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珩看了一眼手足无措的秦燕桡,才对熙文帝道:“陛下,还有些事情没有弄清楚呢。”
熙文帝恨恨的看了一眼秦燕桡,才道:“行,大兄你接着问。”
御珩再次点了兵部尚书:“兵部尚书,你说一下,自秦将军统领西北大军一来,近二十年的时间,西北大营的各项损耗,尤其是士兵损耗,老弱病残以及阵亡士兵各是多少。”
兵部尚书管理大夏全国军卫相关事务,虽然因为西北大军太过重要所以关注的多了一点,但是要说清二十年内损耗的具体数据,他还真说不出来,再说十几年前,他还不是兵部尚书,甚至都不是兵部的官员呢。
于是兵部尚书直接告知御珩这种事情哪个官员更清楚,还是由那个官员来回答吧。
御珩点头后,具体主管西北大营的官员出列一一回答御珩的问题,御珩接着又问了西北大营近二十年来的增兵情况,官员也回答的一清二楚。
总而言之,在十年前,西北大营士兵的增减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西北大营士兵保持在五十万左右,可是从十年前开始,西北大营以战争不多,战况不大为由减少增兵,与此同时损耗却在逐步增加,直到五年前,每年的士兵损耗达到两万人,紧接着的几年一直在这个数据上下波动,但是平均下来差不多是每年两万的样子。
御珩听了很满意,对这位姓李的官员夸奖了一句:“李大人做的不错。”
李大人听到御珩的夸奖很是高兴,得了萧御珩的夸奖,他升官有望啊。
御珩又问李大人道:“十几年前,西北大营换了统帅,那么李大人,换统帅之前,由杨老将军统领时,西北大营士兵损耗情况你可知道?”
听到御珩这个问题,不少官员,包括秦燕桡和熙文帝都有些诧异的看向御珩,杨家当年因为谋逆被抄家斩首,因为不想和谋逆这种诛连九族的事情有所联系,所以杨家倒了以后,便很少有人提起。
人人都避讳如深,御珩乍然提起,所以才让众人诧异。
诧异归诧异,但是也没有规定说不能提起杨家,所以诧异完,李大人还是回答了御珩的问题。
秦北昆掌管西北大军前,西北是发生过大战的,当年杨老将军就是在那场和鞑靼人的战争中以身殉国,之后,杨家又死了两个男丁,才总算打退了鞑靼人。
但是杨家一门死了三个男丁,等待他们的却是因为谋逆而来的抄家灭族,说起来也挺让人唏嘘。
想到这里,大臣们很快就想到了萧御珩的身世,他们如果记得没错的话,萧家当年因为身为杨家心腹,所以也在谋逆一事中倒了。
现在萧御珩突然提起杨家,莫不是……
大臣们面上毫无变化心中却是猜测不断,御珩则在认真听李大人说话,听完以后,御珩冷冷看向秦燕桡:“秦少将军可听清楚了,按照兵部以前的记录,除非大战,否则这种小规模的冲突,一般一年损耗在几千人都算多的,你父亲秦北昆将军倒是带兵入神,不过是小规模交锋,一年就损耗两万人,光是阵亡士兵就不止几千人,你说,这是何道理?莫不是等到真正大战的时候,五十万士兵都要战死才能将鞑靼人打退吧。”
秦燕桡不知道是什么道理,他只知道:“回禀陛下和督主,臣父亲绝对没有谎报军情,我西北大军每年损耗的确是这个数,至于为何和十几年前差距如此之大,臣也不知啊。”
御珩道:“问你什么,你都推说不知,实在让人失望。”御珩厌烦的看了秦燕桡一眼,才问其他人道:“其他人呢,有什么看法?”
