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 不知姬将军可敢立军令状?”刘静虽然不知林清为何替姬凛说话, 但他想到前些日子亲家通过长媳的家书传来的消息, 再有奉上的厚厚的年礼,如今既然无法将姬家打死, 自然也不能让他好过了去。
“若是晋州失守,凛提头来见!”姬凛见他仍旧纠缠不放,不由厉声道, 他本是尸山血海中历练出来的,其气势威严岂是常年在长安温柔乡身居高位的书生们能抵挡的。
“你……”刘静被他威严所吓仍不住后退了几步,等他意识到自己方才的失态,忍不住面色铁青, 但他心中恐惧并不敢直面姬凛, 反而对着自入了殿来便一言不发只在旁边仿若隐形人一般的姬焰发难,“姬将军好大的威风!姬尚书作为长辈,便瞧着他肆意妄为么?”
“元昭如今为我姬家族长, 我已是旁支,只要族长行为上不愧天地, 下不愧黎民, 作为旁系我并无什么可劝说的。”纵然知晓姬家有此劫难非一时之错,可他心底还是忍不住想若是二十多年前并未与夏侯家结仇,是否就无今日之风波,但他反复叩问自己,却仍旧不悔娶了沈氏,只遗憾当年为何不自请从族中除名, 也不至于今日给家族招祸,是以刘静一说,姬焰便冷冷笑道。
“还是先说调军的事儿吧!”礼部尚书庄锡素来是个老好人,当即出言劝和,“至于出行的日子,原本该由钦天监测算,可如今事急从权不若便订了其他事宜择日出发。”
“晋州原有驻军有二十万,当中晋州军六万,驻边军八万,民兵三万,私军三万。”提起正事,姬凛又收回了周身骇人的气质,平静的介绍,“只从戚铮郎将的军报上看不出对方有多少人,但北魏占据锦州、肃州,此两州冬季严寒,夏日里也不算炎热,可山地绵延又有平原起伏,往来物产丰富,并不若寻常想象的贫瘠,我东秦有数年未与之交手,估计其军马人数总计有十万左右。”
“既如此,不就不需要再调拨人马了么?”曹冰一听到姬凛报数就觉得肉疼,二十万人,一日里消耗差不多就是五千多石粮食,若是这个数量再增加,国库是绝对扛不住的。
“虽然说是二十万,但分布在边境线上的各个城镇或数百、数千甚至数万人,而如今还未入晋州,不知晋州局势如何,能调动增援的兵马恐不过三万。”姬凛摇了摇头,他说三万人已经是高估,那是在晋州上下一心的情况下,若是夏侯家当真反了,只怕还带走了一些人马,“而北魏分四路南下,烈帝自然不会厚此薄彼,是以每路人马不过两三万人。”
“可如何调兵呢?”戚锐皱了皱眉头,“长安驻军十万,分布在禁军和五城兵马司,前者四万、后者六万,皆不可轻易调动,挨得近一些的则是邕州、蜀州和并州,然而邕州接连西楚,虽西楚与我开了互市,互为犄角以抗北魏,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可不防;至于并州,并州东面靠海,北面靠着晋州,南面接着豫州,东面则与平州接壤,其驻军不过五万水军与四万并州驻军;至于蜀州,却是蜀道艰难,行军不到数月难以至晋州。”
“不若调四万禁军北上,而从青州调五万驻军入京勤王。”林清皱了皱眉头,他虽在御史台,却并非不知兵事之人,“五城兵马司司管戍城、擒贼、巡夜、救火诸事不得擅动,但禁军却是可直接抽调。”
此话一出,房间里众人均是悄然无声,众人目光交汇,竟然不知如何开口。
实际抽调禁军之事可行,姬凛、戚锐、宇文督等都想到了,但是天子安危重于泰山,不容一丝轻忽,他们谁都不敢开这个口,偏偏是林清说了出来。
这一刻姬凛望着这个风仪湛然的中年人,心中叹服,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姬家刚刚洗脱了谋反的罪名,他不能也不敢提出这样的意见。
而戚锐自知,他虽然是兵部侍郎,但他没有勇气做到系天下为难与己身,若是在禁军开拔而青州驻军还未到的时候出现了什么意外,令圣人有所损伤,这样的罪名足够他死无葬身之地。
“不……不可啊!”刘静仿佛才意识到林清究竟说了什么,不由失声大喊,“长安乃一国都城,龙兴之根本,陛下、娘娘、宗室勋贵、朝廷众城皆在此地,如何能抽调禁军往晋州,这简直是荒谬!”
