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儿在院里闷十来天了,天色今儿见晴,她进了厨房,想试试上回在街口点心铺子里偷师学来的一味糕点。
月牙胡同内,一个年轻人一路打听,找到了小院前。
“请问,这是赵官人府上吗?”
发财打量来人,二十岁上下,模样端正,身量不低,就是瘦得厉害。“这位,您找赵官人什么事儿啊?”瞧穿戴不大好,身上那件儿衣裳都洗的发白,瞧不出本来颜色了。按说赵晋跟这样的人当没什么往来。
年轻人憨憨一笑,“我叫陈兴,我妹妹叫陈柔,是赵官人内眷。今儿恰好进城,想顺道来瞧瞧妹妹。”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一把钱,“小哥辛苦,烦您帮忙传个话来。”
发财瞥了眼塞到手里的钱,都是些铜子,有十多枚。虽数目不多,但陈姑娘的哥哥倒不算不识礼数。他弓腰笑道:“原来是陈爷,您稍待,小人这就知会姑娘去。”
陈兴头回被称“爷”,窘得直摆手。
片刻,有个颇貌美的姑娘迎出来,朝他行福礼,“陈爷,姑娘请您里头坐。”
陈兴连连道谢,随着进了院子。
小院不大,绕过影壁,过穿堂,花圃后面就是柔儿住的屋子。他被请到偏厅,金凤奉上茶,柔儿搓着身上沾的面粉,快步奔了进来。
兄妹二人叙话,把家里人近况都说了,陈兴才道明来意:“……想寻个位子开面馆,你嫂子擀面是好手,娘会做小菜,爹腿脚不好,在柜台里算个帐是可以的,跑堂买菜卸货有我。庄稼地贫瘠得很,总不能这么混吃等死,况你侄儿身子骨不好,费钱的地方多,想问问你的意思,我手里现有的钱,还是、还是用你换的……”
陈兴想到当初卖柔儿时的无奈和自责,只觉抬不起头来。
柔儿打断他:“钱还剩多少?在省城能盘下店面吗?若是不够,我这儿有些,都是官人给的。”
陈兴直摆手:“使不得使不得,妹妹,我拿着手里这些钱,都够臊得慌了,哪能还占你的。你过的日子好,那也是你应得的,哥手上还有七十多两,顺子准备卖了家里的地,也跟着出来干,打听过了,大抵他家那几亩水田也能值个二三十两,在省城自然不够,在咱们乡外那槐安镇赁个小馆也够了,就是位置可能偏些。妹妹要是同意,回头我就把店盘下来。别的不怕,就怕干不好,这钱打水漂……”
柔儿明白他的顾虑,都是穷怕了人,她都出来一年了,家里得的一百两除去抓贵药用了些,还剩七成余,可见俭省。若是这钱最后扔进馆子里没了,赚不回,只怕哥哥爹娘都要崩溃。
“不瞒哥哥,我原也有这个打算,不过哥哥想得比我远,我还只琢磨着做点小糕点小腌菜求人店子帮忙带着卖呢。哥哥的想法很好,尽管试一试。如果哥同意,我也想投些钱呢。”
柔儿转头吩咐金凤去把自己抽屉里的小包拿出来。银票子都起毛边了,没事她就要数一数,怕少了数目。小额的碎银子都是平素的月例,她在这儿几乎花不到什么钱,一笔一笔都攒着。
柔儿倒出一堆碎银子,推到陈兴身边,“哥哥拿着这个,寻好了店面儿,给我来个信儿。若是能请个跑腿的孩子,隔几日来我这拿点心卖,也免我四处求人去了。”
哥哥的想法跟她不谋而合,叫她又惊喜又期待。
