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 自上而下的推进

小说:崇祯窃听系统 作者:叫天
    “什么,大明国立综合医院,这是什么?”

    “你真笨,医院,就是医师的院子,也就是说,里面全是医师,懂么?综合,是说可以看各种病,国立,当然是国库出钱设立,不再是什么人自己搞的看病地方了!”

    “那这个什么医院有什么好处么?”

    “你不知道?这医院看病不但省钱,而且还有御医坐镇的啊!”

    “御医坐镇?该不会所有御医都给大家看病,那宫里头怎么办?”

    “这倒没有,这圣旨中是有说御医坐镇,但是看病的大部分医师,还是京师各种医馆的医师,不过你放心,肯定没有庸医,都是经过御医考核通过,有真才实学的医师才可以坐镇的!”

    “哇,这么说,以后看病,那肯定是去这大明国立综合医院了?”

    “那肯定了,不但便宜,而且还都是名医!”

    “咦,这么一来的话,京师那些医馆怎么办?他们自己的医馆没人去看病,岂不是要倒闭了?”

    “那怎么可能!你想想,京师这么多人,就只是一所医院看得过来么?只是相对来说,京师各家医馆那边会少点病人而已。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

    “不能一概而论,怎么讲?”

    “你不知道,这道圣旨一下,各家医馆全都去报名,纷纷要求去这综合医院坐诊呢!”

    “为什么,他们这是傻了么?难道就图朝廷给的那点诊金,据说也不高啊!”

    “他们当然不会图那点朝廷给的诊金了,他们只是想要一个招牌。只要能去国立综合医院坐诊,那就说明是经过御医考核通过,怎么的都是名医了吧?有这样的招牌挂出去,指不定他们的病人会比以后更多!”

    “对哦,还真是这样。哈哈,这么一来,最终会影响的,就只是那些庸医开得医馆了?啧啧,该,就应该这样,最好让那些庸医开得医馆都倒闭,免得害了病人!”

    “所以说啊,大家都在称赞皇上此举乃是一大仁政,利国利民,是为自古以来未有之,开后世之先例之举也!”

    “那可不,皇上一直以来都是说话算话,爱民如子的!”

    “那你之前还想着把银票兑换回银子?你好意思么?”

    “……”

    崇祯皇帝的这道圣旨出来之后,第一时间,在有布告张贴的地方,就有类似的对话。有的人不明白这大明国立综合医院是个什么东西,毕竟是第一次出现。但是,有的人对此却很熟悉,纷纷给其他人解释。一传十,十传百,事关所有百姓,不管是有钱的官宦商贾,还是没钱的平民百姓,都是第一时间关注,并很快了解到这个医院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没钱的且不说,有钱人家平时也不可能请得动御医看病。可是,在这大明国立综合医院,却有了这个可能。谁看病不想找最好的医师看,因此对于这国立综合医院的设立,自然也是赞不绝口的。

    由此,综合医院这个名字,就第一次在大明出现,并被京师百姓所接受。

    让崇祯皇帝没想到的是,由此带来一个意外的好处,就是他的信誉,或者说朝廷的信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又影响了之前的银票革新之策。可以说,良性相辅,更为顺利了。

    还有另外一个意外的好处,更是崇祯皇帝没有想到的。

    漠北三族的人在京师磨叽,不舍得离开,恋恋不舍中刚好见证了这两个事情的经过。

    对于银票革新之策,原本他们是准备看戏的。你皇帝都能多印银票出来,那不是抢钱么,傻子才会答应!结果,他们被事实所打脸。

    第一天的时候,看到赶紧把银票换回银子的百姓有点少,以为是不了解情况,明天肯定会多起来。结果第二天更少,第三天绝迹,这让他们看不懂,漠北三族的正使三人,在夜间时候,相对无语。

    由这个事情上,他们得到一个结论,大明皇帝的威望非常之高,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而皇帝威望高的话,绝对是非常厉害,才会有如此效果!由此他们又推导出,大明皇帝应该是真不把他们漠北三族放在眼里。

    虽然他们对外说,漠北三族光是骑军就有五六万,实际上,多是牧民而已,平时常备的军队,三族合起来都不到五千,实在是不去放牧的话,养活不了那么多常备军队。

    正当他们带着复杂心情准备走得时候,忽然又发生了设立大明国立综合医院的事情。他们一打听完了之后,不但三个正使,就连他们的随从,都非常地心动。

    人生一世,谁不会生病?

