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消灭贫民窟(三)

    第三百六十一章

    异界时间1032年的秋天, 十月尚未结束,外出打秋收零工的青壮们在得知杜塔塔城的变化后便陆陆续续开始返回。

    老约克的大儿子杜克,就是在这个时候回来的。

    杜克是老约克最早捡到的弃婴, 那时候的老约克尚且年轻力壮、靠着一手皮匠本事过得相对比较宽裕,也把杜克养得颇为高大强壮这也是杜克少年时代就经常被街头混混拉着劝他“入伙”的主要原因。

    强壮的杜克是在这天的黄昏时分扛着一大包玉米、提着一袋子没脱壳的小麦回来的,接近两百斤的负重压弯了这个年轻人的腰背,但他的脚步并不沉重, 在杜塔塔城外的大马路上跑得飞快。

    远远看到贫民窟外那座巨大的营地俘虏营, 把同行的伙伴全给甩在后面的杜克才迟疑地放慢脚步。

    杜克正疑惑贫民窟外面怎么会出现像是军营一样的营地, 俘虏营外形成不久的临时菜场中,被安排出来维持秩序的弟弟发现了他,惊喜地一边喊着“大哥”一边往杜克飞奔而来。

    杜克当然能听出弟弟的声音、认出弟弟的脸和身形因天生兔唇而被抛弃的弟弟是他小时候和父亲一块儿进城为城里的人家修复皮具时捡到的,为了保护这个弟弟不被人欺负, 他可没少跟人打架。

    可眼睁睁看着从马路那头奔跑过来的弟弟,杜克第一时间并不敢相信那是他保护着长大的少年。

    乱糟糟的半长头发被剪得很短防治寄生虫推成了小平头,身材依然瘦小,但却结实了很多吃了二十来天的饱饭,胖了几斤, 穿着整齐干净的制服其实是g省乡镇服装厂生产的出厂价25块钱一套的深蓝色短袖劳保工作服,脚上还穿着漂亮的同色圆头鞋其实是vc帆布劳保工作鞋, 出厂价八块。

    就连气质,也像是换了个人一样总是畏畏缩缩地低着头、竭力把下巴缩进脖子里、害怕被人看到他那丑陋上唇的弟弟,此刻正自信地仰着头,脸上挂着杜克从未看见过的欢喜笑容, 大步往他跑来。

    “比利”弟弟跑进十米之内, 杜克才不太确定、又万分惊奇地叫出弟弟的名字。

    “大哥”

    老约克的小儿子比利将哥哥拎着的小麦袋子接过来扛到肩膀上, 高兴地拉着哥哥的胳膊往回走“你现在回来真是太好了, 爸爸看到你肯定会很高兴的我也是,我也很高兴”

    杜克扶稳肩膀上的玉米袋子,边跟着弟弟走,边惊奇地上下打量仅仅只是一个月没见面的比利。

    近看之下,杜克更加惊诧弟弟这身行头的来历他身上的衣服是认不出的料子,不是那种皱巴巴的棉布但也不是粗糙的亚麻布,质地似乎比城里人用的布料还好,且看起来很崭新,没有补丁和破洞,完全不像是能在垃圾堆里碰运气捡到的。

    脚上那双看上去很像是帆布、但要比帆布细密得多的鞋面上虽然沾了不少泥点儿,可也能看得出至少有八成新。

    杜克忍不住伸手摸了一把弟弟的制服,问道“你这套衣服还有鞋子是从哪儿来的”

    比利似乎早就忍不住想要炫耀,咧开了嘴、兴奋又得意地道“是合同工的制服,大哥,跟市政厅签了合同的合同工才可以领到的制服干员们说这种制服一年可以领到八套,每三个月发两套”

    “市政厅一年八套”杜克震惊地张大嘴巴。

    比杜克小五岁、今年满二十的比利,活到这么大第一次有能拿到大哥面前来求夸奖的成绩,跑去俘虏营门口跟队长申请提前半小时下班便高高兴兴地拉着大哥回家,在路上就迫不及待地把大哥去打秋收零工后杜塔塔城发生的事儿讲了一遍。

    比利讲述的重点,当然不是什么换不换领主、新领主是谁这种底层民众压根就没有太大兴趣的事,而是围绕着市政厅退出的分流安置政策,试图提前把大哥拉到他这边来、一起说服父亲老约克留在城里。

    但很遗憾,比利注定是要失望了。

    一听到分流安置政策中可容许开荒之民保有开荒之地,杜克瞬间便将弟弟絮絮叨叨了半天留在城里的好处抛之脑后,只抓着弟弟追问新镇那边的情形如何

    “大哥你在听我说话吗明明留在城里更好啊,你和我都可以去当合同工、去参加修路,修路期间咱们还有额外的补贴可以拿,妹妹也可以去后勤司当打杂,又何必非要惦记着去开荒呢”白白费了半天口水的比利,差点儿被气哭。

