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三朝臣

小说:山有木兮 作者:非天夜翔
    三日后, 耿曙、汁泷扶灵出,汁绫接管棺椁,送往玉璧关外, 送回落雁城雍王室宗庙内安葬。按习俗, 太子泷须守孝三月后,再接任国君之位。

    一个时代落幕了, 是雍国的时代也是天下的时代, 安阳成为雍的新都城, 汁琮发丧的第二天,太子泷召集群臣, 正式开始处理遗留政务。

    东宫所有臣子全部到场,汁琮骤薨,这是雍国所面临的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场考验,其程度不下于当初汁琅之死。

    但陆冀与管魏身为三朝老臣,当年应对了汁琅之死, 如今亦能解决汁琮死后的诸多问题, 只要不产生新的麻烦。而姜恒, 就是这个新的麻烦, 只是当事人业已决定, 至少在现在,他不能再为雍国增添内乱,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必须在此刻稳住国内局势。

    雍国的四大家中,曾家与周家甚至没有举家迁入关中, 依旧留在塞外, 东宫作为新的权力中心, 有他们的长子, 这就足够了。

    卫家则在卫卓死后,军权交给了卫贲继承,依旧统领御林军,保卫太子。汁绫、曾宇则作为军方代表列席。除此之外,便是太子之下的耿曙。

    “我看见姜大人、曾大人、周大人已在近日重新整理了变法宗卷,”管魏慢条斯理道,“想必对中原局势,亦已心中有数。”

    曾嵘道“正是。”

    姜恒说道“比起变法而言,如今我们将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因战乱而背井离乡的流民,该如何安置。”

    陆冀看着姜恒,有时实在猜不透他,汁琮尚在世时,对姜恒明显非常忌惮,甚至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宫闱中的暗算,陆冀多少得到了一点风声,但看姜恒如今模样,却仿佛丝毫不在乎。

    陆冀说“你们打算如何处置”

    太子泷已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日,此刻稳定了心绪,认真道“陆相,各位大人,我们讨论出了新的对策。由东宫官员为主,左右相为辅,派出护民官,首先从安阳开始,扩展到关中等地,包括洛阳、照水,负责安顿战后百姓民生事宜。”

    “不错,本该如此。”管魏说。

    陆冀似乎有话想说,但仍旧忍住了,他现在最关心的不是百姓,而是新朝廷的权力架构,这关系到接下来雍国以什么姿态,在中原立足的问题。

    “不能再简单地称东宫了,”管魏又道,“毕竟国君已逝,安阳须得组建起新的朝廷。这个朝廷,将决定天下未来的局势。”

    “关于这件事,我有话要说。”姜恒开口道。

    “愿闻高见。”陆冀答道。

    姜恒没有过多废话,也从不解释,他相信在座的所有人早就对政务一清二楚,不需要去长篇大论地阐述政令合理性。

    “人事调动上,”姜恒说,“东宫负责处理中原的所有事务,组建新朝廷,按王陛下生前的计划,只作少许改动。北方落雁由管相监国,南方安阳则由陆相留守。”

    众臣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毕竟两都之制,是汁琮生前就定下的,太子掌管中原,国君依旧在落雁,完成过渡。

    “军队方面呢”汁绫问。

    “朝洛文与风戎军团迁回玉璧关,”姜恒说,“守卫大后方。在明岁开春以前,曾宇曾将军驻守照水,武英公主负责崤关。汁淼王子与卫贲卫将军,留守安阳,卫贲统领御林军,淼殿下接管雍军主力。”

    “保留十万雍军编制,”姜恒说,“其余的放回去屯田务农,为来年开春耕种作准备。”

    耿曙说“我没有意见。”

    汁绫说“我也没有。”

    曾宇附议。

    这明显违反了汁琮在三年中一统整个神州的计划,但也没有人反对,汁琮太激进了,任何一国,都不是说灭就能灭的。这三名南征的主力武将都不想再打下去了,士兵想回家,国力需要重新积累,若过于冒进,只会再招来一次四国抗雍。

    “想法很好。”陆冀道,“但只留十万编制,敌方反扑怎么办”

    姜恒沉吟片刻,太子泷却道“这就要看按原定的计划中,接下来五国联会的结果。”

    周游翻出文书,说“这场联会,将关乎天下兴亡,以及雍国能否在关内立足。设若处理得宜,将开启一个全新的局面。届时不仅不会引发四国的反扑,反而能增强雍国于中原的立足之本,只是东宫朝中尚未完成提案。”

    耿曙说“你们须得作足准备,若谈不下来,就只能用打来解决,再无方法。”

    姜恒清楚耿曙这话也是在提醒他,耿曙虽没有参与联会准备,却很清楚国与国之间,许多时候根本无法妥协,谈不下来,就必须来硬的。

    姜恒答道“我知道,除此之外,启用梁臣、郑臣,至于照水等地,则启用郢臣。”

    管魏与陆冀都没有说话,同时清楚这是姜恒十分大胆与冒险的提议,也极有姜恒的风格,自他来到落雁的第一天,这名少年便声明了自己的主张我是天下人。无论什么时候,他都在不遗余力地促进融合,淡化国与国之间的隔阂。

    对塞外三族他是这个态度,如今对关内四国,他也是如此态度,他要让雍国新的地界中,成为五国之士施展才华的土地,让他们逐渐融合在一起,最终无分彼此。

    “须得慎重,”管魏只说了这么一句,“不可操之过急。”

