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过河拆桥】...)

小说:嬉闹三国 作者:春溪笛晓
    第二日曹冲让周不疑把诗文整理整理, 搭配秋蟹吃法不着痕迹地散播出去,尤其要突出渲染吃起来多风雅多有格调,只有有地位有品位的人才懂得细细品味其中妙处。

    在荆州时周不疑已经展露过营销天赋卖茶, 曹冲对他的实力很是信任。

    曹冲笑眯眯地说道“此事不着急,循序渐进就好, 左右大伙真正吃上秋蟹估计得等明年。”他顺道把南北大融合的重要方略给周不疑讲了讲,要他搭配这个搞宣传。

    周不疑点头把活揽下了。

    曹冲把事情安排停妥,便去给太学开学做最后的排演。

    太学开学当天, 曹操是要亲临主持祭祀仪式的,这种仪式倒是对封建迷信没什么关系,单纯只是表达对往圣先贤的缅怀与传承之意。

    曹冲想着开学光一个祭祀仪式不够带劲, 早前便叫人排演了两场戏, 一场是周游列国,一场是孟母三迁。

    这就是太常职能足够广的妙处了, 曹冲毫不费劲地从太乐那边薅到一批优伶与乐师,又安排出身世家、品位出色的实习生天天去盯着排戏,对每句台词都反复推敲琢磨

    现在,是验收成品的时候了。

    其实前段时间曹冲也来验收过一次, 不过他停了一会就觉得犯困, 要求推翻重来, 务必要演出让人不困的效果来。

    真是愁坏了底下的实习生,他们觉得能排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曹冲只得捋起袖子教他们几招突出舞台效果的招数, 让他们照着这个思路改戏。

    都是聪明人,举一反三是基础技能, 实习生和优伶们很快按照曹冲的要求砍掉让人犯困的部分, 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突出主题

    周游列国这出戏,讲的是孔子向诸国寻求任用的故事。

    大伙是时间都是宝贵的, 曹冲让人重点突出其中一两个国家发生的事,其他只点出他在每个国家表达的主张便好。

    曹冲着重想突出的是孔子这个时期辗转求明主任用的思想“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孔子早年对于弟子为得位不正的人做事很不满,后来在周游列国途中晋国有个佛z的官员搞叛乱,想请孔子去帮忙。

    当时孔子考虑要答应,弟子们不解地问“以前您说有人干不好的事时,我们不能加入他,那您为什么要去帮佛z”

    孔子就对弟子们说了这样一段话“对,我是说过。只不过足够坚硬的东西是磨不薄的,足够洁白的东西是染不黑的。我的志向不会改变,可我不愿意当只能挂起来看而不能吃的匏瓜。”

    对于碰过许多次壁的孔子来说,哪怕是一个不怎么算明主的人来相请,只要对方能接受并采用他的政治主张,他也愿意去尝试

    曹冲相信文武百官和太学博士之中肯定还藏着不少面服心不服的人,所以准备搞搞宣传你看看别人孔子为了得到任用都不断放低择主标准了,现在有这么好的朝廷可以效命,你们还想那么多有的没有的做什么

    我们,要向孔子学习

    至于第二场孟母三迁,那就比较传统了,讲的是一开始孟母带着孟子住在坟头周围,孟子一天到晚学人办丧事,孟母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搬家;孟母搬到市井之中,孟子一天到晚学人行商贾之事,孟母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再搬家;最终孟母搬到学宫周围,孟子学的都是揖让进退、祭祀宴客之事,欣慰地说“这才是孩子适合住的地方”

    作为类似于故事中这个“学宫”的存在,太学不得做好表率作用

    明儿就要搞太学开学典礼了,曹冲拉着荀攸和司马懿来看周游列国和孟母三迁这两出戏的彩排。

    主要是让他们看看有没有需要避讳的地方,有的话赶早让人改改

    对于曹冲让人排戏这件事,荀攸自然是知晓的。

    想到明日曹操他们都要到场,荀攸没有松懈,特意腾出时间过来看彩排。

    两出戏看完,荀攸和司马懿都有些吃惊原以为曹冲只是排两出戏热闹热闹,没想到这两出戏看起来竟演得似模似样。

    尤其是周游列国,完全演出了孔子的半生坎坷,每次他不得任用、慨然离去,都让人跟着惆怅。

    都想良禽择木而栖,可好木兴许不想要良禽

    经历过汉末动乱的人看着孔子怆然坐在黄河前弹陬操悲叹天下失道的一幕,不能说代入感太强,只能说完完全全就是身临其境

    至于孟母三迁,那也是演绎得可圈可点,很有教育意义

    两出戏的选材没什么可挑剔的,荀攸与司马懿讨论了一下,觉得没太大的问题,不仅这次可以演,以后还能让他们去别处演演。

    这么好的台本、装扮和配乐,只演一次太可惜了

    曹冲收到荀攸两人的好评,夜里便安心地睡了一觉。

    第二日一早,他早早起来随着大部队去了太学那边。

    虽说太学的架子是他一手搭起来的,可在曹操领来的文武百官面前他的分量还是有点不够看,只能老老实实地在旁边当陪客。

    曹操亲自主持了祭祀仪式,对这段时间陆续到太学报到的太学生们发表了一段简短的讲话,便被人领着入座,观看曹冲让人排演出来的两出戏。

    曹操自觉自己是爱好文学的人,心里对孔孟之道虽然不甚赞同,但为了天下安稳还是没有抄儒学的家。

    听曹冲介绍说这两出戏讲的是孔孟之事,曹操本来觉得肯定不怎么样,结果等乐声一起,他便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

