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十五章批折

    懿文太子诸子虽然皆已受封,但因王府尚未建成,且未成年的缘故,仍在宫中居住。

    可是,以藩王的身份住在宫中,与以皇储、皇储之弟的身份住在宫中,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郑王祁元詝原本是太孙,被废之后,却连参与考校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知道这是天子对他的保护,在光幕文字显现他过激的削藩措施后,不能为储的他,最好连丝毫重夺储位的想法都不能有,但是,祁元詝的心理落差还是很大。

    除了身份上的落差,祁元詝尤为不满的一点,应当是堂弟赵王世子祁元询,在储位之争中,力压群雄,备受瞩目。

    祁元詝和祁元询岁数相差不大,但是,两个人的待遇绝对是不同的!

    祁元询是赵王世子又如何?

    当年懿文太子在世的时候,天子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教导储君上,对于年幼的皇孙,以关怀学业为主。

    在祁元詝的印象里,这个堂弟应当和其他所有长在京中的藩王世子一样,因受到了太子皇伯的关照而感激不已。

    然而当初东宫皇孙们众星捧月、一众堂兄弟在他面前俯首帖耳的场景,已经离他远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他太孙之位被废、众人皆将光幕显示的内容奉为圭臬、视赵王为未来天子,从前只能跟在他背后的赵王世子也成为不少人欲要逢迎奉承的对象。

    地位的落差让祁元詝很难接受,相比之下,同样要离开东宫,但是本身就不可能成为储君、受封的也都是亲王爵的他的弟弟们,反而心态会更好一些。

    这种对比让祁元詝很难受。

    他从天子命襄王并诸王世子检阅卫士这个命令出来后,就生着闷气,在书房里不知练了多久的字,才平心静气镇定下来。

    襄王回来后,与他在书房见面,向他说起祁元询与众不同的检阅流程后,祁元詝更是冷冷地在弟弟面前便说了句“哗众取宠”。

    得亏宫中没有安排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内侍们也都是远远地在书房外守着——自从被废后,祁元詝就不让人在书房内伺候了,他可不想东宫这里再传出什么不利于他的流言——不然的话,一个不悌兄弟、心怀怨望的罪名是少不了的。

    然而,饶是祁元詝再怎么不甘,事实也是无可否认的。

    赵王世子对宗藩问题,有一套切之可行的制度,也不会像光幕上显示的他的所作所为一样,引起宗室的反对。

    加之其秉性仁善,检阅卫士这一件小事,都能找到施恩于下的点,在皇爷爷那里,更是大大的加分。

    如果说懿文太子薨逝后,祁元詝在皇祖父面前为自己树立的人设就是纯孝仁厚的话,那么赵王世子祁元询现在同样是在用事实证明他足以成为这个国家的合格继承者。

    而且,祁元询相比于祁元詝,是有优势的!

    祁元询的父亲赵王健在,在光幕那里得到的评价同样很高。

    天子培养的下一代继承人如懿文太子、祁元詝本人、包括当年被送到京师抚养的诸多藩王世子,晓兵事,但只是略通,如何治国才是要务。

    天子本人以武定鼎,治国手段很是严酷,然而他又清楚地知道,一直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下一任的天子,一定要与民休息。

    赵王的施政手段同天子太过相似——古来天子,一向是喜欢“肖我”而不是“不类我”的继承人的,当今天子就看得很开,与他相比,国朝未来的天子,就不能像他一样逼得太紧了,要宽仁治国——虽然不符合天子本身的规划,但是能保国朝昌盛。

    赵王世子又是自幼长在天子身边的,是按照天子对各系继承人的培养要求抚养长大的,就是祁元詝再怎么不愿意承认,也不得不认清事实——赵王和赵王世子加起来,在天子眼中的分量一定不轻,储君之位,怕是很快就要尘埃落定了。