她是想赚钱的。这买卖做起来,也算条正经出路。她能卖给赵晋一回,不能再卖第二回,自己寻个生钱法子,总比跟人伸手自在。
送走了陈兴,一连几日,柔儿都在想开铺子的事。
过了五六日,陈兴带着林氏一道来了回,陈兴从兜里掏出一张契书,“妹妹,店子赁下来了,旧店原是个卖粗陶器皿的,我们去接手,对方都没要转手的钱。东家也是好人,给的价钱公道,店面儿虽不甚大,门外还能摆四张桌儿。我们几个商议过,那边儿街上也不兴卖贵的,就赚个乡邻们的散钱,肉丝面十文,汤面六文,小菜赚个成本就行。你说的糕点,一时半会儿,可能用不上。”
柔儿笑了,“无碍的,我做些腌菜酱料,能存放,用料便宜,送去带着卖,也算我出分力了。”
林氏抿嘴笑道:“妹妹,你哥说了,这本钱都算你出的,我们给你跑腿出力,赚个工钱就成。回头盈利了,都给你送过来。”
话音没落,陈兴就偷偷扯了她一下,不叫她继续说。
他对卖柔儿的事一直耿耿于怀,偷偷来省城好几回,打听赵晋的为人,知道他家有个嫁进门七年的媳妇儿另有许多个妾侍,没一个能怀胎,城里传遍了,说他命里犯煞,缺德事做多了注定没子送终。
陈兴为此整夜整夜睡不好,食不下咽。若是不能生养,将来妹妹年纪大些,若给赵官人弃了,岂不连个傍身的都没有?他已经对不起妹妹,不能再眼睁睁瞧她晚景凄凉。他得奋进,得努力,要给妹妹做靠山。
但如今一事无成,他不敢说大话,只求上天保佑,千万别让他这门生意败了。
兄妹几人说了会儿话,事情基本定下来,这几日着手修缮一下店面,过两天衙门的文书下来,就能开店迎客。
这几天柔儿走起路来脚步都是飘着的。
有朝一日她家也能开起店营业做生意。要在从前,她想都不敢想。
晚间,消息就传到京里,赵晋在净房沐浴,福喜带着信纸走进来,隔张云母屏风,低声道:“爷,家里的消息过来了,今儿太太跟卢家太太拟了嫁妆册子,您事先备的太太都给否了,把从卢家老宅抢出来的那几十本古籍放在了添箱里……”
屏风后传来一声轻笑,赵晋疏淡地道:“由她。”
福喜迟疑地又道:“再就是月牙胡同那边儿,陈姑娘哥子跟邻居一块儿开了个面馆,赁的是咱们在槐安镇的一个小店面,原是个二楼,隔出四个位置散赁出去的,她哥占的是最小那间儿。吴掌柜知道是陈姑娘家里人,免了闲杂税费,跟衙门也打了招呼,叫那些收好处的衙差饶道儿。”
赵晋从水里站起身,披着外袍缓步踱出来。
他头发披散在肩,遮住半片面容,阴暗的灯下整个人都散发出一股疏离冷漠的气息。
他站在博古架前,拿过西洋钟瞥了眼,没理会福喜回报的琐事,提起另一事道:“今儿送过来的海东青,你亲自盯着点儿,别叫两个毛畜生死了,明儿还得在镇远侯府等门儿,熬住了才行。”
福喜上前递过布巾,替赵晋擦拭头发,“爷,镇远侯怎么这么大谱儿?您前后去三回了,回回空等,他又不是没收咱们家银子,况且人人都知道您跟他有交情,他跟您摆这谱儿,这是演清高给谁看呐?”
赵晋哼了声,“我是个商人,士农工商,在这些人眼里,就跟楼子里卖笑的姑娘贱的没两样。使了银子不过够得上进茶房坐坐。”
他说完,自己先笑了出来。扯过布巾自己抹了抹发顶,丢开在一旁,“都是些狗眼看人低的东西。你适才说,陈柔哥子跟谁合伙儿?若我没记错,她原先乡里有个相好的?”