    “你不懂,修路能修几年有土地才是一辈子的事。”十五岁起便开始每年两次下乡、打春种和秋收零工的杜克摆摆手,语重心长地道,“这件事情上你要听父亲和我的,比利,不要任性。”

    比利恨不能躺到地上去打滚,又舍不得刚领到没几天的劳保服,只得气鼓鼓地坐到自己睡觉的地方去面壁。

    老约克和哑巴女儿从城里收工回来,看到提前归家的大儿子自然又是好一阵子的热闹。

    略作寒暄,觉得弟弟比利不靠谱的杜克,又向父亲问起市政厅的分流安置政策虽然他已经看到巷子里一些搬空的房子和弟弟享受到的合同工待遇,但只是参加开荒就能获得土地这种事儿还是让杜克有些半信半疑。

    老约克没有说废话,直接把他和哑巴女儿这半个月里赚到的工钱和领到的“餐补”拿出来给大儿子看。

    他是个老人,哑巴女儿是个瘦弱的少女,一老一少赚到的工钱加起来,竟不比强壮的大儿子辛辛苦苦打了快一个月秋收零工赚的苦力钱少多少。

    比利不死心地再次嚷嚷他当合同工后领到的薪水更稳定,可惜大哥杜克和父亲老约克都不搭理他,父子俩已经热热闹闹地商量起去了新镇后开荒出来的土地要种什么

    阿德勒领水资源旺盛,气候也不错,小麦的平均亩产在四百斤上下脱壳,若是再种一、两亩土豆玉米的话,除非发生可怕的气候灾害,否则一家人一年到头都不再可能会饿肚子。

    杜克和老约克都有丰富的下乡打零工经验,算是半个农民,懂得如何利用好土地比如杜克,就亲眼看见他去帮工的村子里有寡妇人家只种了两亩地的土豆和玉米,又种了些四季豆四季豆亩产比玉米还高,一粒种子能牵四、五根藤子,能结几十个乃至上百个豆荚,还完全不挑地和其它菜蔬,便能够养活自己和孩子。

    当晚,很高兴大哥提前回来的哑巴女儿拿出领到后一直舍不得吃的“餐补”,一小包300克装的预制菜半成品菜菜包,与大哥带回来的新鲜玉米、老父亲领到的土豆粉条炖了满满一锅,一家人吃了个畅快。

    次日一早,杜克便迫不期待地与老约克、哑巴女儿一块儿进城打市政厅安排的零工。

    因杜克身体强壮、手掌上的老茧一看就是干惯了苦力活的人,后勤司的人一眼就看中了他,把他安排去了活儿最重、补贴也最丰厚的工作小组,领去奥尼尔子爵府,铲庭院、铺石砖,把漂亮的贵族庭院改建成适合用来当夜校场地的小广场。

    这一天里,杜克认真卖力地干活,活儿结束后,还主动找到合同工,询问新镇那边的安置情况。

    市政厅是鼓励更多人去开荒的,毕竟阿德勒领抛荒的土地那么多,搁那不用实在是太浪费了,合同工对积极的杜克很有好感,很是耐心地介绍了一番。

    “新镇那边不设乡村,只设村组。每个组的农户统一由镇里下去的专员组织开荒工作,开荒第一年的生活物资消耗也由镇里直接供应。完成开荒后,如果还有富余的精力,愿意扩大耕种面积,镇里也会给安排承包政策。”

    “这个承包政策呢,就是指除了你个人拥有的五亩地之外,镇政厅还会划分更多的土地出来,由你自己个人去自行申请承包。只要你顾得过来,几十亩、几百亩都可以去申请,跟镇政厅签订好承包合同就行了。”

    “当然,你承包的土地并不属于你,仍旧是镇政厅的财产,只是在合同期的五年、十年内由你拥有使用权。合同到期后,可以继续与镇政厅申请续约,或是你不想再继续承包了,就到期跟镇政厅解约,把土地还回去。”

    “承包土地的年租金,要看当地的水土情况,好的土地要贵一点,不太好的山地、林地,就要便宜一点,基本上是不会超出你的承担限度的。如果你种植的是新镇需要的农作物,比如现在不是有个鼓励承包山坡种大豆的政策吗,如果你愿意响应这个政策,新镇的镇政厅会给予你一定的优惠和扶持”

