敢欺负我们小棉袄啊

    纵然你哥哥不成,还有你娘我啊。谁若胆敢欺负我们家掌上珍珠,看我不大嘴巴抽得他七荤八素”

    贾敏掩面伏在石梅胳膊上撒娇“人家哪有这么想嘛,娘亲你不要瞎猜啦”

    石梅哄着贾敏“好好好,不瞎说,咱们去瞧瞧元春与琮儿去。”

    心里却在羡慕贾敏,年轻真是好啊。

    却说石梅跟贾敏说了一车的话,又去探望生病的元春与琮儿。

    结果两个小家伙流着鼻涕跟那下五子连珠呢。

    石梅贾敏躲在门帘后面看他们吵架。

    琮儿下不赢元春,手里攥着元春最后的一颗珠子跟哪儿喊着“姐姐,让我再走一步”

    元春噘嘴“不成,你先走三回了”

    琮儿左手藏在背后,晃悠右手食指“就一回”

    元春甚郁闷“回回都这样撒赖,这回再不还给我,不跟你玩了”

    琮儿扁嘴,鼻涕差点掉进嘴里,转过脑袋让奶娘擦拭,回头小心翼翼的看着元春“姐姐”

    元春却是伸出小手威胁道“不还我真不跟你玩了”

    琮儿也噘嘴“真的啊”

    元春颔首“嗯”

    说完了话,元春招手叫自己的奶娘“李妈妈”

    琮儿终于慌了,忙着伸出左手来“好嘛姐姐,再玩一回跳跳棋”

    元春手指一戳琮儿的鼻尖“都说十遍了,不是跳跳棋,是五子棋”

    琮儿颔首,从善如流“知道了,五子跳跳棋”

    元春扶额“是五子棋”

    贾琮却是满脸无辜“好嘛”

    孩子再是好脾气也有限度。

    元春气得要哭,抽着鼻子“我不想玩了奶娘”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