福喜未料到赵晋忽然关心这个,忙打起精神应对,“是,是那位。倒也不算外人,是陈姑娘嫂子娘家哥哥,两家有亲,合伙儿做买卖也便利。陈姑娘安守在院儿,一回都没出门儿。”意思是,陈姑娘并没跟那汉子见面私会。
赵晋不再理会,转身朝内室去了。
福喜松了口气,这些小事,官人本是不在意的。但官人有逆鳞,跟了他的女人若是有二心,一向讨不得好去。
*
京城双燕胡同,镇远侯府邸。
赵晋在门前下了车,福喜上前扣门。片刻,守门人探出头来,一见赵晋,忙堆了一脸笑,——这位可是个大财主,来的这几日,没少给他们这些底下人派钱,“赵大爷,您来啦?真不巧,今儿侯爷又没在,您看,是老样子,进门稍等等,还是……”
赵晋挥手,福喜把一只雕金鸟笼提过来,赵晋嗓音和润,“一点儿心意,送给侯爷,权当这几日喝了这些茶的回礼。明儿起,赵某便不来扰了,烦请老丈回禀侯爷一声。”
那守门人接过鸟笼,见赵晋提步就走,他追了两步,在后嚷道:“等会儿、等会儿啊赵大爷,待会儿侯爷就回啦,您看看,您这么多天儿都候了,怎么就差这点儿工夫了呢?”
赵晋并不回头,从容蹬车,马车飞快驶离巷子。老者提着鸟笼小跑进院儿,穿堂廊下,那个“没在家”的镇远侯正在逗弄一只翠绿的鹦鹉,老者哭丧着脸道:“侯爷,那姓赵的恼了,送了这鸟笼进来,二话没说就走。您看这事?”
镇远侯怔了怔,冷笑出声:“这人,看来在浙州住久了,连规矩都忘了。你不必急,他手里的把柄可都在本侯手里头攥着呢。去打听打听他这几日的行踪,查明他又搭上了谁的船,本侯要亲眼瞧瞧,这些年他翅膀到底长硬成什么样儿了。”
赵晋离开镇远侯府,径直来到金乌巷。
巷尾一间不起眼的院落门前,出来个聋哑婆婆,带着赵晋一路穿过庭院。赵晋信手推开一扇门,踏上砖地上铺的雪白羊毛地毯。
地毯上滚着几个十七八岁少年,都穿着不太整齐的纱衣,上首两个坦怀坐着,拥簇着一个丰满的女人。
朝天髻金步摇,钿红鹅黄相映衬,一张白皙芙蓉面,甚是貌美,女人眉眼多娇,竟瞧不出年岁。
“哎呀,这不是我们赵文藻先生吗?什么风把您吹到我这儿来了?”
女人推开那两个陪侍的倌人,朝赵晋招了招手。屋里一众年轻男子都退了出去。
赵晋笑道:“无法,镇远侯府的门儿不好走,来请郡主替我拿个主意。”
女人吃吃低笑,染着大红蔻丹的指尖搭上他袖子,“文藻这是想要琵琶别抱?”
赵晋捏起酒壶,端着她下巴令她启唇,将酒点点滴滴倒入那张樱桃小口,“郡主说的是。事都过这么些年了,镇远侯还拿当初我跟卢家的那点事儿做要挟呢,被逼着低头的滋味可不好受。郡主是知道我的,我这人,一向吃软不吃硬。当初答应镇远侯的,我都做了,卢家是我抄的,卢青阳是我养废的,绝了后患又前后出了几十万贯,买几个废人的命罢了,也值得提了这么多年?这回我还真就不伺候了。”
女人两颊酡红,歪在榻上笑道:“你新瞧上了谁?我先听听看,若能替你搭上道儿,你怎么谢我?”
赵晋笑着在她身边坐了,端起酒送到她手里,“郡主说呢,只要不是叫我以身相许,什么不能答应?”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