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 122 章

    次日下了早朝, 穆子契果然在宫门口候着柳景淼, 跟他提了此事。

    柳景淼当即答应了,回府之后, 换下朝服,就过去三府那边同柳景泓说了此事。

    此事之所以要穆子契出面,无非也是柳荫不想同宁氏那边交涉而已。

    此等小事,柳景泓自是无有不应的。于他而言,柳非然在三府和在雍亲王府没有区别,后者还更为有利一些。

    他是三府主君, 如今宁氏又在病中,他也没同宁氏商量就答应了。第二日,雍亲王府就派人来将柳非然接了过去。

    柳神珠瞧见了, 并不理会, 却也不同宁氏说,深怕又惹母亲不悦, 加重病情。

    柳非然离开三府的时候什么都没带,只抱了个宁姨娘生前缝给她的布娃娃。

    初到王府, 她见谁都是怯怯地,尤其畏惧穆子契, 总是吓得往后躲,圆圆的眼睛里露出惊恐的神情。偏生穆子契又极爱逗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跟她说“叫姐夫”

    一开始柳非然死活不肯, 过了几天则会躲在柳荫裙子后头露出一张娇嫩的小脸怯怯地唤“姐夫”, 再后来慢慢适应了, 脸上重拾了欢笑,倒是缠着穆子契跟他玩了。

    自柳荫怀孕以后,穆子契的性子似乎也改善了许多,对孩子特别耐心。而最近工部一案,在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皇帝将那些涉事官员全部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连同他们的家眷也一并连坐。然而在最后的关键时刻,穆子契却向皇帝提出,稚子无辜,希望能够放过那些犯事官员家中的孩子。

    皇帝从来没见穆子契为谁求过情,觉得挺稀罕的,笑呵呵地说“到底是快当爹的人了,性子都变柔和了,都不像从前的你了。”

    穆子契道“儿臣也是想着给我那未出生的孩子积点福罢了。”

    他未出生的孩子,也是皇帝未来的孙子。最后,皇帝下令,那些涉事官员家中但凡十岁以下的孩子,不拘男女,全部免罪。

    如此倒也为穆子契在朝中攒了一波好名声。

    不过穆子契压根不在乎那些,每日下朝之后,便匆忙赶回家陪伴柳荫,侍奉汤药,亲力亲为。

    柳荫见穆子契这般小心翼翼,如获至宝的模样,心里头都有些反酸,有一回借故问他“你这般重视,到底是因为我,还是因为孩子呀”

    穆子契纳闷了好半天,最后呆呆地回答“我之所以这般重视,是因为你怀了孩子,孩子在你腹中,你们是一体的,你为何要将两者分开这让我怎么回答”

    柳荫本想着不管他回答哪一个,都故意装作生气的样子逗逗他,不成想他居然如此回答,一时间还真挑不出一丝儿毛病来,忍不住“噗呲”一声笑了。

    穆子契见他笑了,知她方才一脸不悦问自己的模样不过是在逗自己,心下松了一口气,将柳荫揽在怀中笑着问她“王妃这是在戏弄孤王吗”说话间伸手往她胳肢窝里挠她痒痒,惹得柳荫咯咯直笑,浑身发软,再没力气说话。

    而穆子契后知后觉,意识到这个问题就跟媳妇和妈掉进水里你先救谁一样,简直就是送命题啊幸好自己安然度过了。

    一晃又是过了一月,柳荫的胎像已然很稳了。近来闲暇无事,专养着身体,身边又有柳非然这个开心果陪伴,日子倒也顺遂。

    眼看着就快入秋了,天气也日渐凉爽,后花园中的桂花开了满树,满园飘香。

    这一日清晨,柳荫才刚起身,忽得传来一个消息,说是那尤成投河死了

    这个消息在上京城里炸开了锅。

    原本一个落地才子,死了便死了,旁人根本不会理会。只是这尤成在投河前夕做了一件大事。他将自己参加科举时写的文章洋洋洒洒写在了南院的墙上,之后披头散发走到通济桥上仰天长叹一声,愤然投入了护城河当中。有卖菜的贩夫路过,跳下去将人救了起来,但已经不行了。人们便将此事报到了京兆尹府。

    很多人跑去南院墙下看那篇文章,据说每个看过的人都拍案称绝,叹其为千古第一才子。并且尤成与文章最后还写了一首七言绝命诗,鼓励天下学子为推进科举改革而努力,而他自己,身先士卒,以命相博。他将自己当做了一柄剑,直刺大宣朝百年积弊的科举制度,以此唤醒天下所有寒门学子的决心。

    事情很快也蔓延到了朝堂上,有人将尤成写在南院墙上的文章抄录下来,呈送给了皇帝。皇帝看完之后,勃然大怒,喝骂朝臣“如此惊世之才,竟被疏漏,逼迫至死,朕要你们何用。”

