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有令, 先登者官升三级,赐金百镒”
这样的命令在远征军各先锋军前,都被连喊了三遍, 一时士气大振。
这并非是独个儿的藩王许下的承诺,而是诸王共同应允的条件。
无论立下这般大功的人原先从属于哪位藩王麾下, 主事官是否是他所在的藩国之人, 战后赏赐都不会有折扣。
纵然是没有这样的诏令,联军如今要攻克的也是这个不知何名的异国大邦的都城,也就是阻拦在他们身前的最后一重阻碍。
有了这份诏令, 不过是让立功心切的将士们将最后的犹疑都抛却了而已。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但是开战以来,大军势如破竹,林放在短时间内便累积功勋, 又有人提拔,如今已经做了一个总旗,再进一步便可升为百户了。
若是他能在重重阻碍中先登城墙, 那便能越过百户、副千户,升任千户,或者运气好些,转调卫所, 升任镇抚, 这都是有可能的。
只是,先登之人的功绩大, 活下来的概率却着实不高。
一般奋勇争先的,都是先锋营中的敢死之士, 他们争抢军功, 不仅是为自己, 还为了后代子孙计。
大周的军职是世袭的,先登者若是活着,自然是升官加爵、富贵荣华,若是不幸战死,他们死后,该属于他们的抚恤,朝廷都会发给战死者的后嗣,若是有人敢伸手,只要有点风声苗头传出去,任是皇亲国戚还是地方豪强,全都得吐出来,甚至自己还得被削掉一层皮。
大周现在并没有发展到文武对立的地步,甚至因为向外拓展,需要文武合作的地方很多,文臣和武将之间的关系还颇好。
但是有一点,地方上的乡绅这部分人若不是军籍出身,那么天然便被视为文臣势力的后备,毕竟功名才是这些地方乡绅能发展起来的保障及其亲眷、有所关联人等,胆敢对军中优抚之家下手,武将便会群起而攻之。
朝廷官员就更不必说,在这方面有所动作的,都不必锦衣卫出动,军方朝臣便要上禀天子以治其罪了。
林放没有后嗣,他哥哥也是个老实本分的性子。
与其为了争抢军功把自己搭上,未来家人受旁人看顾这到底没有自己照拂着放心还不如稳妥一些。
在战场上搏杀一回,真的要挣军功,也是容易的事,他也没想着要挣这先登的名头。
等到大周占了上风,他同大军一道出击,只要悍不畏死,敢于征战,同时安排后自己手下这一旗的人马,必不会少了功劳。
林放不为所动,不代表其他人不会为此动心。
很快,先锋军中就又多出好些个身影借助云梯向上爬。
大周内部是有火炮之类的火器可用的,因为对外扩张,火器的研发也非常快速,但是此城毕竟是一邦国之都,修筑得很坚固,不像前头碰见的那些城池一般,不是火炮能轻易破开的,是以只能遣敢死之士上阵。
在大周先锋士兵们悍不畏死的冲锋之下,很快,这城池便被攻破了。
先登上城池之人,身边尸首已堆积了好些具。
林放没多去注意此人,即便那人力战许久,已是隐隐脱力,有这么一大功,也是前程可期了。
只要攻破城池,那么实际上,便是大局初定了。
诸藩联军大获全胜,只要活下来的将士,都有恩赏不提,便是伙食,也好了不少。
大军大胜之后,缴获敌人之军备粮草,便可化为己用。
破灭此城后,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这南洋之地的邦国,也不知是何因由,竟是吃素比吃肉更好,荤腥都少见些,此城作为邦国之都,比之前头诸藩联军所破之地更甚,唯一好点的地方,便是此地香料甚多。
王爷们飨军的时候也送了肉来,再加上素菜配上香料也颇好入口,大家沉浸在发横财又将升官、得良田的喜悦里,也不觉得日子如何艰苦。
便是躺在营帐里,由军医们看顾的伤兵们,也都极高兴。
他们只是受伤躺在床上,不方便行动而已,庆功的时候,该有他们的份儿的,一个不落。
再者说了,战场上刀剑无眼,只是受了伤,不是没了命,便已经是幸运了,何况大周医护制度健全,下了战场,受了伤保住一条命,平日里能有军护们的细心看护,还有什么好气的
大周以武起家,自太祖高皇帝始,历代天子对军队都极为看重。
