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宝娘从学堂回来后,立刻开始动手做针线。她要给杨太傅做个荷包,然后给杨大娘的儿子做一件贴身的衣裳。
宝娘带着喜鹊一起,找了块水蓝色的锦缎,裁剪好大小,配上青色丝线。主仆二人一起,把那丝线劈的细细的,一根根放好。
劈好了线之后,宝娘开始动手缝制荷包,只绣一丛绿竹。
忙活了半个时辰之后,宝娘放下活计。她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不能使用过度。
夜里,杨太傅回来后,依旧传宝娘去了前院。父女二人说了一会子功课后,杨太傅要带女儿一起去慈恩堂。
今儿是杨家人一起吃饭的日子。
每隔一旬,杨太傅会带着妻妾儿女一起去陈氏屋里吃饭。
父女二人到的时候,所有人都已经落座了。
杨太傅先给陈氏行礼,“儿子见过阿娘,阿娘这两日身上可好?”杨太傅公务繁忙,并不是每天都来给陈氏请安。
陈氏笑眯眯看向儿子,“我好的很,我儿整日公务劳累,也要保终身子,这一大家子都指望你呢。”
母子两说话的功夫,宝娘给莫氏屈膝行了个礼。
杨太傅坐到了陈氏身边,屋里其他人都起身给他行礼。
杨太傅看了看两个儿子,先招手让嫡长子杨玉昆到了他身边,问了他一些官学里的事情,又嘱咐他照看好弟弟,然后摆手让他到一边去了。
丰姨娘生的次子杨玉阑也上前给父亲问安,杨玉阑今年才八岁,杨太傅没有问他的功课,只温和地问了问他在官学里的生活,并叮嘱他要听哥哥的话。
杨玉昆稳重,杨玉阑活泼,这两个儿子各有千秋,杨太傅不偏不倚,嫡长子该有的体面他一分不少,庶子该有的疼爱他也做的很到位。
正因为此,莫氏和丰姨娘才能相安无事。
行过了礼之后,杨太傅招手让宝娘坐到了他身边,“听说阿娘过几日要去看黛娘?”
杨大娘幼时不得杨太傅喜欢,好大了都没个正经的名字,等到弟弟妹妹出生,杨太傅才给她取了个名叫黛娘。
陈氏点头,“是呢,黛娘嫁过去好几年了,只有一个丫头,这回总算生了个儿子,也能在婆家站稳脚跟了。”
杨太傅笑了,“阿娘不用担心,黛娘在婆家稳得很。”
陈氏连忙夸赞自己的儿子,“都是我儿能干,孩子们跟着你也能享福。”
杨黛娘虽然不得父亲宠爱,出嫁的时候,杨太傅亲自给她择了京中有名的出色子弟,陪送了厚厚的嫁妆。她嫁到婆家后,因为父亲官职高,又是帝王心腹,婆家没一个人在她面前说一句不中听的话。
作为父亲,杨太傅除了没给她宠爱,其余该有的体面都给了。
宝娘听见众人说黛娘,缄口不语。她们姐妹奇怪的很,姐姐不得父亲宠爱,莫氏和陈氏很喜欢杨黛娘,她日子也不难过。轮到妹妹,祖母不喜亲娘不爱,父亲却把她宠上了天。
杨太傅听见老母亲奉承自己,也放低了姿态,“儿子事情多,家里的这些事情,都托赖阿娘打理。儿子不孝,不能让阿娘好生颐养天年。”
陈氏连忙劝慰儿子,“镇儿莫要跟阿娘客气,咱们母子本就是一体,为了你,阿娘做什么都满意。”
杨太傅抬头看向陈氏,半晌后笑了,“那就有劳阿娘了,孩子满月那天,我中午去吃顿酒席,家里几个孩子都交给阿娘照看。”
陈氏点点头,“你放心吧。”
母子两个说着话,旁人都在一边静坐。宝娘微微抬头,打量了旁边的两个弟弟。
那个据说和她同胞出生的弟弟也正在看她,姐弟二人相视一笑,算是打过招呼。杨玉阑正和默娘小声说着话,她们亲姐弟一向关系亲厚。
只有杨淑娘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坐在那里,她没有一母同出的兄弟姐妹。每到这个时候,她就特别羡慕两个姐姐,她们都有亲弟弟。
上首的母子二人说了一会子话之后,陈氏决定先用晚饭。
一家子团团而坐,杨太傅和陈氏坐在一起,陈氏旁边是莫氏,杨太傅身边是宝娘,其余兄弟姐妹穿插而坐,丰姨娘和陈姨娘在一边服侍。丰姨娘主要伺候杨镇和莫氏,陈姨娘伺候陈氏。