    不管是谁生病,都肯定想着找最好的医师看病。相对大明来说,他们漠北三族的人要是生病了,那就真得是看长生天收不收了。族长大汗们,还有巫医可用,但普通牧民,那是真没有,只能是熬,看是把自己熬死了呢,还是把病熬好了!

    如果归降了大明,到京师来居住,不但能享受这里的荣华富贵,就连生病都会有保证,不会出现生一次病,就是过一次鬼门关的情况,多好!

    说真的,明白了这个事情之后,甚至包括巴布在内,他们都有点动心了,连回去准备禀告的说词,都有了变化。

    当他们知道,这个设立大明国立综合医院的事情,是因为大明皇帝微服私访,刚好撞见了一家子穷人看不起病,所以才有了这个举动。

    如此一来,崇祯皇帝的为人,也进一步被这漠北三族的人所了解。

    不管是谁,面对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同时对人又很好的,那是怎么都不想和这样的人为敌的。从古至今,想着和真正好人为敌,为难好人的人,终归是少的。

    或者这也就是崇祯皇帝所教导他子民的,多行善事,方为持身之道。他一心为民的举措,也同样影响了漠北三族,这就是多做好事所带来的额外好处了!

    最终,巴布等漠北三族再怎么不愿意走,也终归还是走了。临行之际,那可真是一步三回头。要离开这么繁华的地方,又回那鸟不拉屎,外加苦寒的地方,实非所愿也!

    在他们走得时候,大明国立综合医院已经选好地址,就离贫民区不远,占地很大,轰轰烈烈地开工了。

    如今朝廷有钱,这效率就是不一样。崇祯皇帝一道旨意下去,利国利民之举,还能赚声望,对自己也有好处,谁不尽心尽力?

    甚至有些南方人在朝为官的,眼红京师有这样的好事,就也上奏说,要在南边也设立一所大明国立综合医院为好。

    对此,崇祯皇帝欣然同意,命应天府那边也筹办一所,就和京师这个一样。甚至在旨意中还给出了一个十年,五十年计划说明。

    十年计划,是指在等两京的大明国立综合医院开办一段时间,总结经验后,将在十年时间内,在各省都设立一所这种公立医院。

    而五十年的计划,则是在国库财力的充盈情况下,尽量让各国立综合医院培养出更多的医师。然后以这些医师为依托,争取在各府,各县都设立一所大明国立综合医院。

    这或者也是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十年计划,五十年计划,大明百姓对此都很新奇,并对此议论纷纷。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感觉这个国立综合医院要在全国各府各县都设立,感觉非常地不可思议。

    但有了这样一个计划,不就有了念想!因此,事关所有人的切身利益,上至官珅,下至平头百姓,全都很期待,并给予最大的赞扬和精神上的支持。

    崇祯皇帝其实一直在盯着这个舆论,甚至之所以会有这么快的舆论反应,也有他悄然派出去的厂卫在引导的原因。

    看到舆论引导的效果非常好之后,崇祯皇帝便又下了一道旨意,设立大明国立医学监,是为国子监下属机构。

    这个医学监,以收一年以上的医师学徒为主。并且这些医师学徒暂时是由御医以及经过御医考核通过,能在国立综合医院坐诊医师的推荐,才有资格入医学监就读。

    凡医学监的学生,学费全免,并每个月都有补贴,以解决医师学徒的后顾之忧。另外,从医学监毕业后,就会安排进入国立综合医院实习和坐诊。

    这个事情,任何人一看,就知道皇上是为那个十年,五十年计划而特意做的。事关所有人的未来看病实力,因此纷纷支持,哪怕那些儒生也没人敢反对。

    于是,就这么的,国子监中就插入了一个医学专科。

    有这样的结果,崇祯皇帝很满意。

    饭要一口口吃,医学监有了,那么其他各方面的学监也会有。

    不过类似这种医学监一样的,其实是后世的大学之类,是属于高等培养的院校。等以后朝廷收入更多,条件更成熟以后,就再往中小学方面去延伸。也只有这种自上而下的扩学方式,朝廷所受到的压力才会最小,投入也能很快得到回报,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类似方面的进步。

    崇祯皇帝做完这些事情的初步框架后,便松了口气,开始把心思转向朝鲜战场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