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这些商人, 秦国的国库不到两年就变得充盈起来。
而秦国境内的道路,也随着其他国家金银的流入,慢慢铺满了整个国家, 让秦国的交通变得比以前便利了无数倍。
因为秦律, 秦国的经济向来是所有国家中最差的。
但在公路被修好之后,因为货物的流通, 整个秦国的经济竟然慢慢起来了。
咸阳这种一国都城自不必说,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存所有城市中最繁荣的城市。不过街上的商人仍旧少见秦人,大多是其他国家的商人在咸阳开店。
客人多,店铺自然也赚钱。
都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按照正常情况,咸阳本地百姓看到这么多魏国人、楚国人、燕国人等,在自己的国家大肆捞金, 肯定会非常生气,甚至生出对国家的怨念
毕竟他们没人愿意做生意,就是因为秦律。
但奇怪的是, 咸阳城的百姓没有一个对这种情况有意见。
为什么会没意见
信陵君问过上百位百姓,最后却没有一个人对国家的举措心生不满,言谈间反倒比以前对秦律的认同感还要更高了。
他整个人都懵了。
信陵君之前满腔报国之心也被魏王一盆冷水浇得透心凉,直接放弃所有抱负, 回到楚国挥金如土、寻欢作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关注各国局势了。
后来还是春申君提到国内对秦镜追捧, 言谈间更是提到自己没能得到一方秦镜的遗憾, 让他燃起了兴趣。
左右他如今孑然一身,便干脆带着人不远万里来到了咸阳。
城门一眼, 信陵君便愣在了原地。
信陵君年轻时也曾来过咸阳, 犹记得当时的情景
来往百姓虽眼神如虎似狼, 身形更是高大挺拔,但面容沧桑,衣着褴褛,比之其他国家的百姓还要更加凄惨。
但如今
信陵君看着无论出城进城,脸上都洋溢着笑意的百姓,心里突然一咯噔,强烈的不好预感缠绕着他的心脏,几乎让他无法呼吸。
一个人的生活如何,外表总是骗不了人的。
信陵君惴惴不安地进了城,看到眼前车水龙马,人声鼎沸的场面,心里不好的预感愈发浓重。
直到,他打听到咸阳城内的商铺,多是其他国家的商人在经营。
然后,才有了之前那一幕。
信陵君想要知道秦国百姓对国家认同感这么高的原因,于是再次带着手下四处打听。
一开始大家还很防备,但在信陵君让人买来许多小糕点,分发给他们问话的老百姓后,他们的戒备才减轻了,后来听到信陵君的问题,确定不是什么不可告诉他人的机密了,这才开口回答了他的问题。
信陵君也是在这时候,才弄清楚了秦人不介意其他国家的商人,在咸阳开店赚钱的原因。
一来,这些商人在秦国开店卖货,确实客观意义上,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也有了更多可买的商品;
二来,这些商人租赁商铺,也会给秦人钱财;
三来则是因为,这些商人虽然在咸阳了赚了不少钱,但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他们从秦国百姓手中赚走的钱其实是少数,真正的大头同样来自其他国家到咸阳做客的商人;
因为这群手中有钱的商人,才真正的舍得花钱。
但秦国百姓对朝廷没意见的最关键原因,还是由于太后赵馨提前告诉过百姓,国库里面根本没钱修路。
可问题是,不但秦国各个城市之间的主干道已经修建好了,就连一些大城市与县城、小镇的道路,也在开始修建了。
百姓也不傻,反推一下就知道,国家这是赚钱了。
但钱从哪儿赚来的
其中一部分当然是梯田与堆肥等措施推广后,额外收拢到国库的税收。
但种地赚不赚钱,老百姓可是最清楚的人。
所以定然还有另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钱财,是从其他地方赚来的钱。