乾圣帝时期改进了火器,到景熙帝之时,火器更是在大周军中广为推广,威力大的火器也日益推陈出新。
火器的推陈出新代表着大周的攻击能力更上一层楼,与其他的国家相比,大周士兵的损伤已经算少了。
只是太上皇景熙帝宅心仁厚,当年当太子的时候研发了罐头军粮,登基后推行火器还不够,又大力培养了许多医者,令其入军营为将士们治病照护,此后大周士兵在受伤后的存活率便大幅上涨。
这些医护们在大军解散后,也会被安置在朝廷开设的医馆中,为百姓们看病。
医馆直属于衙门管理,医护们各有职份,虽则品阶不高,但也是朝廷的人。
大军在外行军,后勤有医护,不仅生存概率有了保障,便是遇上瘴气、疫病之类的,也能提前做好预防,不至于束手无策。
诸藩联军里分配给军医们的营帐,有专门的序号做标志,这一处军营的甲字号到戊字号营帐里,就安置着战场上这一批新增的先锋军的伤者。
先登城头拿下首功的大功臣阮宁,就在这座营帐里。
“诶诶,王兄弟,咱们这回可算是发了,这么多赏金呢你还没娶妻吧要不要让我家婆娘给你做个媒啊”
“俺,俺才不用你做媒呢,有人等俺。等俺回去,就能娶媳妇儿了”
“噫,老乡,你前头抢的那首饰,俺看你那么宝贝呢,原来是留给你媳妇儿滴”
营帐里一阵哄笑。
阮宁听着其他人热闹的调笑,却没有加入谈话的想法。
一来是因为他伤得确实重,二来嘛,则是因为他和这些人不是同个派系的。
军中也分阵营派系,和阮宁同派系的,也有几个人现在就在这甲字号营帐里养伤的,但是他们同样不敢随意插话。
原因无他,不过是他们并非大周本土人士而已。
阮宁出身于大周交趾省,交趾的一应制度,除却一些积重难改的,都已改成了周制。
然而由于交趾省在内化之后仍频频作乱,不念天恩,是以不单交趾之人还不习惯自称周人,便是大周本土人士,在初见面的时候,也对交趾之人看不上眼。
按照军中的隐形鄙视链,那就是大周本土优于迁移到藩国去的大周子民,只是两者之间并不明显,有时还会对调;所有大周子民优于交趾等内化为大周行省之地的新附之民,新附之民则优于戎狄外族,而地位最低的则是藩国的土著。
甚至于这种鄙视链在朝廷官员之中也是存在的。
大周本土的文武官员就是比内附行省的文武官员好至于科举的各地分榜,在有了新的矛盾后,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内附行省又优于藩国土著。
当然,想要改善地位也不是没有办法。
对于内附行省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迁移户籍。
大周穷困之地的人受吸引要往藩国去,他们这些人反倒要请天家加恩,能入大周更好,让他们有被大周上层注意到的机会。
当然,想要将户籍迁移到京城,对现在的阮宁来说就太不切实际了。
他此番争抢立功,为的不是金百镒这样的赏格,而是升官,或者说,升官的时候能够做出的选择。
不能入籍大周九州之地也不是问题,交趾省有当年景熙帝向乾圣帝讨要来直辖的永宁府和太平府,这两府虽也是交趾省,但因天子直辖,地位到底比别处不同,虽然不比大周两京之地,但在地位上,起码能和大周其他地区相同。
阮宁原本便是小旗,连升三级,便能升作副千户,按照大周在交趾的规矩,举凡交趾义勇,愿为大周征战者,有功则赏,立大功者可迁至永宁、太平府,更易籍贯。
永宁、太平府除去原住民外,新迁去的,都是有功或有功名之人。
自乾圣始,大周便是万国来朝之上国,至景熙间,藩王开边立国,大周更是天下核心中的核心。
想要出头,就必须遵守大周的规矩。
大部分的人,面对亲朋师友乡党,都难免会偏颇一把,这对于非周人而言实在是太不友好了。
阮宁要为自家改换的籍贯,是他豁出去挣来的仕途的起始,却是那些周人毫不费力轻而易举,生来便拥有的东西。
不过,他相信,这一切只是开始,未来还很长,他未必不能出头。
大周的藩王源源不断,等待开拓的新土也是疆域广大。
这个充满动荡与变化的时代,机遇无数,他一定要把握住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