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的长安最美, 正是少男少女们踏青游玩的时候到处是唱摽有梅和木瓜的人。
“霍兄”有相识的士人看到霍光,纷纷打招呼。霍光来长安的时间不长, 但人缘非常好。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兄长霍去病名头足够大, 有的人想要巴结,有的人则发自内心地敬佩。另一方面, 也是霍光自己非常善于与人交往。
他是那种天然的、情商很高的人。
他的情商高还和一般的人格魅力大不同, 他这个人做事最讲究规矩分寸, 不该做的事情绝不会越过一分一毫。而在这范畴之内, 他既能做好端方君子,同时又会让人觉得如沐春风,没一丝一毫的呆板凝滞。
这也是个奇人了。
“霍兄也来买书啊”
此处是一书坊。过去大家普遍用竹简作书的时候并不见卖书的书坊, 书是真正的奢侈品, 想要只能去抄即使是一些已经老掉牙的先人书籍, 有人抄录了出来卖,也有的是人买。
这种买卖行为是极少的, 本身也用不太到书坊。
但是纸张和印刷术出来之后,一切就不同了。连续整理出版的诸子百家全集堪称是图书市场的深海炸弹,扔下去反响非常。这套书赚到了钱,其他人自然是看在眼里金钱就是最好的驱动力,商人们自然想到自己要是组织出版书籍,只要质量足够,也能大赚
一切就能运转起来了。
那些知识分子或许不屑于言利, 但他们大多逃不过名声的束缚。到了他们这个份上, 少有不求名的之前参与修书的人一个个都成了大佬, 要是工作做的比较多,更是能迅速天下皆知这样的诱惑,谁能抵挡的住
相比起讲学,出书竟是毫不逊色的出名方法了还少了颠簸劳心呢虽然出书也要劳心,但讲学需要备课,需要提炼自己的思想,这方面差不了多少。
现如今的图书市场,正迎来第一次繁华期。一方面是一些先人巨著接连被刻印出版,另一方面是时人也开始将自己独藏的书籍拿出来印刷有的人肯定是想要敝帚自珍,达到独享知识的目的,但更多的人屈服在了出版书籍的收益之下。
再加上此时文坛大佬纷纷总结各自学说加以出版,市面上的书籍是越来越多了
学子们也很欢欣鼓舞,过去他们学习只能去拜老师,然而拜师,特别是拜名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就不同了,绝大多数的书籍都可以从市面上买到。各个学派大佬的思想也纷纷成书出版,想要学习也变得简单。
过去书籍不易得的同时还非常昂贵,普通学子想要稍微深一些、新一些的书都不可能。如今的纸书,虽然以普通人的生活条件而论,依旧不能算在日常用品里面但说实在的,如今能够供孩子脱产读书的家庭,本身就不可能是底层老百姓至少也是小地主、中等之家这样了。
长安本就汇聚着大量的士人,如今又开始办了太学,广选天下英才汇聚说起来这里面还有当年陈嫣的手笔呢当年想大规模搞太学,为了有笔款子可用,一方面是接收了一批交建校费的学生,另一方面就是出书了。
出书的一部分利益是用来完成太学项目了。
再加上官吏这个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长安读书人不要太多哦这也造成了长安的图书买卖市场走在了全国前列,不少年轻士人时不时来书坊探访,看看有没有新书出版。
有些人囊中羞涩,不会买书,就干脆在书坊看书。
书坊也不会驱赶这些人,只看不买的人到底是少数,读书人大抵好面子没那么喜欢的书也就罢了,那些真正喜欢的,都从头翻看到尾了,总不好丢开手不买吧。所谓既在江边走,便有观景心,就是这样了。
这种不驱赶的方式不会让收益少多少,反而能赢得读书人群体的口碑,何乐而不为呢一般来说,只有一种情况下才会暗示白读书的人离开,那就是有特别受期待的新书发售的时候。
这种时候书坊里恐怕到处都是人,这些白读书的士子就有些妨碍生意了。
好在这些士子也不是胡搅蛮缠的人,真是这种情况,往往自己就离开了,并不需要旁人多说。
霍光左右拱手行礼,最后才走到柜台旁,问道“先生,在下上月订的食货杂论可有留下”
