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来草原的第三十一天

    如果尼玛没带错地方的话, 她帐篷旁边的确是王帐。

    耶律加央住她旁边。

    容姝心道,耶律加央怎么会住她旁边, 她的帐篷不是离耶律加央的很远吗。

    “尼玛大人,帐篷怎么在这儿”容姝倒也不是不想和耶律加央住的近,只是原来住的远,也挺好的。

    尼玛能说什么,“这个地方风水好。”

    风水,没错就是这个词,大楚人信这个。

    容姝刚想说话,就见耶律加央从王帐走出来, 耶律加央道“这边野兽多,你住这儿我能放心点,缺什么东西和我说,”

    容姝刚张开嘴,就又听耶律加央道“用我帮忙吗”

    容姝轻轻吸了一口气,道“不用。”

    收拾东西是件费时的事, 好在在那片草原住了将近十个月, 带来的东西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粮食还剩两袋米,三袋面, 估计也就再能吃两三个月。

    黄豆全用完了, 不过还有几十斤的冻豆腐。

    绿豆红豆还剩不少, 容姝想留着做点心。

    糖不是易消品, 白糖冰糖红糖还够吃两三年的,起码现在不用再买。

    别的调料还有,葱姜蒜这三样开春还能再种, 就是八角, 花椒, 陈皮这种香料,只能从大楚买。

    腌的酸菜,萝卜大概能吃到初夏。

    商队这回回来应该能带不少种子,春种秋收,等到秋天,就能收货黄豆,花生这些油料作物。

    首饰容姝让金庭玉阶给归整归整,金的放在一个匣子里,银的放在一个匣子里,商队六月份还要出去一次,容姝想换别的东西。

    从上一个牧地到这边,隔着几十里,坐了一路马车容姝也是困顿,让金庭煮了些粥,就着萝卜咸菜简单吃了点就梳洗歇下。

    帐篷里只余一盏守夜的灯火,隔壁耶律加央却迟迟没有入睡。

    狼王的地界要更整洁干净,帐篷里只有书案,书架,桌子,床,两个柜子,角落里摆着梳洗的用具,怎么看都像缺点什么。

    缺个女主人。

    耶律加央看了,他帐篷大,容姝东西多,搬进来正好。

    耶律加央多年养成的习惯,喜静,王帐离别的帐篷也远一点。

    王庭在乌迩部落的最深处,容姝是耶律加央纳入羽翼下的第一个女人。

    乌音珠不算女人。

    耶律加央觉得自己心跳的有点快,容姝住的真近,可她什么都没说,连帮忙都不用。

    他也不知道容姝是怎么想的,对他好,好的不得了,应该是喜欢他。

    可这好,好像和对玛吉婆婆的好,对乌音珠的好,对乌迩人的好一样。

    草原人性子干脆直爽,耶律加央好想问问容姝,是不是喜欢他,想不想做他的王妃。

    这一夜就在耶律加央左思右想中过去,第二日天是阴的,看样子又要下雪了。

    这可能是春天到来之前最后一场雪。

    暴风雪难抗,去年一整个冬天冻死了几千头牛羊,也幸好他们就吃这些,开春这会儿又下了不少小崽子,多了好几千头。

    乌迩仰仗的是战马,打仗靠的又是兵刃,铁矿在山原那边,冬日停了一阵子开采冶炼,现在该上工了。

    乌迩的士兵消停了一冬,养了不少肥膘,该练兵了。

    商队过些日子就要回来了,这么一想,耶律加央还有好多事要处理。

    还有容姝,也不知道她刚搬来,住的惯不惯。

    乌音珠一大早就过来了,她忙着搬东西收拾东西,晚上没来得及找容姝,早上找了半天,都没看见熟悉的帐篷,问了尼玛才知道,耶律加央把容姝帐篷挪到他旁边去了。

    乌音珠还想和容姝住一块儿呢

    “嫂子,这哪儿都不好,离我更远了,我旁边还有一大块空地,嫂子你住那儿去。”

