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026

小说:大秦相国夫人 作者:红姜花
    026

    赵维桢转天立刻找到了酒肆掌柜。

    一说起农具, 掌柜农户出身,也算是了如指掌。他尽职尽责地为赵维桢详细介绍了当下的情况。

    先秦时期的农具,与当代社会全然不同。都战国末期了,农民阶级主要运用的工具仍然是耒与耜, 属于犁锄的上一代。

    耕犁倒也是在用, 但都是直辕、长辕, 几根木头简单固定在一处, 用牲畜在前面拉, 最典型的便是二牛一犁,这样的耕作方式直到汉朝还在使用。

    说道关键处,掌柜还撸袖子动手为赵维桢亲自示范,赵维桢看着看着, 不禁心情复杂起来。

    好麻烦,好辛苦啊。

    后世代代改良的农具, 用的果然是劳动人民在辛勤劳作时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要说改良

    赵维桢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历史课本上当作考试重点来讲的曲辕犁。

    从用料上看,制作曲辕犁甚至比马具还要方便耕犁完全木制, 基于劳动人民的经验,把直辕改曲辕、长辕改短辕。并且因为省下力气, 所以人用、牛用,都是可以的。

    但问题是, 穿越之前的赵维桢是实打实的城市孩子,她从没下地做过活。

    她记得曲辕犁的模样, 能画得出来, 却完全不知道曲辕犁该怎么使用。

    “你先为我寻个好木匠, 把这东西打造出来。”

    赵维桢想了想, 郑重把帛书交给掌柜“给我全程盯着, 具体大小、尺寸,你亲自与木匠调整,行么”

    和农耕经验完全为零的赵维桢相比,掌柜的要明白许多。

    他接过帛书,定睛一看,立刻理解了大概“哎呦,改成短辕,那不是省劲多了么夫人好巧思,怎么之前也没人想到呢”

    赵维桢顿觉不好意思“这也不是我想的,是我前阵子带两位公子去郊外玩,偶尔听到农夫们讨论。”

    掌柜可不管这么多,他把帛书当宝贝一样收起来。

    “夫人放心。”他允诺道“七日之内,肯定给你把东西做好”

    他揣着帛书小心翼翼离开。

    待到掌柜去忙自己的事,今日难得出来放风的小嬴政,才轻轻拽了拽赵维桢的衣角。

    “嗯”

    赵维桢低头“政公子可有问题”

    相处这么久,如今小嬴政不用开口,赵维桢都能猜出他想干什么。

    嬴政默默点头。

    “为何是农具”他问。

    如今的嬴政已经快五岁了,口齿比过往更为清晰,但依旧是能少说就少说。

    赵维桢知道他是在问为何要设计农具给秦国。

    “为了更好的耕地啊。”赵维桢回答“改进农具,农户耕地时就会省时省力。这样就有机会开垦更多的土地,种出更多的粮食。”

    “现在的粮食就够吃了。”

    嬴政有些茫然“战事频繁,不应增加战力么之前的马具就很好。”

    马具图纸的事情,赵维桢可没告诉过小嬴政。

    她飞快地瞥了一眼随行的蒙毅,应该是他说的。

    “谁说改进农具不能提升战力的”赵维桢笑着反问。

    嬴政眨了眨眼“夫人教我。”

    赵维桢蹲下身,与嬴政平视。

    “耕战、耕战,二者并列,足以证明农耕与战事同样重要。商君书言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赵维桢一开口就刹不住车“很简单的道理,粮食越多,能养活的人就越多,打起仗来,国家的兵力也就越多。”

    而且,就算放在二十一世纪,也不敢说没有粮食危机。

    粮食产量放在任何时代都是个巨大的问题。

    “粮食多了,国家的赋税就会增加;人吃饱了,就可以去染布,去盖房子,去发展畜牧业。所以啊,生产力是很重要的。”赵维桢振振有词。

    “生产力”嬴政问。

    “呃”

    不小心又说了一个现代词汇。

    嬴政不等赵维桢解释,自行开动脑筋“是指生产的能力”

    赵维桢不禁汗颜。

    小嬴政还不到五岁,已经会问出许多赵维桢难以回答的问题了。

    再过几年,她还真的未必能继续教导他。

    “你可以这么理解。”赵维桢点头“说到生产的能力,那也是人的能力。所以啊,人才是一切的基础。人吃饱喝足过得好了,才能更好的去建设国家,去奔赴战场。”

    说到这儿,站在身后的蒙毅忍不住了。

    “夫人。”他小声嘀咕“这是儒家的说法。”

    儒家又怎么了

    先秦时代的儒家,和后代成为封建阶级统治工具的儒家完全不一样。

    反正孔子可从没提及要约束女性,孟子在战国时期还是个著名的“大喷子”。

    “那又如何。”赵维桢理直气壮“我又没在咸阳说儒家,在邯郸说可不犯法。”

    蒙毅“”

