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坤点点头, 见王石满脸不可置信,于是道, “这个灶台就是从南关驿的食味居开始的。秋收后, 这个小娘子的爹和爷爷就在村子里建灶台。两三天就一家,如今有心思活络的人, 上门看刘家干活, 有时搭把手。这个简单,跟着几日都能学会的, 然后就到其他地方做。南关驿城里好多人家都翻新了炤台。”
王石闻言沉默了下来, 心想着既然主家都如此说了, 想着先看看再做后续打算。
刘暖回家后,刘老根和刘广财从在做工回了家里。
想着火炕的事情,刘暖简单地说了下。
刘广财今年忙得很,虽然挣了钱银钱, 但过冬的柴火才准备了一半的木柴, 以往都是刘广财跟刘广富一起做, 他们得去山里住大半个月制碳, 同时准备柴火,每隔两三天就送一捆回家。柴火供冬天做饭烧锅, 碳则是人烤火用的。
今年已经有人家进山了, 但刘广财的活计却排到了腊月,此时心里着急得很, 想着是不是要把做灶台的活计推辞, 先把制碳的事情做完后再说只是做灶台的活计也不便宜的。一个灶台, 刘广财从起初的两百文钱涨到了五百,依旧有人排队请他上门。
做一个灶台两个人加个帮手,也就两三天的事情,刘广财也有些不舍得。
此时听到刘暖说火炕,刘广财把自己的纠结说了出来。
刘暖觉得没什么好想的,直言道,“村里谁进山了,咱们向人家买就可以了碳贵吗”
刘广财一愣,他怎么没有想到买呢
也是刘广财惯性思维,想着农家都是自己做,要不就烧柴火。但柴火湿度大了,很难燃起来,做饭烟雾大点还没什么么,可烤火就不行了,于是推了一家生意,想着回家自己先做些。
刘暖问,“多少钱一斤”
“这个不贵。镇上的银丝碳,燃烧起来没有一点烟的也才二十多文钱,村里的最多十来文。”
“那就买吧,咱们家人多,可以多囤积点。”
刘广财点点头,心想着这两日空闲,把刘暖说的火炕给弄出来。
刘家的屋子比较散,火坑的灶口不能统一。刘广财于是提议给刘老根和张氏先建一个看看。
张氏年纪大了,就有些怕冷,想着刘暖说躺在床上就暖和,于是同意了下来。
火坑的做法跟灶台没有什么区别。
刘广财在堂屋的后侧挖了洞,然后打算把火炕的灶口建在这里,里面就建床。俩老口原本的床先挪到了堂屋,先暂时住着。
垒建火炕不过一天的功夫,砖没有,刘广财就用了石头砌基层和里面的烟道。最后封上了天云山里一种比较薄的天然石板,然后就等着坑里糊的泥巴干透。
三天泥巴干透了,刘广财找了柴火来烧火。全家都呆在刘老根和张氏的主屋,听到外面说已经开始烧火后大家都拼住了呼吸。
刘暖忍不住道,“石板加热还得一点时间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快。”
果然,一刻钟后,石板才开始慢慢发热起来。
张氏手抹在暖暖的石板上,一张老脸笑得褶皱的纸张般不见眉眼,连连说,“这个好,这个好。”
陈氏摸着渐渐发热的石板,心里也有些眼热,以往冬天屋子里都是冷飕飕的,若是床上跟这火坑一样能发热,那冬天该多么舒服啊,顿时,“娘,我那屋子也做一个吧。”说完就连忙补充,“你看广富这身子也损伤了,冬季要是寒冷着凉了,那就更麻烦了。
张氏想着是个理,于是应了下来。
等到刘广财和刘老根听到床已经热了,两人立刻从外面进来。
刘老根一屁股坐在了石板,手也放在了上面。
石板已经有了微微的热度,顿时惊得刘老根站了起来,“已经这么热了”
“嗯。”
刘广财围着坑转了转,“这个好是好,但得一直添加柴火,可柴火燃烧不了多久的。”
刘暖想想道,“也不用那么麻烦的,晚上睡觉前在灶里架起粗的木柴,木柴可以燃烧一段时间,然后炭火还能燃烧一段时间,最后余温应该能支撑到天亮。只是到底要多少柴火,这个得实验下就知道了。”
“是这个理。”
张氏想着给二房建火坑,大房若是不建也过不去,于是做主把家里的床都换成火坑。
大房二房其实连着的,让俩家共用一个灶门。
何氏是有些不乐意的,不过张氏又道盯着陈氏说,俩家轮流看灶门,若是谁偷懒了,以后就把谁家那边的封死就好了。
张氏这话虽然是在说陈氏,但何尝又不是在说给何氏听呢
何氏听到婆婆都这样敲打了,也不敢再说什么。