“一旦晋州有失,谁能保证长安就守得住!”林清仿佛要彻底与自己的亲家撕破脸皮,当即厉声道。
“可若是长安有失,你就是千古罪人!”刘静怒不可遏,他二人同朝为官多年,彼此都有情意在,否则也不会结为儿女亲家,如今眼见林清犯傻,他也顾不得是御前,几近嘶声。
“刘尚书莫不是忘了,凛自然不会令晋州失守。”姬凛强硬地插话,委实不愿林清再受责难,出开了彼此所处的位置,他也愿意与之共饮一场。
“黄口小儿,若非你姬家治下不力,晋州如何会陷入危急?”果不其然,刘静一腔怒火也就朝着姬凛去了。
“事已至此,还请陛下速速拿定主意!”戚锐“扑通”一声就朝着圣人跪了下来。
“朕登基二十余年,于社稷无功,于天下算不上有德之君,如今晋州危难,亦有朕之罪责。”沉默片刻,圣人叹息一声,林清的提议众人没有反驳,争论的焦点都在这个话该由谁说出来,圣人不是傻瓜,自然也是明白的,当即说道,“正则之提议朕亦觉得甚好,如此兵部便先行发函书,命青州驻军入京勤王。”
“喏。”戚锐躬身领命。
“至于粮草器械等着户部先行清点,三日之后朕要看到与四万儿郎齐备的军需。”圣人想了想点了曹冰说话。
“启奏陛下,不知粮草准备几何?”曹冰闻言不由皱眉,大概在户部呆久了,他对于国家钱粮看的比自己还重。
“元昭你说,你需要什么?”圣人于兵事几乎不通,只能倚仗这个少年时期便闻名天下的郎君。
“晋州诸事刻不容缓,还请曹尚书三日之内齐备人马十日所需口粮被服兵器,我们三日之后出发,先由兵士自带自己口粮赶往晋州,往后的军需还需尚书多多费心。”姬凛自然也不会客气。
“便依照元昭所言。”圣人一锤定音,“户部、工部、兵部等皆要齐心协力。”
“喏。”众人齐声应喏。
“朕记得元昭身上挂着一个四品将军的虚衔,而今晋州州牧未定,子承父志,你便接了晋州州牧的位子罢。”圣人看了看眼前器宇轩昂的郎君,仿若又看到许多年前大郎还未夭折之时,姬夫人领着他入宫,两个白团子凑在一起,彼时姬凛还在襁褓,大郎已经七岁,凑过去想要捏一捏弟弟的脸,却被后者一口咬住死死不放,后土殿里登时一片哭声,而宇文皇后笑的直不起腰,甚至将手中的茶盏盖在了一旁的贵妃榻上——若是大郎还活着,凭着他聪慧的样子,如今自己也能逍遥了吧。
“只不知刺史该由何人来当?”君臣二十多年,一众臣子显然已经习惯了圣人不按常理出牌,一想到还要替姬凛赶制官服、印章,庄锡就觉得一阵头痛。
“刺史?”圣人皱了皱眉头,显然也明白,此时晋州刺史可谓重中之重,若是派一个给姬凛拖后腿的只怕不妙,此时他倒是可惜姬凛当年一直走的都是行伍的路子,未曾参加过科举,否则今日便可同时任命他为刺史,全然没有想过便是姬灿担任刺史已过而立,后来兼任州牧更是将近不惑之年,而姬凛如今不过才二十二岁。
“如今晋州不宁,恐当地农事诉讼税负徭役等亦是不安宁,还请陛下早早定下晋州刺史之位,以安民心。”曹冰亦是同意庄锡所言,且眼看着这四万禁军一走,挨过接连几年灾年好不容易不是赤贫的国库又要恢复原状,他心头便是一跳,恨不得晋州刺史早日定下来,大军所需的军资亦可从中出来,再有先头剿匪之后尚有余孽在,少不得要刺史一一协助着维护治安稳定。
“既如此,便定下平陵御吧!”圣人寻思了半晌,恰巧这几日跟平陵御才打过交道,觉得这小郎君虽然年轻行止却非凡,且慧眼清明,一手字颇有风骨,又对姬凛有救命之恩,且言语之间对姬凛还颇为信任,这样的人当刺史应该不会给姬凛添乱了。
“平陵御?”几人面面相觑,颇为无语,竟是不知这平陵御是甚么人,竟然在圣人跟前都挂上号了,可别是个什么都不懂全然纸上谈兵的家伙。
“他是升平十六年平州的秀才,还是解元。”东秦刺史非科举出身不可任,圣人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凌云对他颇为推崇,朕瞧着也好,虽未必当得起国士之名,但治理一州之能也该是有的。”
“不知其年岁几何?”庄锡是正经的二甲头名,自然明白能中解元者虽然能写的锦秀文章,但实干与著文却是两回事,且他后来多年都未曾过了会试,只怕也是个虚名。
“将将弱冠多一岁。虽然年轻,但自古英雄出少年嘛!”眼瞧着所有烦心的事儿都解决了,圣人面上也就带出笑来,对着姬凛道,“朕等着你们好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东秦各州的驻军分为四类
第一类 当地的军队 隶属于地方 州牧是头头
第二类 边防军(东秦九州不是所有的州都有,临海的是水军,非临海的是陆军)有些州是州牧协理 有些则是中央委派将军(根据品级决定谁是老大)
第三类 民兵 属于军籍 协助前两个守卫土地 非战时则是屯田
第四类 私军 因为东秦实质还是世家与皇帝共治天下 所以世家还是有私军的 私军的数量根据当地的势力、世家的财产大约是1-3万人,这部分人属于国家发一半军饷 世家发一半军饷 姬家军就是属于这个 投放在重要的关隘和城池 四万人
而之前提到过的姬家暗地里养的1千人 不属于上面四种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