不同于别的买卖,新兴的图书行业因为和知识打交道多,在读书人那里是有几分尊敬的。就说这书坊的掌柜吧,虽不是什么大才,却也是通诗书,能发议论的人与这些买书的读书人说话,也说的来。
大家为了尊敬,并不像对待一般商贾那样随意,往往以先生呼之。
柜台后的中年男子本身就是做读书人打扮,和一般商贾绝不相同。见到霍光也是不卑不亢地施了一礼“原来是霍侍中”
说话间从背后的书架上取下一部已经包好的书“霍侍中是早有预定的,自然为侍中保留了。”
此时书坊里的读书人哪还不明白什么,有几个用羡慕的眼光看着霍光
这部食货杂论可不是一般的书,这是最近风头正盛的不夜翁主陈嫣所出
女人出书在此时不算什么问题,主要是因为出书这件事才刚刚开始做,没有规矩,没有鄙视链,自然也就没有人觉得一个女人出了一本书有什么问题。当然,这也是因为此时民风开放,真要是到了后世理学盛行的时候,这种事也不可能了。
陈嫣过去其实也出过书,书名百家杂谈,是她过去写的一些文章的总集。在齐地出版,当时在文坛也引起过一些注意她本来在学术界就有一些名气,大家都是知道的。
不过当时百家杂谈引起的注意远远不能和食货杂论相提并论陈嫣在学术界的名气远远不能和她在商界的名气相比,所以以学术文章为主的百家杂谈想也知道敌不过主要讲经济庶务的食货杂论的。
学术界大佬多的是,她出一本作品集算得了什么呢在商界就不同了,她就是至高神这是她的主场,她出一本相关书籍,大家自然是抢着看了
不只是那些有求知欲和上进心的商贾会买一本来钻研,读书人也会看大多数读书人都是想着将来出仕的,而出仕就难免和经济庶务打交道陈嫣回归长安之后,立刻参与到了朝廷经济庶务的安排之中,这件事没有明面上说,但该知道的人也知道了。
嘴上说着奇技淫巧不值一提,心里却是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真那么简单,那岂不是人人都能建立那样的商业帝国,人人都能给朝廷找来大笔大笔的钱事实就是,其他人做不到
于是一个个都来买食货杂论了。
食货杂论在刻印的时候就开放预定了,当时预定量就不小,等到书籍贩售时也果然如预料的一样,销售量爆表。
好在雕版印刷想要加印也很简单,所以现在印书坊正在加紧做第二次印刷呢
这个时候市面上供不应求,谁要是能弄到一部食货杂论,等于是赶上一道流行了,是很引人羡慕的事。
“这就是引得长安纸贵的食货杂论”一青年跽坐于案前,正在自斟自饮。
霍光回府就看到兄长霍去病也在,连忙施礼“大兄。”
霍去病示意弟弟坐下,然后拿起了食货杂论,却没有翻开,只是看了一会儿,似乎很纠结的样子说实话,霍光从未见过他这位兄长这样神情。
“你看过此书了”霍去病问。
霍光对这位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的兄长是非常尊敬的,原原本本道“方才从书坊购得,只在来时的马车上读了几页。”
唔了一声,霍去病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问弟弟“此书如何”
“未见全书,不敢断言不过,确实是奇书。寥寥几页文字,已有一言惊醒梦中人之觉”霍光的语气中不自觉带上了推崇的意思。
“怎么说”霍去病的神色有点儿古怪。
“书中说到一些平日随处可见之事,过去从未细想,或者想来也是懵懵懂懂,不解真意然而经永安侯一说,却是不能更加清楚明白了”说到这里,霍光的眼睛亮了很多。
“永安侯确实不凡”
陈嫣在写食货杂论的时候是参考了高中所学的经济生活那一册教材,主要是提出一些名词,通过解释这些名词来阐述经济生活的运行原理。她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只是这样也足够惊艳了
过去,人们对经济生活是不可能有这样清晰、深入、成体系的认知的。
霍去病听着弟弟对那个女人的推崇,心里的感觉很微妙就在昨天,他,不,不只是他,应该说所有负责战事的人,包括一心主战的皇帝陛下,通通被她骂了
征伐天下不能单纯算经济账,国家安全什么的也没办法算经济账。但是陈嫣真的忍这些好战分子很久了她倒不是想强调穷兵黩武,国之将亡这种大家说了无数遍的道理,她只是看不惯这些人打仗打赢了之后的佛系