至于刘暖和大山这边,刘暖离灶房近,可以跟灶台连在一起。而刘大山一直呆在南关驿,家里也不打算给他准备。若是回来睡,到时候在他爹娘床上挤挤,单独盖个被子就可以了。
花了十来天的时间,刘家的坑全部改造好了。
刘广财和刘老根又开始外出干活给人修灶台就推荐火坑。基本上一推一个准刘广财和刘老根的生意有了质的飞跃。毕竟灶台还可以缓一缓,火坑却是大家需要的。
刘广财看着收入,心里美滋滋的。然后跟村里人预定好了炭火以及木柴。木柴都是拇指粗的,在羊圈找了一块地码上满满一大片。
刘暖在火坑修建好了,去了一趟村南的岔路口。
这几天过去了,那片地被整理了出来,靠着路边朝下挖了近一米。然后已经有很多石匠叮叮铛铛地垒建地基,靠路边这一面,用石头一层层垒建到了路口,高处了五十公分。
刘暖看那方方正正的条石真的非常眼热的。
跟石匠师傅打探哪里买的或者开凿的,对方说是房屋主人直接用板车从南关驿拉过来的。
刘暖看着这进度,地基已经差不多了,不过,刘暖忽然发现有人在中间里立起了条石,一个挨着一个,很快就密密麻麻一大片。
刘暖此时觉得有些不对,地下室不做了吗
正在这时,时常关注这边进度的常坤走了过来,见刘暖皱眉就道,“这一片包含那边小树林都是要建院落的。所以方案调整了下。之前说建立地下室可能适合独栋独栋的屋子。”
“你们这石头之间要用泥土垒平”
“小娘子聪慧。”常坤点点头。
别人的屋子刘暖也不好说什么的,只是因为这个地方是她看中并有些心仪的地方,所以多了几分关注。心里想着不知道最终成什么模样也不知道这家人打算用什么建
南关驿这边常见的是稻草加泥土混合在一起,放进四四方方的的盒子里面一层层打实。外面有的人家会贴一层木板,有的则是贴纸。
只是糊纸比较贵,那是讲究的人家做的。
还有的则是用木头做。就跟西山脚下秦大夫的药庐一样,建立木屋。
不过看这么大的填平工程,刘暖想着应该不会建木屋的。若是建木屋,底层肯定要中空通风的,他们就不会大费周章地填平。
常坤问刘暖有什么想法,刘暖摇摇头没有说。怕跟上次一样,自己提一个火坑,他就直接让自己做了。虽然刘暖察觉到这个人是真心实意,但心里有些奇怪。想想还是少掺和。
五天后,村南岔路口这个屋子的地基基本落成。上河村很多人都在围观,主要是上河村还未修建这么大院落的屋子。
懂行的人一看地基就知道屋子走向。屋子横纵方向都是两进,入口大门看样子会修得很隆重,因为整个地基比路面高出了三个台阶,大夏有明文规定,只有贵人或者官职才可以修建,以示门庭和身份。
入口进入就是影壁,影壁内是个院子,院子正对着的就是待客的堂屋,大门口与堂屋左右两侧用回廊连接。而左右两侧回廊连接着两个院落。
堂屋后面有门,进入就是主院,除了带左右厢房外,两侧也带了独立的院落。
两进院落的四周修了高高的院墙,刘暖看着东北角,也不知道那里会不会修建二楼。
刘暖越看越有些难受,于是渐渐不再到村南三岔口。
只是这边的消息依旧会传到刘暖的耳朵里。
那个独眼瘸腿的主人竟然拉来了很多很多青砖。
上河村的村民有些吃惊。
砖砌的屋子上河村有,但凤毛菱角的。南关驿倒是比较多,但从来没有人到村里修的。而且看着源源不断的牛车车队,整整拉了五日。五日里,常坤也找了很多的工匠开始码砖。然后在村里找了人做小工。
因价格高,整个上河村的人几乎都在村南岔路口上工了。只有村长许志勇家和刘暖家以及村里陈大夫家没有去。
那座院落,在上河村村民眼里,一点点成型,看着慢其实又很快。在寒潮来临前,终于落了梁,然后很快,又找了很多人,几个院落一起盖了黑色的瓦。
青砖黑瓦红色大门屹立在村南的岔道口,非常的气派。
村民的视线盯在了那牌匾上,不知道会挂出来的是什么姓氏的府邸。
刘暖没有关注,她让肖十三盯着陈生的案子,已经一个半月了,不知道那边什么情况。
肖长远那边没有给出任何答复,只是说让刘暖等着,事情很快会解决了。
刘暖从肖长远这边打探不到什么消息,于是去了南关驿,在县衙门口徘徊时被人请了进去。
胡县令已经对刘暖非常的热情,听到她问陈生的事情,于是道,会通过驿站发消息前去打探打探,若是有了消息就让人通知她。
刘暖告谢胡县令后回了家里。只是刘暖没有等来胡县令的消息,反而在第五日就见到了一脸憔悴的陈生站在了自己家院门前。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