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三娘子,新布是放库房里,还是拿过来”
王三娘赶忙道“拿来吧,这边的布快不够了”
对方应了一声,又搬了数匹布过来,堆在了屋里。这间房是专门制成衣的,有不少裁缝低头忙碌,身为主管的王三娘可就忙碌多了,不但要教手下如何裁剪制衣,还要跟其他人交接布料,登记数目,如此一心二用,经常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
不过王三娘并不觉得辛苦,能从一个寻常的裁衣妇人,爬到裁衣房管事的位置,要花的心力就不说了,运道也是常人难求的。如今一年的薪俸就有十两,包吃包住,女儿还有育儿房照料,这钱可都能存下来了,做个几年,也能置办宅邸呢。
一想到今后的好日子,王三娘就挽起了袖子,继续忙碌起来。如今的布坊,可不仅仅只是纺纱织布,还有印染、刺绣、裁剪等等活计,样样都有分工。当然,印染、刺绣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操持起来的,连裁剪用的布料,都有不少是海船运回来的,但是看看这窗明几净的工坊,王三娘就觉得浑身都是干劲,寻常的织女裁缝,哪能在这么好的房子里做活啊
跟放织机的大屋一样,这间裁衣房也是红砖盖成的,屋里的墙面都抹了腻子,看着粉白,十分清爽。十来张桌整齐排列在屋中,每一张桌旁还放着一个筐,布头杂物都能扔进筐里,打扫起来也更方便。两侧的墙上,开了好几扇窗,如今都敞开着,哪怕是傍晚都不用点灯,一点也不费眼睛。若是下雨了,把窗关上些,雨就扫不进来了,可是方便极了。
这样敞亮的屋子,可是大户人家才能住的,她们这些下人真是想都不用想,现在能搬进来,做活都轻快了几分。更别说能进布坊的,哪怕是最低等的纺纱女,也都能包一日两餐,一月还有一钱银子拿,谁不是抢破头了往里钻也正因此,但凡进了布坊的,就没一个懒人,只盼着能长长久久留在这里才好。
当然,布坊的还不止这些好处。掌柜说了,还会从江南请来绣娘,教她们刺绣的本事,染色的蜡印想学也是可以学的,就连她们这些裁衣的,也能见到时兴的衣裙。只要肯动脑子,学会了本事,作出了新款花样子,衣样子,还有额外的奖赏。
不过这些美事,只有签长约的才能享受,这五年的身契可不是谁都能签的,得比旁人更聪明,更勤恳才行。不过王三娘知道,这样的人肯定也不会少,毕竟都是真本事,学了就是自己的,这可是能安家立命,比嫁个男人都靠得住。
一想到这儿,身为寡妇的王三娘都笑了出来,又埋头干起了活儿。
辛辛苦苦大半天,好不容易到了饭点,王三娘没去食堂,反倒先去了隔壁的育儿房。
“囡囡”一把抱住了扑上了的闺女,王三娘在她脸上狠狠亲了一口,“今儿可乖吗有没有给姨姨添麻烦”
那小丫头立刻把头摇成了拨浪鼓“没有,囡囡可乖了今日还学了好几个字呢”
说着
,她蹲下来,用手指头画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七”,叫道“这是七娘你看”
看着那字,王三娘眼睛都笑眯了“囡囡真聪明”
育儿房里,最大的孩子不过六岁,似囡囡这样的还算小的呢,能跟着那些大孩子学数数写字,可是不容易。不过这也是王三娘最希望见到的,她可是知道,在赤旗帮里识字识数有多重要,之前何姑娘讲课时,她就去学了数算,这才能混上个管事的职司,等到女儿再长大些,她得想法子把人送到学堂才行。若是能识字,就不只是当个织女、裁缝了,说不定能去银行当个会计呢,那才是不输账房先生的好差使啊。
不过这话,她可不会跟别人讲。带着女儿谢过了育儿房里的阿姨,她抱着孩子向食堂走去。这月的薪水就快发了,吃饭的时候也能去小灶卖个蛋羹,让闺女吃些好的了。
远处的木屋里,一个中年妇人嘟囔道“小丫,这都到饭点了,你到底去不去啊”
