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忆旧事生辰之礼

    宝娘下马,对严公子拱手,“承让了。”

    严公子也拱手,“二娘子好马技。”说完,严公子把身上的玉佩摘了下来,放在旁边的台子上,算是输给宝娘的赌资。

    嘉和县主冲了过来,“宝娘,你最后跑的那一程真厉害呀。我就说,你怎么会跑不过严家人。我还以为你因为生病了身子不适,果然跑两圈就好了。”

    宝娘用帕子擦了擦汗,“我没事,你不用担心我,就是那块石头吓了我一跳。”

    嘉和县主哼了一声,“说是不小心掉出来的,谁知道她是不是故意的。”

    宝娘奇怪,“那石头是谁的?那么大个,还染了色。”

    还没等嘉和县主说话,旁边冲过来一个小姑娘,“宝娘姐姐,真对不住,那是我准备拿回去哄我弟弟的,谁晓得没拿稳掉了下来。”

    宝娘看了看她,思索了一下,想起来了,这是严家的一个庶女严露娘,估计和刚才跑马的那位有些关系。宝娘总结了一下自己搜索来的信息,这姑娘就爱莲言莲语。

    宝娘曾经问杨太傅,承恩侯是先帝心腹,一向自律,如何家里却放任这个庶出孙女出来讨人嫌。

    杨太傅直言不讳,“严皇后生有二子,承恩侯家子弟做官的也不少。若是家里孩子个个都有出息,圣上要不放心了。你能看到的只是这个不识大体的庶出孙女,以后还会有不成器的子孙的。”

    宝娘明白了,这是承恩侯放养的孙女,性子有些歪。她觉得自己是皇后的侄女,却总是被宝娘压一头。

    宝娘眯着眼睛看着她,面部表情地回了一句,“无妨,严娘子以后也小心些,这样随意掉东西,搞不好会出人命的。”

    严露娘尴尬地笑了笑。

    宝娘绕过她直接往前走,到了赵三公子身边,她屈膝行个礼,“多谢三公子出手相助。”

    赵传炜双手背在后面,手里还捏着马鞭。听见宝娘的声音,侧过身,微微一笑,“二娘子不用客气,举手之劳。”

    宝娘也笑了,“对三公子来说是举手之劳,对我来说,不光是跑马的输赢,说不定还关系到性命。”

    赵传炜又把双手背到了身后,“多年不见,二娘子长高了。”

    宝娘有些奇怪,这话是什么意思?

    赵传炜又笑得如春风般和煦,“都是小事,二娘子不用客气,我先去前院了。”

    说完,他对着二人拱了拱手,又看了宝娘一眼,然后带着笑容走了。

    宝娘呆滞在现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嘉和县主笑得贼眉鼠眼,“宝娘,这赵三公子难不成认识你?你们什么时候见过的?”

    宝娘摇头,“我不记得了啊。”

    嘉和县主斜眼看她,“我成天跟你在一起,这一个个的,怎地眼里就看不见我。”

    宝娘赶紧拍马屁,“县主娘娘龙子凤孙,岂是我敢比的。”

    小姐妹两个又在卫家找了个地方换了衣裳,严公子的那块玉佩,虽然品相不错,但宝娘不想要,赏给了喜鹊。

    在卫家吃过了酒席之后,杨家女眷一起回来了。

    到家后,宝娘悄悄问刘嬷嬷。

    刘嬷嬷立刻哈哈笑了,“二娘子忘了,二娘子六岁的时候,在承恩公府里,愣说人家个子矮。三公子和胞妹是双胎,生下来时有些弱,小时候个子小了一些,但听说聪明的紧。”

    宝娘顿时有些尴尬,小朋友在一起,笑话人家个子矮什么的,确实该被打屁股。

    宝娘想起今儿校场上青松翠竹一般修长的少年郎,忍不住擦了擦汗,这是一雪前耻扬眉吐气了。嗨,果然还是个小孩子。

    宝娘忍不住笑了,“幸亏嬷嬷还记得,不然我还摸不着头脑呢。”

    刘嬷嬷眯着眼睛回忆,“赵家三个儿郎,老大世子爷跟二娘子这么大的时候就名满京城,如今是朝中有名的青年才俊。老二在福建跟着国公爷一起,杀倭寇,平匪乱,是一员猛将。这老三因为自小身子弱,赵家花费了不少心思养大的。听说读书很不错,没想到还会跑马。晋国公当年是京城有名的文武双进士,这几个儿子也是一个比一个养得好。”

    宝娘喝了口茶,懒懒地躺的旁边的躺椅上,“嬷嬷,这京城弹丸之地,汇聚了这么多豪门世家,每天真是有听不完的故事。争权夺利,蝇营狗苟,还不如寺庙里清净。”