这两年来,哪怕赵馨又做了许多事,但风头最盛的还是两年多前的玻璃与镜子。
镜子产量少,而且款式多种多样,随着时间流逝,镜子的外观也经历了无数变化,加入金银等金属做外壳与包装后,愈发奢靡夺目,价格也一日高过一日。
于是渐渐的,秦镜已经成为各国贵族富商们炫富的必需品
若是没有一方秦镜,他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钱。
至今,仍有不少商人不远万里从其他国家来到咸阳蹲守,只要那个镜子铺一上货,立刻就有人冲进去抢购。
这热度至今未消退半分。
原本商业萧条的咸阳会变得这般繁荣,就是由于选择“蹲守”的商人实在太多。
这些人的存在衍生出来了住店、跑腿、吃饭等商业行为,再有一些商人为了房子蹲守期间只进不出,又带了许多商品过来贩卖,以求减少损失。
这样的人多了,商业自然渐渐发展起来,又吸引了更多的商人往咸阳涌来,最后造就了一个经济繁荣的咸阳城。
而玻璃同样在这两年内,逐渐走进每一个贵族富豪的家中。
那晶莹剔透的杯具酒具,由工匠精心制作的各种巧夺天工的工艺品,还有并不稀奇,但安装在门窗上、或是替代瓦片后,会让整个房间都亮堂起来的玻璃窗与玻璃瓦等物品,都受到了商人们强烈的追捧。
秦国百姓对这些商人没有意见的原因就在于,不管这些商人到底在咸阳这地界儿赚了多少钱,最后都会因为购买镜子或玻璃而囊中羞涩。
而众所周知,镜子铺是朝廷开的。
镜子铺赚的钱也进了国库。
就算有百姓想不通其中关窍,时不时就听到前来购买玻璃与镜子的商人们酸唧唧地开口说,“秦国的公路中有他们一份贡献的时候”,也回过神来了。
朝廷赚的钱并未私吞,并未用来提升太后秦王与其他贵族的奢靡生活,而是用来全国修路了,修路后最终获利的还是百姓
如果这还能不满,那不是忘恩负义了吗
要知道,秦国连见义勇为都是写进了法律的义务行为,忘恩负义这种品行有缺的人,绝对是会受到万民唾弃的。
信陵君听完,人都有些傻了。
等回到客栈,他立刻让人去找了几个魏国商人回来询问。
从那些秦人口中就可以知道,这些商人很清楚他们花在镜子铺中的钱,都被秦国王室用来建设发展秦国了。
可让他生气的是,这群商人明知道这个事实,仍旧前赴后继地给秦国送钱
魏国的商人很快被带到了信陵君面前,但面对他的诘问,商人们哪怕尊重信陵君,同样反驳了他的问题。
“信陵君所言初听有理,可仔细一想却非常没道理。您这般说,好像我们在支持秦国发展,然后回头攻打魏国一样。”
信陵君不满“难道不是”
“虽然是,可送给秦国的金银,并非我们的啊”
“怎就不是你们的”
“您怎么忘了,我们买下这么多的镜子与玻璃,最后都是要带回魏国,转卖给魏国的贵族,妃嫔,王子王孙,乃至魏王本人的呢我们就是个跑腿的而已。”
“对啊信陵君,我们虽然也抢到了一两面镜子,但一面都没留下,可全都转卖给了贵族王族。这一出一进,我们买镜子与玻璃的钱可都回了自己的口袋,不但如此,还赚了一笔跑腿费呢。”
“您也别说让我们不要买镜子的话,我们虽然眼馋镜子,却更想要赚钱。而这一笔不菲的跑腿费,就算我们不要,这世上多得是人要,就算是您也是拦不住的。”
商人逐利,一向恶名昭彰。
但这件事,与商人还真就没太大关系。
信陵君再一次体会到了,上次千里迢迢回到魏国,却得知有人想在家门口将他杀死栽赃楚国的时候,那种铺天盖地且无法挣脱的无力感。
是的,就算是他,也拦不住。
自己的家人,以及那群贵族的脾气秉性到底是什么样子,他这个魏国人再清楚不过了。
几个商人见信陵君面色铁青,不由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信陵君摆摆手,直接让人离开了。
休息一整天后,信陵君带着下属,乘上马车离开了咸阳城。
他并未离开秦国,而是顺着咸阳城外的水泥路,想要亲自体验一下这种秦国太后宁愿舍弃奢靡生活,也要在全国铺设的道路,到底有什么好的。
来之前,他满心惦记着咸阳城的镜子,并未注意其他。
而这一体验,立刻就感受到了,这种水泥路的优越性。
第一个感觉就是,非常快。
