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洛阳暗杀

小说:崇祯十五年 作者:韭菜东南生
    朱慈烺微微点头,望着院子里的丑槐,沉思了一下,忽然换一个话题,缓缓问道“自清以为,流贼祸乱天下,屡剿不灭,河南陕西的匪乱尤其严重,究竟是何原因呢”

    萧汉俊目光一闪,稍有犹豫。

    他敏锐的察觉到,太子这个问题和上一个问题有莫大的联系。

    朱慈烺淡淡笑“但说无妨。”

    萧汉俊拱手“回殿下,臣以为,天灾不断,官府府库空虚,赈灾不力,百姓无以为生,稍有煽动就会聚啸而起,乃是流贼难灭的首要原因。陕西民风剽悍,土地贫瘠,即便是原本的关中沃野,现在也是十年九旱,庄稼难以耕种。为了活命,精壮们不当兵,就得从贼,因此流贼始于陕西。”

    “河南临近陕西,出潼关到河南,一马平川,易于通行。历史上,但凡陕西有灾乱,百姓们都会避逃河南,流贼也一样。但河南这些年遭受的蝗灾旱涝,并不比陕西少,流贼又裹挟百姓,破坏生产,导致河南灾祸加重,原本的良民,渐渐也变成流贼了。”

    “因此,流贼之乱,陕西和河南两省最甚。”

    朱慈烺点头,鼓励萧汉俊继续往下说,他只所以任命萧汉俊为军情司的照磨,并赋予他相当大的权力,就是看重了萧汉俊卓越的见识和出神入化的一些手段。如果在他面前,扭扭捏捏,什么话也不敢说,那他也不会用萧汉俊了。

    “其次,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人都是经年的老贼,狡诈无比,极善于流窜作战,朝廷东扑西灭,疲于奔命,但却始终难以捉到其主力,就算捉到了主力,但却捉不住其本人,以至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萧汉俊补充。

    朱慈烺追问“那你以为,本宫此次能捉到李自成吗”

    萧汉俊淡淡一笑“殿下睿智深远。臣料,闯贼早晚必被生擒”

    朱慈烺笑“原来你也会拍马屁啊。”

    “臣只是陈诉事实。”萧汉俊拱手。

    朱慈烺肃容“你军情司在陕西、甚至整个西北的工作要早一点铺开,能不能抓到李自成,很大一部分要你看军情司的情报。”

    萧汉俊深鞠“臣明白。”

    朱慈烺点点头,将话题重新拉回来“嗯,你刚才说,流贼难灭是因为天灾不断,庄稼歉收,百姓们不得不铤而走险,那你可有破解方法”

    “无非是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缓徭役、减赋税,只要人均有五亩以上的田地,纵使有天灾,也多少能收一点,官府再赈济一些,百姓就可以活下去,就不会从賊。”萧汉俊回。

    朱慈烺盯着他“耕者有其田你以为要如何做到”

    萧汉俊哑然。

    道理都知道,但想实现,却是何其难。

    朱慈烺不为难他,沉思了一下,继续道“此次本宫杀的闯贼大败,不管能不能抓到他本人,短时间之内,闯贼都难以再起,除了继续追剿,另一个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置那些被闯贼裹挟、如今又放下武器,归顺朝廷的流民。贾鲁河之战加上昨日的决战,官军俘获的流民连同其家眷,一共有二十余万人,其中一半是被裹挟,另一半则是失地的农民,裹挟之人好说,放他们归乡即可,但那些失地农民要如何处置,令他们耕者有其田,是中原能否平静的关键。另外,中原久旱,失地农民众多,如何妥善安抚赈济他们,也是朝廷必须考虑的问题。”

    说到此,朱慈烺轻轻叹口气“奈何天下虽大,农田虽多,但朝廷有权分配的地方,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中原河南地区,朝廷怕是连十万亩地也是拿不出来的。”

    虽然流贼肆虐,很多土地都荒芜了,但朝廷并没有权力分配,因为那都是有主的土地,可以荒芜,但没有正当的理由,朝廷没有没收的权力,除非是家人死绝,确定的无主之地。否则只要还有一个家人存在,朝廷就不能擅动分毫。

