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更合一)

小说:带着城市穿七零 作者:香酥栗
    铃铃铃!

    徐莎掐着铃声, 跑进了教室。

    她的同桌对她努嘴,小声说:“你又掐点。”

    徐莎:“我没办法啊,我家崽一个腿一只, 抱着我不让走啊!”

    徐莎这个没说谎, 她家娃娃最近哒哒哒的学走路,明明走不了几步, 但是却学会了抱大腿。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坏习惯, 最会堵在门口抱大腿, 她跟江枫两个一不小心就要被缠上。

    每天早上都要斗智斗勇。

    “噗!你就胡说, 他们明明那么可爱!”

    开学第一天报道的时候, 是徐莎的丈夫和孩子一起来送她的, 她也是他们所有同学之中唯一一个不住校的。大家可都看见的两个一模一样的小娃娃了。

    长得一模一样,穿的一模一样,可讨人喜欢了。

    搁了徐莎的话就是,他们班全是妈粉,所以徐莎吐槽他家小不点,大家可不乐意。

    “下次你给他们领到学校来啊,我帮你照看。”

    “我也行啊。”

    徐莎:“好啊, 不过你们跟他们凑在一起就知道他们多调皮了。”

    “才不会。”

    “就是!”

    大家还在聊天, 就看到老师已经进门,年过花甲的老人家来到讲台, 咳嗽一声,大家立刻认真起来, 这已经是这已经是他们的下学期了,各个老师的脾性, 也知道了个七七八八。

    这位虽然和蔼,但是在学习上是要求一丝不苟的。

    “这一节课, 我们讲一下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所能带来的利与弊……”

    新学期的开始,窗外还有这一年新生军训的训练声,但是课堂上却一点都不比外面的冷静,大家踊跃发言,激烈讨论,一节课下来,徐莎都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随着下课的铃声响起,大家还在跟老师激烈的讨论。

    还有几个学生大胆的跟着老师往外走,边走边讨论。

    徐莎的同桌叫向晴,向晴问:“徐莎,你是怎么想的?”

    徐莎:“我觉得早早晚晚,会放开市场的。”

    向晴:“咦?你这么想的吗?”

    徐莎纠正:“不是我这么想,是国家会这么想,我觉得,也就这两年吧,肯定有变化,不信你们看。”

    大家立刻就围了上来,有人说:“不可能吧?如果真的市场经济,不是要乱套了?”

    “对啊,十几年没有变化了,如果突然变化肯定会引起很大的波动,如果……”

    徐莎打断了他们的话:“你们上课了吗?”

    大家都懵逼。

    徐莎:“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老师们讲的都是什么?”

    大家微怔。

    徐莎再次认真说:“你们想啊,总不可能,老师突然都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来了兴趣吧?但是现在上课,不管是哪个科目,你们有没有觉得都会多少带出来一点?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信号。我觉得,应该是想要改变,所以才会有这些课程的变动。可能其他学校,其他的人对这方面感知不明显。但是我们不一样啊。我们的老师,他们基本都是国内这方面比较有权威的人,所以他们知道了政策,并且在学习和辩论中完善,不是很正常的?我们本来就是学经济的,如果真的变动,我们可能就是第一批最明显能够感受到的人呢。你们想一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徐莎这么一说,大家还真都琢磨起来。

    有些聪明人一早就觉得哪里不太对,但是却没有大胆的往这方面联想,但是徐莎这么一说,好像就豁然开朗了。

    “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

    徐莎得意:“我本来就很有道理,而且你们想,这事儿肯定不远了,如果还有好几年的筹备,老师会给我们漏信息吗?那肯定是不能多说的,但是现在课堂上这么明显,这分明就是快了。”

    大家更加点头,赞成徐莎的话:“你说的有道理。”

    但是也有人说:“我堂姐在首都科技大,她在首都那边,都没听到风吹草动啊。”这要是有什么变化,肯定是首都更明显啊。

    徐莎不赞成了,她摇头继续说:“这个事儿不是这么算的。虽然我们的学校可能不如一些其他的学校牛逼。但是我们学经济的,本来在这方面就比其他人多了优势啊。而且咱们的老师各个都是经济学的专家。你堂姐是在科技大,可是他们是搞研究的,不是研究经济的啊。所以可能还没有我们学校的老师知道的多。咱们也有咱们的优势。”

    大家听徐莎这么说,一个个都真心实意的笑了出来。没有人愿意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学校跟科技大比起来确实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他们也是希望自己学校好的。这听徐莎说起自己学校也有自己的优势,可不是就高兴了起来?

