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人活得久了, 总会遇上那么几件不顺心的事。
光幕所言的林赛妖言案,丢的又是皇太子的脸,而且还是和皇太子的后宫犯冲。
虽然这不是个好消息, 但是总得先去查探一下消息。
太子现在选的是正妃,所以说, 林赛的女儿作为一个小小的选侍从品阶来看,是东宫女眷中地位最低的一层不可能是本批次的候选秀女。
高皇帝确实下旨言明大周皇家未来娶亲, 正妃不会再从高品官员以及武勋贵族家挑,而是将之逐级下降, 可是, 标准也没有低到寻常平民百姓家的女子便能入选成为秀女的地步。
或者说, 正是体恤民间百姓,不让平民女子们因貌美而尽数被选为秀女,没能入后宫的被耽搁了年华,再加上各种其他方面的考量, 大周的皇家正妻,最低也得是八品官员家出身的。
按照光幕的说法, 这林赛是青州卫军余, 也就是没有取得正式军籍的人, 档案可能有些难查,不过从青州卫查起, 应该会有收获。
正是此人青州卫军余的身份, 让祁元询确认, 这人未来闹出这妖言案来, 可谓是不怀好意, 蓄谋已久。
毕竟青州卫和乾圣年间的白莲教逆案, 牵扯颇深。
白莲教佛母起事之地便在山东, 包括青州在内的诸州县相继落入贼手,青州卫军余,这个身份实在是太敏感了。
不管此人到底是天王复生还是佛母之子,大周在乾圣帝禅位之前的那一段时间,大力打击白莲教逆匪的事业,未竟全功,不仅首恶没能抓到,现在甚至连朝廷应当掌控的军卫都被人掺进了沙子。
很难说乾圣帝知晓此事之后,雷霆之怒之下,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
再加上经此一事,虽然这一回为皇太子遴选的正妃人选应当是没有什么牵扯的,但是查验方面,便要更警醒些。
以及皇宫及各府之中,进人的流程,都愈发严苛了。
选侍这样的低阶东宫妃嫔,基本上属于承宠后的宫女们会有的名分,而大周对皇子龙孙的正妃选拔的流程很严格,但是在宫女晋升这方面,相比之下就有所不及了。
整个皇宫伺候的宫女太监那么多,进宫是多少人削尖了脑袋都想要的好事,而且一旦入宫,不出意外,能出宫的便没多少了,所以只会在孩子的年龄、外貌、机灵程度上有所管控,身世如何,并不是十分在意。
祁元询想着找个时间和儿子聊一聊后宫方面的事,不管怎么样,皇太子还是专注前朝为佳,后宫方面,端正态度,不要因噎废食就好了。
在这方面的心态放得很宽的祁元询,甚至还毫无压力地让皇后照常安排日国和朝鲜国的贡女。
朝鲜国的宫女没什么好说的,日国的贡女,这一批里真的有几个出身不凡的即便是没落的公家和日本王族,那也是日国的高阶贵族出身原本祁元询的想法没和别人说,凭借着夫妻多年的默契,皇后也能正常地安排好人,更何况,看到了光幕信息之后,皇后更加不用担心有小国贡女得了圣上宠爱这样荒诞的事情发生,还要更加努力地配合祁元询想要的操作。
后宫不重要,祁元询很快就将目光转到将会因此受到影响的朝堂之上。
青州卫是要再详细搜查一遍的,甚至大同与山东两处的卫所,这下子也要受到牵连。
朝廷想要逐渐从藩王手中收回军权,即便藩王能够带兵开拓其他的疆域,也不可能将封藩卫所的所有护卫和士兵都送给藩王。
人都跟着藩王走的话,国内的人也会逐渐减少。
这其实是一件减缓国内生存压力的好事,毕竟一个国家的土地,在不开疆拓土的时候就那么大,人能少一点自然是好的。
但是这就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周军的兵源怎么解决。
从古至今,从募兵制到府兵制再到其他的制度,招募兵源一直是个难题。
到了前朝,便出现了固定的军户,不可出籍,不可与民户通婚转籍,大周沿用了此项制度。
军户的待遇,说实话,其实是比民户低一些的,一旦有战事或军中征兵,那定是从军户中出人。
本身藩王离开大周,便会带走一批的军户了,再加上军户与民户相比的待遇,其实军户还真不是特别招待见。
这一回要受查的便是大同与青州卫的军户。
祁元询想着,自己不妨借此回的契机,展示一下自己对武官方面的态度。
随着天下承平日久,文恬先不说,但武嬉的时代早晚会到来。
有仗打的时日,军户的人身安全且不论,但能收获浮财甚至世职的可能性总是会更高一些的。
天下承平,军户们就失去了晋升的渠道。
不打仗,想保命的人自然都很高兴,那么抛开他们军户的身份来看,祁元询就得想办法为军户们解决生计问题了。
比一般的民户在基本待遇方面受到的限制都严苛,说白了,军户也是通过强行的限制来保障兵源的。
根本不像他前世的那个国家,军人之家都是很受敬仰的,甚至于军户这样定会有军人的家庭,更是为人艳羡。
