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了明确的目标, 许丽和梁鹏夫妻俩很快就忙碌了起来。
梁鹏还是在雍正帝的眼皮子底下, 负责开展他的水泥事业。当然现在他已经把配方交了上去, 那东西的生产和销售自然有九爷负责。至于兴修水利和铺路盖房, 自然有工部的人负责。
所以现在有些闲下来的他便开始找机会,想看能不能把触手伸到其他领域。
他们两口子商量过了, 现在还不是弄出什么枪炮的时候。不过至少在农耕方面,他还是大有可为的。
所以每天他在庄子上忙完了水泥的事, 其实也不过就是看看庄子里的工匠用水泥盖房子什么的,然后他就会装模作样的在庄子里到处走一走看一看。
看看种下的那些庄稼, 还有养的家畜。
结果这一看梁鹏才发现,这里到底是皇庄,还是跟一般乡村的田地不一样的。
这里饲养家畜的方法还是按照以前老法子饲养的,并没有用梁鹏之前弄出来的各种饲料。
毕竟皇家吗,总要用最好的东西, 肯定要用四十年的人参才对。
而内务府的那些人, 为了能多拿点皇家的好处,更是巴不得的想把给皇家的供给跟平民百姓的区分开来。
一牵扯到内务府的事情,梁鹏就完全插不上手了,所以他只能到田间地头去看看情况。
在庄子里面逛了一大圈以后,他才有些惊奇的发现这里竟然到处都是秧畦, 或者可以叫洞子菜。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差不多后世的温室大棚的意思。
毕竟用庄子里管事的话说, 专门供给皇家的菜蔬,总得想法子叫主子一年四季差不多都能吃到一口新鲜爽口的不是。
然后靠着庄子的北边,还有一片果园, 再往远处听说就是专门种花的花田。当然这些也都是专门给宫里种的。
至于水田也就是最靠庄子的东南边,挨着玉泉山上的水流过的地方,专门开了几亩地。再看看里头种的水稻,都已经开始抽穗了。
梁鹏还特意问了专门负责看顾这几亩地的人,据那人说这里边种的并不是那些专门供给皇室和贵族们的像碧粳米、胭脂米之类的高级货。
不过能在这里专门开几亩地,还只种一些普通的稻米。还有别看这里边种的稻米不怎么样,但是人家浇灌的可是玉泉山的水。
要知道那边的泉水,每天可是要供给皇宫大内里边那些贵人们用的。
所以梁鹏估计着十有这几亩地,就是预备着给雍正皇帝有空的时候,过来劳作的试验田。
大概在庄子里了解了那么一圈,梁鹏回了那间专门给自己办公用的屋子。
然后他又详细问了系统,关于历史上康熙末年还有雍正在位那十几年间,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
要知道历史上雍正皇帝那么重视农事可不是没有缘由的。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满人才入主中原没有几十年的时间。而且他们才统治整个汉人江山的时候,那些个满人贵族可没少圈地占田。
这就导致了大批的百姓在经历战乱以后,又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第二个原因,就是康熙在位的那几十年虽然中原地区还算安稳。但是沙俄、蒙古、西藏、台湾还有三番,都是一次次的打仗打过来的。
但凡打仗,粮草肯定就少不了的。所以这又是不小的消耗。
第三个原因,便是中原地区既然不打仗了,那么百姓肯定要休养生息。而且战争之后一旦安稳下来,人口势必要有大幅的增长的。
就这样地少、人多还加上消耗大,这些个最底层的贫苦百姓势必是要饿肚子的。
这也正是雍正帝能那么痛快就给了梁鹏一个侯爵的根本原因了。只要不叫百姓挨饿,那就是天大的功劳。
梁鹏有看着系统的资料,好好的研究了一会。他发现不管是康熙、雍正或者是乾隆,其实都发现了这个时期人地矛盾的普遍性。
这里的康熙皇帝跟历史中记载的一样,他就是在退位前颁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诏令。就是说以后大清朝出生的男丁,都不用再加派人头税。
到了雍正帝执政时期,他又认为“惟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这是叫百姓大规模开荒的意思了。
现在这个时空的雍正皇帝提前十年登基,又在太上皇康熙帝还健在的情况下。虽然他也颁布了叫百姓开荒的诏令,但是他并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把开垦土地的数量,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硬性指标。
当然历史上,他老人家弄的那个硬性指标,叫那些官员要么瞎编胡报,要么找些个边边角角不像样的地方滥竽充数。
