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卫传来旨意:皇上体恤张仲景不愿入宫之意,并未封官,而是将洛阳城的一所医馆盘下来为他所用,希望他能带出来众多学徒。张仲景本已做好了最坏的准备,接到圣旨便立即从了。
这医馆距离洛阳客栈不远,都在中心御街这条大道上。提着行李,张仲景循着屋子的号牌找去。
不远处,有一家两层的铺面,招牌匾额上写着“皇家医馆”,二楼斜斜插着一面鲜红旗帜,上面写着“皇家医馆,救死扶伤”,迎风招展。
门口熙熙攘攘,有一大堆的人在拿着碗排队,还有一群人将医馆团团围了起来,根本没法挤进去。几个带着红袖章的阿媪一直在忙着维护秩序:“不得拥堵!打粥的都到左边排成一列纵队!报名学徒的都到右边排成一列纵队,带好路引,医馆的人会给你做登记!看热闹的都一边去,没什么好看的!”
张仲景心下纳罕,拉住旁边人问道:“大娘,前面是发生了什么?”
大娘兴奋地说:“听闻皇上体恤我们穷人看病艰难,开了家医馆,以后我们百姓看病问诊,都免费给方子哩!”
“免诊费?”
“正是如此!”旁边一年轻男子插道:“我方才挤到前面,那店门口立着皇上题字的石碑,乃是金口玉言下的命令,免费为百姓诊脉写方呢。”
大娘也说:“肯定是真的,不然谁敢给铺子起名为皇家医馆。我方才听说坐堂的都是有名的医官,奉旨来给我们穷人看病,今天来得就是有名的太医令王大人哩!”
张仲景又问:“大娘,那左边拿着碗的众人是做什么?”
“是医馆在给吃不饱的穷人施粥呢。”大娘吩咐说:“书生,看你打扮也不缺衣食,可莫要去和穷人争抢。”
张仲景连忙点头称是。
大娘主动说:“那右边,乃是招学徒做事,负责打扫、施粥等伙计。不过只要成为了学徒,日常偷偷习得些许医术,便能衣食无忧。更有甚者,若是入了太医令的青眼,成为了正式的徒弟,日后飞黄腾达、前途不可限量,所以大家都在抢着做呢。”
自从汉武帝在董仲舒的建议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士农工商”的四民之序初步建立,虽然医者在民间仍然受到尊敬,但位属于工阶层的医者地位一直都不高。
这个年代,医术都是代代相传的。普通的平民想要学医很难,大部分医术传承都是家学,不轻易传与外人,且收徒的条件苛刻,学徒偷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这些家学渊源的,如果子弟优秀,大多选择“学而优则仕”,寻得门道被推举为孝廉做官,追寻仕途的成功。所以当时,优秀的医者并不多。
这家皇家医馆贴出来了告示,医官将从学徒里面择优收徒百名,优秀的徒弟将被推荐成为下一代医官。
虽然医官地位不高,但待遇足够丰厚。此时,管理皇宫医官的太医令俸禄为六百石,相当于月钱三千五百,与县令里面最高待遇的洛阳县令同等待遇。普通的医官,俸禄为二、三百石、四百石不等,每月月钱分别有一千、两千和两千五,这月钱相当于洛阳城里百姓一年的嚼用了。
因此,皇家医馆大量招收学徒之事被传开后,前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张仲景试图走到门口,立即就被人怒目而视:“你这外乡人,怎得如此不懂礼数?我等都在此等待半天了,你居然一来就插队!”
张仲景无奈,只得高声道:“吾乃郎中,劳烦众位乡亲们让个路容某进去!”这才得以走到门口。
医馆门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施仁布泽,救困扶危”八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落款竟真是当代天子的名讳——刘协。
这石碑左边有两个膀大腰圆的伙计,守着一大锅米粥,忙得满头大汗,给排队的人施粥。在门口的右侧,摆着桌椅,坐着两个账房打扮的先生,正在给前来报名的学徒登记。
这时候,门里出来一个伙计道:“可是要看病?太医令王大人回家吃饭去了,若要看病问诊,待一个时辰后再来罢。”
张仲景摇头:“非也,吾乃张仲景,乃是奉了皇命来此行医。”
“原来是掌柜的!”伙计连连道:“里面请!”又连忙喊人来拜见掌柜的。
张仲景粗略来看,足有十几人,有男有女,大多是青壮年。
众人忙拜见了掌柜的,为首的伙计问张仲景:“掌柜的可曾带了诏书和路引?”