既然这样,那就先在大同和青州这里做个试验好了。
景熙元年六月,皇太子千秋,帝下诏,大同、青州军户,受白莲逆贼之殃灾,当抚。
田地免杂之限额,由三顷升至六顷,原由军户之家自行承担的军装盘费朝廷将会视额度代出。
此前的白莲之乱中,大同、青州的军队皆有出征,军户之家在军装盘费方面的支出,朝廷将会以减免杂役或赋税的方式进行补偿。
军装盘费是军户之家要耗费钱财最多的一项,祁元询这样的圣旨一下,对军户家庭来说,补偿已经算是颇为到位了。
这个生产力滞后的时代,朝廷想要维系稳定,别说是赋税了,就是各种正役、杂役,还是得有人去干。
所以祁元询新皇帝上位,也只能尽量减少百姓的负担,对待大周兵源的军户们更是要收拢其心,更多的,还得慢慢来。
宣武帝将这些百姓划为军户的时候,已经考虑到军户们要出丁入军,在制度上,虽然有许多限制,但也有许多优待。
只不过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军户们甚至连减免一定杂役这项福利都不一定能得到保全。
祁元询一贯用以示人的形象属于那种重视文治的传统仁君形象,简单来说呢,就是不像父祖一样重视军事。
但是他清楚地知道,没有军权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只有上直卫和京营握在手里,并不能让祁元询完全地没有后顾之忧。
藩王带上护卫们离国之后,剩下的军权,祁元询是一定要收回来的,现在接触大同与青州的军户,也算是他的一种尝试吧。
说起来,他这回发诏书的时间是皇太子的千秋节,也算是对前段时间的光幕做一个表态。
后续布置,要不要让皇太子亲自上手去做呢
祁元询想得很美好,只不过和他爹说了以后,太上皇却直接通知他,下个月,他老人家和皇太后,便要带着太子去北巡了。
正好,大同和青州都在北方,后续事宜,太上皇亲自指导孙子,也算继续实现他要养出一个像自己一样知兵的孙子的愿望。
皇太子是暂时指望不上了,祁元询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其他几个儿子。
皇太子是他和太上皇一起倾力培养的继承人,地位不容动摇。
但是其他几个儿子,也得好好培养,总不能因为不让他们动摇太子的地位就把他们养成废人吧
祁元询也没想着让这些儿子留在国内当米虫,是想将他们都送出去的,既然如此的话,那本事就一定都得练好了。
大同那边,代藩已经没了,山东那边,其实还有个鲁藩。
第一代鲁王荒王壮夭,世子作为独子长到能继承爵位的年纪,已经是乾圣年间的事了,所以现在的鲁藩只是郡王爵。
闹出了白莲之乱,这两地的军权朝廷收拢得差不多了,未来要是他的儿子们离国,祁元询觉得,这两地的护卫和驻军就不错。
拱卫京师与天子的上直卫、京营,祁元询是绝对不会分出去的,做事得带脑子不是。
这个时候就显出儿子多的好处来了,祁元询将次子祁允旭、三子祁允昹、四子祁允昇这几个年长的儿子都叫了过来。
祁元询的想法很简单,按照大周的惯例,这些儿子其实也到了封爵的年纪了,皇子的封爵不用考试,再加上他想让这些儿子在国内历练一番,积累一些理政的经验再离国,所以,现在就准备让他们为父分忧,承担一些公务,或者到地方上拟行藩王之职,最好是到交趾省去实际演练一下。
其他几个儿子回答大同小异,都是非常规矩的想法,偏偏老四画风清奇,他说“父皇,儿臣不想受封了,去做藩王,治军劳累先不说,就连吃都不吃好,没意思”
祁元询
祁元询听了老四胸无大志的发言之后默不作声,他这个好儿子还特意又强调了一遍。
“是宫里没让你吃饱饭还是如何你堂堂皇子,怎能是这般混吃等死之徒”
“父皇,就是因为宫里的食物太好吃了,外头的饭菜都及不上宫中啊儿臣不愿离京”
“呵,若是外头的饭菜好吃,你就愿意了”
“是呀,您不知道,儿子平生大愿,就是吃遍天下美食”
“去,你才活了多少岁,就说什么平生大愿”
又批评了四子几句,祁元询才将视线转向二子和三子“你们俩,该不会也有什么大愿没说出来吧都说出来给朕听听,免得朕的安排耽误了你们”
祁允旭和祁允昹两个人都连连摇头。
虽然中途出了点岔子,但是锻炼几个孩子的想法还是已经和他们谈好了,至于老四,祁元询还得想个办法。
换作是从前,祁允昇这样的皇子,如果本性真的如此淡泊名利、爱好也算简单的话,那就是模范皇子,新皇帝继位后还要立为榜样从容展现手足之情的那种。
但是,祁元询想培养的皇子可不是这种混吃等死型,而是有开拓精神,愿意进取的类型。
老四这个样子,他还得想办法把他纠正过来。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