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顿首谢恩,在越裳的示意下站起身来,沉吟了片刻之后,果然很快就在跪了一地的人里头选了一番,点了几个看上去很是正义凛然、威武雄壮的中年武将,这事儿就算定了。
至少在大面儿上是定了。
不过既然是抗击北荻的大军、干系重大,即便是军情再紧急,也不能仓促出征,必得准备一番才能开拔。
而且毕竟,这次护国公是回京为先帝“奔丧”来的,瓜田李下,为了避免被按上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罪名,肯定不能带太多人来——不说他不是那样的人,就算是他真的有这个心,北城那里的兵力也不是能够随便挪动的。
毕竟,北荻同大樾打了这么多年,算是大樾最强大的敌人了,故此,两国交界的北城要塞乃是国之根本,就算是真的要“谋反”也不能随便乱动。
以北荻那么彪悍的民族,有护国公带兵镇着北城尚且不能完全安心,若是他带着兵回京城“逼宫”,那很有可能还没等他赶到京城,北荻人已经攻打进来了——这其实跟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他现在是一个人来的。
也就是说护国公把他二十年的经营全都放在了北城,包括他的嫡系军队,还有那些亲手培养的人才。
这就意味着,他现在完全成为了一个光杆儿统帅——如果要他现在带着大军杀回去的话,那么全套的队伍,都得靠越裳给他配齐了。
这就……很是尴尬了。
先不要说,在之前那十年里,先帝早就已经把大樾的军备给基本败光了。就算是现在马上举全国之力勉强能凑个五六万兵力出来,也没有足够的将才和谋士了——人,当然是死光了。
她父皇到处打仗打了十多年,能死的基本都死了,剩下的将领,老的老、小的小,完全是个青黄不接的状态。
更可怕的是,因为后期她父皇在高丽和西域打败仗打红了眼,说什么都不肯收手,久攻不下、损失惨重不说,还根本就听不进任何忠告——这也是人才凋零的另一个原因。
特别是文臣谋士,因为之前很多都是那种非常有风骨和气节的,故此,被她父皇以“危言耸听、动摇军心”的罪名一口气砍了很多个——这事儿,她原先蜗居江南的时候不是很清楚,看了文崝的奏疏之后,却已经明白了一两分。
作为太子少傅,文崝当然不会说的那么直接,但是对朝堂上最基本的情况也已经做了展示——人才凋零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特别是文臣的严重缺乏。
重武轻文、刚愎自用,这本身就是个很危险的事儿,不过,她父皇固执起来到底有多固执,她小时候就已经有所领教,连她那位自幼聪慧过人的兄长和自小同父亲一起长大、与他伉俪情深的母后都毫无办法,想必满朝文武也都无可奈何吧。
总之,那些抱着“文死谏”的文臣们死了一批人之后,剩下的人,就开始“顺势而为”了,这些人里,当以丞相傅宗书为首。因着说的话听起来最顺耳,这位傅丞相一时间成为了她父皇身边儿最信任的臣子。故此他才能以最浅的资历跻身辅政大臣的行列——当然表面上看,是文崝资历最浅,但考虑到他不过是顶替的他祖父的位子,那么这位傅丞相,便就成了真正资历最浅的那一个了。
另外还有一批暂时沉默派,这些人以太傅诸葛神侯为首,算是“韬光养晦”的一派,平时对战事发展并不过多发表意见,但是当然也不会主战,算是用一种沉默消极的态度来抵抗她父皇的“□□”。
虽然她父皇对这些人也十分不满,但是奈何诸葛神侯算是三朝元老,他就算心有不满,也不能直接砍了这位太傅大人,只能变着法儿疏远他,甚至为此愈发把那位傅丞相当成心腹来用。
不过奇怪的是,这位深受她父皇宠信的傅丞相,在发生宫乱这种紧要的关头,却忽然不见了。
说是跟满朝文武都被南王俘虏了,但是怎么就那么凑巧被无情和冷血救了出来呢?
还有今日,他虽然也跟着那几位老臣一道儿下跪请缨,但是总觉得有些违和感——先不说他现在身上还带着伤,就算是完好无损的状态,也不能以丞相之尊跑到北地去打仗吧。
专业不对口不说,就算是可以,已经去了一个护国公了,他这个丞相再去,那弄不好就要一下子折两个辅政大臣进去了。
特别是这位以前是出了名的圆滑之人,此刻这种明显有些不合时宜的“风骨”又焉知不是一场表演。
出于某种说不清如何而来的别扭感觉,越裳对这位傅丞相也暗自留了些心。然则她面上却不表现出来,还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这次抗击北荻的大军安排上。
接到了第一封紧急军报之后,越裳当场已经紧急传了一封手谕,命北城附近各个城池的守军增援被北荻大军攻击的城池,但是各城守军有定数,大部分不能随意擅离职守,效果终究有限。
加上这次北荻大军的虚实很难摸清楚,北城失守一事又太过蹊跷,除了严防死守、刺探情报、及时回报之外,也不能再要求他们太多了。
毕竟,二十年来,他们那些人说的是各个城池守备军,可是却连一次正儿八经的战场都没有上过。
有护国公亲自守在北城要塞,北荻人一次都没能踏入中原半步,根本就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这是幸事,但此时却又变成了不幸——就是因为没有经过战争,他们终日懈怠,一遇到彪悍的北荻大军,便溃不成军,直接被人攻破了防线。
午间来的军报说的还只是北城失守,晚间来报的就是已经连失三城……按照这个速度,不用一个月,北荻就要把她们大樾江山尽数收入囊中了。
这种情况之下,就算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只能先可着现有的人勉强硬着头皮上了。
满朝文武商量了一番,都没有人有更好的办法,越裳叹了口气,只有先暂时宣布退朝了。
护国公一脸凝重,告了罪之后就直接带着他新选出来的几个副将去忙军务的事儿了,文武百官们也陆陆续续退出了议事大殿,一时间人去殿空。
越裳有些怅然地想着这缺乏人才的事儿怎么解决,也没有留意时间,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殿外的天色已经黑了。
她走出殿外才发现,少傅文崝居然还站在大殿门口没有走。
她有点儿诧异,直接开口问道:“文少傅可是还有什么事?”
文崝见到她,立刻俯身行礼,恭敬地道:“微臣的确有一言,想同陛下私下禀奏。”
“哦?那请文少傅到御书房说话。”
越裳被他这神秘的态度引起了兴趣,毕竟这位文少傅看着一贯稳重有礼,并没有什么“特立独行”的气质。而且这些日子相处下来,他给她的印象,愈发是那种刻板能干的形象,此番居然会要求“私下禀告”,想来定然是十分重要的事儿了。
但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位看上去总是一本正经的文少傅,这一次要私下禀告的事儿,居然是……
“什么?你说要我找花七哥和陆小……凤推荐几个人?”
越裳一脸震惊,几乎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但是文崝却只平静地点了点头:“不错。”
他似乎觉得越裳的这种过于震惊的反映有些奇怪,但出于礼貌没有表现得太明显,只是尽量平静地道:
“陛下昔年在江南便与这两位公子熟识,花七公子又与陛下有亲,数日前这两位公子也曾入宫议过事,微臣观其二人,虽居江湖之远,但也是信得过之人,何不请这二位推举些可靠的江湖义士,随护国公一道儿北上,抗击北荻。”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