    其实徐莎的话也不是妄自菲薄,她原来就是想来这边,和江枫在一起,所以挑选了这个学校。但是真的考上了大学进了学校才知道,其实他们学校还真是不差的。

    而且,徐莎觉得,国家做事情,真的不是一拍头就做出了决定,想来是经过很久的论证了。

    因为她们学校虽然不是什么有名气的学校,配备的老师竟然都很牛逼,她现在都怀疑,国家早就有将这边当做改革开放,放开市场的试点。所以才会安排这么多能人在这边教经济。

    如果他们还在老家,可能就会真情实感的等待七九年末的政策,但是身在这个漩涡里,虽然他们在广州不是在深圳,但是却已经在这个七八年的秋天感受到了即将变化的浪潮。

    徐莎陷入了沉思,而其他人也是一样。

    好半天,还是向晴最先开口:“如果,如果真的改革开放,你们会怎么样?”

    徐莎:“我当然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啊,如果真的政策有变化,我毕业之后就不用分配,自己创业。”

    这话一出来,所有人都震惊的看着她,简直像是看一个怪物。

    徐莎鼓鼓脸蛋儿,说:“你们这样看我,好像我长了翅膀一样。”

    大家笑了起来,向晴说:“你也太大胆了。”

    徐莎认真:“我相信政策啊,而且,我觉得国家给我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配备这么好的老师,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学多用多了解,能够在变化的时候最早的理解与相应。国家这么缺少人才。既然是政策需要,那么我为什么不能站出来?其实我也想实践一下,自己学到的东西,到底能不能实实在在的用在创业上。我可不想做一个纸上谈兵的人哦。”

    “你说的对!”

    “对!”

    徐莎其实也没有说很多,但是却莫名的鼓舞了大家,老教授本来还站在门口跟几个同学讨论,后来他们几个人倒是都不讨论了,都听着屋里的交流,站在他对面的三四个男生悄悄的看着老师的表情,见他微笑点了点头。

    一个个立刻明白,徐莎分析的没有错。

    如果说错了,老师不会是这个表情。

    这分明就很欣慰了。

    有了他们的佐证,这下子,几乎他们班几乎各个儿都心里有数儿了。

    再后来,这事儿又成了他们系默认的。

    事实证明,徐莎不知道,自己今天这一番话,其实是影响了很多人的。以至于,后来改革开放最早富裕起来的一批人,好多人都是他们这同一届的校友。

    而徐莎他们班更是七成以上都经商,且有名气,他们班被后来的学生称为豪华百亿俱乐部。

    徐莎这个猜想也没有错,果然,就在第二年的秋天,也就是七九年的秋天,他们学习的第二年度下半年,学校就通知,本学期学习结束,他们这一届的同学,可以申请自主创业实习。

    自主创业实习,这是一个新鲜词儿。

    班主任也晓得这些孩子不懂,其实他们都没有想过的,不过还是认真解释:“也就是说,如果你们有个人创业的意愿,剩下两年,可以不来上课。当然,这也不是你们嘴上说一说就可以,要准备相关材料报批的。必须证明你们真的是要创业才可以。至于没有这方面需求的同学,还是继续上课。”

    这样的话题如果换一个学校,怕是要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在他们学校竟然很平稳的落地了。

    就像是,大家终于感觉到了这一只靴子落了地。

    从去年的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等待这个靴子落地,一年下来,老师的表现越来越明显,他们的课程越来越密集,好像是恨不能在短时间内把所有的重要科目都给他们讲完。现在终于得到了结果。

    果不其然。

    不用多说大家也都晓得,这个政策,马上就要变了。

    最起码,他们下学期是一定赶得上的,不然也不会有下学期就可以自主创业的实习。

    当然啦,这种事儿也不是立刻就可以考虑的好的,毕竟这除了个人的意愿,还涉及到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钱。

    所以大家还是有几个月的时间来做出选择和考虑。

    “创业不论大小,不管是大是小,都算在内的。另外,学校会设立创业基金,一共是三十个名额,分为一千两千和三千三个档次。如果同学们有想法,可以来咨询我。”

    一下子,教室里成了苍蝇馆子,嗡嗡嗡个不停了。

    他们一个月的补助是十二,而最低的基金就是一千块,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了。更不要说,还有更可怕的三千块钱。这怎么不让这些学生震惊?