    原身小时候在外头寺庙里养过一阵子,那是她最快活的时光。

    刘嬷嬷轻声细语地劝慰宝娘,“二娘子只当听听故事罢了,外头有老爷在呢。”

    再多的,刘嬷嬷不肯说了。

    夜里,杨太傅回来后,宝娘去问了许多功课上的事情,又缠着他问了许多朝堂上的事情。

    杨太傅最怕女儿纠缠,说了一些大致的情况,还告诉她不能沾染后妃家族,特别是严皇后家、张淑妃家、谢贤妃家和刘贵嫔家,这是宫中有实权的四位妃嫔,都生有皇子。

    皇子们渐渐大了,新的一轮斗争又开始了。

    杨太傅是帝王心腹,对几位皇子,他从来都是不偏不倚。后妃们的娘家多方拉拢,他像那茅坑里的臭石头,谁的账也不买。

    转天,杨太傅让莫大管事送了一份厚礼去晋国公府,谢三公子搭救小女。

    晋国公府里,世子妃王氏收到礼物后,有些为难。

    等夜里世子爷回来了,她悄悄把这事情说了。

    晋国公世子告诉王氏,“既是三弟做了好事,人家来酬谢,也是人之常情,不用放在心上,接下了就是了。”

    王氏笑道,“官人不知道,三弟才回来几天,好多人家都来跟我打听三弟的亲事。”

    晋国公世子喝了口茶,“三弟的亲事有阿爹阿娘做主,咱们只管照看好他的吃喝和读书的事情。”

    王氏问他,“三弟回来好些日子了,各处亲友也拜访了,是不是该去读书了。”

    晋国公世子点头,“我明儿送他去官学,娘子打点好他的行装。”

    赵三公子此时正在院子里舞剑,一身蓝锦袍,手中剑如游龙一般飞舞,看的旁边的小厮书君拍手叫好。

    因赵传炜小时候身体不好,晋国公为了他亲自学了套剑法,然后手把手教给儿子。

    赵传炜从小就是个自律刻苦的好孩子,读书上头十分有天赋,知道自己身子骨不好,勤练剑法,连吃饭也不用人督促。十几年过去了,他身上的先天不足渐渐已经弥补,变成个身手敏捷文思泉涌的十佳好少年。

    除了这,他还长得好看。

    赵家四个孩子中,他的外貌是最出色的。同胞妹妹跟他在一起时,换上衣裳,他更像女孩子。

    他在福建长大,那边气候温暖,适合他养身子。

    如今他大了,晋国公夫妇把他送回了京,让他多接触一些豪门子弟,发展自己的人脉关系。

    舞剑结束,他把剑扔给书君,自己去找大哥大嫂。

    赵传炜出生时,晋国公世子都已经成亲了。看到这个弟弟,他如同对自己儿子一样,先问了功课,又问今天见到什么人。

    杨家来送礼的事情,王氏告诉了赵传炜。

    赵传炜点点头,“大嫂看着办吧,我不过是顺手之举。”

    王氏笑看这个小叔子,“阿娘来信说,过些日子是你的十二岁生辰了,让我带你去大相国寺烧柱香,给菩萨还愿。”

    赵传炜放下碗,“大嫂整日忙碌,我自己去就行。”

    王氏给他盛了碗汤,“那怎么能行,阿爹阿娘不在家,你大哥要上朝,我岂能让你一个人去。三弟不要跟我客气,阿爹阿娘是这家里的主人,这里是三弟的家。”

    赵传炜笑了,“我不是跟大嫂客气,大相国寺的方丈说了,每年生辰烧香,需得我独自出行。”

    王氏这才作罢。

    太傅府中,杨太傅忽然想起,过几日宝娘要过生辰了。

    他先让莫大管事给女儿去定了套头面,等首饰送来之后,他又叫来宝娘商议,“到时候你去大相国寺烧柱香,回来后请妹妹们一起聚一聚,在家聚也可以,出去找地方也行。你想请谁就请谁,不用问阿爹。”

    说完,他把装首饰的盒子递给女儿,“这是阿爹送你的生辰礼物,你满十二岁了,可以戴这些东西了。”

    宝娘打开匣子,之间里面是一套赤金镶嵌宝石的全套头面,一共十几件东西,闪闪发光。匣子的盖子上还有个夹层,打开一看,里头是一摞银票。

    银票都是小面额的,加起来值个好几百两。

    杨太傅摸了摸女儿的头,“这些钱你拿去零花,不够了问阿爹要。”

    宝娘内心忽然涌过一丝感动,她抬头看向杨太傅,眼中有了些湿润。从古至今,士大夫们有几个这样关心女儿的,大多都是直接甩给老婆,不闻不问。

    杨太傅笑了,“要过生辰了,高高兴兴的,去吧,早些歇着。”

    宝娘从鼻孔里嗯了一声,抱着匣子回了栖月阁。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