毕竟大片的好地都被那些个贵族圈起来了,不然怎么他们嫁个女儿动不动就能陪送田庄土地的呢。
所以雍正帝的这个政策,还真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倒是乾隆靠着他的一些相对灵活又地尽其利的政策,还有偶然从福建沿海传入清朝的红薯、玉米、土豆之类的高产作物,才缓解了清朝的粮食危机。
看完了这些资料,梁鹏觉得他终于找到了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
想到就干,梁鹏赶紧又找到系统叫它帮忙做旧了几本书。里头大概记录了那几种高产的作物。
不过拿着手里的书,梁鹏又觉得这样似乎还是不怎么保险。要是什么好事都是他直接发现的,以后难保不会生出什么是非。
正在犹豫间,他忽然灵光一闪,想起了在京城的传教士。
只要能把这些高产作物推广开来,至于功劳不功劳的都无所谓。只要能赚点功德他就心满意足了。
因此梁鹏便开始找机会去接触一位看起来比较和善的传教士,等跟那个洋人搭上话以后,梁鹏便正是开始了跟他的接触。
当然他也不能一上来就问红薯、土豆、玉米这些东西,他不过先是假装对西洋事物感兴趣,问了好多国外的风土人情。
那位神父也不知道是故意忽悠他还是怎么回事,反正有些东西说出来,跟他记忆中并不一样。
但是这并不妨碍梁鹏想要通过神父来达到他的目的,大概在神父那边套了半年的近乎,他才终于从那个神父嘴里掏出来了关于高产作物的这些话。
有了神父的话,高产作物也总算是有了个光明正大的出处。
因此梁鹏马上就写了道折子给雍正帝,告诉他那个神父说他们那里有可以亩产千斤的新品种农作物。
这个消息对正在为粮食发愁的雍正帝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他自然非常重视这个事情,看过奏折以后立刻就把嵇康侯传到御前问明了怎么回事。
梁鹏再次进宫面圣,见雍正果然对这事关心,他便把话头一个劲儿的往那位传教士身上扯。
他跪在雍正面前,尽量恭敬的说道“臣当初不过是看着那洋人黄头发绿眼睛的,长得实在太奇怪,这才起了结交的心思。
结果跟那个洋人一接触,发现那人还可以。又老是干一些叫人觉得可笑的事情,臣觉得十分有趣,便跟他有了来往。
之后又听那位教父说了海外那些国家是什么什么样的,他说的那些都是臣长到如今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所以臣还真就听着了。
就这么跟他相交了大概半年多,前日才从他那里听说了海外竟然还有这样高产的作物。
臣自然知道万岁爷为了咱们大清的百姓能不饿肚子,一直劳心劳力。这不一得了消息,觉得对大清十分有益,便马上禀明到了御前。”
雍正皇帝心里高兴,便随口又表扬了梁鹏几句。说他是大大的忠臣,就是因为他一直挂记着大清,才能把这么重要的消息禀告上来。
然后梁鹏就带着这样的口头表扬,出了皇宫。回到家里,他还跟自家老婆吐槽了一下,“这位雍正帝果然跟传说中一样的抠门,哪怕给个玉如意呢,也算是个意思不是。”
看见自家老公那样,许丽笑的都快直不起腰了。好不容易平复了下来,她才说道“我看不给玉如意也挺好的。
不然将来这边的子孙后辈要是跟贾家那些人似的,都给弄丢了或者坏了,还不够招祸的呢。”
许丽之前几次任务的经历,梁鹏自然也听她说过。因此也很赞同自家老婆这话,便跟老婆提议道
“将来咱们要是搬到咱们那御赐的侯府,不如也跟你原做任务似的。把那些御赐的东西,都在正院正堂专门给供起来。那样应该比较保险。”
这话许丽自然赞同,不过她还是没忘了说道“咱们的情况跟贾家还不一样,他们家是没有人有资格住进那国公府的正院正屋。
也没人有资格以主人的身份,在那正厅日常起居或者待客。
你现在可是第一代嵇康候,咱们在那边候府里自然住哪里都没关系。而且那正厅也得常用。
不过倒是在正院弄个后厅,专门供奉那些东西也行。”
仿佛是解决了一件大事,接着这两口子又畅想了一下以后搬出去单过的美好生活。
虽然只要史候夫妻还在世,他们就不可能搬出去单过。但是想想他们即将拥有一个占地好几亩的府邸,就叫只住着三居室楼房的两个人激动不已。
要知道那样的府邸,在后世只能当成景点被人家参观。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有存稿的日子好像很爽,以后还得坚持下来。
明天见
感谢在20200101 16:27:2220200102 12:37: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云朵儿 10瓶;秋天的风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