    别看都说刚恢复高考的时候好多年纪大的也在,但是所谓的年纪大,最大也不过三十几。要说四十五十,那是夸张了,根本不存在的。

    像是徐莎班,当年入学最大的是二十八。

    今年也不过是二十九。

    大家也许成家了,但是要说见到这么多钱,那是没有的。

    向晴更是一把抓住徐莎的胳膊,抖得像是筛子:“老、老师说多少钱?”

    徐莎:“一千两千三千。”

    向晴更筛子了,她吞咽了一下口水,说:“我这一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钱。”

    徐莎笑了,说:“你这一辈子还长着呢。现在没见过,说不定以后你买一双鞋一千都不够。”

    向晴:“……这咋可能呢?”这根本还是天方夜谭好吗?

    不管徐莎说什么,她依旧哆嗦,好半天,说:“你申请吗?”

    徐莎摇头:“我不了,我手里还有点钱,我觉得如果真的创业,是够了的。既然我可以,就不要抢其他同学的机会了。再说,我成绩也不算是最优秀那一拨儿的,我估计我申请也够呛。”

    其实这话徐莎是说错了,其实学校一早就已经分析过了,如果徐莎申请,那一定会通过的。这跟学习没有关系,而是徐莎很多的想法很先进,很能跟得上政策,而且,她是最早一批看透并且坚定响应的人。

    所以她如果申请,概率比其他人高。

    不过徐莎没有申请,也不算是特别出人意料之外,徐莎条件很好,这一点大家多少都知道的。也许学生之中不是很清楚,但是徐莎的档案在学校,所以学校是晓得的。

    徐莎的父亲是西南军区一个师的师长,她母亲是烈士。至于徐莎的丈夫还是大学老师,她自己本人也做过好几年的妇联工作,说句实在的,他们都是领工资的人,而且不是矜矜业业攒一点钱的农民兄弟。

    所以这些年能攒下来钱,不意外。

    徐莎自己不觉得自己有竞争力,但其实除了学校,其他同学也认可徐莎其实还是有竞争力的,一个人优不优秀,又不是仅仅体现在有没有考第一名。

    所以当徐莎放弃申请这笔创业基金之后,大家还是松了一口气的。

    同时徐莎也觉得,自己在班级里人缘儿更好了。

    她是最早一批提交了创业实习的人,很快的,他们班级又有其他人提交了申请。

    很多事情啊,都是一个潜移默化,如果突然间就有这么一个政策,肯定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但是他们学校已经铺垫这么久了,大家都等着呢。

    而且毫不怀疑的说,大家其实已经做好了准备了。

    正是因此,同学们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决定了。

    徐莎原本看很多小说,小说的主角八十年代下海经商,周围很多人都不理解,都觉得个体户靠不住。但是实际自己经历了才晓得,其实很多事儿,远跟你想的不一样,像是她的这些同学,不是很快就接受了这一点?

    当然,这也可能是他们所出的环境和位置不一样。

    徐莎因为想创业的事情,最近也是早出晚归,她下学期要离开学校,那么这学期的课程就会更加的密集,江枫看她小脸儿都累瘦了,变着法儿的给她熬汤。

    虽然才来这边不到两年,但是江枫已经入乡随俗的爱上了煲汤。

    倒是徐婆子心疼徐莎:“你说你一个姑娘家家的,顺顺当当毕业去坐个办公室多好?何必现在累成这样。”

    徐莎没抬头,继续学习,嘴上却说:“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再说,我辛辛苦苦学了两年,也想看看自己学的是不是真的有用。不然我都对不起我付出的努力和我的学习。”

    徐莎不算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所以被老师不断的抨击之后,她愿意去学体育,因为那是她努力了就能看到效果的地方。她在体校,人人都说她很有天分。

    可是虽然在这方面她还算是有信心,但是骨子里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学渣,是不行的。

    毕竟谁家孩子不考高中呢?

