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张孝军2完

    张孝华也在观察张孝军, 但是和张孝军的观察方式不同,他是偷偷的,带着小心翼翼的, 甚至还有几分自卑的观察。

    他下乡之后,在农村里过的不好,他去的地方非常的贫困。当年他算计张孝军,给张孝军报了下乡之后,因为报的时间比较早, 所张孝军能改下乡的地方。但是张孝军给他报名的时候,已经是比较晚了,他想改都来不及了。并且,张孝军给他报名的地方是最贫穷、最偏僻的地方。不得不说, 在这养兄弟的较量间,是张孝军比他厉害。张孝军利用他的事情,向享福养母要了不少的补贴,回头又阴了自己一军。

    下乡12年, 从66年到78年,他也从19岁到31岁了, 他老了, 身体状况也不好, 再看张孝军,正是处于男人最成功的时候。这些年, 他给养父母写过信,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回过一封,他又不是傻子,自然明白他们的意思。只是,他离开了那个村子, 却没有地方可以去,最后还是回到了这里,或者说,还带着一份不甘心吧。

    在等张孝军下班的这段时间,他已经从养母的口中知道了一些张孝军的事情,比如张孝军在下乡的时候,因为表现好,被推荐去了工农兵大学。在养父养母的心中,工农兵大学和高考恢复之后考的大学没什么区别,反正都是大学生。甚至张孝军能在那个时候成为工农兵大学的学生,对养父养母来说,这是一种荣誉。而现在,张孝军的媳妇也成了大学生,张家出了两个大学生,他们能不骄傲吗所以自己,成了弃子。如果是亲子,哪怕成了弃子,也许还能分到一些东西,即便是几十块的钱,他知道养父养母是有钱的。可是他是养子,已经是这个年纪了,养父养母可以不分给他东西的。

    张孝华“还没有打算,也不知道做什么好。”

    张孝军“你在那边结婚了吗咱们同年,都31了,我孩子都这么大了,你不会还没成家吧”张孝军这话带着几分恶意,因为张孝华是自己来的,所以他才故意提起成家的事情,仿佛想说,张孝华抛妻弃子之类的。如果张孝华成亲了,娶的是那边的乡下人,可他娶的是方芳这个城里人,又是一件值得比较的事情。

    张孝华也不知是不是听出了张孝军的意思,他沉默了一会儿“成亲了。”有那么一瞬间,他想说没有。如果是早几年,他还有几分心气的时候,他为了自己,肯定说没有。但是他已经31了,所有的心气早就磨光了,他已经没有心思再算计其他了。再说,现在的张孝军也不是他可以算计的了。

    张孝军一笑“那你媳妇没带来啊”

    张孝华“我先来看看这边的情况,然后再接她。”看什么情况大家心知肚明,无非就是张家的情况。一家子都来了,怕被赶出去。不过既然已经开头了,张孝华也放得下面子,“大哥,你们工厂里有招人吗再苦再累的工作都行,我虽然下乡12年了,但好歹也是高中生,不会比别人差。”

    张孝军“你没参加高考吗”

    张孝华“老了,考不动了。”事实上,那边的情况太糟糕了,根本没办法高考,连书和笔都没地方找。

    张孝军“那回头我给你问问。”张孝军对张孝华是完全生不出气,主要是两人相差太大了,对于一个如此落魄的人,他还带着几分骄傲和优越感,能生什么气

    张孝华“谢谢大哥。”

    晚饭后,张孝军三口子回家了。

    躺在床上,方芳有些睡不着“孝军哥,他不会把那边的家人接过来,然后跟爸妈住在一起吧”毕竟他们不住张父张母那边,那边是有空房间的。

    张孝军“我那养父养母精明的很,不会无条件让他们住的,现在他们想跟我们一起,将来让我们养老,怎么可能会和张孝华有牵扯”说养老也不对,老两口有钱。但是人老了,就是想要儿子孙子。

    方芳“那万一他们不要脸呢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张孝军想想,也有几分道理“我想想。”

    第二天,张孝军一家去张家吃了早饭。说起来,他们在张家是白吃的,不给饭前的那种。张孝军很精明,知道养父养母现在想要巴结他,所以才不给钱。不过,他们一家人都有城镇居民福利,粮食倒是不吃张家的,大概也就吃张家几个菜吧。