张仲景点点头,打开包袱。
众人皆跪下接了任命张仲景为掌柜的旨意。在核验过路引后,为首的伙计开始为张仲景一一介绍。铺子刚开起来,只收了做饭、施粥、账房先生、跑堂、并打扫的一些人,学徒还没有正式收起来,铺子里有四名布衣卫,主要是司管理的职位。
“学徒都已登记了近百人,掌柜未到,吾等不敢擅自主张,若是掌柜的方便,明日便唤他们前来挑选。”
张仲景点头:“要从学徒里面选百名徒弟的话,那岂不是得有几百学徒,我们这能装得下这么多人吗?”
伙计们笑道:“您还未看过咱们这铺子,这光外面,就有三间大屋,又是两层的。待走到里面,有一个十分宽敞的院落,还有正屋并厢房共十间,都是用来收治病人的。出了后门,走几十米,圣上还为我们新置下了两处住所。”
为首的布衣卫也说:“掌柜的不必忧心,虽说是要选徒弟百名,但宁缺毋滥,这时间并未做限制。先生只管招那勤奋、有灵性的徒弟,明日挑学徒,那蠢笨的、年纪大不适合学医的,尽管刷去,不用着急。”
“这施粥已是几日了?”
“从开馆开始已是三日了,每日从天明开始,一直把两大锅粥施完为止。”
“可是要继续下去?”
布衣卫回答:“回禀掌柜的,是要一直下去。皇上怜悯百姓,这粮食每日从宫中直接送来,吾等只要熬制并分发给百姓即可。”
施粥的由来,最早是帝王致祭,以示兴农务本。后来在大荒的年岁,常有善人施粥,给流离失所的百姓果腹。也有大户人家喜得贵子或婚嫁的时候,大方施粥。像今岁没有大灾的普通年份,每日都施粥真是闻所未闻。
张仲景叹道:“皇上仁善,吾等必会谨遵皇命。”当下安下神来,专心为医官筹划。
却说恢复上朝的首日,以王允为代表的保守旧世家率先以上朝时辰发难,遭到驳斥后与以黄琬、吕布、陈宫为代表的新贵在朝堂上为恢复三公九卿制度和吕布及陈宫、田丰等人的提拔大吵一顿,最后以少年天子愤怒喊“退朝”离去而告终。
朝堂上,支持恢复旧制的人众多,毕竟自从天子以“五部一寺一院”取代三公九卿后,旧臣们的势力遭到了大幅削减。
如今相位也废除了,再也没有百官之首。
王允、郑泰等人,已经完全不能插手以吕布、黄琬和皇甫嵩为代表的兵部事务中去。
昭狱之事归陈宫管理的大理寺掌管,普通官员不得僭越。
官员督查之事也归于骨干全部都由皇帝亲自从小吏提拔上去的监察院。监察院之首田丰,乃是名不见经传的寒门子弟。
那田丰本是韩馥的幕僚,一直不得志,竟被天子暗地里派人去冀州接来,执掌新设立的监察院,百官俱是不服。
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都是在他们被天子以“排查董卓余孽”为名软禁在宫中时进行的,当时消息不通。被放出来后,又因着劫后余生,不敢轻举妄动。如今看董卓乱党的清算已揭过,众人的心思也活泛起来。
如今天子毕竟年少,注重“仁义”之名,并不敢对他们怎么样。回味着今日朝堂上大片的支持者都随他跪在地上请求皇上恢复三公九卿制,王允心中暗自得意。
可惜武将那边都站在己方对面。皇甫嵩尚未回朝,有人动了拉拢他的心思。可惜,就算是回朝那也是一个唯皇上之命是从的榆木疙瘩。王允心中不满,思来想去,连忙命一派的人写信给名满天下的卢植及孔融,寻求支持。
又和议郎郑泰、何颙等人商议,继续上书皇帝吕布系董卓义子,理当贬黜,陈宫、田丰、徐庶和刘备不过尔尔,如今被委以重任,皆不妥,还要皇上下令杀死董卓封的官员蔡邕。
当日晚上又备了车马去见荀攸,准备拉拢荀家。
荀彧、荀攸也是世家之后,出身豫州颍川。颍川富饶,地处中原腹地、消息灵通、文化气息浓厚,出了不少的才子。当地最显赫的当属颍川荀氏,乃是荀子的后代,多出仁德忠孝,清正廉明之才。
但荀彧却闭门谢客,告知:“吾等臣子,应尽心尽力为皇帝做事,君子之交淡如水,若有商讨之事,请来吏部寻我。”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