    萧汉俊眉角微微一跳,联系到太子的上一个问题,他隐隐已经猜到太子的用意了

    “十余万流民的安置,一人五亩,就需要五十余万亩,算上其他,最少需要一百余万亩。为中原的安稳,为天下计,本宫必须穷尽一切的手段,找到一百万亩地,不然中原就无法安定。”

    朱慈烺清澈如泉的眼神满是坚毅,他望着萧汉俊“我已经想很久了,也下了决心。哪怕为此触犯祖宗家法,也在所不惜”

    萧汉俊心弦大颤。

    “而这一切,都要落到那个人的身上。整个中原地区,只有他能拿出这么多的地。直接要他是不会给的,朝廷也不容许,所以只能想其他的办法本宫的意思,你能明白吗”

    对一个太子来说,或者说对皇帝来说,祖宗家法,远比国家的律法更重要。就像是在崇祯帝的心目中,皇明祖训的重要性超过大明律一样。皇族子弟触犯了大明律,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但如果是触犯了皇明祖训。那绝对是剥夺爵位,打入冷宫的下场。

    太子说家法,意味着他已经做好了不惜被废的准备。

    太子说的很隐晦,但联系到太子的上语,萧汉俊再无侥幸,他已经彻底明白太子的意思了。

    在怀庆府避难的那个人,名下有两千万亩以上的土地,没有子嗣,也没有兄弟,如果他出了什么意外,那些名下的土地自然就会被朝廷收回。朝廷没有土地安置流民的困境,就迎刃自解。

    但那个人的身份非同一般,虽不比太子,但却也是尊贵无比,任何人想要打他的主意,都得做好被满门抄斩的准备。

    萧汉俊眼角急跳,向太子拱手“臣明白了。”

    这就是和聪明人打交道的好处,有些话不必说的太明,他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此事风险极大,弄不好就是弃市凌迟的结果,而我无法救你,你可想好了”太子盯着他。

    暗暗吸了一口气,萧汉俊拱手回答“臣早已经想好了,臣自从投身殿下,就已经做好了为殿下赴汤蹈火的准备,为大明,为天下的安危,臣九死而不悔”

    太子点头,清澈的眼神中流露出欣赏“你打算怎么做”

    “暴毙。”萧汉俊回答。

    “派谁去”

    “臣亲自去。”

    太子又点头“好,本宫等着你的好消息。”

    萧汉俊深深一鞠,快步离开,走了。

    太子叮嘱之事,非同小可,他必须亲自去处置。

    望着萧汉俊离开的背影,朱慈烺的表情很是凝重。在无法撼动整个“宗亲”政策的大环境下,又要解决流民安置的棘手问题,优思彷徨之下,他想到了这条毒计。

    但他一直不能下定决心。

    毕竟那个人也算是他的亲族。

    直到刚才见到那些感恩李自成,为李自成而战的流民,朱慈烺才算是下定了决心。

    历史上,他对现在在怀庆府避难的那个人没有任何的好感,南明原本是有机会和建虏划江而治的,但因为那个人毫无励精图治之心,只知道享乐,最终将大好局面断送,本人也被送上了建虏的断头台。

    前世里的债,就让他今世还吧。

    至于可能的风险,朱慈烺当然也预料到了,如果萧汉俊出了意外,不能完成,那么军情司照磨这个位置他也就做到头了。更坏处想,如果萧汉俊心有不甘,想要供出他这个背后主谋,他也已经想好了处置的办法。

    怀庆府。

    小福王朱由菘正在品尝潞王叔为他送来的好茶,小小浅酌之后,他忍不住赞叹“好茶,好茶啊”

    作为万历皇帝的孙子,当今崇祯帝的堂兄弟,从一出生起,朱由菘过的就是锦衣玉食的生活,从来不知节俭是何意。照正常的人生轨迹,他舒舒服服的过个十年二十年之后,熬死老爹,就可以继承福王的爵位,真正成为福王府的主人。从始至终,朱由菘都没有想过自己这一生要有什么奋斗或者要做出一点什么成绩,给后人留下什么又或者是心忧天下,给京师的崇祯帝分忧解难。