而且很平稳,就像是坐在云朵上一样,完全没有以往几乎要将自己的屁股颠成八瓣的颠簸感。
信陵君顿时明白,自己之前为何能在马车行进之时陷入酣眠了。
这种水泥路,果然非常优越。
紧随而至的,却是担忧
这种道路越是好,对其他国家的威胁就越是大。
信陵君对经济没什么研究,但他从这种公路的速度与平稳性中,窥见了另一个让人胆寒的优点。
若这种水泥路真的铺满了整个秦国,一旦开战,秦国召集军队的速度,以及将全国各地军队送到前线的速度,都要比起其他国家快上几十倍。
兵贵神速,这些时间差很可能直接影响到一场战争的胜败。
信陵君最优秀的,就是他在军事谋略上的才能
他是战国后期,唯一一个可以将六国军队,拧成一股绳的将领。他死了,秦国才将魏国彻底收入囊中。
信陵君压抑着心头担心,命令马夫继续往前。
没多久,他们来到一个岔路口。
马夫停车,让侍卫去拦住一辆路过的马车问路。
这一路上人来车往地,倒是不难找人。
过了会儿,马夫小声问道“信陵君,前面出现了一条岔路,一条通往雍城,一条通往蜀郡。您看,走哪条路”
信陵君顿了顿,开口道“去雍城吧。”
其他城市没有太多参考意义,反倒是雍城这个秦国前都城的现状,更让他感到好奇。
咻啪
马鞭一挥,马车再次上路。
信陵君坐在马车内,脑子昏昏沉沉地,他又不想睡,于是开口与马夫聊起天来“你之前是怎么找到人问路的好像没怎么耽误时间”
他记得,以前若是马车的车辕坏了,不在路上等个几时辰,是肯定遇不上人的。
马夫目光直视前方,高声答道“是侍卫过去问的。这一路上有很多人路过,几乎每隔一盏茶时间,就有一辆马车从我们身边驶过,偶尔还有车队从我们旁边路过,想找人问路很简单的。”
信陵君却因为这话怔住了,半晌,他摇了摇昏沉的脑袋,掀开车帘往外看去。
正好,一辆马车从前方行驶过来,而后与他们擦肩而过。
信陵君甚至认得,那辆马车的主人。
因为那辆马车上,刻着其家族的家徽图腾。
那是姬姓韩氏,韩国王室的家徽图腾。
可他们去雍城做什么
“去买下香皂或者精致华美的衣服和布料吧”马夫笑着回答,“因为前秦王在雍城养老坐镇,雍城这几年可繁荣了,不但各种香皂肥皂供不应求,雍城那些颜色鲜亮的毛衣与布匹也有好多人想买的。信陵君您之前不是还写辞夸过那些舞女身上的衣服好看那些布料大多是出产自雍城哦”
难得有机会回答信陵君问题,马夫就跟话唠似的喋喋不休地将自己知道的所有东西,都说了个干干净净。
隔着一张车帘,信陵君的脸色却随着马夫的话,越发沉凝起来。
等赶到雍城,看到繁华程度与咸阳不相上下,甚至因为那一车一车的羊毛,而看起来比咸阳城更加繁华的雍城,信陵君陷入了无尽的沉默当中。
就在他犹豫着是进城,还是折返的时候,城门侍卫在他脸上看了几眼,然后带着几个人就围了上来。
不等信陵君开口,领头之人便道“尊上可是信陵君王祖前几日便听闻您要来,已经等候几日,信陵君若是不介意,还请进城一叙。”
信陵君怔了下,旋即苦笑着点了点头。
咸阳宫内,嬴小政好奇地看着赵馨“阿娘若是在意这个信陵君,为何不在他刚到咸阳城的时候,就将他带到宫里”
赵馨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道“你太年轻,恐怕压不住他,我又不擅长你们那种一句话埋三个坑的说话方式,还是让他与你曾祖父打交道,更让人放心。”
“你就不担心,他不去雍城吗”
“若真如此,”赵馨笑了笑,“我恐怕就要将人请进来,让他与范相国聊一聊了。”
都是多智近妖的人物,想来应该有足够的话题才是。
嬴小政看向赵馨“那为何不一开始就请范相国,与信陵君会上一会呢”
赵馨无奈地看着他“你不会忘了,范相国以前是魏国人吧”
嬴小政一愣“原来范相国也是魏国的啊”
赵馨忍俊不禁,只觉得这个“也”字吧,那是相当有灵性。
信陵君与嬴稷二人到底说了什么,无人得知,最后的结果却随着往来的商贾传遍了所有国家。
信陵君,决定定居雍城,与秦国王祖嬴稷作伴了。
春申君得知这消息,人都吓傻了。
虽然信陵君两次扬名机会,都阴差阳错地被破坏了,但作为与信陵君关系最好的公子,春申君对他的才华最清楚不过。