    她那个时候,高中都要普及了,不念公立好高中,念个私立的也可以啊!肯定多少都要奔着考大学去的,但是徐莎偏偏就是没有的。她去了体校。

    可是现在呢!

    江枫说她可以,而她每次努力之后也发现自己真的不是那么笨,她努力,还是有效果的。徐莎对于自己,对于自信,又多了很多很多。

    她努力了,就可以考上大学。

    她努力了,在大学成绩就不差,甚至是中等偏上游。

    那么她继续努力,是不是也能更好更好?

    再说,她不动作,怎么能把江海市的东西名正言顺的拿出来呢?她经商也会是一个很好的改变契机。

    退一万步讲,就算她失败了都没有关系的,毕竟,她还有江海市兜底。

    别人没有她这样的“后盾”,都敢拼搏。

    她为什么不敢?

    徐莎坚定:“姥,我行的。”

    徐婆子眼看徐莎眼中的坚定,也没在劝,只说:“行吧,只要你高兴就好,不过也得注意身体。”

    徐莎笑眯眯:“我知道的。”

    她回头,叫:“江枫,江枫……”

    徐婆子赶紧捂住她的嘴,说:“我的小姑奶奶,你可别给木木水水叫醒啊。这俩好不容易才睡了呢。”

    徐莎眨巴大眼睛,点了点头。

    徐婆子深深的吁了一口气,徐莎:“江枫呢?”

    “我在这儿,给你熬了花旗参老鸭汤,你喝一碗。”

    徐莎拉住江枫的手,笑着说:“我就知道你对我最好了,我最喜欢江枫了。”

    江枫嘴角噙着笑意:“我也喜欢你。”

    他侧头:“姥,我给您也盛了一碗放在客厅,您去尝一尝。”

    徐婆子也没打扰他们,说:“成。”

    徐婆子一走,江枫就拉过椅子坐了下来,徐莎顺势倚在他身上,虽然还是个懒骨头样儿,但是声音倒是清脆的,她说:“我写了一个计划书,你帮我看一看?”

    虽然江枫也不是搞这方面的,经验并不会比她多。

    但是,徐莎还是乐意和江枫分享,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嘛。

    “你打算开服装厂?”

    江枫低头一看,就好奇的问了起来,徐莎点头:“对,服装厂。”

    她其实也知道,多少年之后,房产肯定还是更值钱的,但是徐莎更知道,房产的腾飞是九十年代末了。如果她想靠着这个赚钱,在八十年代初是不现实的。

    毕竟,衣食住行。

    衣和食的问题都没有解决,虽然房子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很重要的,但是让人拿出多少钱来买房子,那根本就是不现实的。大家缺房子吗?还是缺的。

    那是特别缺。

    可是买房子的人多吗?买得起房子的人多吗?

    那肯定是很少很少的。

    所以在这个时间段,想要赚钱,房子绝对不是首选。

    甚至可以说,在十几年的时间内,都不会是首选。

    毕竟,现在还是一个会分房的时代,甚至国企都不差,就连国企改革的阵痛都没有过去,房产腾飞更是下一步的事儿了。但是服装就不同了。

    而江枫虽然也是有外挂的人。

    但是他接触的是“沉默的江海市”,所以他对房产可能会有的上涨一无所知。正是因为一无所知,他这个土著反而是觉得徐莎现在的计划更好。

    “我觉得不错,现在除了吃吃喝喝,就是穿最重要。如果你要做服装厂,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而且,你可以逐渐把江海市的东西倒腾出来,很多东西,放在那里确实很可惜了。”

    他们都没有想过这个东西能不能永久的存在,也许会永久存在,可是徐莎终有不在的一天。

    那么,这些东西也终将消失。

    这种实在的浪费,是他们都不想看见的。

    徐莎:“我也是这个意思。其实我还有很多想法,不过现在谈起来都为时尚早,我们必须走正常的路子,先给摊子支撑起来。”

    江枫点头:“你说得对。”

    徐莎:“我们学校虽然有创业基金,但是我琢磨过了,别看这钱乍一看多,但其实就算是三千也撑不起一个厂子的。所以学校可能也没指望我们能搞得太大,还是希望稳扎稳打。既然他们都不搞大,我就搞大。”

    江枫看着徐莎神采飞扬,翘起了嘴角。

    别看徐莎总是嚣张跋扈的小模样儿,但其实作为她的丈夫,他是晓得,徐莎骨子里不是一个十分自信的人。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江枫还是感觉的出来。

    也许小时候在部队家属院儿那几年被人排挤,总归是给她养成不自信的性格了吧?