    自从上次说完,得到小嬴政的允诺后,赵维桢就进入了债多不愁状态。

    反正现在在邯郸,又不是在咸阳赵国又没有禁百家学说。

    赵维桢“再说了,不知道别家学说讲的什么,怎么能知道其好坏,怎么能比较出法家的能耐”

    而且赵维桢就是有私心,她从一开始就有。

    秦律使得秦国从弱小走向强大,成为霸主,最终一统。但成也秦律、败也秦律,就像是之前赵维桢对嬴政说的,一辆隆隆战车推到了终点,人民没力气了,无法再推着秦国这辆战车前行。

    可是秦律严苛,不准人民休息,那该怎么办

    自然要造反。

    秦国后期,各地闹农民起义,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到了汉朝,初期讲究“休养生息”,流行道家的黄老之术。后又有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而这所谓的“孔氏”思想里,却也把法家、道家以及五行家的内容包容在内。

    正因思想变革,极大程度上缓和了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使得汉朝江山连延数百年。

    赵维桢讲儒家,暗搓搓塞私货,也是希望小嬴政能早日想通这点,日后能意识到问题,力挽狂澜。

    “纵观百家,只有儒家把人看的分外重要。儒生讲仁、恕、诚、孝,要做君子,做个好人。”赵维桢说“但正因如此,中原各国,虽然礼遇儒家,但从不重用儒家。政公子知道为什么么”

    嬴政闻言,拧起眉头“说得轻巧,谁不想做个好人”

    赵维桢喜笑颜开“没错说的容易,如果有的选,谁愿意去打仗,谁愿意去杀人,谁愿意和人起争端呢”

    迎上蒙毅欲言又止的视线,赵维桢飞速开口。

    “要我看啊,儒家的说法,是最好的结果,一个美好的愿望。”

    赵维桢说“却没告诉大家,该如何去前行,才能达到这个好结果。”

    嬴政“那该如何前行”

    赵维桢“法律法治去约束着人前行呀。”

    现在赵维桢多少明白,中学大学的老师教授们,为何人均懂得把扯老远的话题无缝圆回来了。

    她巴不得再多说一点、说的再浅显一点,能让小嬴政一下子全部都明白了。

    “所以,法家着眼当下,秦律约束现实生活。”赵维桢说“在七国纷争的时刻,唯独秦国选了法家,着眼现实,所以迅速强大起来,成为一方霸主。”

    嬴政认同地点点头“还是秦律有用。”

    说什么结果、愿望,实在是太遥远了。

    在四岁的小嬴政看来,他从小就活在危机重重、旁人戒备的环境中。说什么君子,做什么好人,要仁爱友好,简直难以理喻。

    但是

    嬴政不禁看向维桢夫人。

    维桢夫人对他很好,既友善、也亲切,孝敬父亲,充满热情。

    要说最好的结果,应该是维桢夫人这样的吧

    嬴政转念一想,那也不错。

    只是这与他自己的认知就冲突了。

    四岁的男孩还无法想出结果,他顿时严肃起来“要是各家能统一一下就好了。”

    赵维桢“”

    小嬴政真就自幼对统一有执念啊,赵维桢哭笑不得。

    不过她也理解,四岁的男孩性格有些执拗,甚至平时行事作风带着点强迫症的意思。如此个性,觉得统一之后好管理,也是正常。

    “不好说。”

    赵维桢煞有介事道“百家争鸣好几百年了,也没见谁能说服谁。”

    嬴政“等我长大了,我把他们都管起来。”

    赵维桢“倒也是个办法”

    至少现在的小嬴政可没说,把不听话的都杀了。

    “既然如此。”赵维桢笑吟吟道“我就等着政公子长大,把那些不听话的人都加以管教约束啦。”

    “嗯。”

    嬴政认真颔首“我会的。”

    听到这儿,蒙毅才长舒口气。

    他来邯郸时,大父叮嘱他要听孟隗夫人的话。要是她真的说秦律不好秦律不仁,蒙毅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幸好孟隗夫人没说。

    虽然她这话放咸阳,仍有违背秦律之嫌,但就如夫人所言,这是邯郸,而且蒙毅听来,觉得孟隗夫人说的在理。

    所以就就这么过去了吧

    他神情悻悻,赵维桢自然也看在眼里。

    “待到耕犁做出来后,我要把图纸送到咸阳去。”赵维桢说“蒙家郎君可要写封家信一起送过去”

    吕不韦的赵维桢在秦、赵之间有专门的人负责送信,要比走驿道要快一些。

    蒙毅立刻行礼“谢夫人。”

    赵维桢又看向小嬴政“你也写封信给子楚公子和秦王。”

    嬴政歪了歪头“可是写什么呢”

    写什么嘛

    一个四岁的孩子,确实没什么能与国家领导人说的。

    但写还是要写的,得时时刻刻提醒秦王嬴稷,他还有个天才小太孙呢。

    “嗯”

    赵维桢脑子转了一圈“就预祝秦王征伐东周君大胜吧。”

    蒙毅闻言,不可置信地抬头。

    没听说秦国有战事,怎孟隗夫人就直接认定会打了

    而且,还是打到周天子的王畿去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