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暖是第一次见到古代的厨房和厨具。
说是厨房其实不算,没有灶台,只是在屋子中间挖了一个下沉的坑,坑上架着一个厚实的三角鼎,鼎下面架着柴火燃烧着。鼎上盖子因蒸汽咕噜咕噜地冒着,时不时撞着鼎身,响起一声沉闷的敲击声。
何氏上前,把盖子接了,用一个跟鼎类似材质做的勺子在里面搅拌,白色浓汤在在里面咕噜咕噜冒着。
何氏舀起里面的东西,刘暖看到里面的食物,是一些表面土黄的东西,此时大部分都炸开了,露出了雪白的内里,汤色也变得奶白奶白的。刘暖之前见陈生做过,应该是这边常见的稷米粥。
何氏放下勺子,从后侧的一个篓子里拿出了一些菜叶,菜叶很鲜嫩,何氏准备淘洗后放入锅里,转身就见刘暖站在面前,连忙道,“大丫,去屋子歇着吧。晌午饭一会儿就好”
刘暖摇头,“我不累的。”
何氏也五年没有跟女儿相处,见她坚持,闻言也不再让她出去,拉着刘暖让她坐在鼎前的木桩上,“那你坐这里吧。”
刘暖点点。坐过去后刘暖却发现,在三角鼎的里侧还放着一个类似现代的锅。只是锅底比较现代的锅厚实,还深,但比三角鼎薄了很多,也浅很多,没有三角。
刘暖一眼就觉得,这应该就是陈生说的镬锅
锅鼎样式看起来,对应的时代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不过现在看到了镬锅,刘暖不是学历史的,所以心里不是那么肯定。
何氏见刘暖盯着镬huo锅看,站在一旁说,“这几年咱们家的日子慢慢宽裕了,今年你爷奶就主张置办了点家什,你看的镬锅就是这次置办的。平时都在你爷奶屋子锁着的,宝贝得很,最近咱们要做饼才拿了出来。”
“这个镬锅是在镇上买的”刘暖问。
镬什么意思,刘暖不知道,也没有兴趣了解。她比较感兴趣的是镬锅跟前世农村的土锅已经很相似了。若是用这锅做炒菜完全不成问题啊。想着炒菜,刘暖的馋虫被勾了起来,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镇上哪里有做镬锅的人呐,是在云石宝找匠人做的。你爹还悄悄带着家里的那半截铁杵。”何氏忽然发现自己说漏了嘴,连忙补充,“大丫,铁杵的事情可不能说出去呐。”
刘暖想到陈生说过,铁管制严格,连连点头。
何氏叹了口气道,“那铁杵是家里藏了很多年的,原本想攒做犁尖,但咱们这边的匠人都是受官府管辖,必须拿登记造册的条子才给做。可咱们若去登记就得说明铁杵的来历 。这东西在咱们家很多年,就连你爷奶都不清楚来历。你爷爷觉得放在家里也是提醒吊胆的,所以悄悄拿去融在了镬锅里。不过可不敢给当官的知道了,否则咱们一家可难逃干系。”
“管得这么严”刘暖蹙了蹙眉头。
何氏轻道,“可不是嘛,农具含铁的必须登记造册的。村长家有个嵌了半掌大小铁尖的木犁,一天能翻三亩多的地,牛和人都不累。你姥家那边是一个百户的封田,他家那铁犁尖头更好呢,足足两手宽,半臂长,翻地的速度更快。三十多亩地,四五天就翻完了。这个东西比较硬,是个好东西,可惜听说这东西很难得的,所以量少,管控得也比较严。”
刘暖疑惑了,“铁管制这么严格,怎么还能做铁犁尖”
何氏见识浅薄也不知道,摇摇头说,“这个娘就不知道了。娘只知道,只要有足够的钱,去镇长那里付了银钱就可以申请了。不过农具得造册,每年还得去检查,若是丢就比较麻烦的,前几年还有人因为坐牢的。”
农家都很羡慕有铁犁的人家,可让自己去申请,大多数农民又会充满胆怯。何氏轻叹,“铁虽然是个好东西,也是个麻烦的事,放在家里又担心遭贼。”
刘暖没有说话,心想着这个朝代对铁的控制不是一般的严格,看来对铁的很重视。不过,刘暖有些疑惑,“镬锅里为什么要放铁杵呀”