虽说她们的饭比不上那些织女,但是终归能填饱肚子,一上午都在搓麻绳,这要不吃饱了,下午怎么有力气干活
那被称作小丫的姑娘摇了摇头“婶子你先去吧,我想去大屋瞧瞧。”
布坊那一排大屋里,不但放了织机,还在墙角挂着一块板子,上面贴了好几张白纸,有字有数,也有一个叫“乘法口诀表”的东西。这是教织女们识数用的,只要能背下乘法表,就算是识数了。
若是学会了识数,会用那些字符演算,说不定有机会被招进去干活,不论是当织女还是当裁缝,哪怕是当个做饭的厨娘,拿到的钱也比搓麻绳要多啊。
那妇人听了不由嗤笑一声“你可别瞎想了,咱们都是疍民,能在这儿混口饭吃就不错了。”
疍民身份低贱,有些地方连做苦力都不收的,顶多能做些零工。赤旗帮肯用疍民,还让她们吃饱肚子,绕几个铜板,已经是开了恩了。这要是不识好歹,可是要惹人笑的。
那姑娘却不为所动,吃饭才能花多长时间上工的时候,她可进不去大屋,也只有趁着吃饭的机会能隔着窗看一看那张板子。其实她都没给别人说,从一到十的十个字符,还有相应的文字,她已经学会了,也能通读下来那张表了,剩下不过是牢牢记住,再好好练练那个“竖式”,加减已经学会,再把乘除也背会了,她就能去大屋里应聘了,若是能换个活儿,不比搓麻绳要强
见劝不动这倔丫头,妇人哼了一声,嘟嘟囔囔走了门。黄小丫则小心翼翼跑到了大屋的
窗外,探头往里看去。
“三三得九,三四十二”
扒着窗沿,她嘴唇微动,默念了起来。
端起茶碗,用杯盖轻轻撇开浮叶,唐延生品了一口,微微眯起了眼睛。唐家茶叶的根基虽然在闽地,他却偏爱江南的清茶,香气雅淡,回甘绵长,最是能让人心清气平。
不过唐延生能耐住性子,旁人就未必了,一旁有个男子急道“唐兄,咱们这群人里,就你能在赤旗帮
跟前说上话了,这次的事情,你可不能不管啊”
唐延生稳稳当当把茶碗放在了桌上,这才道“唐某就是个卖茶的,又能跟赤旗帮攀上什么交情梁兄这是高看了我啊。”
这敷衍的话,对方却是不信的“唐兄可别装了,老弟我也听说了,当初你在民生银行都存了一千两呢,这样的大主顾,人家会不在意”
唐延生呵呵一笑“赤旗帮这样的大船帮,千把两哪会看到眼里我三番五次请孙头目来吃酒,都请不动人呢。”
这话倒也不假,那人稍稍犹豫了下,旋即一拍大腿“反正老弟我也没别的门路了,那修红砖房的都排到三个月后了,要是错过这一季,可是麻烦大了。”
对于这事,唐延生是丝毫不意外,实际上,红砖房在东宁突然吃香,也有他在背后推波助澜。毕竟他这些天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终于联系上了一家卖煤的商人,也把那干股的契书签好了。如今水泥作坊可是有他的股子呢,哪能不上点心
不过再怎么暗地里费心思,明面也不能表现出来,唐延生叹了口气“梁兄何必光盯着红砖呢县里的青砖窑可是不缺货,盖房也更稳妥,不如去买些青砖”
对方脸一垮“看唐兄说的,谁家来钱容易啊盖个粮仓,红砖只要十五两,青砖三十两都未必能打住,哪能把钱往水里扔还请唐兄帮帮忙,替我说两句好话。”
唐延生作出为难模样,半晌才道“梁兄也是唐某的老朋友了,能帮自然是要帮的,只是赶的这么紧,说不定价钱会涨啊”
“只要工期赶得紧,稍微涨点也无妨”姓梁的赶忙道。
“那我就豁出脸,去帮梁兄问问看。”唐延生终于应了下来。
对方大喜过望,连连道谢。唐延生含笑作答,心底却想着另一件事,这水泥兴许能供得上,盖房的人就未必了,他要不要也招些泥瓦匠,弄一个“包工队”呢反正就是找几个泥腿子,也花不了几个钱,县里又都知道他有赤旗帮的背景,肯定没人敢坑他,说不定也能捞上一笔呢。
一想到这里,唐延生脸上的笑更浓了些,愈发显出了亲切。
东宁县大小几个作坊,都开始有条不紊的运作了起来,处理完了紧要事务,也交代了换炮的事宜,伏波不再逗留,带着林默等人重新回到了罗陵岛。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