    她的不自信,是包裹在嚣张的外表之下的。

    每每想到这些,他就很厌恶那些无知妇女。

    不过现在眼看徐莎提到这个事儿格外的灿烂,江枫就觉得,这样很好。赚多少钱不是最重要的,徐莎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他说:“我们手里现在有多少现金?”

    徐莎:“一万四。”

    江枫:“如果办厂,首先要有土地,其次还要加盖厂房,再加上机器和原材料,我们这些钱恐怕不够。”

    徐莎点头:“我想过这个问题了,所以我也没想一步到位,如果开始,我就打算先租厂房,这样成本就会降低很多,那肯定是够了的。”

    虽然徐莎也能从江海市往外倒腾东西,但是她还是有点理智的。

    最起码开始的时候,她不能这么干。

    “我们暂且租房,赚了钱再买地。”徐莎说:“买地是一定要买的,不过我们一步步来。”

    江枫点头:“可以。”

    江枫:“既然改革开放的试点城市在鹏城,我们放假的时候,过去看一看,先选址。”

    他说:“我有几个同事都是鹏城那边过来的,他们对当地应该是清楚的。我们选一个合适的地方。”

    他虽然也从来没有做过生意,但是却很有条理:“这是我们首先要定下来的,其次就是服装厂的机器。”

    徐莎:“这个我有办法,我有个老师的爱人是机械厂的领导,现在学校大力鼓动我们创业,我想他应该会帮忙。”

    江枫笑了出来:“那看起来,也不是很很复杂,咱们一步步来。”

    徐莎点头。

    两个人分头行动,各自的忙碌起来。

    果然,就在本年的十二月,首都传来了以鹏城为改革开放试点城市的消息。而这个时候,他们本地一些消息比较灵通的人,早就多多少少的知道了这些。

    不过,大概是前些年的关系,倒是让一些人束手束脚,虽然有了这样的消息,但是也不太放的开,反而是观望。而这个时候,徐莎果断的就办理了提前实习,她和江枫一起踏上了鹏城。

    如果是旁人,或者这个时候还是一头懵,但是江枫和徐莎都没有,他们提前准备了很久,早就再等政策了。现在政策出台,徐莎自然是一点都不耽误,很快的就来到鹏城。

    江枫他们虽然在这边也两年了,但是对鹏城倒是不算了解,好在他们身边了解的人很多。江枫他们选址的厂房,就是江枫的同事介绍的,这是一所废弃的小学。

    这里建国前是一所武馆,后来改建成了小学,但是别看是小学,其实房舍已经十分陈旧,真是称得上是前三年后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典型。

    要说这里的基础建筑,那还是建国前,现在看来几十年的历史了,没有倒塌,完全是靠着不断的修补。

    而现在国家比以前好了,学生整合,这里十分不安全,自然也就慢慢的废弃下来。原本江枫是不怎么看得上这个地方的。这里房子特别陈旧是一个,另外一个原因是,这里还算是有点点偏的。

    可是徐莎倒是觉得这里位置不错,她虽然上辈子没有来过深圳,但是因为选址的时候发现自己对深圳一抹黑,所以也去江海市的图书馆翻了很多资料。倒是晓得,这里很快会发展起来,虽然现在这里还是十分破败的城中村,但是几年之后也算是深圳的中心区域之一了。

    而且,这里除了位置不错,徐莎也看中,他周围没有住宅,除了这个学校,旁边也是一块空闲的土地,那是村里的打谷场。再往旁边是村委会。虽然也不是说就觉得自己很行一定能成功,但是徐莎还是憧憬,如果自己干起来,就算是想要往周围扩充,也是有地方的。

