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禅让世袭 ……

    片刻的寂静之后, 瑶池终于明白了昊天的意思,气急的瑶池一把就夺过了千机镜,作势摔到了昊天怀里。反正千机镜也是道祖赐给昊天的, 自己不过代为掌管。

    瑶池气的是昊天这无声胜有声的态度, 以及这堪称消极的想法,无疑让瑶池脸上火辣辣地疼。

    “吾儿如何不堪, 竟让陛下如此轻看”前脚还是说龙吉极好,下一刻又是这番作态, 这让瑶池如何能忍。

    昊天好声好气地给瑶池讲道理,“本座当然也想龙吉能够有良师教导,这对她来说亦是好事”两人虽然在道祖座下侍奉多年,但若说两人便有当老师的能耐只怕也有几分牵强。别人看在天道鸿钧的面子上高看两人几分, 事实上能不能教好孩子,昊天、瑶池心里还是比较清楚的。两人真的不是那块料, 好学生不一定是好老师。

    不等昊天说完,瑶池便反问道, “那陛下为何那般情态,还没有试过便如此丧气,吾儿若是有福之人, 只怕这福气也被陛下消减几分了。”瑶池是关心则乱, 她想着自己和昊天如今是天庭之主,向白若求个体面对方未必不允。再说双方也确实是相识多年的老友,自己开口白若未必抹得开这个面儿。

    若是真如瑶池所想,那她真是把白若想简单了。白若要真是这样的人, 当初就不会和常曦拉锯那么多年了。再说白若答应元凤、常曦,其中或许有情分,但绝对不到两成, 更多的还是算计得失。这后来或许有情分在里面,但最初肯定不是常人所想的那样。

    白若或许有几分冷情,但绝对对得起孔宣和陆压。

    说到这里,昊天也不由得严肃起来。

    “龙吉虽好,但还请陛下细想,你我二人比之当初的元凤如何”虽然元凤当时不是天庭之主,当然那个时候也没有天庭的存在。但是元凤身为凤族族长,又是准圣大圆满修为,麾下大罗太乙族人无数,又有同为准圣的义妹盘凰辅佐。便是真论起来,比之如今的昊天、瑶池自是半点儿不差,甚至还略微能强过不少。至少元凤麾下族人个个忠心,还都颇具才干。不像昊天、瑶池,虽然担着天庭之主的名号,但手底下不说是歪瓜裂枣,但也是良莠不齐,如何能与元凤相比。

    便是瑶池再得意,也不得不承认,“似是有所不如。”这也是事实,瑶池似乎有些明悟。

    昊天于是再问,“那你我比之当初的帝俊、常曦又是如何”帝俊、常曦身为妖族天庭之主,虽然只是执掌天界,但自身权柄着实不小。又有东皇太一、羲和为辅,麾下有妖师鲲鹏、智囊白泽,又有十大妖帅听令帐下,各路妖仙更是数不胜数。如今的天庭只怕没有当初妖族天庭的十之一二,如何能比

    瑶池也清楚帝俊、常曦当年的威势,也不能昧着良心夸自己,只能道,“亦是不如。”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也没什么好否认的。

    昊天便道,“似元凤、帝俊、常曦此等人物,尚且不能为其子嗣求来弟子之名,你我如今不过忝居正位,如何敢肖想龙吉能成为那位的弟子。”两人此前一直跟随在天道鸿钧身边,是以一些秘闻也能知晓一二。更何况当年常曦为了让白若收下自己的儿子,搞出了那么隆重的阵仗,最后险些自打脸面,这些瑶池和他都是知道的啊。怎么如今到了自己身上,就愣是想不明白呢

    瑶池心中已然回转过来,只是面上仍有不服之色,让她亲口承认自己不够格儿也过于难堪。只是事实如此,却也无可奈何。

    昊天干脆道,“昔年天后为请白若道友出山,派人相请多次,最后请出天后仪仗并天帝太阳马车。如今且不说这些仪仗,便是去往长白山相请的仙人,你我也找不出可以和当年那群人可以匹敌的。没来得请人家出山收徒,这排场却比当年还要寒酸不少。便是白若道友心怀宽广不曾计较,但落在旁人眼中,岂非视作你我二人对白若道友的轻慢侮辱那你我夫妻二人在洪荒生灵面前,还有何脸面可存”不说旁人,便是几位圣人见了都要笑昊天、瑶池不自量力。起码当年常曦可是以天帝天后的礼节相邀,给白若做足了面子。

    若是如今这排场落下来,打得不仅是白若的脸,还有昊天与瑶池自己的脸。更不用说还要招致女娲圣人的注意,这位当年可是经历过的,其中礼节自然是熟悉地一清二楚。便是昊天、瑶池自认为没有失礼之处,落在那位眼里,恐怕也满是破绽。

