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第 86 章

    宣和生辰那日, 不但有名下店铺为他庆生, 各种珍宝从各地运送回京,更有百姓自发为他祈福, 动静比第二日的万寿节, 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经了万寿节这一遭, 暂时没人敢找他麻烦。

    群臣都将参他的折子压下,言官都暂时没敢找他麻烦, 唯独一人, 不但没有压下,反而在大朝会上进了一道万字的折子,讨伐秦王。

    大朝会除了地点不同, 参加的人更多一些,奏议的内容同平时的朝议是差不多的。讨论的事, 一部分是皇帝提前定下的, 一部分是朝臣上奏,这其中也包含了工作汇报,或者某些政策提议, 不管是哪种, 上奏的朝臣都要都要先写好折子, 然后再在朝上进行口述奏答。

    这位新科状元受封从六品翰林院修撰, 若非是在御书房行走, 跟在皇帝身边, 连参加大朝会的资格都没有。

    状元三年一个, 考上了自然是风光无限, 前途不可限量,但今日朝上就有三位状元。

    说到底,前途也只是前途,没有真正成为现实之前,一切都是虚的,在大部分人眼里,他也不过是刚入朝的晚辈。

    他忽然站出来说“臣有本奏”时,所有人都以为是皇帝授意的,毕竟在御书房行走,怎么也能算是天子近臣。

    先帝时,常有人揣摩上意,上些折子试探皇帝的意思,有时候这也是皇帝对朝臣的试探。但谢淳登基这几年来,大家也摸透了他的脾性,他是说一不二的性子,愿意听听建议,采纳与否在他,而他若有要做的事,众人的反对意见从来没有做效,他们只能完善。

    除了秦王,秦王的话往往都是代表皇帝的意思,或者说,只要是亲王说的,多半都会成为帝王的旨意。

    因而这两年来,这类的试探是越来越少了,状元郎这一道折子,若真是皇帝的意思,那可真有意思了。

    状元郎年纪轻轻又在御书房行走,面圣的次数可不少

    陛下宠幸秦王已经三年,若是倦了,也是有的。

    一时间,众人心思各异,静静旁观。

    朱公公将折子呈到御前,谢淳翻开折子,又听状元郎说“臣要参秦王结党营私,魅惑君主。”

    莫非陛下要下手了

    也是,秦王在民间的声望,过高了。

    谢淳却说“此事押后再议。”

    帝王若不想听,凭你说什么也白搭,状元郎只好不甘不愿地退下。

    倒是宣和,慢悠悠地站出来,草草行礼“臣倒是想知道,臣是如何结党营私,”他笑了一下,与御座上的帝王遥遥相对说出了后半句话,“魅惑君主的。”

    说完他上下看了一眼向新科状元,言语间带着些漫不经心“关大人请说。”

    以他们二人的身份差距,以秦王一惯的作风,他不该这样客气,这样客气,反倒是透着些轻慢。

    这无疑是更叫人愤怒了。

    谢淳一点头便状元郎便洋洋洒洒地说了起来。

    许多人背下折子上内容就够吃力了,这位关大人能考上庄园是自然头脑不俗,不但将这万字背下来了,还有延伸,引经据典的骂着宣和拐着弯地说他祸国殃民。

    别说,宣和虽然读了点书,但还真不是所有典故都能听懂的,他听不懂,便不痛不痒的,还有些无聊。

    早上起得有些晚,吃得少,下了朝再用些。

    状元郎一口气说了许久,宣和只听了开头结尾,大概也知道了他的意思。

    他这番话总结下来就是陛下英明神武,拯救苍生,秦王结党营私魅惑君主,陛下宠幸奸佞小人,上天这才降下天灾警示。

    结党营私,说的是藏书楼,不少人借藏书楼之便,结了书社,进京之后发现了别地的书社,自然是要交流一番,宣和又在放榜当日延请了所有上榜之人,明目张胆地笼络新科进士。

    至于魅惑君主大概是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

    稍作思考,宣和就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他在摘星楼宴请进士的时候谢淳也来了,大约是有什么亲密的举动被状元郎看见了吧。

    宣和依稀还记得当日他是第一个走的。

    知道就知道,朝中猜到他们关系的人也不少,都是在官场中浸淫多年的人,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这几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便是那刚入朝的,也都谨言慎行少说多看,当然,大部分人也没时间说谁能想到状元郎这般不忌讳。