    杜克听得心花怒放,领到的肉肠餐补都没啥感觉了,收工回到家,便继续与父亲热烈地讨论几时去报名开荒

    十月份的最后一天,也是杜克回家的第三天,老约克父子俩便斗志昂扬地进了城、跑到中城区市政厅去报名。

    进入十一月,老约克、杜克父子,留下了死活不愿意开荒的小儿子比利,带着只愿意与父亲一起的哑巴女儿,离开居住多年的棚屋,高高兴兴地加入开荒大军。

    至于哑巴女儿与人的婚约则被老约克私下里去找人取消掉了。

    哑巴女儿才十七岁,在市政厅后勤司打零工的日子里老约克听照顾他们的婶婶说了,年轻姑娘太早结婚了不好,尤其是哑巴女儿身材又这么瘦弱、生孩子会很危险;老约克想想自己和大儿子又不是养不起多一张嘴,便索性决定把女儿在身边多留几年。

    与老约克一家同批离开的贫民窟住户,接近四万人

    要是搁在半年前,主管新镇开发的瓦格纳是万万不敢一次性接收这么多人的;现在就没所谓了,夏季种下的土豆、玉米、麦子、大豆等等农作物先后进入收割期,粮仓里堆都堆不下,再来几万人也养得起。

    再加上阿德勒领的冬天气候比因纳得立温暖,完全不耽搁翻地后继续种植,开荒出来的土地也能先撒点好养活的豆种菜种下去,瓦格纳根本不带怕的

    经过一周的跋涉,规模惊人、走哪都能引起村镇住户围观的贫民窟开荒大队,抵达了新镇。

    老早收到的消息的新镇方面严阵以待,几十个从首批开荒户中选出来的工作组组长直接等在山谷前。

    老约克家从杜塔塔城出发时本来是呆在大队中列,赶路途中因有杜克这个壮劳力用小推车推着全家人行李的关系,不知不觉跑到了最前面。

    满心期待着农户生活的杜克和走在最前面的开荒者才刚进入山谷前的广场,就有数名新镇干员围上来,拿着大喇叭喊话、让人群按家庭为单位往广场南面走,不得推攘、拖拉、吵闹。

    推着沉重行李的杜克让父亲和哑巴妹妹都拉住自己的衣角,按要求走到指定位置。

    新镇干员们维持着人群秩序,走到指定区域的人家约莫有百来户了便拦住后面的人,让下一批人往广场另一个角落走。

    杜克这一批人站了没两分钟,就有胳臂上绑着红布、手里还举着一面红色三角旗的人跑过来,对几百名远道而来的开荒户喊话“我是新镇048村组的组长,诸位今后起就由我负责了,请大家看好自己的行李、看顾好自己的家人,跟我走”

    报名来开荒的人家,家里都有人参加过杜塔塔城市政厅组织的集体工作、晓得要服从指挥,当即便听话地跟着这人从另一条路离开广场。

    离开新镇山谷、又继续往西南方向走了近三里路,早就疲惫不已的开荒户们,总算抵达了他们被编入的村组一片挨着小河的河滩。

    河滩上的地面被稍微平整过,孤零零地立着一座挺大的棚子,棚子里堆了些物资,还有三两个农夫模样的人等在棚子里。

    与老约克家同批被带过来的开荒户中,有人认出等在棚子里的人,惊奇地喊出对方的名字这几个农夫,也是半年前从杜塔塔城跑过来的开荒者。

    048组的组长让百余户开荒户原地休息,又把人群中的青壮叫出来,让这些还有力气的青壮年搬棚子里的物资,按户发放帐篷。

    “镇里实在没有人手给大家准备房屋,一切都只能靠我们自己来,现在大伙儿就先住着帐篷了。明天起咱们就一边开荒、一边挖地基,工具镇上都给准备,地基挖好了,咱们就去镇上拉砖头,只要有力气,大家都能住上漂亮的红砖房”

    住惯了破烂棚屋的开荒户们还不能想象组长描述的漂亮红砖房,全都在好奇地摸着自家领到的厚实帐篷布,和搭帐篷用的空心钢管。

    天色黑尽前,自杜塔塔城远道而来的七千多户开荒户,被分成七十多个村组,带到新镇周边勘探好的开荒预定地安顿下来。

    这七十多个新增的村组,注定在未来几个月里会过得很辛苦毕竟先来的人开荒出来的土地、搭建出来的住所是不可能分给他们的。

    即使知道会很辛苦,如杜克这样愿意长途跋涉、只为寻求新生活而来的贫民窟青年,也仍然满怀希望。

    吃苦而已,谁不是吃着苦活到现在的呢

    至少他们现在并非无人问津,至少现在会有人为他们考虑、为他们规划、为他们准备一条不设门槛的通往明天的大道,那么即使这条路并不是那么好走,如杜克这样的贫民窟青年也已经很满足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