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凤姐儿
凤姐儿弥留之际, 回顾这两生两世, 前一世机关算尽, 含恨而终;后一世依然机关算尽,却是高居后位, 子孙满堂。
果然,一个人无论想要什么,都应该努力去争取。若是不争,就只能等别人来施舍。既然是别人施舍,那究竟舍什么给你,自然就是别人说了算咯
只是, 争取什么,还需考虑清楚。那些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东西, 就不要白费精力了。
比如奢求一个花心风流薄幸的男人对你专一;
再比如奢求一心想要谋夺你一切的人会高抬贵手,将一切都还给你。
她的前世,用一辈子的愚蠢践行了这两条, 结果却是一无所有
好在, 上天垂怜,让她重来一世, 弥补了前生所有的遗憾。
承正十三年, 皇太后王氏崩。
关于宝钗
宝坐在银杏树下,听着儿子朗朗的读书声,摸摸微微隆起的小腹,忍不住露出幸福的笑容。
她觉得, 自己这一生实在好运。年少之时,父亲视如掌上明珠,亲自教养,宠爱非常。
后来,父亲早逝,母亲带着她与哥哥投奔了舅舅家里。她原本以为,寄人篱下的日子定然不怎可好过。
可舅舅威严,能约束哥哥。舅母慈爱,并不以自家是商户而鄙薄,不但精心教养自己,还为自己寻了一个上进的夫婿。
她的夫婿是个寒门学子,原本母亲是不怎么满意的。可宝钗却知道,她虽然寄居在承恩公府,但毕竟不是承恩公府的正经小姐。那些有意求取她的高门,不是看中她丰厚的嫁妆,便是攀附公府之辈。而这些人,又能有什么好的
舅母不在高门中为她择婿,而是在新科举子中挑选了一个品格端方、家境简单,又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青梅竹马、表姐表妹的,对宝钗来说,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因为,宝钗并不甘心嫁一个门当户对的皇商,虽一辈子富贵,却也一辈子低人一等。
如今,她的丈夫已经三十五岁了,前面谋外放,做了一个五品知州。这样的年岁,这样的官职,在那些世家大族眼里,根本不够看。可在寒门学子之中,已经是年少有为了。
外面有不少人说些酸言酸语,说什么她夫婿是靠着妻子的裙带,靠着承恩公府才能爬的这么快。
宝钗是知道她夫婿能为的,自然十分不忿。好在她家里那个不是个假清高的,不但不生气,还反过来安慰她“他们说的,也不算全错,至少有舅舅在,从来没有人敢昧了我的功劳。要我说,他们都是妒忌,妒忌我娶了你这么一个品行、家世无一不好的娘子。”
宝钗本不是爱与人调笑的,也被他逗得破颜,嗔道“又说胡话了”
虽然她这个五品宜人的赦命不算什么,见了许多上官家的夫人都要陪小心。但宝钗觉得很快乐,在陪伴丈夫一步一步的高升中,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她薛宝钗,天生就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女人啊
关于黛玉
黛玉自己都不知道,明明自己挺活泼的一个小姑娘,怎么一遇见舅舅家的宝玉,就分外的多愁善感,仿佛有流不完的眼泪
其实,当初母亲去世,父亲要送自己往外祖母家时,黛玉是不怎么愿意的。一是不忍心老父一人孤苦伶仃,二就是自小听母亲说起外祖母家里的事,觉得他们公侯府邸规矩太大,不是她一个五品御史家的姑娘能适应得了的。
可父亲却不知为何,一意孤行,非要把她送走。言语之间,流露出若非是我林家数代单传,五服无亲,就将她送回族中了。
黛玉便知晓,她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了。
于是,母亲的热孝刚过,父亲便租了一条大船,托付西席先生贾雨村,将她送到了京城荣国府。
她自小聪慧敏锐,看得出来,对于这个西席先生,刚请入府中时,父亲还对他颇为欣赏,但随着时日越久,找他谈天喝酒的频率越低。黛玉觉得,若非是正逢母亲病重,父亲没有过多的精力,怕是早就打发了他,为她另聘一位了。
若非是心里不信任那贾雨村,父亲也不必再重重的付了他酬金之后,还另外修书一封,言明了是托二舅舅给他谋复职的。
若是父亲真的欣赏他,有心助他青云直上,又何必借助荣国府的人脉且不说父亲自己的同窗、同乡、同年,但我林家虽有败落,却也有数代列候赞下的人脉。
