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一百零六章 攻打大楚的第五天

    张绪到陈府时已是傍晚, 这会子天黑得早,陈府门前挂着的灯笼灯火摇曳。

    按理说下职用饭的时间,太傅大人该换上常服, 可是,张绪见陈洺之还穿着官服,好似一早就知道要进宫面圣。

    陈洺之神色淡淡,“走吧。”

    张绪走在前头, 入宫的马车已经备好了,就在陈洺之要上车的当口,陈府风风火火追出来一人。

    陈裕之顾不得君子之风, 他喘着粗气, “张公公,本官有事同太傅大人相商, 劳请多等一刻钟。”

    张绪面露犹豫, “这陈大人烦请快些, 奴才还等着向皇上复命。”

    兄弟二人去了陈府的门堂,陈裕之面色复杂地看着亲弟弟。

    父亲告老, 亲弟当了太傅, 他还是五品官员。

    要说心里不难受, 那是不可能的, 但毕竟是亲弟, 他盼着陈洺之好,可曾几何时,陈洺之脸上心上都冷冰冰的,没有一丝人气。

    妻子说为他说亲, 不要, 远房表妹来家小住, 一点好脸色都没有。

    他究竟为何坐上太傅之位已经无从探究,陈裕之只希望他能无愧于心。

    “二弟,皇上召你进宫,一定是为了边关战事,你是如何打算的。”陈裕之眼中有自己都不知道的迫切。

    陈洺之笑了一下,“兄长问这个作什么,难道是怕我通敌叛国”

    陈裕之呼吸一滞,就听陈洺之继续道“兄长多虑了,边关犯险,百姓危在旦夕,万事都以百姓为先。”

    “时候不早了,我先进宫,有什么事回来再说。”陈洺之点了点头,暗红色的官袍抵不住凛冽的寒风,却也折不断文人的傲骨。

    陈裕之看着亲弟的背影消失,心却咯噔一下,什么叫,万事以百姓为先。

    皇宫灯火通明。

    御书房明灯几盏,张绪还奉上热茶。

    容誉有自己的驭下之术,对待平阳侯一类人恩威并施,对待陈洺之这种人礼贤下士。

    陈洺之比他大不了几岁,容誉却能把姿态放低。

    “太傅先看这封密函,耶律加央攻占永州之后,接回了晋阳长公主。公主人就在永州。”容誉叹了口气,“依朕看,耶律加央是铁了心要攻打大楚,听线人说,永州已经恢复至以前的景象,反而是大楚人,东躲西藏人心惶惶。”

    容誉眼中闪过一丝阴翳,耶律加央在永州当起了皇上。

    容誉转过头对陈洺之道“正是冬日,休养生息,可开春之后不保准乌迩不会打过来,大楚士气大伤,十二万大军只剩八万。太傅,依你看,该如何是好。”

    若不是穷途末路无计可施,容誉也不会问陈洺之,事到如今,他的那点私心也不重要了,守住皇位,守住大楚的江山,才是要紧事。

    陈洺之道“为今之计,只有议和。”

    容誉瞳仁蓦地扩大,眼中有两分不可置信,他声音冷了许多,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议和”

    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陈洺之给出答案会是议和,怎么能议和呢,怎么可以议和,事到如今,唯有不死不休。

    陈洺之道“皇上,大敌当前,大楚已经没有一战之力,西南等地居心叵测暗中觊觎,盛京并非固若金汤牢不可破,皇上,这种情况还要打吗。”

    其实容誉想过议和,早在战败的消息传回来之时他便想过,议和,割地赔款,或是其他条件,可是,这话从陈洺之口中说出来,他竟不愿意了。

    议和。

    把大楚皇室的脸面放到耶律加央脚下,让他踩,颜面何存。

    陈洺之没有再说什么,容誉心跳的厉害,他背着手,连脚步都是乱的,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圈,他停了下来道“议和之事不必再提,以耶律加央的性子,他也不会答应,太傅,朕让你过来,不是让你想怎么议和,而是想怎么把仗打赢。”

    陈洺之淡淡道“皇上心里应该明白,大楚赢的把握,三成都不到。”

    一双冷清清的眸子朝着容誉看过去,容誉心里咯噔一下,打赢的把握只有三成,他早就知道了,打下去,大楚也会输,百姓流离失所,将士死伤无数,这就是结果。

    陈洺之“如今只有议和一条路,无论走不走得通,都得走下去。”

