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没说话, 沉默了许久,就在唐细认为他会对这个问题避而不答的时候,太子却又开了口。
“或许不是告状,只是适时提点一二罢了。”
凭他对淑妃的了解, 淑妃是不可能会在父皇面前直白的说一个人不好的。但不能直白说, 却可以委婉的说。总之,不管方法是怎样的,最终目的却是明确的。
淑妃于他有养育之恩, 所以, 即便曾经心中有过猜忌和疑虑, 他也不会允许自己往那方面去想。何况, 淑妃待他的好,他也是看得真切的,他永远也不会忘记, 小的时候生病, 淑妃是怎样衣不解带不眠不休的照顾他。
淑妃对他, 比对赵王那个亲子还要好一些。
正因念着这些恩情, 以至于后来长大后, 即便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他也逃避似的不愿去猜忌淑妃。很多时候也会在想, 淑妃那么温婉纯良的一个人,那般无微不至的照顾过他, 他又怎么能狼心狗肺的去怀疑她的初衷和动机
或许她从前待他的好都是真的, 也不曾对付过他, 刀子没剜到他身上的肉的时候,他自然不觉得疼。
她待他的那份好,自然是真的好。可正因为是真的好,他感受到了这份体贴和真心,他才会也以同样的真心去待淑妃。
而正是因为他和淑妃的这种相互关怀体贴,这才成了一把捅向皇后的利剑。而淑妃,她自始至终心里应该都清楚明白。
她知道皇后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很骄傲,所以,抓住了这个软肋,她狠狠的朝皇后捅了一刀。偏皇后就是真的高傲又自负,或许她心里明白淑妃的用心,但她就是不肯放下自己的架子来,始终都端着脸面,高高在上。
仿佛只要对他们父子妥协一句,服软一句,她就颜面扫地了。
其实小的时候,皇后也偷偷去看他,他发现过几回。可明明背地里有想关心他的,却在见面的时候,又会用一副阴阳怪气的语气指责他。
包括现在也是,母子相见,她从不给他好脸色瞧。
甚至,很多时候,她会故意当着他的面,各种对齐王好。
小的时候不懂,的确被伤害过。后来渐渐长大,懂了,可也心冷麻木了,倒不太在乎这些东西。
皇后待他冷漠,他见到皇后的时候,也同样把这份冷漠还了回去。不过,对她该有的恭敬,他自然会给。
倒是渐渐的,长大后,去淑妃长春宫的次数少了些。
有些事情,他心里明白,但不必说出来。
但从前淑妃不管目的如何,到底是真心对他好的。可如今,她却按捺不住,渐渐开始对他这个太子动手了。
比如郭玉珑入东宫,虽然父皇给他的说法是不得已,但他也只能信一半。又比如,他失踪在外一年之久,之所以会用郭俭的名字,不过是因为当时他腰间系着的荷包上绣有“郭”和“俭”二字。
荷包的事,他问过郭昭训,她倒是承认了出自她的手,也是她趁他没留神的时候,悄悄挂上去的。
起初他疑心自己所中的毒乃是齐王所为,目的不过是为了孟婉沁。但如今,他倒不觉得是齐王了。
有些话不适合在外面说,虽然这里是东宫是太子的地盘,但唐细觉得外面总归不是绝对的安全的。所以,当她听到了太子说的那句话后,心里差不多也猜到太子对淑妃有了疑心,所以,她沉默着没再说话。
等回了正殿后,她才拉着太子躲进内殿去说悄悄话。
太子被她拉着手往内殿去,也没管,就任她拉着。进了内殿后,唐细把近身侍奉的宫婢都打发了出去,等只有她和太子两个人在的时候,她才认真瞪圆眼睛问太子
“殿下方才的话,是何意”
这些日子来,她这个太子妃的用心良苦,他都是瞧在眼里的。为了他和皇后的关系,她在他面前没少说皇后的好话,他猜度着,在皇后那里,估计她也没少说他的好话吧。
太子坐下来后,紧紧握住她的手,拉她坐在自己身边。
“孤是何意,太子妃心里明白。”
唐细便瞪着双湿漉漉的眼睛,一眨不眨望着他“殿下是怀疑淑妃了”
“早就怀疑了。”太子没瞒着她,不过还是叮嘱起来,“太子妃有没有读过兵书”见她轻轻点了点头后,他又说,“兵法有云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心里明白就行,平时若见到淑妃,该怎么样还得怎样,没必要让她觉察到什么。”
唐细自己本来也是这样想的,闻声,笑起来。
“臣妾明白了。”
见他如今彻彻底底算是和自己同一个阵营的,唐细倒趁机追问起来“那殿下今天去长春宫,和淑妃说了什么”
太子道“淑妃恳求孤常去蒹葭殿坐坐,太子妃觉得孤该怎么办”
唐细问“那殿下想去吗”
“太子妃觉得呢”他轻声反问。
唐细挺好奇的,同样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怎么太子对孟婉沁的态度就和对郭昭训的不一样呢虽然郭昭训姿色远不如齐王妃,但她觉得,太子这样的人,或许不会是那么肤浅的人。
“郭昭训对殿下一片真心,臣妾都能够感受得到,相信殿下肯定也感受得到吧”她好奇,“殿下对郭昭训,当真没有一点意思”
这个问题,太子倒没有具体想过。可能从小到大,郭昭训讨好他的意图过于明显些了吧,以至于叫他心中生了些反感。
又或许,这个郭昭训不是个有才情的女子,很多时候他说的话,她都听不明白。沟通有障碍,总是缺了点意思的。