    回到工厂,张孝军打听了一下工厂的招供情况。他倒不是真的相当好人,而是听进了方芳的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万一张孝华搞事呢再说,他给张孝华介绍一份工作的话,越能体现他的优越感。

    像张孝军这种工程师,又是大学生的,总有几分面子的,而且张孝军在工厂里的人员好,主要是他会来事,就像当初下乡的时候一样,他在知青中说话的分量也是头一份的。所以张孝军问了,正式工没有,但是车间的临时工倒是可以腾一个位置出来。

    于是,张孝华成了车间的临时工。

    对于自己施恩张孝华这件事,张孝军觉得非常骄傲。就是张父张母也非常意外,张孝军竟然会帮张孝华。不过帮了总比不帮要好。

    临时工的工资低,一个月只有十几块,让张孝华把乡下的媳妇和儿女接来压力太大了,所以这个只能暂时压下了。再说,把乡下的媳妇和儿女接来,再住在张家,恐怕也不行了,而他一个人的话,厚着脸皮还可以住下。

    张母已经是五十多岁,快六十岁的人了,要准备退休了,所以张孝华接回媳妇和儿女的事情并没有等太久,因为张孝华提出要买下张母的工作,等他把家人接过来,可以让他媳妇顶。

    张母当然没有意见了,这岗位送给养子的媳妇,她是舍不得,但是卖给养子,哪怕比卖给别人便宜,她也是舍得的,就当留一份人情。

    张孝华没有钱一次性买下这个工作,于是每个月付10块钱,付四年。

    至此,张孝华的生活算是稳定了,他在外面租了一间屋子,每个月5块钱的租金,一家五口就这样挤着。

    这天,张孝军接到了林五军的电话,他那出国留学的弟弟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洋人媳妇,并且,要在国庆节的时候,在首都办酒席。说起来是办酒席,其实等同于林家人聚餐,因为林家没有亲戚。

    这都不算什么,让张孝军郁闷的是,林五军也创业了。其实,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80年代初,各种做生意的越来越多了,像张孝军这种拿工资的,看似一个月有300块很高,但是和那些做生意的根本没办法比。尤其是从林依依到林四军,每个创业都很成功,张孝军就越发觉得自己没用。

    所以当天晚上,在张父家吃晚饭的时候,张孝军和张父谈起了创业的问题。张父和张母都是工人,像这样的双职工家庭,很少有古板的,所以一听张孝军说起创业,张父倒是颇为认同,退一步说,张孝军工作这些年,家里有存款,妻子还是老师,他们家条件在这一带算是好的了,即便他创业失败了,家里也不会饿死,而且以他的技术,就算创业失败了,还能去其他的国有企业。所以,他不是没有退路的人。

    当然,张父的建议张孝军也只是听听,张父不是张孝军的定海神针,他的建议对张孝军的作用不大。

    到了国庆节那天,林家人在首都酒店聚餐了,张孝军已经穿的很体面了,但是看着林兄弟都穿着西装,他觉得自己的体面和他们的体面,已经是脱节了。曾经这些他看不起的弟弟们,都成了老板,而他呢

    所以吃饭的时候,张孝军向他心中的定海神针问了一个问题“姐,你说我也创业,可行吗”

    林依依没有想到张孝军会问这个“可以啊,因为改革开放的脚步还在继续,所以这个时期创业是最适合的,竞争也相对小一些,等各方面稳定下来之后,竞争的压力就大了。”

    张孝军“那以我的职业,我创业的话做什么好”

    林依依想了想“零件生产吧,你是做这一块的,认识的人多,哪些单位对这一块有需求的你也知道,所以这一块适合你。不过自己当老板和当员工是不一样的,自己当老板,质量问题是关键,一旦质量问题不好,你的名声就毁了。自己当员工,就算质量问题不好,毁的也是老板,不是你。”

    林四军“二哥如果从事零件生产的话,咱们或许可以合作。”

    于是,从首都回去之后,张孝军雄赳赳气昂昂的投入了创业大队里。事实上,在创业这一块,他比林家所有的兄弟都有头脑,如果说林家兄弟是实务的人,那么张孝军就是用脑子的人。

    若干年后,张孝军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记者问他成功路上的秘诀是什么,张孝军说“是我大姐。”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好像,也变得很相信大姐的话了。,,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