    容姝想,住在乌音珠旁边的确比住在耶律加央旁边要自在的多,耶律加央虽然不怎么说话,但是容姝还是觉得以前的日子好。

    容姝刚想答应,那边就传来一阵动静。

    耶律加央掀开帘子,不耐地看了乌音珠一眼,大早晨没事,在这儿说什么屁话。

    “你吃饱了管你嫂子住哪儿干什么,你嫂子不住我这儿,难道还住你那儿。”耶律加央走过去,伸手拉住容姝的手腕,她太瘦了,隔着袖子都能一手攥住。

    乌音珠眼睛瞪的大大的,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又说不出来到底是哪儿不对。

    耶律加央这动作太自然,容姝一时没反应过来,等回过神,就见耶律加央低头问她,“昨晚睡得好吗。”

    容姝把手往回抽了抽,却没抽动,“睡得还行,这几天没那么冷了”

    “看这天色还要下雪,不能贪凉,你不是说要存冰吗,山原那边有雪山,经年不化,用的时候去那儿去就行了。”耶律加央自然而然地拉着容姝进屋了。

    帐篷隔绝了寒风,耶律加央松开容姝的手,用手背贴了一下容姝的脸,温热,看来睡得的确不错。

    “我今日要去山原一趟,尼玛留在这儿,有事就找他,闲了就找乌音珠说话,不下雪的话可以四处逛逛,为你选了一匹马。”

    耶律加央就是想把自己干什么告诉容姝,啥都想告诉她。

    容姝点了下头,两只手都背到身后去,“那中午就不回来了呗,晚上回来吃”

    耶律加央嗯了一声,“山原那边可冷了,不知道会不会下雪,中午应该就着冷风吃饭”

    容姝道“肉干还有一点,你带块牛油火锅底料,然后拿个马铁壶,煮一点热汤吃。”

    把自己说的那么可怜,好像以前没吃饱饭一样。

    耶律加央答应的痛快,“那就这么定了,我早上还没吃饭。”

    一个大男人,一夜没睡,早就饿了。

    容姝转过身,“还剩牛奶和馒头,你凑合吃一点吧。”

    没有鸡蛋,蛋糕也做不成,好在牛奶多,耶律加央吃饭的空,容姝从柜子里拿出了一包茶叶。

    红茶放一点煮开,然后用小锅炒糖,这和炒糖色不同,不放油,等白糖变成焦糖色,盛出来备用。

    奶茶奶茶,少了牛奶可不行。

    棕褐色的茶汤里倒上牛奶,再把焦糖倒进去,草原奶牛产的奶要更香醇,把茶叶滤出去,奶茶就做好了。

    耶律加央在吃第三个馒头,他看见容姝拿茶叶了,也闻到茶味了,只是他不爱喝茶,觉得苦,“容姝,不用沏茶,我不爱喝这个。”

    容姝道“给你路上喝的,热的能存一会儿,这里面放了糖,这么大一个人,怎么怕苦呢。”

    耶律加央怎么可能当着容姝的面说怕苦,“本王才不怕苦,就是单纯不喜欢这种味道,不过你给的,我肯定全喝了。”

    容姝把奶茶灌进水袋里,乌迩有很多这样的水袋,羊肚做的,洗干净没腥味,瓶口扎紧,有木塞子,水也不会洒。

    耶律加央抱着水袋,也没舍得喝,容姝给他的,就算是水兑盐,那也是好的。

    生在乌迩长在乌迩,耶律加央看天气还是有一手的,他带着人没走一会儿天上就飘下了雪花。

    开始跟盐粒似的,后面像柳絮,大片大片地落下来,很快就在地上铺了一层。

    容姝算着,这回冬天就下了十几次的雪,瑞雪兆丰年,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乌迩的帐篷是棕黄色的,下了雪就跟带了帽子似的,耶律加央说这是开春之前最后一场雪,容姝想趁着雪天吃炖火锅。