此时,其他大臣不敢再摸鱼了,从御珩这一系列的发作,他们都知道御珩对西北大军的情况存疑,所以纷纷出列表示,西北大军的情况要进行详细调查。
御珩看向熙文帝,熙文帝立刻会意道:“既然如此,便按照各位卿家所言,对西北大军的情况调查一下吧,大兄,此事便交给你负责,希望不要让朕失望。”
御珩跪下接旨道:“臣遵旨。”
但是实际上,早在之前,也就是昨天,御珩将情况告诉熙文帝后,熙文帝便已经同意让御珩对西北大军进行调查,御珩早就派了锦衣卫前去,至于今天这一出,一个是为了刺激秦燕桡,一个是为了敲山震虎敲打秦北昆,当人慌乱的时候,往往会露出更多的破绽,另外一个则是为了明面上派出一队人,借此掩饰暗地里派出的那些锦衣卫。
御珩就不信了,这样的准备,还调查不出来秦北昆的事情。
朝会好不容易才结束,因为要调查西北的情况,所以秦燕桡被要求不能出京,他匆匆离开,想要将消息传给西北的秦北昆,他没办法动,只能让秦北昆来解决此事了。
秦燕桡着急上火,御珩也不轻松,西北大营有问题,其他大营又何尝没有问题。
大夏建朝已经一百五十多年,此时正是一个皇朝达到顶峰,发展平稳开始走向衰落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是各种问题出现并且快速发展,最终成为重大弊端拖垮整个皇朝的时候。
问题一定要在出现的时候就想办法找出并解决,如若不然必将越发严峻,所以御珩在仔细考虑后,结合前朝历史和大夏的相关情况,将可能的后果讲给了熙文帝说,为了让熙文帝重视,他故意往严重了说,不仅如此,他还将前朝皇室的各种结局,如何恐怖就如何说,成功将熙文帝给吓住了。
熙文帝被吓住后,恨不得抱住御珩的大腿:“大兄,你可一定帮朕啊,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赶快解决行不行?你既然将情况告诉朕,想来一定有解决的办法对不对?”麻蛋,他没有读过多少书,想不出解决办法啊。
御珩点头,对熙文帝道:“臣已经有了想法,但是情况到底有严重,还是要让人去调查一下,调查清楚了,我们才能下手去解决。”
熙文帝点头:“行,那大兄你让人去调查。”
御珩点头,然后安慰脸色惨白的熙文帝道:“陛下放心,现在情况还在可控范围呢,只要想办法解决了就行,你别担心,不是还有臣在吗?”
熙文帝一脸感动的拉着御珩的胳膊:“大兄,这个世上果然只有你对我最好了,我有如今都是大兄的功劳,大兄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兄的这番情谊。”对他而言,萧御珩简直比亲兄长更加关心爱护于他。
御珩笑了笑,提出了自己最后一个目的:“陛下,臣准备先行调查各大军营,最受重视的西北大营已经出了如此严重的问题,其他大营情况也不知如何,只有先整顿军队,才能保证大夏的安全,让我们有时间处理大夏内部的问题,只是……”
御珩欲言又止,熙文帝急切的问道:“只是什么?”
御珩道:“只是,如果查出各大军营问题太多,必定要更换将领,但是朝内有能力的将领并不多,恐怕无法及时解决问题,只是臣又担心如果拖着,会不会将问题拖得更严重,所以这将领的问题急需解决。”
熙文帝问道:“大兄可想到了解决办法?”
御珩道:“臣想着开办一个军校,专门培养高级将领。”御珩大致和熙文帝阐述了一下军校的功能,作用,又提到如何选拔适合的人才进入军队学习,然后道:“最重要的是,由朝廷出钱培养将领,能够提高将领对朝廷的忠心,再由这些将领带兵,从此军队是朝廷的军队,而不是某一个将领的军队,士兵忠心的是朝廷而不是将领,也不必再担心将领造反的情况产生。”
熙文帝听得眼睛发亮,历朝历代最忌讳的是功高盖主,所以武将难得善终,要不然战死沙场要不然因为君王猜忌而死,但是如果按照御珩的办法来,士兵的忠心最起码可以保证,至于将领的忠心,开始的时候也是能够保证的,至于之后,再想办法就是。
于是熙文帝点头道:“果然是大兄,如此妙计都可以想出,既然如此,便按照大兄的想法来办,只是所有重担都压在大兄身上,朕甚为愧疚。”
御珩道:“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并不觉得辛苦。”他也不愿让他们来分享他的果实,而且有些事情的确只能由他来做。
御珩早已经计划好,所以一得到熙文帝的首肯后,御珩便开始按照机会施行。
选址,买地,建校舍等等可以交给别人来办,御珩则要编写教程。
这所军校,不仅要培养陆军军官,军事指挥官,御珩还想要培养海军,至于空军,暂时没有条件,先放在一边。
除了军官的培养,御珩还想要培养不同军种,例如通讯兵,炮兵,工程兵等等,另外还有武器制造,战船制造,通讯设备研发等等专业人才的培养。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