    没有,都没有。

    朱由菘从出生到长大,践行的就是两个字享受。

    直到半年前,流贼几十万大军忽然出现在洛阳城下,在他老爹一毛不拔,不愿意出银犒军的情况下,洛阳守军一哄而散,流贼轻易的就攻破了洛阳城,兵荒马乱、刀光剑影之中,他才忽然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小命和老百姓一样脆弱啊。他父亲老福王是一个大胖子,无法逃跑,被闯贼捉了,变成了一锅福禄汤,朱由菘仗着年轻,在太监和侍卫的帮助下,从城墙上缒城而下,侥幸逃得了一条性命,除了随行的几名太监侍卫,福王府其他的人全部都落入了贼手。

    这件事给朱由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夜里做噩梦都会被吓醒,从洛阳逃出后,他如丧家之犬,连夜过了黄河,一度想要往京师跑,后来朝廷发下旨意,令他在怀庆府居住,这才打消了他往京师逃跑的打算。

    半年时间过去了,朱由菘渐渐没有那么慌张了,贴身太监又一直和他讲,有黄河天险阻隔,流贼飞不过的,他心思这才算是安定了下来,然后渐渐又恢复了过去醉生梦死的生活。

    两月前,当他听到消息,当朝太子代天巡狩,统帅二十万大军救援开封之时,他仿佛看到了朝廷收复洛阳,他回到洛阳,承袭福王爵位,回复过去那种养尊处优,前呼后拥的王侯生活的希望。

    因此,他玩得就更是兴奋了。

    “小王爷,青姑娘来了”贴身太监笑眯眯地进来禀告。

    “啊,”

    朱由菘惊喜的跳了起来,迫不及待的往外跑。

    青姑娘原本是南京秦淮河上的头牌,最近刚被请到了怀庆府,只见了一次,就把朱由菘给迷住了,为了讨好这位头牌,朱由菘不停的砸钱,虽然他福王府的金银财宝都落入了闯贼的手中,但各地的产业都还在,就比如这怀庆府,城西那一千亩地全部都是他福王府的,所以朱由菘的各项开销并没有受到影响,依然是纸醉金迷的生活。

    不过朱由菘不会想到,一场黑暗中的围猎,正悄悄向他而来。

    郑州。

    太子朱慈烺在郑州歇息了一上午,午饭之后,就在武襄左卫和三千营的护卫下,离开郑州,东返杞县。

    李自成已经逃走,左良玉和虎大威正紧追不舍,朱慈烺自觉跟在他们两人身后也没什么用。而杞县的战事尚未结束,罗汝才虽然不如李自成名气大,但却也是经年的老贼,手下兵马众多,实力不容小觑,为防万一,朱慈烺要亲自去坐镇。

    离开郑州前,朱慈烺将郑州的民治事务交给了王瑀。

    王瑀曾是李自成任命的郑州“伪知府”,但心向朝廷,秘密地向官军情报,不想被李岩发现,原本他已经被押解到了闯军阵中,等待他的一定是全家斩首的下场,但贾鲁河之战进行的太激烈,李自成来不及处置他就已经兵败。王瑀被官军解救,侥幸捡回了一条性命。

    他曾是李自成任命的知府,熟悉郑州的事务,朱慈烺和他谈过一次,觉得他确有一定的才能,虽然只是一个秀才,没有官身,但对地方治理却颇有一些心得,在如今官军刚刚收复郑州,人心尚未安定之际,用他暂时治理郑州,是最合适不过了。

    当然了,以王瑀的秀才之身肯定是不能当正式知府的。朱慈烺给了他一个京营参赞的职务,令他暂时署理。

    真正的知府还要吏部任命。

    从郑州离开,朱慈烺一路疾行。

    路上,他收到了更多的关于杞县之战的详细军报。

    就在他和李自成决战的同时,罗汝才的大军也杀到了杞县,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罗汝才在途中停顿了半天,而正是这半天,给了丁启睿更多的准备时间,以流经杞县的雌水为依托,将壕沟挖的更深更长,兵马和将官的调派,也更加顺畅。

    事后才知道,原来罗汝才是在等待被闯营送回的家眷。

    从这一点就知道,罗汝才不如李自成,如果是李自成,他才不会管什么家眷,家眷打散了,可以隐藏民间,只要闯营再起,随时都可以团聚,但如果大军不能逃出官军的包围圈,那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家眷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接了家眷,罗汝才大军迅速杀向杞县。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