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的傍晚,天微暗,鹅毛般的大雪刚停,一个身穿灰色羽绒服,带着针织帽的青年提着两大塑料袋东西,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从超市到家的水泥路上。
经过一个巷口,正碰到出来倒垃圾的街坊大娘,大娘把手中的垃圾桶往巷口安置的墨绿色回收桶上一倒,转过身。
“是林泉啊,刚从超市回来?”
青年林泉忙笑着打招呼,“大娘出来倒垃圾啊......这不正要做饭,发现家里没盐,就先去超市一趟。”
“哎呀没盐你上大娘家来抓点啊,这刚下过雪路这么滑,你跑那么远干什么。”
“也没多远,超市就在村头,还不到二里,”林泉无奈的笑了笑,“而且家里不仅盐没了,方便面、挂面啥的也都有没了,总得去超市一趟。”
“这是断粮了?”大娘一听笑了,“你们这些小年轻的,平时不做饭,一断粮就抓瞎,我那孙子孙女也这样,上次我去县城,那两小的还非要点那个什么外卖给我吃呢。”
“我倒是也想点外卖,可这太远人家不送啊!”林泉嘀咕一声,朝大娘说,“我炉子上还坐了水,得快点回去,大娘下次再聊!”
大娘此时也感觉到冷,摆摆手,“快回去吧,怪冷的,还是你小子聪明,知道裹羽绒服出来。”
大娘缩缩脖,提着垃圾桶回家了。
林泉笑了笑,这大冷的天,连见人就聊天的汪大娘都受不了了!
正想着,一阵寒风吹过,林泉脖子抖了抖,忙也往家走去。
真冷!
提着东西一直走到村尾一座破旧的院子门前,林泉放下东西,从兜里摸出钥匙,打开门推门进去。
嘎——吱
破旧的大门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响声。
“等开春,这门得换新的了。”林泉自言自语道。
进去后,把门顶上,林泉提着东西往堂屋走。
院子里并没有铺水泥路,平时就有些泥,这一下雪,更是泥泞,林泉见状不由皱眉,嘀咕一句,“等开春,这院子也该打水泥了。”
进了堂屋,一推门,一股热气铺面而来,林泉忙关上门,然后去墙角看了看炉子,就看到水已烧开,正冒着水泡,忙先封了炉门,准备等会煮个面条。
封好炉子,林泉从塑料袋里拿出两包方便面,扔在桌子上,然后提起剩下的,打算放后院厨房。
在推开后门,林泉回头,看着角落的炉子和碳渣,最后嘀咕了一句,“等开春,就把这房子翻新重盖下,到时弄上燃气,可不受这个罪了。”
然后,林泉就一脚踏进了后院。
然后……
林泉突然觉得眼前一亮,不由闭上眼睛。
等再睁开时,临泉瞪大眼睛,目光呆滞的看着眼前明亮的——白天!!!
恍恍惚惚看了一圈周围的密林,此时林泉只有一个念头:
他不是在自家后院么,怎么跑到树林了,怎么还黑夜变白天了!
正在迷惘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歌声,林泉不由望去,就看到几个背着柴的樵夫从山上走下来。
脚比脑子快,林泉呲溜一下躲到旁边灌木丛中。
几个樵夫唱着山歌从林泉面前走过,下山去了。
林泉却呆在灌木丛中。
刚刚,那几个是长头发吧!
还窝着鬏!
还背着柴!
现在冬天雾霾这么严重,农村土灶都改烧煤球和天然气了,居然还有人弄柴火!
此时哪怕再不愿意相信,林泉也不得不面对一个可能。
他可能穿越了!
可别人穿越都是被雷劈被水淹被车撞,再不济也睡个觉,他好好在家正打算做饭,怎么就穿越了么?
只是现在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现在最重要的是,先确定是不是真的穿越。
略微思忖下,林泉提起塑料袋,跟着刚才几个樵夫下山的山路,朝山下走去。
……
村头的王老头正坐在自家门槛上抽着旱烟,等着厨房里忙碌的老伴做早饭。
“大爷,请问这是东舟村吗?”一个略带怪异腔调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王老头抬起头,就看到一个身穿怪异长袍的青年男子站在旁边。
“这里不是东舟村,你是?”王老头眼睛微眯。
青年男子闻言好像有些失落,拱拱手,“在下是赶路的走商,看着天色已晚,记得这边有个东舟村,想来投宿的,只是在下在山中好像走错了路,那敢问老汉,这里是哪?”
王老汉心想难怪这人穿的如此怪异,原来是外地的商贩,直接说:“这是山里的王家村,你说的东舟村,八成在山那边。”
“原来是这样,”青年男子恍然大悟,点点头,“大爷,在下一路赶路,如今口渴的很,不知能否在大爷这讨口水喝。”
王家村在出山的路口,经常有行人讨水喝,王大爷不疑有他,直接一指院里的水井,“那桶里有瓢,你自己去喝吧!”
青年男子忙谢过,走去井边喝水。
青年男子,也就是林泉,从桶里舀了一瓢水,一边喝一边悄悄打量这家人家,这家人家人口不多,目前只看到门口的老汉和厨房一个老太太,并无壮丁,等会就算这家人起了别的念头,应该也跑不过他。
想到这,林泉放下瓢,又走到老头面前,低声说:
“大爷,我这走错了路,身上的盘缠也快没了,不知可否在你家讨些饭菜,不过您老放心,在下不白吃,在下带了些盐……”
王老头一听林泉要讨饭,刚要张口拒绝,却在听到盐时顿住了,一把拽着林泉,压低声,“你有盐?”