    不管内容怎么样,乐师倒是挺不错,这曲子绝对不会让人打瞌睡。

    等到正戏开锣,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身形高大的孔子吸引过去。

    看着每到一地基本都碰了一鼻子灰,仍是执着地发表着自己的政治主张,配乐还一次比一次苍凉,众人都觉心酸不已。

    到孔子说完“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后又仰头叹息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所有人都能清晰地感觉到孔子的痛苦与悲怆,甚至觉得他仰起头时应当时在流泪,在为天下失道而流泪

    最终这出戏结束语孔子坐在黄河边上谈陬操,一声接一声,如泣如诉,悲凉不已。

    了解孔子生平的人都知道,周游列国到这里还未结束,孔子的后半生只会更坎坷,天下只会越来越乱

    等回过神来,不少人才发现自己竟已泪流满面。

    他们悄悄把泪水擦干,另一出戏也开始了,这次出来的是几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天真的嬉笑声拉回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到孟母三迁演完,所有人的心情差不多都平复过来。

    这两出戏讲的都是一个“择”字孔子择主,孟母择居。

    正是这一次次的选择,造就了孔孟这两个儒家奠基人

    相比孔孟所在的时代,他们现在要幸运得多天下已经安定下来了,他们不必再辗转各处寻求明主,只需要一心一意为朝廷效力就好

    至于弃汉投魏是不是丢脸的事,那自然不是。孔孟尚且辗转诸国,他们难道比孔孟还了不起

    如今的朝廷样样完美吗那肯定不是。

    可是正因为不完善、不完美,所以才需要更多人才为朝廷效力

    看到路上坑坑洼洼,有的人会漠不关心地绕着走,有的人会捋起袖子把它填平。朝廷需要的,就是后一种人

    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于自己他们可以一展自己的才能,于子孙后代而言也可以为他们开创一个适合生存的盛世

    两出戏演完,曹操领着文武百官退场,太学师生在原地恭送他们离开后便开始议论起来。

    读书人基本都读过论语和孟子,只是没有特意去总结过孔孟的生平。

    这两出戏给他们展现了不一样的孔孟,让他们对孔孟的印象更为深刻、更为立体,尤其是回忆论语里的章句时更是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另一边,曹操把曹冲也拎了回宫。

    曹冲本来还想在太学里面溜达溜达,偷闲半日,没想到直接被曹操提溜走了。

    到哪偷懒都是偷懒,曹冲也不嫌弃。他跟着曹操在禁苑里头漫步,嘴里还积极询问“您觉得今天这两出戏排演得怎么样”

    曹操对儿子一向采取“能不夸就不夸”“夸也是勉强夸夸”的教育方针,见曹冲凑在自己身边发问,给了个马马虎虎的评价“还行。”

    曹冲自动把这两个字切换成“好极了”“你真棒”,大胆地和曹操提出换岗想法“其实孩儿挺适合去管太乐的”

    太乐,管着朝廷所有演艺人员

    每天看帅哥美女吹拉弹唱、跳舞排戏,想想就很快乐甚至还可以借口说要出去采风,带着底下的人到处玩耍

    这是多么适合他摸鱼的衙门啊

    曹操横曹冲一眼,淡淡说道“然后天天与那些个优伶乐师厮混”

    曹冲试图纠正曹操的错误观念“优伶乐师也是堂堂正正挣俸禄,您不能瞧不起人您看看他们今天演得多好,很多人都看哭了”

    曹操无情驳回他的换岗要求“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别一天到晚琢磨这些不切实际的事。”

    堂堂皇子一天到晚跟优伶乐师混在一起算什么事何况瞧着这小子眼神忽闪忽闪的,一看就知道没想什么好事,曹操会答应他才怪

    曹操撵曹冲回去干活。

    对于曹操这种过河拆桥、连儿子小小要求都不答应的可耻行为,曹冲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唉声叹气地回太常衙门去了

    太学顺利开学,不少没能考进太学的读书人也没离开,纷纷租住在洛阳一带。

    隆冬时分,一个叫魏讽的读书人也来到了洛阳,他风度翩翩,能言善辩,时常发起文会,洋洋洒洒地表达自己的各种观点与见解,很快在洛阳众多读书人之中崭露头角。

    曹植听说出现了这样的人才,欣然前往结交。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