    容誉面色铁青,他嘴唇都在发抖,议和,耶律加央会同意议和吗,若是耶律加央同意,大楚已经没有皇室公主了,要割下多少城,才能换来短暂的和平。

    十座,二十座,或是更多。

    若是耶律加央不同意,那只有死战到底,现如今百姓怨声载道,江南一带全是流民,永州城反倒成了世外桃源,高低立下。

    兴许,百姓正盼着乌迩打进来。

    容誉觉得可笑,太可笑了。

    身为君主,竟然活成了这样。

    “议和,朕会派人去永州,同耶律加央详谈。”容誉还是低头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住江山,才有机会。

    陈洺之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使臣恐怕不行,需要皇上躬身前往。”

    想高坐庙堂,恐怕是不行。

    容誉眼中有片刻挣扎,“等安排好朝中大小事务,朕会去永州。”

    陈洺之跪在地上,道了句皇上圣明,“臣会一同前往。”

    从御书房出来,陈洺之由太监带出宫门,宫门口有马车,他没坐,反正陈府离得不远,他想就这样走一会儿。

    街上已经没什么人了,左右房屋窗子透过亮光,陈洺之一步步往前走,他想,这几年就是这样,一步步走上来的。

    读书,科举,做官,青云直上,走到了现在这个位置。

    他是为了容姝,离当初送容姝走已经过去了两年半,这两年半,他过的很苦,也很累。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连兄长都怕他,王权富贵唾手可得,陈洺之却没什么想要的。

    容姝想要这大楚,他就帮她,她想要什么,他就送到她手边。

    容誉以为去了永州还能回来吗,他以为只是割地赔款就能了事吗。

    世上哪儿有这么简单的事。

    大楚百姓的命,乌迩人的命,这都是容誉欠下的。

    陈洺之不能否认这些年他为大楚百姓做的事,惩治贪官,通修水渠,赈灾抗灾,可是这也不能抵消他因为私心给百姓和容姝带来的苦难。

    当日她出嫁,已经抱着永不回来,死在那里的决心了,凭什么不顾她意愿,她是人,不是什么牵线木偶。

    容誉又去了一趟绮兰宫,他已经记不得容姝的样子,脑子里只剩一个影子,少年时后知后觉的喜欢成了一把杀人的刀,事到如今,他也不知要怨谁。

    怨父皇吗,倘若他不出兵,就不会有后面的一切事,怨自己,他明白的太晚太迟,但他也说不上来,要是早清楚对容姝的心意,当初还会不会让她去和亲。

    兴许会的,当初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和亲一条路。

    那他会不会想出换人的办法,随便找一个人,说是皇室公主呢,大概不会。

    太冒险了,走错一步,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他不敢赌。

    绮兰宫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当初的人都不在了,容誉眼睛有些湿润,涩涩地很难受,若是去永州,应该能见到容姝吧。

    哪怕一眼,看一眼就行。

    议和的消息传得很快,最先知道的是朝中大臣,这群大臣要么是容誉的亲信,要么是陈洺之一派,无人反驳。

    之后知道的是太后,太后听了先是一愣,然后道“哀家管不得他,只是亲自去议和,半点自身安危都不顾,实在是胡闹啊。”

    太后以为容誉喜欢容姝,只是弟弟对姐姐的依恋,没想到,喜欢到连命都不要了。

    “糊涂啊他怎么这么糊涂。”

    怎么能以身犯险呢,去永州不是羊入虎口吗。

    太后带人去了御书房,张绪把人拦住,“皇上在处理政务,概不见人。”

    太后道“哀家也不见”

    张绪低下头,“皇上这两日忙的厉害,还请太后娘娘体恤。”

    寒冬腊月,太后心恍若在冰窖里,半响,她哆嗦着嘴唇问“何时启程,定下了吗”

    今儿是腊月初二,马上就过年了。

    张绪道“腊月初五走,差不多一个月就到了。”

    圣驾自然不可能像大军一样走的那么快,现在打不起来,一个月的功夫,差不多了。

    那也就是说,不能在盛京过年了。

    “皇上走了,那谁监国”

    皇上连个子嗣都没有,宗族也无可用之人,太后“可是陈太傅”

    “回太后娘娘,陈太傅随皇上一同前往,”张绪道“太师监国,京中大小事务皇上会处理妥当,还有羽林军在,娘娘大可放心。”

    事已成定局,无法更改。

    腊月初五,圣驾从朱雀门启程,前往豫州。

    这条路不好走,路上有还未化的积雪,可是这种路,将士走过无数次。

    陈洺之没和容誉坐一辆马车,这次去豫州,五千将士护送,五百羽林军在暗中,还有不少大臣一同前往,容誉说,议和一事只许成功,当真是异想天开。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