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 以逸待劳(为songshy万赏加更)

小说:崇祯窃听系统 作者:叫天
    沈阳这边封赏的消息,随之传开。

    在锦州调度人力物资的洪承畴闻声,不由得半饷无语,良久之后,才喃喃自语感慨道:“建斗这算是圣人所言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文武双全得以封爵,也确实不意外,吾,不如也!”

    不过他随后也回过神来,想起皇上之前开诚布公所说,灭虏只是为子孙后代谋福的开始,以后还有的是功勋可立。远得不说,光是即将开始的对倭之战,就大有可为。

    皇上已经领军出战,可一开始的时候,却是没想到会马上和倭国打仗,因此粮草辎重肯定不足以和倭军去决战。要说拿刀拿枪去战场上杀敌,自己确实比不上建斗。可是,这后面的调度钱粮,协调后方,相信建斗也不如自己。如果自己做好这些,以皇上之英明,必然知道自己的功劳所在,就算不能封爵,他日入阁为相,必然也是迟早的事!

    这么想着,洪承畴就又打起了精神,就决定在关宁这边再挤一挤,给皇上尽量腾出一些粮草辎重,此时送过去,相信皇上会龙颜大悦的!

    …………

    鸭绿江的镇江堡这边,卢象升正领军布置防御,最坏的打算,就是以鸭绿江为界,反正就是不能让倭军再打到辽东来。倒不是说,真觉得倭军有那么强的军力,而是大明这边,没有那么多的粮草物资。

    他正在忙碌着,派出夜不收查探朝鲜省内的各处动静,查看各处过江的地点等等时,就接到了信使来报,说皇上御驾亲征,已经往镇江堡而来。当然,免不了,顺带着封赏的消息,也传过来了。

    据卢象升身边的李来亨在后来回忆说,当初总督大人听说,皇上封他为辽东伯时,他敢对天发誓,总督大人明显是眼睛红了,想哭,不是沙子进眼睛!

    当然了,其他将士,也都是高兴的,因为他们也能在沈阳郊外获得粮田。

    由此,当崇祯皇帝到达镇江堡时,卢象升早已从其他地方赶回,领着全军迎接圣驾。这欢迎的气氛,真是空前的高涨!

    不过,也就卢象升本人是比较扫兴的,见了皇帝之后,先是谢恩之外,就立刻劝谏崇祯皇帝道:“陛下,如今所存之粮食,不足如此之多兵力所用,微臣建议,陛下可回京休整,这里有微臣看着,断然不会让倭军攻入辽东!”

    崇祯皇帝听了,却是微微一笑道:“朕相信以卢卿的能力,确实能做到。不过朕想着来回朝鲜,实在太远,也太折腾,就不会去了,至于粮食……”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故作玄虚道:“卿派出马车往北,沿着图们江走,必定能有所获!”

    一听这话,卢象升不由得为之大喜,连忙确认道:“陛下,可是李定国那边夺来了倭国给建虏的粮食?”

    李定国就是他派出去的,他自然知道了。但是,当初对于攻打建虏会如此顺利的局势认识不足,因此给李定国的军令,是要让他毁掉那些粮食。

    到后来,局势非常顺利之后,卢象升其实也有想过这批粮食,可离得太远,就算派人去传令,肯定也已经来不及。因此,他也就没有再想着那批粮食了。此时听到,自然就是意外之喜了。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笑道:“是的,李定国这个小子,能随机应变,做出最有利的决策,以后,是个独当一面的人才。”

    听到这话,卢象升立刻点头。不说别的,光是这一次的随机应变,就为大军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这远比李定国杀他个上千上万建虏,功劳都要来得大了!

    他正想着,却听到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另外,郑芝龙总兵那边,已经领着水师赶到旅顺了。他从登莱那边,也随军运来一批粮食。朕算过,再加上打建虏节省下来的粮食,差不多够用。”

    卢象升一听,又是一喜。皇上总是这样,不声不响,突然之间就给惊喜,这种情况,大概是从崇祯十二年初,好像就是太祖托梦开始的。

    这会儿,他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好的上官,或者说皇上在,不管是征战沙场,还是别的什么,往往做起来就是得心应手,常有事半功倍的感觉,真是人臣之幸也!

    看卢象升高兴着,崇祯皇帝就又对他说道:“如今,先等我军从南往北推进,分散他们的兵力。另外,也等郑芝龙总兵领水师打败倭国水师,切断朝鲜倭军和倭国的联系,然后我军再动手不迟!”

