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将六虚岁的福临童声童气的念着大臣书写的明黄即位诏书,在当年努尔哈赤建造的八角重檐顶的大政殿里,成为了大清国的第三位帝王。大赦天下,大封朝臣,诏命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
殿里是大礼跪拜的朝臣和金灿灿的盘龙柱,手边的香炉里是袅袅升起的龙涎香。于此天下大乱之际成为大清国“真龙天子”的他,沉默的看着历史的发展。
登基为帝的这一天,福临终是没有忍住,在退朝的时候提出来--他可否不剃头?
满朝的文武大臣、八旗的旗主、贝勒们齐齐震惊于皇上对于剃头的态度。他们虽然多多少少的知道皇上过了五岁周岁还没剃头的事儿,可是听到他明确的提出来却是真的非常得震惊。
误以为皇帝不想剃头是被先帝提倡学习大明制度影响,野心勃勃要进驻中原大好河山的大臣们激烈地讨论了两天,终是没有同意他的要求。
不管是他们不再和以前一样在山林中生活,头发不再难打理的理由;不管是皇帝不剃头于大清一统天下有什么样好处,剃头作为当年努尔哈赤大汗制定的满汉区别之一,不能丢弃。
福临还是沉默。
朝臣最前列的多尔衮举目望着他,小小的孩子孤零零的站在大殿之上,身量看着比大多数的孩子稍高,眉眼比大多数的孩子饱满清秀,不自觉的稍稍抿起的嘴角透着些许的紧张或者是倔强,水润润的眼睛满满的稚气却有着一般孩子没有的平静。
一双爱新觉罗家最好看的眼睛,很多他这个年纪的人也没有的平静,天生的一股子坚定和沉稳的气质,多尔衮一瞬间想到了小皇帝出生时候的天降异象。
小福临沉默地看着自己被剃下来的头发。按照礼制下葬皇父皇太极,册封妃母庄妃娘娘为太后;每天早上穿着一身明黄帝王袍服坐上明黄色的龙辇,坐在大政殿的宝座上;一脸乖巧地听着下面文武大臣们的你争我夺。
自知人小力淡薄的他,本身于权势的野心也特别“不大”,乖乖的做个“小傀儡”,朝中不论大小事务都先请教睿亲王多尔衮,包括他自己的一些个人私事。
他在这个时代没个特别亲近的人,当然也没谁需要他不能亲近。睿亲王多尔衮时不时地教导他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者手把手的教他如何处理政事,弓马骑射等等,他都认真地记在心里,真心地感激。
前世受到的教导存留在他的骨血里,即使他刻意地收敛,言行举止也和其他人不一样。这么几年一起生活下来,朝臣们、尤其是太后娘娘、阿哥们、格格们,贴身伺候的宫人们多多少少得都感觉到,他和其他小孩子,他和其他人的不一样。
漫天的鹅毛大雪中,这个多变的崇德八年结束,大清国开始了顺治年,小福临成了顺治皇帝。
正月十七这天,苏茉儿姑姑把几份汉家点心装进“水吊子”,让力气大的公公提着食盒来到他的寝宫给他送午食。
忙完了各项过节仪式因为老师们放假正在自己读书的小顺治,望着桌子上一那一碗白白胖胖的小元宵,小小的惊喜,小小的惊讶。
“快趁热吃。”苏茉儿姑姑笑意盈盈,“照着汉家帝后勋贵吃的元宵做的,糯米细面,核桃仁、白糖、玫瑰作馅,然后用酒水滚成核桃大。可废了功夫了。”
“谢谢姑姑。”小顺治端起来这份难得的心意,慢慢地把这一小碗元宵吃完。
苏茉儿姑姑喜笑颜开,“就知道皇上会喜欢这一口。你说这汉家帝后是真会吃。右事大吉盒儿就不说了,驴肉、萝卜、春饼和菜、冬笋、银鱼、鸽蛋、麻辣活兔,天南地北的,就没有他们不吃的。”
小顺治微笑不语,用金叉子叉起一块尚且温热,散发着香甜之气的“萨其马”送进口,松软香甜、入口即化,让他满足地眯起眼睛。
“萨其马”是他最喜欢的满族饽饽,前世他就经常吃。现在虽然做法稍有不同,却是有一种纯朴的自然风味,尤其是其中的野生浆果“奶狗子”。
苏茉儿姑姑看他吃地欢喜愉悦的模样,笑得一脸满足。太后娘娘说得对,皇上喜欢美味的食物却能克制住自己,并不需要担心。
不知道自己的喜好已经被人看破的小顺治,心里想着后世人用葡萄干,瓜子仁代替“奶狗子”,而他吃了一味美食的原始版,自然是高兴。慢慢地把这一碟子“萨其马”用完,把空空的皇地粉彩小碟子推开,端起温热的奶=子茶慢慢喝。
眉清目秀的小俊脸上是吃饱喝足,享用完一顿美食的餍=足,浑身上下散发着懒洋洋的气息。苏茉儿姑姑觉得她以后应该多给皇上准备一些美味的小点心,皇上还在长身体,吃多些没事儿。
苏茉儿姑姑觉得看着皇上吃东西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儿,小顺治对于他偶尔吃到的各地方美食当然更是开心。