何氏有些不解地看了眼刘暖,“镬锅比鼎薄了一倍不止,没有铁,不牢。烧了一两年就容易开裂,要不就是只能做成跟鼎一样厚实的,可鼎锅做饭费时久又废柴火,还不能烙饼。但镬锅就不一样了,热得快,烙饼非常香。而且加了铁的镬锅也耐用,爱护好了,可以用一辈子呢。”顿了顿补充道,“咱们家有镬锅的事情可别说,你爷奶宝贝得很。”
何氏疑惑的眼神刘暖看在眼里,后面就没有再说什么,生怕引起了何氏的怀疑,于是点了点头。
何氏倒是没有怀疑什么,又唠叨了几句,然后从靠墙的一面柜子里拿出了一个陶盆,里面似乎装了东西。何氏走到刘暖边上,把几块石头垒了起来,形成一个空心的灶门。
接着何氏把之前说的镬锅搬了出来,拿到厨房后面的一块盛水的土缸前面清洗,同时道,“大丫,把旁边的火烧下。”
刘暖看了眼垒起来的土灶,点点头。
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先是拿了两块木柴放在里面,然后从鼎锅下面分出了一直燃烧正旺的柴火。可拿过来放在你两块木柴下面,燃着燃着就熄灭,只剩下浓烟升腾。
何氏过来见状,忍不住笑了,可在看到刘暖大着肚子坐在木墩上,时不时弯腰,硕大的肚子都快挨着地面时,眼里的笑意顿时散去了,眼睛变得湿润起来,连忙道,“大丫,是娘不好,你大着肚子弯腰本来就不方便的。快,让娘来,你歇息歇息。”
刘暖倒是没有感觉任何不适的,只是有些不好意思,自己竟然没有把火升起来。刘暖上辈子虽然用过土灶,可跟这么原始的土灶还是有点区别的,只好退在一旁,把位置让给了何氏。心想着,这样的土灶做饭还真的很不方便的,若是像现代农村那样做了灶台估计就轻松多了。
何氏把镬锅放在了土灶上,让刘暖坐在了木桩上,自己则半跪在地上。把刘暖之前放在里面的木柴架起来留个空心,然后柴火空心的地方以及最上面放了点干燥的枯草,接着拿着一根手臂粗燃烧得正旺的柴火放进了镬锅下面木柴架起来的空心处。
火遇到干燥的枯草,哄的一下燃烧起来。柴火上面的枯草也燃烧起来。上下火苗的夹击下,中间的木柴慢慢有了火星子。
何氏又在上面放了一撮枯草,不多不少,刚好把慢慢熄灭的火苗又燃了起来。如此几次后,中间的木柴终于燃烧起来。
何氏又放了几根小的干树枝后,小树干着火快,燃烧了起来。镬锅下面的火苗渐渐趋于稳定。
镬锅里的水迹也慢慢消失了。何氏连忙起身洗了手,然后把之前拿出的陶盆端了过来。
双手抓起来,捏捏平整后放在了镬锅里。
刘暖仔细看,发现是发酵后的面团。只是面团的颜色有些黄,上面覆盖着什么粗糙的壳之类的。何氏手脚麻利,很快就沿着镬锅边缘放了一圈。然后拿着个木勺压扁,同时把最开始的翻了一个面。
这饼若是加点肉,很像现代的烤饼。
刘暖记得有几年在南方的实验田工作,那里镇上有一家百年的烤火饼店。每日太阳刚升起,店门就排起了长龙。
烤火饼用的是一口高近两米、直径约有一米的外裹黄泥的大缸,大缸放在后院的空地上。
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若是迟缓一点,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来。
由于烤火饼时面对着的是一只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他们一个递胚,一个接胚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不到十分钟,几百只光饼便全部贴完,然后再用特造的曲柄油纸扇将炭火鼓至猛旺,最后往炉里喷上一点水,关上炉门,让炭火慢慢把饼烤熟。
在这种大缸里烤出的火饼,个个金黄,十分香脆,令人喉间馋虫爬动。刘暖在那里两年,几乎每周都要去买一次火饼。
刘暖想着火饼的滋味,馋虫勾起,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饼”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