打赢了就是打赢了,没有想过后续这怎么可以陈嫣知道刘彻这些人的目的就是消灭草原有生力量,阻止北方力量南下,最终威胁到中原政权的统治。。至于其他的,没有想。以他们的经验也想不到。
陈嫣并不是丛林法则的信徒,也不觉得割地赔款那一套是什么好东西陈嫣很崇拜近代翻译家、思想家严复先生,严复先生早年的时候认为西方列强很厉害,是当时的华夏需要学习的对象。
当时他恨不得全盘西化,在众多保守的华夏知识分子中间是少数派。但是到后来,他越来越了解华夏、了解西方、了解这个世界,他的观点又变了所谓纵观西方文明,不外乎寡廉鲜耻、弱肉强食而已
西方靠这一套起家、强盛,难道就代表这是好东西了吗在文化程度不高的时候或许如此,但是文明水平高一些总该有更多的追求
那一套是不长久的
陈嫣也不想在这个时代推行这些,她担心改变华夏民族的一些民族传统,使得两千年后的华夏变成另一个样子文化内核没有这样圆融、强大。说陈嫣傲慢也罢,她确实认为华夏文明在精神层面是领先诸文明的只是在一些技艺层面有问题。
说实在的,精神和技艺非得选一个的话,陈嫣选精神因为技艺什么时候都可以再学,精神却是无论如何不能轻松塑造的在她上辈子生活的那个时代,西方世界在祖宗积攒的遗产剩的越来越少的时候,光环逐步消失,这才能够看到历史精神上的贫乏究竟是怎样的致命伤
陈嫣想对刘彻这帮人说的是对外战争是一件很精细的事情,绝不是打仗那么简单的
其实这个时候大汉政府也尽力,他们在打败匈奴之后占领了不少草场,在这草场上建城,设立新的郡县,纳入朝廷管辖。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草原民族再次崛起这几乎是必然的,没有了匈奴还会有乌孙,没有了乌孙之后还有蒙古等等,草原民族去了一茬就会成长起新一茬,也会面对更少的生存空间、腾挪余地,更宽阔的中原防线
但这不够,远远不够
“大汉得同化游牧民族,这才是真的以绝后患”陈嫣当时说的斩钉截铁,并且提出了一揽子计划。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异想天开,但是随着陈嫣的讲解,才发现也不是没有搞头的。
“这个先不说今天先讨论讨论你们这些人是怎么花钱的”陈嫣真的忍这个很久了她老早就觉得大汉军队花钱太厉害军队花钱太厉害本身没什么,天底下就没有军队花钱少的关键是军队花钱得看国家的实际情况,而且得有效率
总不能对付一个没什么力量的敌人也耗费大量的资源吧
之前陈嫣不方便说这些,现在陈嫣算是在团队中站住脚了,再说这些也不显得唐突了。
“也就是去病还聪明一些,至少知道多留一些牛羊带回来”陈嫣早些年的时候专门和边郡大军搞过人口贸易。她本人是对奴隶不感兴趣的,但在这个无法搞笑机械化的时代,人多就是力量,这并非说笑。她在整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影响都需要人力来维持。
总之,到处都缺人。
与其大量、随便杀掉,又或者送到少府做最苦的工,当作机器消耗掉,还不如让陈嫣带走。当然,也不只是陈嫣参与到了这场贸易中,从军队出卖俘虏开始,就有大大小小许多商贾过来做生意。
这个时候商人的生存环境很不好,但是越野蛮的环境越有生机大家就用各自的办法野蛮生长着。这种情况下,商业、手工业是始终处于上升期的,对于人口的需求就是一句话多少都不够
就算手工业消耗不了,拉到南方去种甘蔗、种棉花,这总是可以的。
至于市场会不会过饱和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即使因为战争的关系,大量农民破产,沦为隐户这样的家庭也就无所谓消费力了。这是因为陈嫣提前开辟了海外市场,陈嫣自己生产力是不足以满足那么大的世界市场的,所以她还会收购不少。
而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国内市场的繁荣。