    听到这里,瑶池终于歇了心思,想要从明面儿上请白若做龙吉的老师只怕是不成了。那么这件事只能从暗地里来,最好不要惊动过多,以免最后留人话柄,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结果。

    不过瑶池的失落也只是那么一瞬间门,很快她就打起了精神,并在心里下定决心,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她都要让女儿得到白若的庇护。只有这样她才能真正放开手脚改革天庭,才会没有后顾之忧。

    昊天也明白妻子的意思,只是这件事还需要细细筹划,一时冲动只会坏事。

    而在两人算计的同时,白若也在凤栖山喝着女娲刚泡好的灵茶。

    “悟道茶树的茶叶果然不同凡响,这么多年过去还能有新的体会。”轻轻饮尽杯中之茶,白若笑得格外放松。在天庭处理那么多的事务,便是白若信手拈来,还有多年的威望在,也不禁觉得有些劳累,她就天生不是吃这碗饭的人。难为当年帝俊、常曦那么拼命,就为了把英名留在洪荒生灵心中。只可惜一场巫妖大战,到底让两人的名声蒙上不少阴影。

    现在想起往事,白若心中已无多少波澜。人总是要向前看的,一味留恋过去只会耽误自身修行。

    不过看着白若放松的模样,女娲却有话要说。

    “道友如今功成身退,助昊天、瑶池一臂之力,天庭革新规制,亦有道友一臂之力”不愧是圣人之尊,便是白若不曾明言,女娲也基本洞悉了白若的用意。

    表面上看是昊天、瑶池自行革新,实际上这背后也少不了白若推波助澜。若无白若坐镇天庭,昊天、瑶池二人能否如期下凡,也是说不准的事,这个自不必提。再者白若主持天庭事务期间门,也为昊天、瑶池进行改革埋下伏笔,有些事务的处理更是能够看出端倪。

    而女娲的本意有不是为白若表功,她身上的功德已经足够让其再进一步,晋升成为洪荒之中最为尊贵的圣人。女娲要做的是再次劝进,以期白若顺势而为一举鼎定圣位,使这一桩公案彻底落定。

    “昊天、瑶池道友自有福分,白若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白若从未以自己的意志改变过洪荒大势,便是她想改变,也要看天道答不答应,能从天道的算计中保全自身,已经是白若筹划有方了。

    “而今圣位始终缺一,肖想圣位者却不止一人,道友手执最后一道鸿蒙紫气,难免为宵小觊觎。道友何不就此成圣,也免得各方不能心定。”且不说女娲口中觊觎圣位者是否真的存在,但其一片苦心,实在令人感动。

    白若先前就已经和女娲说过,此时更是不会临时改口,“道友放心便是,最后一尊圣位一定属于白若,旁人夺不去,也夺不了。”白若这一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和她一贯温和的形象相去甚远。

    女娲便是有千言万语,也在白若坚毅的目光之下不再言语了。

    “道友心有成算,女娲便放心了。”还能怎么办,继续惯着呗。反正有谁敢觊觎白若道友的圣位,她也不是死人。别看女娲以前温柔似水,现在这位的心狠程度可不下于昔年的常曦。

    在女娲这里待了许久,白若又去西昆仑看望了西王母,再去不死火山、火云洞、五庄观一一拜访,结束这些行程之后,才返回长白山。

    孔宣、罗刹女听闻昊天、瑶池回归天庭的消息,便掰着指头数日子等白若回来。等到白若回到长白,自是一番激动不提。

    回到长白山,鼻尖满是清冷的味道,白若反而觉得要比待在天庭舒服得多。白若不由轻笑,她到底不是常曦、瑶池,只看重自身修为,对于这修为之外所带来的权力,却是瞧不上眼。

    终于清净下来的白若选择短暂闭关,而就在她闭关的这一段时间门,洪荒大地又发生了新的变故。

    颛顼算计阐教、巫教的报应终于落在了子孙身上。尧执掌人族近七十年,却在执政的第七十个年头让舜代理政务。

    而舜年仅三十时被尧举用,五十岁的时候代替尧处理政务,只用了仅仅二十年便把人族的权力牢牢抓在了自己手中。

    对外的说法是尧的儿子丹朱不成器,尧对其大为不满,为了不让人族衰落在自己手上,已经耄耋之年的尧执意让舜代替自己执政,大有把人族共主的位置交到舜手中的意思。

    而人族经过少昊、颛顼、帝喾几百年的治理,轩辕氏一系的血脉在人族之中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即便丹朱真的不成气候,那么即便是凭借先祖的威望也能把人族平稳过渡下去,远远不到需要改换世系的地步。

    其中内情到底如何已不可知,人族只知道舜代替尧处理政务开始,便执掌了人族整整二十年。

    尧在去世之前传令将人族共主的位置禅让给舜,并留遗言,“天下岂有万世一家之道理。”