杨太傅吃饭的途中,多次给宝娘夹菜。
一众弟弟妹妹们不时往这边瞟过来,宝娘有些尴尬,“阿爹,女儿自己来。”
杨太傅头也不抬,“去你大姐姐家里后,谨言慎行,莫要与不认识的人多说。好生伺候你阿奶和阿娘,照看好两个妹妹,特别是淑娘,别让她乱跑。”
被点名的杨淑娘撅了噘嘴,有些生气阿爹的偏心眼,只顾着二姐姐,从来不给她夹菜。
杨默娘看看二姐姐,又看看四妹妹,抬头发现对面站在杨太傅身后的丰姨娘冲她轻轻摇了摇头,杨默娘立刻低下头吃饭。
宝娘一边点头一边保证,“阿爹放心,我会照看好两个妹妹的,听阿奶和阿娘的话。”
说完,她伸手给旁边的杨淑娘夹了一筷子菜,这小妹妹眼里都要喷火了,宝娘如何感觉不出来,赶紧安抚一下,“四妹妹想吃什么只管跟我说,你够不着,我替你夹菜。”
杨淑娘这才笑了,“二姐姐,我想吃八宝鱼。”
宝娘替她夹了一块鱼,给她挑了刺,杨淑娘终于高兴了起来。
陈氏在上面看着儿孙们的举动,默不作声,罢了,是我对不起你,偏心就偏心吧,只要你能高兴就好。
莫氏仍旧像个佛爷似的,只管自己吃饭,偶尔给儿子夹菜。
宝娘感觉这饭吃的让人有些心梗,这些士大夫们,弄一屋子女人,各生各的孩子,谁还能真正相亲相爱做姐妹不成。
吃过了饭,莫氏先带着儿子走了,然后丰姨娘又带着儿女走了,杨太傅也带着宝娘走了,陈姨娘和杨淑娘仍旧留在慈恩堂。
杨太傅把宝娘送到栖月阁门口,摸了摸女儿的头发,爱怜地看向她,“我儿别怕,有阿爹在呢。”
宝娘抬头看向他,半晌后给了个灿烂的微笑,“阿爹,女儿不怕。”
杨太傅去了前院,他每个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前院住,有几天会去丰姨娘院子里住,莫氏那里,他初一十五会去。陈姨娘就可怜了,自从生了女儿之后,杨太傅说让她好生照看老太太,把她挪到了老太太的院子旁边住。从此,陈姨娘就跟守活寡似的。
宝娘进了院子之后,心里有些坠坠的。这个杨大佬太厉害了,自己但凡有一点心思波动,他都能发现。
有这样一个女儿控亲爹,自己若真是宝娘也就罢了,可自己是个冒牌的,要是被发现了?老天爷,真是要命。
整日面对这样一个明察秋毫的亲爹,宝娘感觉压力倍增。
可这身体是人家女儿的,她总不能不让人家父女亲近。看来还是要好生讨好杨大佬,就当做讨好领导吧。
存了这个心思,杨宝娘第二天下午下学回来后越发用心地做荷包。等荷包做完了,她又跑去了厨房。
厨房里的人见二娘子来了,管事娘子亲自过来服侍,“二娘子想要什么只管让人来传,怎地还亲自过来了?”
宝娘冲她笑了笑,“吴妈妈只管去忙自己的,我给阿爹做碗粥。”
听说是给老爷做粥,吴妈妈立刻殷勤地在一边打下手。宝娘循着记忆,往粥里面加了虾和百合。这百合虾仁粥是原身最先学会的,奇怪的搭配,但杨太傅却很喜欢吃。
吴妈妈轻车熟路,剥虾、泡百合,主仆二人很有默契。宝娘不说话,只静静地准备东西,厨房里其他人也各自忙碌着晚饭。
熬粥时,宝娘搬了个凳子坐在炉子旁边,亲自看火。
等天刚刚擦黑的时候,粥也快好了。宝娘让自己院里的一个小丫头看着炉子,自己回去洗脸换衣裳。
过了一会,她带上荷包,端着粥,去了前院。
才回来的杨太傅正准备去叫女儿,见她带了这么多东西来,高兴的拉着女儿坐着一起喝粥。
宝娘有些不好意思,“阿爹,这是给您做的,女儿不喝。”
杨太傅仍旧把她当作刚入府的那个小女孩,喂她喝了两勺,“我儿的心意阿爹都明白,以后多把心思放在功课上。莫要多想,有没有这些孝敬,阿爹都是阿爹。”
宝娘笑着点头,“女儿知道了。”
杨太傅把一碗粥喝完了,开始了每天的例行讲课。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