    牛羊肉片少不了,存了一冬的白菜只留白菜叶,萝卜切薄片,麻酱调一大碗,锅底自然是牛油麻辣锅。

    除了鲜牛羊肉,容姝还卤了牛肉丁。

    牛肉切成小块,用木签串上,然后下锅慢慢卤,容姝切的牛肉带着一点筋膜加上炖的时间长,一块块连着汤汁,装了一大碗。

    卤好的牛肉这样就能吃了,入口软耙耙的,如果涮锅吃,会沾上辣汤,再裹上一层麻酱,那滋味,能半夜都回想一遍。

    天已经黑了,容姝让玉阶出去看看,耶律加央回来了吗。

    大雪纷飞,向远看乌迩的帐篷是橘黄色的,玉阶眯了眯眼,远处好像是有小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渐渐地,她就听见欢呼声。

    “王回来了,商队也回来了”

    “全都回来了,商队的人全都回来了”

    人推着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瑞雪兆丰年这话一点都没错,他们听见了最想听的消息。

    “快去准备姜汤,走了一路该冻坏了,姜汤热水毛巾”

    乌迩有姜,去年秋天收获了不少,每家都有几块。

    姜块切丝,热水一煮,再加点红糖最能驱寒。

    商队很快就到了乌迩部落,他们一个个冻的脸通红。

    达娃单膝下跪,右手握拳贴在胸口,“王,幸不辱命,东西全买回来了,兄弟们也全都带回来了。”

    出门在外,最想的就是回家,去时一路风霜侵袭,回来又踩着风雪。

    又冷又累,可心里想着乌迩想着家人,什么苦累都能扛过去。

    耶律加央扶达娃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了。”

    后来达娃每每想起这一路,并没有觉得多苦,这一路上吃的好,有好吃的肉干面饼,还有热汤喝,回来的时候虽然把火锅底料卖出去了大部分,剩下的煮一煮,也能凑活着。

    更重要的是换了银子。

    辛苦的是谁,是同路的人,还有王妃。

    大抵和耶律加央一样,达娃以为大楚的和亲公主会养尊处优,以泪洗面,却不想给乌迩带来了光。

    商队的人才回来,不急收拾东西,各回各家,喝完热姜汤,用热水擦洗身子。

    达娃自然蹭了炖火锅。

    一路都是靠牛油火锅汤取暖驱寒,可达娃一点都没够,热气熏到脸上,那是无比熨帖。

    火锅可真是个好东西。

    达娃搓了搓手,“王和王妃吩咐的东西都买了,属药材和种子买的最多”

    容姝心里不是滋味,“达娃大人先吃饭吧,这些事明日再说,多吃一些解解乏。”

    耶律加央道“听王妃的。”

    达娃点了点头,不过有件事必须现在说,“王上,王妃,属下和永州的一间客栈老板谈了桩生意,谈的正是牛油火锅的生意。”

    永州地处西北,气候干燥严寒。

    而大楚是有热锅子的吃法的,总的来说,各地都有,热锅煮菜涮菜,或者加些肉,吃着方便。

    时间愈来愈久,才发展成火锅,各地又有各地的吃法。

    大楚的吃食一直都比乌迩丰盛,历史也比乌迩的久,永州虽是边城,但什么吃的没有,怎么会和乌迩做生意。

    达娃讲清来龙去脉,“客栈老板大约是闻着火锅味道好,才有这么个主意,定的是利润分,乌迩六,客栈老板分四。”

    因为带的火锅底料多,所以留下了不少。

    不过这东西吃过就没了,过阵子还要再送一趟。

    耶律加央放下筷子,“这事本王知道了,先吃饭。”