    不管外界如何猜测,舜终于在战战兢兢处理了二十年的政务之后,在他快要到花甲之岁时,才终于登上了人族共主的位置。

    为了显示对尧的尊崇,舜表示要为尧守孝三年,方才真正继任人族共主的位置。

    而这也开启了为期不到一百年的禅让岁月,留给后世以及后人数之不尽的猜想和揣测。

    在舜为尧守孝期间门,尧的儿子丹朱被传起兵造反,又被舜以雷霆手段镇压。而为了显示对尧的尊敬,舜并没有下令处死丹朱,而仅仅只是将其流放到蛮荒之地。一时人族之中大传舜的美名,舜的通知这才算彻底稳固下来。

    而当时人族已经有了不太平的先兆,人族居住地大多洪水频发,就连已经不理政务的尧都曾经感慨道,“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

    当时众人一致回答道,“鲧可。”

    而鲧直到尧去世,舜守孝三年之后才开始着手治理洪水。

    史载崇伯鲧治洪水九年而不畅,筑堤堵水之法颇为不可,反倒使洪水愈演愈烈,最后导致人族伤亡惨重。而鲧本人也被舜殛死于羽山。

    相传崇伯鲧乃颛顼之子,其曾与丹朱、舜争夺共主之位,因治水不利、消极怠工而被舜处死。

    鲧虽然身死,但水患依然存在。他年仅十九的儿子禹为了替父洗冤,毅然接过了治水的重担,在众人的一致推荐下,被舜任命为夏伯,开始了长达十三年之久的治水生涯。

    夏伯禹采用了与其父亲鲧完全相反的治水策略,采用堵不如疏的方法,沿洪水流向开挖河道,致力于将其悉数流入东海。

    而等到白若出关,已经到了大禹治水的第四个年头。

    眼看大禹治水,白若心中便有了计较。

    白若先是去了万龙宫见孟章神君,请他出面派遣龙族助大禹治水。

    “龙族复兴近在眼前,若有此大功德加诸龙族,则族裔绵延、获大功于天道。”白若此言并非危言耸听,天道确实钟爱人族,而龙族本就是水之化身,没有比龙族更适合襄助大禹治水的选择了。

    而孟章神君听了白若的话,也迅速做出反应,派遣麾下龙族前往襄助大禹治水。

    龙族的反常举动引起洪荒各方的关注,原本因为人族内政而选择避世的几方都在观望。

    别人或许可以观望,但白若执掌地道之中的人、神二道,对此却不能视而不见。这本就是她的职责所在,让龙族出面一是为了加快治水进度,二是让龙族沾沾光,三则就是看在轩辕氏的面子上。

    在白若出手后不久,大禹向上天祈求治水神器,而久不出世的太清圣人却对此做出回应,圣人派玄都去向禹送去他亲手所炼制的定海神针铁,助其丈量东海。而神器在手的禹在获得龙族的襄助之后,带领伯益、后稷加快了治水进度,终于在九年之后彻底将洪水治理。

    大禹治水一共历时十三年,在治水过程中一大批能臣聚集在大禹的身边,在将洪水彻底治理成功的第五个年头后,大禹的威望已经超过了舜。

    舜为了表示公正,表示自己效法尧禅让与自己的做法,他也将在自己死后将人族共主的位置交给禹。

    相传舜的几个儿子都不孝顺,舜恐惧传位给儿子会获罪于天,所以将人族共主的位置禅让给禹。

    而禹为了表示对舜的尊敬,特意将舜的儿子义均封在商地,并让其子奉先人祀。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传位也遭到后人议论,皆传舜传位于禹非其本意。因为舜最后几年的执政事迹没有被记录下来,都是禹代替其处理政务,而关于舜的记载却是未见只言片语。只是在舜登位的第三十八个年头,禹才向天下宣布舜去世的消息。再之后禹也为舜守孝三年,然后才接任人族共主之位。

    所以后人皆传言曰“舜囚尧,禹放舜。”

    因为治水的功绩,也因为有龙族襄助,所以大禹特意铸九鼎以彰显功德。

    大禹将天下分为九州,用以表示九鼎镇压天下。每个鼎上都绘制着山川河流,以显示大禹的功绩。而且在每个鼎上,都绘制着一条颜色鲜明的龙纹。九鼎上分别绘制着祖龙九子,以表达龙族对于治水的帮助。

    龙族因此得到一笔不菲的功德。虽然九鼎上绘制的是祖龙九子的形象,但因其皆以不在,得到这笔功德的便是以孟章神君为首的龙族。

    禹在执政十年后,因为治水所损耗的身体已经走到尽头,而禹原本打算禅让的对象皋陶已经过世,所以禹临终前打算禅让给年龄比自己大的伯益。

    而禹的儿子启却并不甘心,在父亲启去世之后便获得众人的拥戴,自立为君主。

    至此持续一百三十九年之久的禅让制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家天下的世袭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