不过陈嫣还是希望,国内的战争能够伤害小一些,最好是快点结束这种对中下层百姓的伤害。世界市场听起来是很美,但要是外部世界也不稳定,需求量大减呢到时候连锁反应之下,国内倒闭一大堆产业,那又是另一重灾难了
过去就不会利用打仗做文章,现在也一样一切还是老一套
虽然自己成了唯一被肯定的那一个,但霍去病也不觉得怎么高兴总觉得大家一起被diss了。
陈嫣当然不会只是嘴把式,她很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挟大胜的威风,打通和匈奴以及西域的贸易线过去当然也能做生意,只是那是官方不许的即使官方很清楚其存在。这种走私贸易很赚钱,但规模扩大之后总利润只会更高
任何走私生意都是这样,利润再高也不会超过合法化之后的表现。
打通这条贸易线不只是国内的手工业可以收到钱,国家也可以合理合法地征收关税啊这笔钱以前是以商贾在边郡、军方、草原上打点的方式完成的,只是那个时候国家看拿不到那笔钱,只能肥了其他人而已。
另外,等于是把一些人绑在了利益战车上
有大汉的武力,可以保障这条贸易线的安全,贸易线安全,大家的生意也就安全到时候即使新崛起草原民族,也会是一个商业利益驱使的草原民族,攻击性会小得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有点儿类似后世曾经流传过的一个段子了。不要和笨蛋争吵,因为他们会把你迅速地拉到同一个水平线,然后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中原文明对草原文明,其实是中原文明要先进的多的,但世事就这么诡异如学者所说的,当先进文明与相对落后的文明遭遇,天平往往会向落后文明倾斜暴力就是打破一切的初始,有的时候真的是一点道理都不讲而一般相对落后的文明而又没有落后到武器出现绝对的代差,在暴力上总是更得心应手一些。
所以改变草原民族的生存方式,提升他们的文明层次,不仅不会给自身带来威胁,反而会让中原文明更加安全当草原文明的生存方式、组织形式变成中原文明熟悉的、能够理解的样子,对于中原文明来说,它就一点儿也不可怕了
而贸易线其实只是陈嫣的第一步,关于怎么对待汉匈战争,怎么仔细地把这场战争当成一门生意经营。怎么脱离谋一时,达到谋一世,甚至谋万世的程度,她写了厚厚的一个册子,堪称环环相扣。
看陈嫣那个册子,让他们这些参与了对匈作战的人感到害怕关于这个大敌,他们天天都在想着如何对付的对象,这个从未履足战场,甚至不曾参与制定对匈作战计划的女子,却是更加了解
而她的一系列计划,看上去天马行空,甚至异想天开,实际上却是缜密地可怕,完全拿住了要害。
被他们这些人盯上的匈奴其实不一定有亡国灭种的风险,遥远的漠北总归可以容纳他们。西域那么遥远,已经到达用兵的极限了,真的跑了那么远,大汉这边也是没有办法的。但陈嫣的办法会彻底斩断他们的根基,甚至斩断北方草原的根基。
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不一定能够感受得到。
当然,前提是陈嫣的计划一项项得到实行,而且一切进展顺利。
霍去病这个时候有点点理解天子和舅舅的感觉了天子爱着那个女人,而舅舅则是常常畏惧说起来或许难以置信,但名满天下的大将军卫青确实是畏惧着那个女人的,即使这种畏惧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那种。
事实上,大将军的性格就是这样,因为畏惧,所以懂得分寸。只不过时至今日,能让他如此的人已经不多了。
天子爱她,因为她是唯一一个可以和他一样操纵这世界的人。大将军畏惧她,因为他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了她可以做到什么。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确实是令人畏惧的特质。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