    这个时候,要是直接入朝鲜去主动寻求倭军决战,不但会增加朝廷官军的后勤压力,而且倭军初上朝鲜,士气正盛,明智的统帅,断然是不会给自己增加不利因素。

    而如同皇上所说,那么倭军得知消息后必然很慌张,肯定会影响士气。加上连续向北推进,其军力也肯定会分散,等于给己方增加胜算,此乃取胜之道也!

    “陛下圣明!”卢象升心中电光火石般闪过这些念头,便立刻发自肺腑地回应道。

    于是,大军就在镇江堡这边开始休整,一边接应李定国所部运粮回来,一边通过窃听系统等待水师决战,以及倭军的进展情况。在这朝鲜半岛上,暂时算是安静了下来。

    …………

    此时,在蒙古大青山的北面,有一队明军,也就五百骑的样子,正在往北继续前进。为首的人中,一人是文官打扮,另外一人,倒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蒙古人,不过此时却穿着明国伯爵官袍,他就是最先投降大明的蒙古部族,喀喇沁部族长固鲁思奇布。

    “大人,再往前走半天,就到喀尔喀蒙古各部的势力范围,应该就能碰到他们的游骑了。”只见固鲁思奇布态度恭敬地向那名大明文官介绍道。

    这名文官,在后世也是有名气的,叫方以智。他是崇祯十三年的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的话,他会在京任工部观政、翰林院检讨、皇子定王和永王的讲官。并且在京师城破之后,继续从事反清复明。

    不过在这个位面上,由于崇祯皇帝格外重视自然之学,而这个自然之学,又恰恰是方以智受家族长辈的影响而非常感兴趣的,因此,他在担任翰林院检讨的时候,就一心扑在自然之学上面,也就没去当什么讲官。

    这自然之学,如果越是深究,就越会觉得其中奥妙无穷。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在崇祯十四、十六年已分别开始写作《通雅》与《物理小识》。但在这个位面上,他却觉得自己的知识还远远不够用。

    加上崇祯皇帝提倡实践出真知,又有皇帝宠臣宋应星为楷模,走遍千山万水,终得《天工开物》一书。因此,方以智也藏了一个念头,想要继续增长见识,再动笔写一本满意的著作。

    而在年前的时候,他刚好听到了朝廷要派使者前往漠北宣旨,在皇上已经平定草原之后,他觉得出使漠北应该问题不大,就想着借助这个出公差的机会,看看北国风光。于是,就想了办法,把这个差事要到了手中。

    而朝廷出使漠北,自然是要熟悉的人带路,在京养老的固鲁思奇布,就是最好的人选了。

    此时的固鲁思奇布,是真正见识到了大明的强大,心中非常庆幸,他当初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神武,也是因此,草原部族那么多,却只有他得了大明皇帝的封爵。

    不过虽然他有爵位,但毕竟出身蒙古部族,腰杆子一直不敢太硬,更不要说,如今的正使乃是大明进士,选为庶吉士,将来有可能会成为大明首辅的文官,因此,固鲁思奇布是非常小心地伺候着方以智的。

    不过,方以智毕竟是比较务实的官员,倒也没有趁机摆官架子,反而趁着这个北上的机会,一路上不断地向固鲁思奇布请教蒙古草原的各种见闻,以此增加他的阅历。

    此时,听到固鲁思奇布的提醒,他知道马上要到了,便收了心思,准备先好好完成朝廷交代下来的差事。

    果然,就如固鲁思奇布所说,他们很快就遇到了漠北三族的游骑,于是,人没到,消息就先传回去了。

    这漠北三族,以车臣汗硕垒的心思最多。他们居于之前建虏的威势而臣服,不过就硕垒还偷偷地和明国这边做贸易,最终在崇祯九年被建虏发现而再遭威胁,就和大明这边彻底断了联系。

    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硕垒在一六四六年,会诱使科尔沁苏尼特部蒙古背叛满清,并遣军三万帮助其抵抗满清军队,试图从满清的统治中独立出去。但是被满清军队打败,最后只好息了念头,不得不恢复向满清继续纳贡。

    此时,他闻报说有明国使者前来,不由得皱眉说道:“这不是才要本汗臣服,过去半年多而已,竟然又派来了使者,什么意思?”

    他所指的,是之前敖汉班第所部,北上宣扬大明国威之时,又给漠北三族通告过,要他们臣服大明一事。这事,就发生在去年。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