    正是因此,政策一下来,徐莎夫妻就来到了鹏城,与他们同行的是他们学校一个老师,他就是这个村子的人,在江枫打听厂房的时候,立刻就想到了自己村子。

    他是难得的村里走出去的读书人,而且在那个读书人艰难的年代,大家对他也很好,他下放到了外地,他的家人依旧在村里生活的安稳。

    这人知恩图报,所以可是十分热情的帮江枫夫妻引荐,希望他们能在这边投资。

    “你们看,我们村子这边虽然是村里,但是距离市里最繁华的街道,这坐车也就四五十分钟,超不过一个小时的。”他领着两个人来村子,立刻就遇到了等在村口的村里一行人,这个村子也有意思,搞了几个小孩子敲着锣,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老村长上前:“欢迎欢迎,两位贵客快请。咱们村里先坐一会儿?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咱们的学校。”

    徐莎干脆:“不用的,我们直接去学校。”

    老村长:“哦……也、也行吧。”

    其实他是觉得,这个学校很拿不出手,不过要说谈生意,谁会呢?

    事实上啊,他现在比上级领导来视察都紧张。毕竟,上级领导视察可不是给他们送钱。

    “咱们学校年代有点久了,如果真的要用,恐怕还是要修补一下……”他擦着汗,领着人过来,学校距离村口不远,不过这一看,还真是一言难尽了。

    徐莎在他们村子,都没见过这么破败的房子。

    这真是……怪不得都把学生整合到别的学校一起了,就这个学校,简直堪称现实版鬼屋,摇摇欲坠。小孩子在里面上课,再粗心大意的家长都要担心的,这不是分分钟就要掉下砖头砸人了?

    她说:“这个也太破了吧?”

    村里几个人都有点尴尬,倒是江枫的同事顾老师很直白:“我们这边虽然破,但是我们便宜啊!而且,你想修补的话,我们村里有人;你想推到了重建,我们村里也有人。大家也不要什么钱,就管两顿饭就行。”

    他微笑:“你看,这多合适?”

    他也看出来,江枫他们家啊,是女同志当家,他主力攻徐莎,继续说:“就我们村长他亲家的村子就有砖厂,你们要是想盖厂房,在那边就能买砖。而且我们绝对是很合适的价钱。”

    村长看着顾二,默默的擦汗,自家村子赚人家钱还不够,这都帮他亲家的村子拉拢上生意了?

    不过,这个女同志能说的算吗?

    “你要是想重新盖好一点,我让我媳妇儿给你设计,我媳妇儿在设计院工作的。咱不要钱。”

    他为了帮助家乡,真是把能用上的都用上了。

    徐莎笑了:“那我这占你多少便宜啊。”

    顾老师:“这话看怎么说,你们来村里盖厂,难道不是为了我们乡亲父老好?咱们是两好并一好。我跟小江是同事,我肯定是不能坑你们的,这个你们放心。”

    徐莎想了想,问:“那这个校舍,买是怎么个买法,租又是怎么个组法?”

    其实她心里是想租的,买的话,他的钱不够,但是徐莎是不会这么说的。

    “那办公室谈。”

    徐莎边走边说:“这边是多少平?”

    “这边校舍加上操场,一共是两千八百平。”

    因为要卖,所以专门丈量过的。

    这块地方也不算小,不过村长还是说:“如果你们买,我们稍微往旁边给你们移一点,给你们算整三千平。”

    村长说:“我们村里先头儿开会商量过,如果你们有意向要买,村里的报价是五千块。”

    他们压根没想过徐莎会租,所以租的价格,他们还真是没考虑过。

    不过这价格一出来,徐莎也懵了一下,五千……五千块?

    这远远低于她的心理价位啊。

    她记得自己看过报道,八七年的时候深圳第一块住宅土地就拍卖了五百多万啊!所以她才压根没敢想,可是这五千?

    五千???

    徐莎觉得自己脑子有点糊涂了。

    不过也就是一瞬间,徐莎恍然突然就懂了,虽然那个时候是五百多万,但是这几年,深圳是飞快腾飞的,一天天变化的速度快点让人追不上。

    所以八七年是那样一个价钱。

    但是现在,还是一切都没开始的阶段,是人人都不敢尝试的阶段。

    而且,现在村里卖地,其实说到底了,跟后期的国有土地出让还是有不同的。

    不过徐莎也不怕这个,因为现在就是这种形势,她买了这个,稍后只要再补办一些手续,也许需要再交一些钱,但是应该并不复杂。毕竟现在这个时期就是这样。

    这么一看,五千这个价钱,其实也还行?