说到底,不过是父亲根本无心助他,却又为着黛玉,不得不捏鼻子给他指条路罢了。
当然,后面的这些黛玉当是不懂的,还是后来父亲回京了,亲自教她读书的时候,露出的只言片语,她自己拼凑猜想的。依着她对父亲的了解,她这猜测也八九不离十。
后来发生的事情,也更证实了这贾雨村是个凉薄负恩之辈。
外祖母逝去之后,大舅舅和二舅舅分了家。因着二舅母的缘故,两兄弟说是仇人也不为过了。
二舅舅从前总是仗着荣国府的人脉行事,可分家之后,大舅舅如何肯再庇佑他半分
因此,没过多久,二舅就得罪了上峰与同僚,眼看官位不保。
这个时候,当初被二舅舅相助过的贾雨村已是官居二品,为刑部尚书。二舅舅向他求救,他面上应了,转眼却又收了二舅舅对头的银子,把二舅舅往死里踩。
最后还是爹爹不忍心,打通门路,保下了二舅舅一家子。
因父亲有能力有人脉,他回京之时,圣人又正值用人之际,父亲人到中年,官路反而畅通了起来,身体也慢慢的好了些。
黛玉在荣国府听够了那府里下人的闲话,知晓世人对绝户之家何等苛刻。
因此,哪怕心里着实不愿意有人取代母亲的位置,为着林家,还是忍着与父亲商议,请父亲续弦。
哪知父亲也早想到了这些,听了她不情不愿说出的话,只是笑了笑,从书里拿出了几封书信,递到了她的面前。
黛玉不解,展开一看,却是父亲与本家的通信,是要商议从本家过继嗣子一事。
林如海道“我年少之时总是心高气傲,不觉得宗族助力如何。直到前几年在江南举步维艰,才猛然惊觉但凡咱们有个亲近的族人,为父又何必将你托付给外姓之人”
原来父亲有有心接机与族中修好。
没有人来取代母亲,黛玉自然是高兴的。
或许是因着林如海官运亨通,林家宗族那边反应也很迅速,两三个月后,就送来了五个十岁以下,五岁以上的童子。
林如海吩咐管家一样安置好,平日里就教他们读书,也看不出来对哪个特别。
这五人中也有那机灵的,想着来讨好黛玉。黛玉事先已经得了父亲的吩咐,讨好的来者不拒,却从不相帮。
又过了三个月,林如海那边已经把这五个孩子的底细都摸清楚了。他又结合这三个月来观察的结果,最后选了一个父亲早亡,母亲改嫁的七岁孩子。
未免族中有人不满,林如海干脆就将现有的家业分了一半给族里,并立下契书他百年之后,族中不能再打他儿女家业的主意。
族老们得了这么大好处,又兼林如海正是在朝中得用之时,哪里会不应
林如海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这孩子虽沉默寡言,性子也执拗了些,却不是那等忘恩负义之辈。
黛玉这一生,虽母亲早逝,但有父亲疼爱,亦有兄弟扶持,虽称不上十分的称心如意,但也算一生合乐了。
只是一点儿,临到弥留,她也没想清楚怎么她一与舅舅家的宝玉碰上,就止不住的多愁善感
关于贾兰和王仁
这两个,都是凤姐儿心里恨毒了的人。虽然这一世因着凤姐儿站得太高,双方根本就没有什么交际,但这也并不妨碍凤姐儿报复他们。
王仁好解决,他自己本就是个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的,凤姐儿只需吩咐一声,不许人接济他,他自己就把自己给作死了。
贾兰却是要麻烦一点儿。
李纨与贾兰这对母子,皆是冷心冷肺之徒。前世的时候,李纨就因凤姐儿得了管家权的缘故,对她妒忌不已,并时常仗着贾史氏的怜惜拿话刺凤姐儿。
那时候,凤姐儿可怜她孤儿寡母的,最多在嘴上回两句,从来都没有借管家的便利苛待过他们母子。
其实,李纨又凭什么妒忌凤姐儿呢凤姐儿乃是长房长媳,管家理事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只是这世上就是有一种人,见不得别人过得比她好而已。
若仅是如此,贾家败落,李纨与凤姐儿也不会再有什么交集。
可是,凤姐儿却再也想不到,自诩出身书香门第的李纨,竟然会默许自己儿子,把自己的堂妹卖入那种地方这书香门第的教养,可真是让凤姐儿大开眼界呀
凤姐儿知晓,李纨一直督促贾兰读书,一心想让贾兰考取功名。凤姐儿便干脆利落的让人毁了贾兰的容貌,让他再也不能参加科举了。
随着贾史氏逝去,贾家两房分家,李纨与婆婆贾王氏的矛盾终于摆上了台面儿。贾王氏虽然不聪明,但折腾儿媳妇的手段却是高明的很,时常让李纨有苦说不出。
等她好不容易熬死了婆婆,自己的身体也垮了。
更重要的是,她一辈子的心愿,就是让贾兰考个功名,却是要留到下辈子去实现了。,,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