    这个事实,在天子诏未就藩的诸藩王、诸王世子分阅奏折,习理政事的时候,得到了证实。

    还有几日就到十一月了,诸王留京,已有两、三月之久。

    入京的十王都是年长的皇子,即便是之前懿文太子薨逝、议立储君的时候,他们都没有留京这么久。

    上次是祁元詝这个皇孙被册立为太孙,藩王们自然是莫要留在京城碍人眼的好,而现在,他们依旧留京,只能说,天子想要重新册立年长的皇子为储君,也不需要赶皇子们离京,让他们议论。

    虽然天子的数次安排,都是集体考校,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谁在这次考校里比较重要。

    祁元詝心里明白,天子冷落他是为了他好,否则的话,他的那些没有一个省油的灯的皇叔们,迟早能让他连哭都不哭出来。

    可是,就算他再怎么“纯孝仁厚”,也不可能在被废了太孙之位以后,还保持正常的心态。

    祁元詝心理失衡了。

    所以,这次诸王并藩王世子分阅奏折,他一定要好好表现。

    以他被懿文太子当成继承人教导、又在之前接受了一年多的储君教育的基础来说,一定能让众皇叔、堂兄弟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诸王与藩王世子们先去大殿见了正在批奏折的天子,听他勉励了几句,又听清楚了天子吩咐下来的批阅奏折要完成的任务,便一齐离开大殿,去往偏殿了。

    到了天子特意腾出来让他们分阅奏折的偏殿——人数少的话,本来是能和天子同处一殿的,可是天子偏要另外找借口另行考校,他们也没办法——祁元詝的脸色当场就变了。

    被堂兄嫉妒的天命之子祁元询,虽然认为他和皇爷爷之间的祖孙情感天动地,然而皇爷爷的某一点做法实在让他诟病——这储君竞争上岗考察仪式,怎么考了还考呢?

    眼见着众人默认的储君候选人或继承人考校都快变成套娃了,祁元询都要佛了。

    成还是不成,皇爷爷你倒是说句话啊!

    难不成……

    因为光幕预言了我爹和我是未来皇帝,您对我们这两个未来继承人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要更严格地考校我们几回?

    但是,等到祁元询进到偏殿,看到奏折的时候,就不这么想了。

    每人的席案前都摆着一堆奏折,而在这堆奏折边上,则有一本范本。

    范本的样式也很普通,不普通的,是每本范本上,都贴着黄纸,上头缩列着这本奏本的要点。

    黄纸末尾,是天子朱笔批示的处理方法。

    众人按照指引落座后,便开始按照范本处理了。

    真正翻开奏折,他们才发现,范本奏本的黄纸原本是贴在奏本内页、而不是显露于外的,奏折里头都还有痕迹,他们看到的范本,黄纸、朱批贴在奏本上,应当还是为了让他们先知道重点。

    可是不管怎么样,奏本加黄纸简述的形式,还是很眼熟。

    虽然天子命他们分阅奏折、发布任务的时候只说了依例处置,但在场的人都知道,这所谓的“例”,可不是从前就有的,这分明是赵王世子祁元询献策论的时候采用的方法!

    要是从前就有这个旧例的话,好上万言书的茹太素,就不会因为某次奏本前半部分写了万余字都不达其意,而被天子批评为“虚词失实、巧文乱真”,又被痛打一顿了!

    朝中大臣写奏本的时候,卖弄文采者不少,虽然不似茹太素,所上奏章动辄数千字,还用词拗口、语意艰涩,但也都字数繁多,看完全文、知晓奏章要表达的意思着实需要时间。

    若是上奏章的大臣,本人便简述要说的是什么,那批阅奏章就简单多了。

    天子没有选定储君,可是,如今就连批阅奏折,都采纳了赵王世子用的方法,天子意向如何,不是不言自明吗?

    来前心中装着一股气的郑王祁元詝,被惨淡现实打击得,一点想法都没有了。

    在众人瞩目中深藏功与名的祁元询:感谢皇爷爷对我的支持!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