    火锅底料是容姝做的,并不是乌迩的,耶律加央还是分得清的,他现在明白为什么当初乌音珠说,做菜方子是容姝的,不会帮他问。

    大概就是自己人和别人的区别。

    容姝还挺高兴的,追着达娃问了好几句,她没想到给商队准备的干粮还能卖出去。

    她以前旁敲侧击过金庭玉阶,大楚有没有火锅。

    金庭玉阶说在大楚常吃,所以并不是稀罕东西。

    容姝想在这儿做出的火锅底料好吃,大概是因为乌迩养的牛好,满草原跑,吃的还是最好的牧草,所以肉香。

    在乌迩种的辣椒好像比别处的辣,火锅汤底才更带劲儿。

    做生意好呀,能做生意,有贸易往来,乌迩才不会困在这一片天地。

    草原儿郎骁勇善战,要真想立于不败之地,方方面面都要拔尖。

    容姝道“既然是做生意,那肯定不能只送一次,得把货供上,这样挺好,乌迩就不会只卖牛羊马匹,皮毛这些了。”

    多卖东西才能赚钱。

    赚钱才能养兵养马,这是分不开的。

    不过这得从长计议,容姝把串串全放火锅里,“这个卤过,涮涮就能吃,你们尝尝好不好吃。”

    这顿饭是团圆饭,吃过饭容姝坐在桌前,盘算做生意的事。

    她该对自己的手艺更自信一点,这个火锅汤底可是她吃了无数个火锅店才找到最好的,学来的。

    肯定比大楚街上卖的火锅好吃。

    当然值得人买,和乌迩做生意。

    她手里还有许多好吃的的方子,以后能做好多生意。

    大楚养牛是为了耕地,乌迩不一样,牛肉馅儿饼,牛肉包子,牛肉串串,还有牛排

    全都是好吃的呀。

    容姝想以后,人们一提到火锅,就想到乌迩,乌迩的火锅是最好吃的,羊肉是最嫩的,牛肉是最够味的,别的地方的比不了。

    容姝写到深夜,次日雪还没停,往外走,雪已经没过脚脖子了。

    耶律加央一早就清点东西。

    药材全送到太医那去,种子放进粮仓,耶律加央还看见了少冻猪腿,冻鸡,冻鸭,冻鱼。

    达娃咳了一声,“楚皇吩咐人送过来的,还有一箱绸缎,几匣子点心,本来还送了首饰衣服,属下说王妃喜欢这些,那个宦官就把东西换成了这些。”

    肉,菜干,调料。

    耶律加央倒吸一口凉气,“本王去和晋阳说。”

    达娃咳了一声,“王还要告诉王妃吗。”

    耶律加央“那是晋阳的故乡,也是楚皇的一片心意,可有书信”

    达娃摸了摸胸口,“有一封。”

    耶律加央伸出手,“给本王。”

    信封上写着皇姐亲启,耶律加央扫过一眼,拿着进了容姝帐篷,“外面有你皇弟送来的东西,这是书信。”

    耶律加央把信放桌上,就出去了。

    容姝低头看着信封,附身拿了过来,信封很薄,里面份量应该很轻,撕开蜡封,里面就轻飘飘一张纸。

    皇姐,经月不见,甚是思念,等我。

    容姝抿直了唇。

    朱颜这本书名字取自李煜的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朱颜,指的是赵颜兮,也指容姝。

    朱颜犹在,容姝却变了,因为一张脸,所有人都移情了。

    赵颜兮知道自己是替身之后,委屈怨恨,后来大军大胜而归,长公主回来,两人之间剑拔弩张。

    赵颜兮像极了容姝,容誉喜欢赵颜兮。

    容姝叹了口气,容誉对原身绝不是简单的姐弟亲情。

    就因为见不得人的感情观,踏平乌迩,接原身回大楚,偏偏又喜欢上了赵颜兮。

    容姝把信纸用炭火烧的一干二净,等他,等他灭了乌迩吗。

    绝不能等到七年之后。

    盛京

    二月天,草长莺飞,盛京的姑娘都去京郊踏青。

    草地冒出青芽,还有了一簇一簇的迎春花,淡淡的黄色就给大地添了春意。

    京郊聚了一群贵夫人,谈天说地,困了一个冬日,也乏了,该处来活动活动筋骨。

    其中一人瞥了平阳侯夫人,“你看她那个样子。”

