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清塘

小说:拖油瓶只想种田 作者:苍蓝一
    这明明就是一脸的丑拒!

    俞善恶狠狠的瞪了周懿言一眼:“哼,旁人想喝的我亲手炖的汤,本家主还不愿出手呢。”

    “那是因为他们没上过当,”周懿言似乎是想起了一些非常惨痛的经历:“有些当,上过一次就足够记忆深刻了。”

    他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俞善这丫头,关于吃的本领全都点亮在那张嘴上了,吃的时候嘴刁,指点别人的时候头头是道。

    可只要她自己一动手,明明同样的步骤,同样的佐料,菜的味道却一定会往未知的方向发展……

    不仅如此,难吃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属性,每次都能吃得人上吐下泄才是真正的“难得”。

    说起来,俞信这小家伙运气是真好。

    一开始是家里没有铁锅,姐弟俩就用小瓦罐煮点粥——粥嘛,水加米而已,稀点、稠点、哪怕糊一点都能喝;

    后来是忙得没功夫做饭,除了在小镜庄里吃大锅菜,姐弟俩最多也就是再煮两个白水蛋。

    所以从来没有领略过俞善真正“厨艺”的俞信,才不知道自己躲过多少劫难……

    周懿言认真想了下俞善的热情款待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打了个寒颤,放下茶盏:“行了,茶也喝好了,不必张罗午饭,直接带我去拜访村长吧,然后我就回府城去了。”

    “拜访他做什么?”俞善嘟囔了一句,结果又挨了一记脑崩儿。

    “刚跟你说过,县官不如现管,怎么还是不开窍?”周懿言觉得俞善的脑门儿,还是挺好敲的,大概敲多了就能开窍了吧。

    俞善拗不过他,只好带路。

    村长俞怀安没想到,周家大少爷会屈尊来拜访,还礼数十足的奉上一份相当丰厚的节礼,顿时觉得非常有脸面。

    虽说周家的根基在府城,但是在下面几个县里都置了不少田地。

    就平溪村来说,除了后山的那个庄子,还有许多地都是周家的,村中不少人都是周家的佃户。

    也正是周家财大势大,当初白翠娘才得以顺利改嫁,还能如愿带走了俞善。

    “舍妹在村中定居,往后还有许多仰仗村长的地方;舍妹年纪还小,性子活泼跳脱,若是有什么事做得不妥,村长尽管找我。”当着外人的面,周懿言总能让人时时刻刻如沐春风。

    他的谦和态度,让俞怀安脸上的笑容都加深了几分:

    “善姐儿是个好孩子,勤快能干,又友爱兄弟,她也是我俞家的孩子,按辈分算,还是我未出五服的堂侄女,照顾她是应该的。”

    说着,俞怀安用一种不能更慈祥的眼神看着俞善,要多亲切有多亲切。

    ……俞善赶紧低下头假装羞涩,顺手抚平身上的鸡皮疙瘩。

    其实俞怀安也是心中纳罕。

    他原本以为,俞善这个拖油瓶是遭了周家厌弃,才灰溜溜的回村度日,所以就没怎么把这么个小丫头放在心上。

    上次俞善找他主持公道,他也是看着父亲发话的份上,去和了和稀泥,其实并没有怎么偏袒俞善。

    真没想到啊,这么一个拖油瓶,还是平妻的女儿,身为大妇长子的周大少不对俞善横眉冷对就是个稀罕事,这一口一个舍妹叫得亲密极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亲妹子。

    几句寒暄之后,周懿言很快切入正题:“其实,我今天来还有一事要知会您。”

    他将正月十五之后,县里要招募河工的事细细说了。

    俞怀安听完这个消息,简直如遭晴天霹雳,神色大变,脸上哪还有半分快要过年的喜气!

    这几年征的徭役都是杂役,活计也轻省,不外乎是修缮路桥,清理河渠,而且只要一个月就能服完。

    每家抽一个壮劳力去服役,地里的活计也不耽误什么。

    可是,一旦朝廷开始征力役,就大为不同了。

    首先,力役不止一个月,时长要视朝廷的工程大小而定。

    若是工期拖上两三个月,春耕怎么办?

    这没出正月就召募河工,不仅意味着明年极大可能会有水患,还意味着工期紧,劳力紧,再加上天气寒冷,许多人可能这么一去就回不来了……

    就算能回来,哪次去服力役的劳工不是累得脱一层皮,有的休养个把月都下不了床,还能干得动繁重的农活吗?

    听周大少爷的话风,这次徭役范围之广,恐怕符合年龄的劳力都要抽走,那村子可就空了。

    就连他自家都不能幸免。

    徭役,河工,水患,春耕……哪一桩都是大事。

    心神大乱的俞怀安满脑子都在想征徭役的事,相比之下,俞善立了女户,并将周家的小镜庄纳入名下这两件事情的冲击,已经不算多么震撼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已经在村长这边过了明路的俞善,心头总算又放下一件大事。

    她非常明白为什么周懿言要陪她一起拜访村长,还不是为了打出周家的名号,给她撑腰?