    他也不怕触怒了皇帝。

    宣和兀自想着,状元郎已经停下看着他,似乎是要同他对峙,宣和觉得有几分好笑,他的建议,谢淳采纳是谢淳英明,他跟谢淳搞在一起就是他的错,这是什么傻缺谢淳毒唯

    “关大人,本王有惑,还望大人解答。大人一边说着陛下英明,一边说他宠幸奸佞,这岂非是自相矛盾”

    “陛下自然英明,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时被迷了眼也是有的。”

    宣和想,这状元怕不是读书读傻了,还是他想入御史台

    他有意要同人辩上一辩,谢淳却不愿意他被人一口一个奸佞地叫,打断他们“够了。”

    说到底,状元郎也没什么证据,一切只看皇帝态度,他说秦王结党营私,那就是结党营私,说他魅惑君主,那就是魅惑君主。

    皇帝说够了,那就是够了。

    朱公公站出来正要说退朝,又被宣和打断了。

    谢淳略过了这事,宣和却没有见好就收的意思。

    如今连个新科状元都能踩到他头上,他跟谢淳的关系放在那,这满朝上下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双标狗,没有人会找君王的错处,那错的自然就是他,这次他若是善罢甘休了,将来还有宁日么

    “言官不因言获罪,可没说翰林不因言获罪,若是栽赃之人不付出什么代价,将来朝中岂不都是都是相互攻讦党同伐异之人”

    谢淳知道宣和的意思,只是状元郎身份敏感,他是太师的关门弟子,高中状元,代表天下读书人,他若是治了罪,无疑是将宣和放到了他们的对立面。

    因而即便宣和这样说了,他也不过是轻轻放下,一句发罚俸三月这事便算是过了。

    这一次朱公公片刻都不敢耽搁,赶紧宣布了退朝。

    宣和脸色不大好看,谢淳轻轻揽着他“你是什么身份,同他计较作甚。”

    他近来有事在忙,是宣和不知道的事,他也曾打听过,但谢淳瞒得很紧,只知道多半是好事,大部分时候谢淳都很愉悦。

    宣和知道乾清宫已经修缮好了,可能是和这事有关吧。

    也或许是想给他一个惊喜,宣和想。

    为了这不知名的惊喜,加之他也知道谢淳是不想他在朝上同人起冲突,就没再同他计较,只是借着职务之便将状元郎叫来了户部。

    户部问翰林院借人,理由还十分敷衍,说是要找些典籍。

    人到了户部,自然是任他差遣,这般过了几日,宣和消了气,就放了人回去,没成想,第二日大朝会,状元郎摘了官帽上谏。

    不论对错,他都占据了有利的位置,谢淳处置了宣和自然是因为他直言进谏,若是没有,那就是他直言进谏遭了帝王忌讳。

    宣和冷笑“好一个忠君爱国的状元郎。”

    这一次,谢淳说他僭越,罚了人在家思过,没有提官职的事。

    在宣和看来,这就像是教导主任的处罚,看起来严重,实质上没有任何影响。

    人家自己都摘了官帽了你还护着。

    宣和知道,谢淳这样做必然有他的理由,但不论他怎么问,谢淳都不说。

    宣和气急了便说“你是不是看上他了。”

    说着还真起了疑心,这状元郎长相比不得他,却也是斯文俊秀的好相貌,谢淳莫非真是看上人家了

    谢淳安抚他“没有人比得上阿和。”

    又说“他是太师的弟子。”

    宣和更不满意了。

    太师的弟子,那又如何

    太师就算了,虽然没有掌实权,却是文坛泰斗,太师的弟子他还得忍

    谢淳没有说太师要告老,这位就是他选出来的接班人,将来或许就是清流中的领袖。

    他自有为位宣和正名的办法,只是还要些时日。

    “不必急于一时。”

    谢淳既然不松口,宣和索性不再提这事,思忖着贵妃曾说过的话,真心换真心。心中有几分茫然,又有几分委屈,他如今还不够真心么

    从前横眉竖眼的,如今他将谢淳放在心上,自然舍不得他难受,几乎是百依百顺。

    大约还是他太好说话了,宣和想,果然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日早起,宣和便出了宫,一直到傍晚宫门落钥也不见人。