信陵君投靠秦国
春申君暗骂魏国简直有毒,有才的人全被逼去秦国了
送了一个商鞅给秦国,让秦国摁着其他国家打还不够,又送了一个拥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张仪,然后又送了一个多智近妖的范睢,现在连自家王室子弟信陵君都送去了
春申君气炸了都
哪怕之后信陵君写信,告诉他自己并未打算为秦国效力,但这种事儿谁相信呢
反正他不信
魏王也不信
他不但不信,反倒像是找到了理由一样,到处宣扬自己当初就是看出了信陵君迟早投敌,所以才会排挤信陵君。
信陵君知道这个消息后,心里到底是何感想,外人不得而知,但在不久之后,他直接在雍城买下了一座宅邸,整日闭门不出,连追上门来的门客都不接见,可见其心情如何。
赵馨对信陵君与嬴稷之间的谈话还是挺好奇的,但她也没时间专门到雍城去问,何况这个结果已经让她非常高兴,便没有再做什么。
再者没多久,她便得到消息,说是出使西域多年的吕不韦,带着一商队的货物,已经抵达了匈奴部落,再有一个月左右就要抵达秦国边境了。
这消息可比信陵君与嬴稷之间的谈话重要得多,她立刻吩咐下去,让人准备好给吕不韦等人接风洗尘。
赵馨给吕不韦与嬴子楚二人的地图一模一样,上面都标注了世界各地独有的香料和作物。
因为当时说的是出使西域,所以赵馨一直以为,吕不韦抵达楼兰之后,便会以楼兰为中心,开始往西域各国接触,并从他们手上交易葱姜蒜、胡椒香叶等各种香料,以及棉花等对秦国有用的植物。
但让赵馨没想到的是,吕不韦这人胆子贼大。
因为手上有西域各国想要的羊毛制品与丝绸、漆器玉器铜器等物,所以吕不韦与西域各国的王室接触得非常顺利。
他本也是个聪明人,所以很快就与西域各国达成合作,让他们帮自己收集地图上的植物种子。
葱姜蒜算什么
苜蓿葡萄石榴,芝麻蚕豆黄瓜,核桃香菜胡萝卜等张骞带回来的植物,吕不韦都带回来了,张骞没带回来的茄子菠菜胡椒等物他也带回来了。
最重要的是,他连棉花都带回来了。
赵馨看到这些熟悉的植物时,还有些不敢置信,等拿出地图查阅,发现确实有不少原产地在欧洲的植物被带了回来。
她难得怔住。
嬴小政也看过赵馨耗时一年绘制的地图,不由与赵馨陷入了同样的疑惑之中。
等到上朝论功行赏的时候,赵馨与嬴小政才知道缘由。
原来,吕不韦在换到地图上标注的葱姜蒜等物后,觉得有些不甘心,所以没有选择折返回程,而是在西域各国商人的带领下,前往了大食等国,之后更是随着商队去了欧洲。
赵馨“”
这可真是“人有多大胆,地多高产”的真实写照。
这个时候的许多国家政权都还没有建立,很多国家甚至还在战乱之中,吕不韦竟然敢在这种情况下去做生意
哪怕是赵馨,也不得不为他竖起大拇指
这胆子,可以包天了。
索性,最后的成果非常喜人。
赵馨看向嬴小政“陛下觉得,吕博士此行功劳,该如何封赏才好”
嬴小政思索片刻,道“吕博士为我大秦带回无数作物,更有棉花这等神物,合当封其为侯。”
一起出使西域的其他人同样论功行赏,过程省略,暂且不表。
吕不韦站在大殿,眼底难掩激动。
其他人虽不知王上为何封其为侯,但看太后与范相国、武安君三人都没有异议,便也没有出言反对。
之后一番商议,最后定下了穰侯,并赐其蜀郡食邑十万。
又将其官职,提拔到了九卿之一的典客原典客已升职位置。
只是没有封地。
但吕不韦对此接受良好,完全没有异议。
他原本以为自己此行归来,最多被提拔为九卿之一,没想到竟然还能封侯,自然喜不自禁。
他来到秦国,本也是为了封侯拜相。
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只是带回了一些香料与棉花,就被封了侯爵,等到嬴子楚将真正可能造福秦国万万百姓的粮食带回来,他的功勋,只怕比自己更高。
事实也正如他预料那般。
也就一年不到,嬴子楚一行人便带着无数种子,回到了秦国。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