    有了村长的保证,下次老宅的人若是再闹,只管搬出村长压服就是。

    从村长家出来,周懿言就要回府城了。

    “大哥,真的不去看看我打理的小镜庄吗?”

    俞善还跃跃欲试,想让周懿言尝尝自己庄子上出的米粉:“跟面的味道很不一样,最多我让别人下厨。”

    “不是有你回赠的干米粉吗?我回去让人买点牛肉和牛骨,细火慢炖,熬出高汤;

    除了你给的泡菜,我觉得应该再配上点儿府城六味居的小咸菜,比如酸豇豆什么的,这样口味更丰富一些;

    对了,善姐儿你说,这米粉上若是再铺一层切得薄薄透亮的咸香酱牛肉,或者直接熬一锅浓香红亮的牛肉酱做浇头,滋味会不会更好?”周懿言笑吟吟的,越说越具体。

    “行了行了,你赶紧走吧。”俞善面无表情的送客,其实心里已经口水成河。

    啊啊啊,这不就是牛肉粉儿吗?

    大晋朝禁杀耕牛。牛肉难买得很,没有门路的俞善已是许久不闻牛肉的味儿了。

    俞善拼命压制住想吃牛肉的念头,恨恨的瞪了始作俑者周懿言一眼,偏偏周懿言还很有风度的,朝着俞善就是温文一笑。

    更气了,怎么办。

    两人慢慢走着,拌嘴拌了一路,很快,村口到了。

    书院的假期很短,过完年,初五那天周懿言就得启程返京。

    他和俞善两人都知道,这一别,下次再见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不过这对半路兄妹俩却十分有默契的谁也不提,周懿言上了马车,如同平常一样,跟俞善挥手作别。

    马车越走越远,俞善一直静静站在路口,等到看不见了才转身回家。

    马车里,书童青杉不解的问:

    “少爷,你之前不是还打算把善小姐接回来吗?怎么提也不提呢?”

    “之前我也以为,接她回府城是最好的选择。”

    周懿言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笑着说:“可等我真正看到她的时候,就知道是我多虑了。以前的善姐儿像是只被困笼中的鸟,现在……以后我不用再操心了,善姐儿肯定能过好的。”

    腊月二十七。

    小镜庄还留着过年前的最后一桩大事:清鱼塘。

    俞善早就惦记着要好好利用这个鱼塘了,以她穷人的眼光看来,周老爷只拿这个鱼塘赏荷垂钓,简直是暴殄天物!

    俞善盘算着,年前把池塘清一清,挖出的陈年淤泥,还可以堆在田里当肥料;再清理掉枯败的荷叶荷梗,等水质好了,来年可以多放些鱼苗进去;

    再使人把池塘边上的堤埂滩角都重新修得齐整结实一些,春天的时候,她另有用处。

    俞善多方打听才找到会清塘的人,提前落了定,约好在二十七这天开工。

    按对方的要求,池塘已经提前两天放水,现在只剩下中间一点点水面,肉眼可见的鱼虾乱扑。

    反正已经过了明路,俞善干脆又请村长出面,在村子里雇了十个人做短工,想争取一天干完。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小镜庄今天要清鱼塘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遍了。

    村中没什么乐子,备好了年货等着过年的村民们,不管大人小孩都跑来小镜庄的池塘边看热闹。

    一时间,池塘边人头攒动,比赶集还要热闹三分。

    负责清塘的是父子三人,姓田,他自家也有鱼塘,却是在邻县,因此跟俞善算不上竞争关系。

    俞善又承诺来年从他家买鱼苗和鱼药,田师傅父子三人更是尽心尽力。

    他们带来了两身不知什么材质做成的连体水靠,两个儿子分别穿着水靠,闷上几口烧酒,像表演似的,冲着天空大喝两声,才一人一边提着渔网缓缓下水。

    围观的村民像看杂耍一样,还有拍手叫好的。

    俞善提前买了许多木桶,早就盛好清水放在岸边,只等那边拉起一网鱼,这边就有人接过来,按鱼的个头儿大小和品种,放进不同的桶里。

    两个儿子负责网鱼,那姓田的师傅给单独请来的十个人派活儿,指点他们怎么挖淤泥。

    这田师傅倒是不藏私,直白的告诉俞善:“你别小看这清塘的活计,塘底的淤泥多了不行,鱼容易害病;少了也不行,池塘渗漏,存不住水,到时候水不够肥,也养不住东西。”

    俞善深以为然,任何事都是术业有专攻。田家三代人都养鱼,经验肯定比一般人丰富许多。

    只是每清出一担淤泥,杨庄头都会指点短工们挑到地里,铺得厚厚一层,这番动作,倒是吸引了村长俞怀安的注意。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