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将军“”
这真的不是在开玩笑
或许是察觉到他在想些什么, 陈大将军说“为父何时骗过你”
陈小将军“”
为何那么多武者
整个赵国都没有这么多武者。
陈大将军接着说“在大华,根本没有人把武功秘籍当宝贝, 免费教授。”
陈小将军问“养得起吗”
陈大将军一言难尽的回答“养得起。”
“不可能, ”陈小将军问“那得多少粮食”
陈大将军回答“那位可不是普通人, 再来多少都能养得起。”
陈小将军思考了一会儿, 说“我不信。”
陈大将军说“你现在不信,过一会儿你就信了。算算时间, 人快要到了。”
陈小将军“”
父亲说的这么笃定,难不成真的有二十万武者。
不可能吧
哪里有这么多的粮食
陈大将军摇了摇头,又把事情和那些将领级别的人说了一遍。
虽然并没有说他自己到底怎么了, 可是那些人也从话里话外中听出了什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 陈大将军的话,这些人也是半信半疑。
如果不是因为说这话的人是陈大将军, 他们估计都能把人给打出去。
俗话说得好,穷文富武。
虽然有个穷字,可是读书却并不简单。
单纯是启蒙,那都需要好几两银子。
读书都这么耗钱, 更别说是学武了。
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没有足够的营养,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陈大将军也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却并没有多说。
只要看到人了,他们就会明白, 他说的都是真的。
时间一点一点的从指尖流逝,渐渐的有声音从远方传来。
陈小将军二话不说就派出了斥候,查探其中的底细。
一段时间后, 这些人回来了,脸色却极为难看。
“大将军,少将军,数万人正在朝这边赶来。”
“属下这边也是,人数很多。据属下观察,大部分都是武者。”
“”
随着斥候的回复,在场的人中除了陈大将军之外,其他人的脸色宛如锅底一般黑。
“这怎么可能,怎么会有那么多武者”
陈大将军说“大华的伙食很好,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吃到肉。你们知道吗只要是勤快一点的,大米饭管饱,随便吃。”
如果这句话放在平时,即使是陈大将军本人说出来的,陈小将军等人也会半信半疑。
可是这句话放在这里,陈小将军等人却是信了。
毕竟没有足够的食物,也不会养出这么多的武者。
脸色变了又变,陈小将军垮下了脸。
“父亲,孩儿该怎么办”
陈大将军说“别急,为父来处理。”
听到这样的话后,别说是陈小将军了,其他人也松了一口气。
明媚的阳光下,王老三拿着一块木牌子,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呢
他是一个小兵,微不足道的小兵。
一段时间出征,赶紧赶慢的来到了这里。
原本以为是有一场恶战的,结果在某个地方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就被人给包围了。
那些人穿着整齐的服饰,身上干干净净的没有任何污渍,一看就是体面人。
除此之外,各个还长得挺好,精神饱满至极。
王老三紧张的同时,握紧了手里的长刀。
虽然这把刀有些锈了,可是还是可以杀人的。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并没有和那些人发生冲突,反而融为了一体。
王老三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直到在别人的带领下走到田地里辛辛苦苦的干活的时候,这才恍然大悟起来。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不是赵国人。
与此同时,王老三心中又有些庆幸。
投降好啊
两方没有发生冲突。
自己也不会死。
虽然这样的想法有些不厚道,可是王老三一点都没有愧疚之心。
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才不在乎上头的皇帝是谁。
只要能够衣食无忧,没有皇帝都行。
或许就是这样的原因,几天的时间下来,王老三就安定的过起了小日子。
虽然要干活,可是不愁吃不愁穿的,还能攒下一笔小钱。
这样的日子,给个神仙也不做。
只是
王老三表示,他有些想家了,也想家中的妻儿子女。
也不知道他们在家里过得好不好
有没有被人欺负
可惜他被抓壮丁的时候,就注定见不到他们了。
毕竟被抓壮丁的人,还能回去的少之又少。
自己能够留下一条小命,已经够幸运了。
至于其他的事情,强求不得。
这样想着的时候,王老三捂住了心口。
不知怎么的,他感觉心里酸酸的,喉咙也有些干涩。
成为了大华的人后,陈小将军和身边的将领们终于明白了陈大将军的意思。
二十万武者算什么
整个大华有一百多万武者。
这样的数量,太过震撼人心。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呢
因为大华有足够的粮食。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粮食呢
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在辛辛苦苦的种田。
可是陈小将军就想不明白了,赵国的大部分人也在辛辛苦苦地种田,为什么种出来的粮食就没有这么多
他却是不知,这就是农场种植和家庭种植之间的差距。
而且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机械,那可是帮了大忙。
如果单纯的用人力来种植,恐怕就没有这么好了。
陈小将军带领的五万人马失踪了,同样连个信也没有传回来。