    姜恒点了点头,太子泷喝了点茶,说道“既然暂定如此,新的联会议程,周游在制定完全后,便提交朝廷予以核议。”

    众人纷纷点头,各自起身相辞。汁琮死后,令群臣心力交瘁的国难,终于就此告一段落。

    耿曙在殿外等待姜恒,太子泷则与曾嵘一同离开,他需要重新听取首席谋臣的报告。姜恒走出殿外,秋日的连场暴雨结束,天空碧蓝如洗,难得地令他心情舒畅。

    管魏拄着手杖出来,姜恒马上行礼,说道“管相。”

    “今天朝会上,我突然有一个念头。”管魏说。

    姜恒“什么念头”

    管魏持杖,缓慢走过姜恒身畔,慢条斯理地说“究竟是雍吞并了四国,还是四国吞并了雍”

    姜恒忽然笑了起来,说“是,我也觉得,似乎有一点荒唐、一点疯狂、一点惆怅。”

    “看似雍国即将成为这场棋局的最大赢家。”管魏悠悠道,“但谁能说,不是关内四国,将雍从玉璧关外拖了出来,慢慢地吃掉了它呢”

    “百川入海,殊途同归。”姜恒缓缓道,“谁吞并了谁,又有什么关系呢”

    “是啊,”管魏说,“天道,这就是天道,你的一言一行,无不依循着上天之道。海阁的辉煌,当真深不可测。”

    “您过誉了。”姜恒认真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之所以叫天道,正是人无法去左右的,有没有我,甚至有没有鬼先生与海阁,这仍然是最后的结果。”

    管魏点了点头。

    “联议章程,我就不插手了,”管魏又朝姜恒说,“你觉得合适,就放手去做罢。”

    姜恒敏锐地听出了称呼的改变,从前管魏都唤他为“姜大人”,如今用了“你”字,其中又隐有意味深长之意。

    姜恒说“我将尽力,管相。”

    管魏说“我相信你最初来到落雁时,并未抱有私心,哪怕有,也只因你的哥哥。”

    姜恒一笑而过,管魏说“这些年里,你为雍国做了许多,今日我有一个念头,也许距离你爹尚在时的愿望,已只差一步之遥了。”

    姜恒听到这话时,马上就知道,管魏一定已经猜出他的身份了。

    但姜恒没有逼迫这名三朝老臣站队,他已经很累了,一生为雍国鞠躬尽瘁,临到告老时,若仍躲不过,被卷入这场风波,对他太不公平。

    “今日朝中,虽以太子殿下为尊,”管魏又道,“来日中原大地,却依旧是你的战场。殿下如今对你言听计从,一旦出现无人反对你的局面,才是最危险的,须得时刻保持清醒,姜恒。”

    姜恒心中一凛,知道管魏是冒着开罪他的风险在提醒,绝不可变成另一个汁琮。

    “我会的,落雁那边,就麻烦管相了。”姜恒朝管魏行礼。

    “有缘再会,姜大人。”管魏微微一笑,朝姜恒回礼,缓慢走下高台,即日离开安阳。

    耿曙呢

    姜恒送走管魏,方才耿曙还在不远处,一转身已不知道去了哪儿。

    王宫一侧,山路上传来谈笑声,姜恒抬头望去,只见数人聚在山腰的小瀑布前,其中有一人,似乎是耿曙。

    自打从济州回来后,耿曙不再像从前一般寸步不离地跟着姜恒了,也许因为汁琮已死,再无人有能力布下无数陷阱追杀姜恒,外加血月的杀手只剩最后一名,他已不似从前般担心姜恒的安危。

    也许,他在济水上说过那番话后,便刻意地与姜恒保持了距离。这些日子里,姜恒回到安阳忙得不可开交,耿曙便在一旁沉默地看着,白天与他各坐一案后,夜里等他睡去,自己再在屏风外打个地铺入睡。

    大多数时候姜恒身边跟着的人换成了界圭,界圭就像一个忠实的影子,鲜少开口说话,甚至大部分时候消失在影子里,但姜恒只要转头,界圭便会出现,并知道他在找他。

    “你去休息几天罢。”姜恒朝界圭说。

    “我现在就在休息。”界圭说,“怎么又嫌弃我了”

    姜恒好笑道“没有。”

    姜恒最近能与界圭聊几句天的时间很少,界圭每次一抓住机会,便总不放过,想方设法地逗姜恒玩。

    “最近你哥似乎有点小脾气啊,”界圭漫不经心道,“有苦不能言,总是憋着,对身体不好。”

    姜恒淡淡道“有苦不能言的是我才对吧”

    界圭痞兮兮地一笑,姜恒知道界圭一定看出来了,他虽不一定知道他俩有什么心结,但耿曙的话越来越少,界圭不可能没有察觉。

    姜恒想了想,说“我给你点钱,你去喝酒,放你三天假。”

    “行吧,”界圭无所谓道,“既然被嫌弃了,人就要识趣。”

    姜恒哭笑不得,说“没有这意思只是想让你休息会儿。”

    姜恒觉得界圭全身带刺,只有见到自己时,才会将刺收起来,而有他在身边,耿曙也许就不想多说。

    他打发了界圭,朝山上走去,到得小瀑布前,却看见了熟悉的身影。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