    平阳侯夫人穿的是今年实行的春衣,身边正是二女儿赵颜兮。

    一年过去,赵颜兮拔高了不少,出落得更好看了,鹅蛋脸,柳叶眉,眼睛鼻子嘴巴,像极了长公主。

    却也有不同之处,长公主明媚大方,天姿国色,而赵颜兮怎么看着都有一点小家子气。

    冬日下了几场雪,太后娘娘招赵颜兮进宫,平阳侯府跟着水涨船高,地位是高了,可盛京的世家没有几个看得起他。

    其中虽然有几分对平阳侯府的酸意,更多的是对长公主的不值。

    长公主远嫁和亲一年多,盛京多了个赵颜兮。

    何其荒谬。

    “听说冠军侯对赵二小姐另眼相看,偏爱有加。”

    “那可不是,什么好东西都往平阳侯府送,听说从前冠军侯的母亲特别中意长公主,也不知道听没听过这件事。”

    “我倒是知道一些,自从长公主远嫁之后,冠军侯的母亲就进了佛堂,吃斋念佛,不理俗事,我听说,她只认长公主这一个媳妇。”

    “呸,也配。”

    贵夫人说话声音小,赵颜兮并没有听见,她央着母亲出来看迎春花,一冬没见过漂亮的花,可着迷可好看了。

    赵颜兮“娘,我去那边看看好不好”

    平阳侯夫人爱怜地看了眼女儿,“前面有水,小心一些,不能往林子深处走知道吗,让丫鬟跟着。”

    赵颜兮吐了吐舌头,“知道啦,女儿明白。”

    赵颜兮跟着几个玩伴去前面,那边花更多,草更绿,她折了几枝花,编了个漂亮的花环。

    花环戴到头上,赵颜兮问同行的小姐妹们,“好看吗”

    “好看极了,兮儿戴着花环真是人比花娇”

    赵颜兮今年十三了,她觉得自从去年生日之后,就转运了,遇见了徐大哥,还见到了太后娘娘。

    后来进宫的时候见过皇上,对她也不像以前那样冷言冷语。

    赵颜兮想,太后娘娘喜欢她,皇上是太后的儿子,以后也会喜欢她的,赵颜兮喜欢这种被人喜欢的感觉。

    几人一边看风景一边走,忽然间,迎面撞上几位姑娘,都是盛京的姑娘自然见过,赵颜兮点了点头,反正不熟悉,点点头就过去了。

    可对面的姑娘没这个意思。

    她笑着看着赵颜兮,赵颜兮往左她就往左,赵颜兮往右她也往右。

    赵颜兮皱了皱眉,让出一条路来,“陆姑娘先过吧。”

    “过是不着急的,这里风景不错,想多看看,赵姑娘可愿意一同赏风景。”陆昭云笑眯眯的,一般人见了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赵颜兮迟疑地看了她一眼,“还是不了,我还又是,先回去了”

    “赵姑娘先别急着走,我有话想同姑娘说呢,还请姑娘移步过来。”陆昭云脸上带着浅笑,话语中的意思却不容拒绝。

    赵颜兮拽着衣角,跟着陆昭云过去,“陆姑娘想说什么”

    陆昭云回过头,看着赵颜兮,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个姑娘呢,“听说赵姑娘常进宫。”

    赵颜兮“是,怎么了吗”

    陆昭云道“那赵姑娘知不知道,为何太后娘娘对你另眼相待呢。”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