    不过,买东西哪有不讲价的?

    徐莎打起精神,微笑:“如果是五千块,我觉得就是你们村子没有诚意了,我相信你们应该晓得,虽然你们这面积不少,但是实际上房屋我用不上的。我如果想要盖厂房,肯定是要推到了重盖的,那这个价钱,是不是就高了?”

    “这也不能这样说,虽然校舍破旧,其实咱们材料还能用的。”顾老师比村长会斡旋的。

    徐莎眨眼:“可是事实上,大部分用不了啊。那您看,我花五千块钱买一块还得浪费人力拆掉的地方,我合适吗?”

    “我们村子既然想卖,那肯定是希望能够……”

    江枫这时开口:“不如,各退一步?”

    他说:“一口价四千。”

    眼看顾老师和村长都睁大了眼睛,没想到他砍价这么多,不过又听他继续说:“村里组织一个工程队,给我们拆房子盖房子,整个活儿包下来一千,我们不管饭。”

    村长:“啊???”

    虽然他们真心诚意的觉得江枫砍价厉害,但是他们本来也略微报高了一点,如果真是四千,也不是不可以。

    其实说句实在的,就是三千那天,他们也愿意的。

    他们是真心想卖,不然留着这个,又能作甚?

    但是倒是没想到,峰回路转。

    徐莎侧眸看了一眼江枫,江枫笑着说:“不过你们也别立刻答应,咱们得说清楚,厂房我们是要两层的。”

    “这有什么难的?你们放心,保证给你们干的妥妥的。”

    江枫微笑:“少不得我们还得联系买砖……”

    “我立刻给你联系,这你就放心,你出去打听,保证是市面上最合适的价钱。”

    要是搁在十来年后,这话都不可信,但是这个时候人都淳朴。特别是改革开放刚开始的初期,大家都是秉承着一股子热忱做事。双方谈妥了,这边也就立刻很快的动工起来。

    为了这个,徐莎还把徐山从老家找来帮忙了。

    毕竟,他们夫妻也不能总是在哪儿监工,就算是在,恐怕也未必看的出问题。

    短短两个月的功夫,这边就已经盖成了,整个三千平的厂房都套上了三米半的围墙,围墙上还搞了碎玻璃碴子,这是村里建议的,他们也是希望让这边多一点保障。这边多一点保障,别人看到他们这边治安好,是不是就更愿意来他们村买地了?

    他们可是看到了卖地的实惠。

    而三千平的厂区内,已经盖了凹型二层厂房。

    一进大门左侧连带正中的一楼都是车间,而右侧则是食堂。

    而二楼的左右两侧都是仓库,正中则是办公室和会议室。

    整个厂房盖得倒是十分气派。不过,徐莎他们的资产也在不断的缩水,一路下来,虽然一些小东西都是从江海市偷偷弄出来的,但是仍是花掉了八千多,将近九千。

    剩下的钱,他们还要买缝纫机,还要进布料,还要雇佣工人,算一算,那肯定是不够了。

    徐莎看别人做生意,总觉得好简单的,但是真的轮到自己才发现,即便是她跟江枫两个人,也有很多不足。

    她说:“完了,你看哈,一太缝纫机,我就算是能拿到出厂价,也需要一百五,我们厂房需要至少一百台吧,这就一万五,我手里只剩下五千了……”

    要说也不是徐莎完全没有计划,她开始的时候是打算从小作坊干起来的,想搞个三十台缝纫机,慢慢干起来。

    就这,已经比她同学更容易出发了。

    可是买地的事情太过顺利,加上既然要盖房子了,她就想一步到位,所以这就导致花销冒了。而他们厂房都干大了,自然就更想一步到位,来一百台机器。

    “我去跟缝纫机厂谈,价钱分开给,我相信我们有足够的抵押物,他们会愿意的。”

    徐莎:“我们有什么足够的抵押物?”

    江枫:“房子,厂房。”

    徐莎:“哎,对啊!”

    果然,办法都是想出来的。

    一时间,徐莎又充满了斗志。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