过了正月时间好像过的很快,春暖花开的三月份里,小顺治刚刚脱了厚厚的裘衣,大学士希福等人进言要删译《辽史》、《金史》、《元史》。
他看了睿亲王多尔衮的批复后亲自和他提要求,“侄儿觉得实事求是的翻译就是。历史是曾经做过的事儿,没必要删减。”
这等小事,睿亲王无可无不可的笑了笑,答应了下来。
福临对于保留了真实的历史很是欢喜,对于睿亲王的“友好”更是欢喜。可是还没容他松口气,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崇祯皇帝自缢身亡……一个个消息砸过来,他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得知肃亲王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的争斗有了结果。
固山额真何洛会告肃亲王豪格悖妄罪,请求废肃亲王豪格为庶人。他不想同意这件事,小眉头皱着,又亲自找到了睿亲王,“叔父,肃亲王去除亲王位,留为闲散宗室,如何?”
看透他心软性情的睿亲王早就猜到他会来求情。
睿亲王想了想,停下来手里正在批阅的奏折沉声问道:“若有一日,有人这般对待叔父,皇帝会如何做?”
福临一贯半睁的眼睛瞬间瞪圆,他不假思索的回答,“这些年叔父手把手的教导侄儿文治武功,侄儿心里都明白。如果真有那一天,自当尽全力护叔父周全。”
睿亲王听了他的回答不置可否。福临对此不在意,也不想继续和他试探下去,直接说道:“叔父,侄儿这里也有一问。”
“皇帝请讲。”睿亲王还是没有任何表示。
小顺治端着白胖的小脸,语气严肃,“若有一日,大清打进山海关,进驻紫禁城,甚至统一整个中原。叔父可否答应侄儿,对百姓以抚重于剿的策略为主,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
“满人不在关内圈地放牧,不欺压其他民族的百姓,不杀手无寸铁的平民,厚待文人、商人、农人、匠人……。至于八旗子弟入关后的俸银、生计钱粮、住宅等问题,侄儿会写个章程给叔父。”
睿亲王一脸平静的听他说完,反应过来他话中之意后,瞬间变了脸色,“皇帝认为我们满清一定会入驻紫禁城?”
“嗯。侄儿相信叔父,相信八旗子弟。”福临信誓旦旦。
他对那段历史保持沉默。他无法阻止当前局势的发展大势更是事实。他甚至,都无法保证自己的生命。
自己一直没有儿子的睿亲王,一向很是喜爱他的乖巧懂事、体贴尊重,也一向都记得他出生时候的不凡之处,但是他真的没有想到他会说出这么一番话。
仔细地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发现他面色不变,神色不改。心里头不大相信的睿亲王还是欢喜地哈哈哈大笑,“天下人都说,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叔父答应皇帝侄儿。”
取得了多尔衮的承诺,还被称呼“皇帝侄儿”,终于不再是单方面的“叔父”。对未来有了一丝期待的小顺治,在心里生出一丝欢喜。
叔侄二人的谈话没过几天,大学士范文程“请求”睿亲王多尔衮南下定中原,八旗大军祭告太=祖皇帝、太宗皇帝,誓师出征。
八旗大军到了“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山海关,吴三桂敞开了山海关的大门,多尔衮顺利的入关。
八旗大军抵达北京城,前明的文武诸臣士庶郊迎清军入城,多尔衮顺利地进入皇城。
…………
六月,多尔衮及诸王、贝勒、贝子、大臣等定议迁都北京;八月,被大火焚毁的乾清宫刚刚修好,心急八旗大军进关后肆意圈地占房的小顺治紧赶慢赶的来到通州,在多尔衮等人的奉迎中,自正阳门入乾清宫。
加封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为信义辅政王……上太宗尊谥,告祭郊庙、社稷,驾临太和门举行定鼎登极大典,颁诏天下--大赦、修养生息,免赋税两年……;严禁各旗旗主、贝勒、章京……在关内圈地放牧,变民为丁……。
六岁的小顺治端坐在原大明的金銮宝殿之上,于顺治元年十月一日成为关内关外共主,颁布了登极诏书。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