    面对天威盛怒,底下的朝臣战战兢兢,多为明哲保身,沉默不语。

    然也有人大着胆子谏言“皇上,这尤成行为放诞,焉知这篇文章就是他科举当日所写的文章”

    “吾皇圣明,千万莫要被小人蒙蔽。”

    说这些的话,不出意料,全是世家门阀出身的官员。他们之所以冒着触怒天颜的危险也要进言,无非是为了守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罢了。

    皇帝冷冷地看着他们,朝堂之上一时寂静无声。

    这个时候,柳景淼忽然站出来幽幽说道“要确认是不是同一篇文章很简单,将之前封存的考卷拿出来比对一番,自然知晓。”

    意思还是要查卷。

    “不可”有官员当即否定了柳景淼的意见,说“考卷已然封存,岂有在查阅之理柳大人此举,乃是有违高祖圣训,乃大不敬之罪。”

    很多人都不明白,柳景淼身为今年科举的主考官,倘若证实尤成落地确实存在问题,第一个受到责罚的便是他,可却又偏偏是他一直在主张查卷。先前或还可以说是他对尤成落第一时抱有自信,确认没有问题才敢如此行为,可如今尤成的才华已切切实实地展露在众人面前,谁都知道其中肯定有猫腻了,他却依然在那儿坚持查卷,莫不是当官当腻了

    朝堂之上又陷入了新一轮的争辩之中,依然是门阀世家占据上风,那些个寒门出身的官员亦被尤成之死激起了愤怒,据理力争,虽然最后势单力弱,没能成事,可士气却显然比从前更甚,大有效仿尤成,不成功便成仁的趋势。

    看情形,这事是不能够善了了。

    皇帝高坐龙椅,一贯高深莫测。

    底下穆子契也是冷眼旁观,不置一词,只是无意中瞥了一眼对面的晋王,后者很明显有了慌张的神色。

    当日朝堂上两方势力争执不下,并没有得出个结论来。

    然三日之后,因尤成之死带来的影响渐次蔓延开来。先是上京城各个书院的寒门学子自发聚集南院墙下,祭奠尤成,以静坐等方式默默地向朝廷表达他们的抗议。再又逐渐延伸至周边郡县,通州、南州、豫平郡最后乃至偏远县城,都有学子的签名书送到京城,上达天听其中也不乏一些有见识,有眼界的世家子弟。

    这是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以摧枯拉朽之势,涌向大宣朝的政治中心文华殿,就像是历史的洪流,注定要冲走横亘在它面前的一切腐朽的墙垣。

    那些世家门阀企图以一己之力抵挡这股洪水一般的浪潮,他们甚至动用府兵驱散在南院门口静坐的学子,造成数人伤亡,然而此举却更加激起了民愤。

    也不知是谁,开始在民间百姓中散播言论,说只要科举改革成功,今后不管你是卖菜的还是挑粪的,只要你家孩子用功读书,便有机会金榜题名,步入仕途,光宗耀祖

    这一下,连街头百姓都躁动了,纷纷写下万名书,要求推进科举制度改革。

    科举制度改革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各种请奏、谏言、万名书如雪片一般被送到了文华殿中,伴随着小太监们来回奔走的脚步声,皇帝终于下令查卷,彻彻底底地查。

    然而就在皇帝下令查卷的当天夜里,南院封存考卷的文昌阁突然失火。

    初秋的夜里,漫天的大火,红彤彤地照亮了半边天空。

    这一把大火,用它灼热的温度烧毁了所有科举的考卷,却寒了天下所有学子的心。

    考卷都没了,还查什么

    皇帝气得在朝堂上大发雷霆,厉声责问文昌阁失火一案系何人所为。

    世家门阀的官员们一个个默不吭声,最后只推说这是天意,差点没把皇帝给气死。

    穆子契依然老神在在,冷眼旁观,眼神有意无意地瞟向对面的穆子邯。穆子邯察觉到他的视线,回看过来,显得很是从容。穆子契勾唇轻笑,显出几分玩味。

    见到穆子契这副表情,不知为何,穆子邯只觉头皮发麻,有种很不好的预感。

    柳景淼静静地站在文官首位,待所有人跟跳梁小丑似的表演完了,他才慢腾腾地站出来说道“陛下不必忧心,臣就怕有人会行此鱼死网破之举,故而早有防备,已将文昌阁所有考卷移至他处,那些贼人烧毁的,不过都是些封了蜡的白纸而已。”

    皇帝大喜过望“柳爱卿此言当真”

    柳景淼道“臣不敢欺君,那些考卷,现就在宫内。”

    柳景淼话音刚落,就听得“咯噔”一声脆响,众人惊了一跳,寻声望去,竟然是晋王掉了手中的玉圭。

    皇帝不悦地看了他一眼,“连个玉圭都拿不稳么”

    晋王连道“父皇恕罪”,而后俯身去拾玉圭,只见其面色惨白,额间冷汗淋漓。,,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