当这个消息在赵国领地上传扬的时候,所有人都懵了。
先是陈大将军,后是陈小将军。
然后呢
然后又是谁
不少人在底下窃窃私语,猜测福源郡上所发生的一切。
总之那父子两人以及几万大军并不是无缘无故失踪的,肯定有个理由。
最让人怀疑的一个原因就是那里有不干净的东西。
不然怎么解释一去不回
即使是战败,总得有人逃回来吧
下面的人是这么想的,上面的人却有反对意见。
一些人猜测,“陈大将军恐怕是要自立为王。”
面对这样的想法,所有人面面相觑。
不过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蔡奇志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只是
“陈大将军的家眷都在赵国中,不可能如此作为吧”
“大丈夫何患无妻。”
有人忍不住冷笑。
“陈玉扬还年轻,停妻再娶便是了。”
对于这样的说法,不少人半信半疑。
一些人觉得这么做是正常的,一些人又觉得陈小将军没有这么狠心。
不过更多的人还是倾向于福源郡出了什么事,以至于几万大军都陷在那了。
赵王听说了各方面的分析结果之后,决定还是派人去看看。
因为不管福源郡上出现了什么事情,他总是要了解一下情况。
卧榻岂容他人酣睡。
赵国和福源郡,两者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
如若福源郡里面真的有什么变故,他们赵国也逃不了。
只是这个出兵的人选,那可就要好好的考虑考虑了。
首先要实力强劲,不能一打就退。
其次要和陈大将军有些矛盾,预防陈大将军真的反叛。
最后要忠心,不能有自立门户的想法。
经过了一番讨论之后,赵王终于找到了人。
只是这个时候距离赵小将军投降已经两个月了。
选定人选之后,那就要开始布置了。
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先把粮食运到指定地点,可不能让战士们饿肚子。
平时的时候还好,打仗的时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饿着的。
虽然是这么想的,赵王却并没有拿出太多的粮食。
除了国内的粮食太少之外,还有舍不得的原因。
接下来,十几万的大军从赵国某处赶来,前往福源郡与赵国的边界线。
事实证明,在没有工具的帮助下,赶路是一个体力活。
那十几万的大军从别处赶到边界线上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
农历七月。
虽然已经是秋季了。
可是天气还是热得吓人。
陈大将军干了一点活就歇下了,从保温盒中取出几块冰块放进小冰盒中,打开了开关。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股清凉的风涌了出来,吹拂着有些干枯的脸颊。
陈大将军抹了一把冷汗,感叹道“现在好多了。”
陈玉扬不知道什么时候跑了过来,一边喝水一边说“父亲,咱们快到赵国边境了。”
陈大将军看了一眼头顶上那散发着光和热的太阳,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
“为父知道。”
陈玉扬一想也是,毕竟自己父亲也是在这赵国边境呆了很久的人。
“那父亲,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
陈大将军说“不关我们的事。”
陈玉扬愣了一下,仿佛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父亲在说些什么。
陈大将军提醒道“你要记住,你不是赵国的将,也不是大华的兵。”
听到这样的话后,陈玉扬反应过来的同时,又沉默了下来。
是啊,他现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这种家国大事,还轮不到他去管。
想通了这一点后,陈小将军就开始自暴自弃起来。
管他大华和赵国会不会交战,他只是一个种田的,冷眼旁观就好。
不知不觉中,大华的种田大军逐渐逼近赵国边境。
虽然有一部分人留在了福源郡中,在农场中维持各个种植园、养殖场的运转。
可是处于现在的边界线上的种田人数,仍然多不胜数。
包括却不仅限于陈大将军带领的两万多人马,陈小将军带领的五万大军。
如果有人进行汇总的话,大概可以看出这里有十一万左右的农民。
再加上段小月带领的五万大军,总共有十六万人口。
这么多人出现在赵国的边境上,赵国的将士们又不是傻子,很快就查探到了具体的情况。
只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些人大半都是武者。
粗略估算一下,大概在十万人左右。
负责守卫边境的赵国三殿下懵了,立刻开始求援。
刚刚来到赵国边境,准备前往福源郡的大将军也懵了。
福源郡那边是什么情况
怎么那么多武者
蔡奇志和陈家两父子手底下的武者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
认真算一算,大概只有三万左右。
别问他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问就是他本来就知道。
各种各样的信息在脑子里浮现,这位王大将军暗道一声“不好”。
“那是大华的军队,警戒。”
话音落下,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把整座城池围得密不透风。
被无数人围着中间保护,仍嫌不够的赵国三殿下恍然大悟的同时,气得牙痒痒。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还有一章,是番外。
不看番外的小可爱们不用等了啦。,,,, ,,,,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