    宣和宿在宫外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谢淳也不拘着他,确定他的安全便好,只是今日,宣和没有派人进宫传话。

    偏偏今日宣出去时还和没叫人跟着。

    谢淳稍加思索就明白阿和在同他闹脾气,他一边准备着赔罪的礼物一边不断派人去寻,找遍了宣和常去的几处也没见着人,谢淳开始有些担忧了。

    他只怕宣和一个人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出什么事。

    下人来回禀找到人的时候已经是月亮已经悄悄爬上屋檐,谢淳顾不得着许多,快马加鞭赶到了太庙。

    宣和已经缩在蒲团上睡着了,脸上还依稀带着泪痕。

    听看守之人汇报,宣和今日过午便来了太庙,而后在里头呆了一天,供奉先皇帝的大殿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宣和迟迟未出,他们才进宫禀告。

    宣和不是受了气会哭的人,别说是千里迢迢地跑到太庙来哭。

    显而易见就是故意的。

    谢淳心知肚明,但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宣和的眼泪叫他心疼。

    更叫他想起先帝在时宣和恣意放纵的样子,那时可没有人敢在朝上这样同宣和作对,诚然那时宣和不涉政,但这事说到底也是因为他没有好好护着人。

    他虽是为了宣和,却是实实在在叫他受了委屈。

    罢了,阿和想如何便如何,左右有他在一日,便护着他一日。

    当夜,一到圣旨传出宫,状元郎被革职了。革职的状元郎什么都不是,白修远拟了圣旨摇头暗叹,分明提醒过他了。

    太师前些日子病了一场,精神不大好,刚下床就听说了这消息,讲将弟子唤到府上。

    “你为何要同陛下对着干”

    师徒如父子,他们之间不需要打官腔。

    状元郎紧紧抿着唇“直言进谏。”

    太师叹口气“秦王做了祸国殃民的事了么”

    “可是他同陛下”

    太师打断他“你又如何得知”

    “我亲眼看见,那日秦王宴请新科进士,圣上也在,他们”

    说着说着他就噤了声,他忽然意识到,听先生的意思,他分明也是知道这事的,那么朝中知道这事得显然不止他,却只有他一个人提。

    他看见又如何皇帝若是不认,他说的就是假话,就是栽赃。

    “明白了”

    状元郎脸色发白,点点头。

    “不要同陛下作对,圣上是明君。”

    他不说话,太师拍拍他的肩,进宫去为他求情了。

    出宫时遇上了洪阁老。

    洪阁老说“太师后继有人。”

    太师摇摇头叹气。

    洪阁老宽慰他“秦王为他磨刀,这是荣幸。”

    秦王就是最锋利的刀,太师只怕弟子被磨废了。

    宣和原本只是要谢淳愧疚,要他记住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到了太庙却真的委屈起来,不知不觉就掉了许多眼泪,哭得累了就睡着了。

    这一觉睡了三天,他发烧了。

    高烧三天,宣和昏昏沉沉在床上躺了三天,醒来时十分无力,但总算脑子是清醒了。

    他知道是谢淳照顾他的,只是气还没消,应该说更生气了。

    因为这事就是谢淳引起的,要不是他向着别人他也不会委屈地去太庙,更不会发烧,若不是谢淳,他哪里要受这样的苦。

    因而见了谢淳还是十分不快,心中盘算着要如何行事,谢淳走到跟前他却忽然计上心头。

    “你是谁”

    问得青鸾都吓了一跳,方才不是还好好的吗

    谢淳倒是镇定“你不记得我了”

    宣和摇头,盯着他,似在思索“我该认得你吗”

    谢淳盯着他瞧了一会儿,然后说“那你记得你是谁吗”

    宣和一脸你是不是傻“我是沈宣和,是宝郡王。”

    “不错。”

    谢淳说完就出去了,太医在外头候着,商讨许久,也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发烧造成的记忆问题不该是这样的,这倒像是受了什么刺激。

    按理说没有外伤,没有特别强烈的刺激是不至于失忆的。

    他们不能明着说秦王是装的,只能说“许是有些不愿忆起的事。”

    谢淳心中有数,他再进去问宣和“想起来了吗”

    “没有,”说完好奇地看着他,“我们关系很好么”

    谢淳点点头“我是你相公。”

    宣和

    低估他了。

    他怎么能这么一正经地说出这么不要脸的话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