林泉点点头,拉着王老头进了门,小心从怀里掏出一块巴掌大的布,打开,露出里面白花花的盐,“这可是南海的贡盐,听说是皇帝吃的……”
王老头压根没听林泉说什么,迫不及待用手捏了一点,塞到嘴里。
“真是盐!”王老头眼睛一亮。
“大爷,那这吃饭的事?”林泉问。
王老头立刻从林泉手中抢过盐,小心包好,然后冲着厨房里的老伴吆喝。
“老伴啊,添个碗,弄点好菜,有客人来~”
……
吃完饭,林泉告别了王老头两口,从旁边树林挖出塑料袋,朝山外走去。
刚才趁着吃饭时,林泉从老两口那套了的不少信息。
这里是王家村,出了山,是沂州郡,沂州郡是这边最大的郡城,再远了,老两头就不清楚了,不过倒是知道如今的天下是昭国,皇帝是庆和帝。
听说外面虽然赋税很重,不过好在没有什么战乱,勉强算是国泰民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活常识,例如外面如今用铜钱、银、金为钱,盐铁虽是朝廷专营的,私人贩卖会杀头,不过大家只要有机会,还是会从私人手里偷偷买,因为便宜,还有糖是这里的奢移品,平常人家吃不起……
摸了摸怀里那包从超市买的红糖,林泉决定去沂州郡一趟。
既然要想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古代生存下去,那钱财肯定是不能少的。
晌午,沂州郡城门前,林泉抬起头,看着城门上那勉强能辨认的繁体,松了一口,好歹是到了。
虽然王老头说沂州郡离王家村不过十几里,个把时辰就到,可林泉向来不爱运动,硬是走了一上午,才摸到城门。
跟着人群进了城,林泉就随手拽了一个路人,问城里有名的糕点铺在哪。
得知在城西,林泉又马不停蹄的朝城西赶去,到了城西,林泉通过观察,找了一家看着面像比较和善的,生意比较好的,走上前去。
“公子,您来点什么点心?”
林泉一走过去,店里的小二就凑过来。
“你们店都有什么点心?”林泉走到柜台,朝里看了看。
“我们店里的点心可是沂州城最全的,有桃酥、杏仁酥、油酥、豆糕、面糕……无论哪样,您称点回去走亲访友都是极有面子的。”
“有红糖的么?”林泉问道。
“这……自然是有的,不过您也知道这红糖是天竺那边传来的,金贵的很,您要想要,可以订,小的让后面的师傅给您现做,您放心,绝对不会耽搁您太多时间的。”
“那不知你们这糖价几何啊?”
“我们钱记点心向来是公道价,加一钱糖银一两。”
“这么贵!”林泉被吓了一跳,虽然之前就知道糖在这里算是舶来品,可这价格还是大大超过林泉预料。
“公子要是觉得贵,不如换蜜的或者饴糖的,其实味道也差不多,我家蜜制的桃酥可是沂州城一绝。”
林泉此时却是狂喜,他是觉得贵,可越贵越好啊,林泉直接把小二拉到旁边,低声说:“在下其实是个从西边来的走商,手里有一包红糖,如今正好手头有些紧,想换点钱财,不知你家店的东家收不?”
“公子是走商,难怪公子穿着有些不同,”小二恍然大悟,“沂州是方圆百里最大的郡城,走商常来,有不少走商在这出货,我们钱记是城里最大的点心铺,不仅红糖,西域的核桃、葡萄干我们也收,公子你手头有多少货,要不要我替您去请东家?”
林泉听得大汗,本来还担心人家不收,谁想到反而是自己弄得少了,忙说:“在下这次带的东西不多,就还剩下一包红糖了。”
“要只是一包红糖,那小的带您直接去见点心师傅吧!”
“这是自然,只是一包红糖怎好麻烦东家。”
林泉于是直接跟着小二进去后院见了点心师傅,点心师傅对收东西很熟,直接帮林泉称了称,“二十两,一斤四两,钱记收糖价两钱银一两,一共一百两,公子可有异议?”
林泉一愣,“二十两不是两斤么?”
点心师傅顿时笑了,“公子不是中原人吧,中原一斤是十六两啊!”
林泉一拍脑袋,他怎么忘了古代的秤是半斤八两。
“不过您这糖卖一钱一两银子,收两钱一两银子,我这红糖可比别家都细都好,这价是不是有点低啊?”林泉打算讲下价。
点心师傅轻车熟路的和林泉砍价,“公子,这价不低了,要不是看您这是细糖,又保存的好,在下可不敢给这价,您要不把这糖拿别家问问,保准没这价。”
“行,那就这些吧,不过一百两我走商带着不方便,你把其中九十两帮我换成金子,剩下十两帮我换成碎银。”林泉想了下说。
点心师傅立刻满口答应,“公子放心,这点小事我让小二给您办妥,您以后要再有货,来这我给您高价。”
跟着小二去账房拿了钱,林泉拿着一个九两的小金锭和一包碎银出了钱记。
终于有钱了!
然后,林泉就觉得身子突然一轻,又是一片明亮,忙闭上眼,等再睁开时,林泉发现自己站在自家后院的草地里。
林泉偏偏头,看着自家杂草横生的后院,还有旁边用了半瓶的除草剂,一时间有些懵。
他,这是回来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