更或者,他就是个俗人,也喜欢长相好的。
太子摇摇头,明显不想提郭昭训。唐细看出来了,自然识趣的也不再提她。
太子道“既然淑妃恳求了孤,孤也答应了,自然不能食言。日后孤若是偶去蒹葭殿,太子妃可别生气。”
唐细心中理解太子,他既然不喜欢郭昭训,肯定是心里极为不愿意去的。但如今既答应了淑妃,又有皇上盯着,且他目前又主张“敌不动,我不动”,自然是该去的。
唐细说自己不生气,却用酸溜溜的语气说“殿下就是在蒹葭殿留宿,臣妾也不会生气。”但见他幽深漆黑的目光望来,唐细猛地觉察到自己说错话了,忙改了语气说,“就算心里气也不会让殿下看出来,免得殿下说我小气。”
“反正你也不大气。”太子故意这样说。
唐细就不理他了,一个人跑出去。太子没办法,又笑着追出去哄人。
要说他也是贱脾气,人好好的非得惹她。惹得气了,还不得自己想法子去哄,何苦来哉
可又觉得,这样的夫妻生活才真实,才有人间烟火味儿。
他喜欢这样的真实。
唐细也不是真的气,就是故作姿态装个样子罢了。太子来哄她,她自然见好就收,然后还贴心的给太子出主意“既然殿下要装着心中在意郭昭训的样子,那要不要臣妾配合着殿下几分”
“比如说,装着几分妒意,再见到郭昭训的时候,言语间刁难她一些。又比如说,去宫里的时候,故意不理睬淑妃,让她碰点壁”
既然演戏,就得演好些才行,这样才逼真。
“倒也不必。”太子道,“你是什么样性子的人,淑妃清楚。你若是过于刻意了些,反倒是会弄巧成拙。”
太子毕竟被淑妃养了几年,所以即便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太子也没有多说一句淑妃的不好,即便他心中都有数。唐细是聪明人,太子不过多议论淑妃,她自然也不会主动说淑妃的不好。
太子言而有信,既答应了淑妃,之后的一段日子,倒偶会去蒹葭殿坐坐。此事瞒不住后宫里的那些人,所以,很快皇后就知道了。
这日唐细去请安,皇后倒问起了这件事来。
“太子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怎么往蒹葭殿跑了。你们吵架了”如今的皇后,倒似是看开了许多,问还是会问的,不过,也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太把这些事情当回事。
唐细就等着皇后问呢,她忙回说“上回殿下不是去了长春宫么,淑妃当着殿下的面说郭昭训可怜,让殿下怜惜则个。不过,殿下只是碍着淑妃的面子,偶去略坐坐而已,并没留宿。其实”
“其实殿下和儿臣说了,他并不想去。但既淑妃开了口,也不好全然不给淑妃面子,显得好像是好像是郭昭训多么不堪一样,都求上殿下了,殿下还不给情面,传出去,多伤脸面,郭昭训毕竟是女孩子嘛。”
唐细话说得有艺术,皇后听后,反而笑了。
“本来就是她不堪,长得不好看,又没有才情,怪不得太子瞧不上她。”又埋怨太子,“太子也是,那淑妃的话,他就那么听吗淑妃求他他就去了那明儿淑妃求他让郭昭训做太子妃,他也得听吗”
唐细帮着太子说话“母后,您误会殿下了,他才不是愿意听淑妃的话。只是,若他不听淑妃的话,怕是父皇会亲自出面,到时候,怕会更难堪。”又说,“儿臣是理解殿下的,儿臣也相信他对儿臣的承诺。”
皇后目光落在唐细身上,将人上下好一番打量“太子娶了你,倒是他的福气了。这些日子,你为了缓和本宫和太子的关系,倒是费了不少心。本宫的心也不是石头做的,你既有这个心,本宫领你的情。”
唐细忙就说“都是儿臣应该做的,何况,殿下和母后本就是亲母子,亲母子之间哪有什么仇。有人从中作梗,挑拨得一时,却不能永远。儿臣明白,殿下自然也是明白的。”
皇后很想问那句“殿下自然也明白”是何意,但她始终是高傲的,是高高在上的,即便再想问清楚,也开不了这个口。仿若一开口,她这个做母亲的就输给了那个做儿子的一样。
皇后心痒痒,直到最后人都走了,她也没开得了那个口。
反而是等人走了后,她问了身边的绯霞“方才太子妃那话什么意思本宫没怎么听得明白,你明白了吗”
绯霞笑着“太子妃方才可说了许多话,奴婢不知道娘娘具体问的是哪一句”
皇后冷冷瞪了她一眼,最后只说了句“算了。”
绯霞却夸太子妃“太子妃的心,是靠着娘娘的。太子妃是聪明人,淑妃从一开始就存了心思套她的近乎,可她不买账,就尽往娘娘这里靠了。”
“本宫心里明白。”皇后说,“她到底是本宫儿子的媳妇。”
绯霞又说“这郭昭训不得太子殿下的宠,淑妃一着急,就难免露出些破绽来。奴婢听说,淑妃倒十分愿意那尹二姑娘入东宫去。见太子太子妃恩爱,奴婢也高兴,可若是尹家二姑娘真入了东宫,凭她阁老家孙女的身份,想来不会安分啊。”
皇后却显然心中有了想法,倒不是特别担心,只说“既然皇上和淑妃都特别喜欢那个尹姑娘,与其送去东宫,不如送进后宫来。后宫也有好些年没进新人了,三年一次的选秀,都有多久没选了本宫若是不热心去张罗着些,倒叫群臣非议本宫善妒跋扈了。”
“那淑妃能装贤德,本宫自然也能。本宫倒很想看看,这淑妃还能装到什么时候,本宫就不信,皇上若宠了新人,忘了她那个老人家,她会真的一点都不着急。”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