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功局, 梁司彩对方嫣道“方典制,宫里的麻布都用完了,实在没了。外头听说陛下驾崩, 布铺的库存也都被一抢而空, 实在没法子。”
方嫣不由皱眉。
宫里的麻布库存不多, 要人人裁剪麻衣实在捉襟见肘,这会儿消息已经传遍, 家家户户都在备丧服, 哪还有多余的
可宫人不能及时服丧穿孝,被外臣瞧见了, 难免要借题发挥。
若是恭妃娘娘掌事儿, 她是天子生母, 大家管好自己就是,也不必操心, 但如今人人知晓,是宁国夫人在代管。
她们受过她的恩典,总不能叫她被人挑毛病。
“典制, 你看这样如何”开口的是司彩司下头的掌彩,没什么存在感, “先太后薨逝之时,宫里也是做过丧服的,说不定还有一些人留着,让她们姑且穿上旧衣, 等麻布宽裕了再说如何”
方嫣也没有办法, 没有麻布,总不能让司彩变出来“也只能如此了。”
她回到司制司,说了司彩的困难, 女官们也道“这也是个办法,还有,咱们先紧着明日要上值的人,轮班的时候就换着穿,做宽大一些,左右是套在外头,一时看不出来。”
正商议着,忽听宫人来报“针工局的小顶针来了,说甄公公那儿有一批陈年麻布,匀给我们一些,丧服做不成,人人一条腰绖总是够的。”
原本低头缝衣裳的女史听了,不禁抬首“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其余人顿时失笑。
针工局的甄公公有个绰号叫“甄一毛”,因为他一毛不拔,真真的铁公鸡。送进来的衣裳永远都是只少不多,布头都给她们算进去,大家想拿点碎布缝个荷包都要额外使钱,吝啬到极点。
而且,每季度的衣裳永远都是旧料子,还有发霉发臭的,克扣极厉害,宫女们多是爱俏爱美的,都恨死他了。
这会儿竟然白送她们一批麻布,不是拿出去倒腾卖了,可比太阳打西边出来还要令人开眼呢。
“他是吃错了药,还是吃醉了酒”牙尖嘴利的女史问道,“该不会同咱们算利吧”
“快别说了,叫人把布收进库里,”司制打断她们,“既然给了,没有不要的道理,反正这会儿不说银子,咱们就当不知道,看他怎么办”
女官们纷纷叫好,怕甄公公后悔,赶紧使人装库。
忙碌间,有谁忽而道“欸,我记起个事儿,甄公公有个干儿子,最疼不过,从前常来我们这儿的,是叫小毛儿没错吧”
“好些日子没见他了呢。”
方嫣拿着剪子,就烛光裁剪布料“小毛儿别的倒还好,就是嘴碎,我记得宫里传妖传谣言的时候,他险些没命。”
“呀。”众人不约而同地停了手里的活计,心有余悸。
方嫣道“好在宁国夫人求情及时,逃了条命,也是甄公公使了钱,把他挪后好几天。最近久不见他,必是去了外头。”
“外头可比在宫里好,这两年”
“你不要命了。”有人及时打断她,“快住口吧。”
“呸呸,我口无遮拦了。”说话的人歉疚道,“不知怎么的,就管不住嘴。”
旁边的人又骂“自己找死,可别连累了我们。”
她忙讨饶。
其余人赶紧转移话题“对了,是不是也该给宁国夫人做一身她在宫里总得有两件替换才行。”
“她还未离宫吗”女史咬断线头,“家里应当有备着的。”
“听说还在宫里。”司制道,“做吧,我是巴不得她留下呢。”
众人赞同“这倒是,皇贵妃娘娘什么性子,咱们都不知道,她在宫里,咱们也踏实些,好歹有人求情。”
司制笑道“皇贵妃侍奉太后,今儿宫里的事,都是她在吩咐。尚宫说,陛下封她做了尚宝女官,今后也会常常进宫的。”
“这可好了。”方嫣吁口气,按揉酸疼的眼睛,“我还怕明儿谁没穿上丧服,又吃挂落儿,上头的人哪会体谅咱们的难处。”
其余人深有同感,纷纷应承“可不是。”
尚功局一夜灯火未熄,东方在女官们的低语中渐渐明亮。
雪停了,直殿监的太监搓着手,哆哆嗦嗦地出来打扫。笤帚扫过路面,在松软的积雪上划拉出痕迹。
不过四五点钟,百官却已经聚集在宫门口,预备入宫听遗诏。
宣读遗诏的地点在仁智殿,这属于外朝,防备谁不言而喻。但杨首辅说,当着皇帝的灵柩宣读更慎重,谁也无法辩驳。
五点钟,天色蒙蒙亮。
匡尚书早早到了,环顾四周,随手招了一个内侍“你过来。”
内侍立即握着笤帚上前,躬身行礼“大司空。”
“你是仁智殿的”匡尚书问。
内侍道“是,奴婢是负责仁智殿洒扫的。”
“有一事吩咐你。”
内侍连忙道“是,大人请说。”
匡尚书低声说了两句,不待他反应,随手掏出一枚玉扳指塞过去“赏你的。”
内侍默然片时,应了一声,将扳指塞进袖中。
不多时,人影越来越多,京城大小官员齐齐聚于仁智殿外,准备听遗诏。
六点多钟,稍微暖和了一点,满太监、奶娘、荣儿带着祝灥出现,抱着他跪在殿内。
虽说殿中点着火盆,不算太冷,可门户敞开,冷风依旧厉害,怕太子受冻,立时开始宣读遗诏。
石太监原样复述了皇帝的意思。
第一肯定是太子继位为新君,第二是人事调动,谢玄英入阁,晋张文华为户部尚书,以及七个顾命大臣,最后才简单提一句,复宁国夫人程丹若为尚宝女官,代掌宝玺。
因为皇帝临终前,身边该在的人都在,并无人质疑。
群臣三呼万岁,面带哀色地领旨,随后朝皇太子跪下,三呼万岁,奉为新帝。
祝灥已经被薛尚书教过,还算镇定地朝群臣点头“众卿平身。”
杨首辅没起,他道“臣有事奏。”
这不在培训内容之中,祝灥呆住,不知该接什么,好在荣儿及时问“何事”
“臣奏请殿下移居慈庆宫。”杨首辅平静道。
荣儿如临大敌“这是为何殿下年幼,就算不在乾阳宫,也该住永安宫。”
杨首辅的目标本就不是年幼的嗣皇帝,而是恭妃,不疾不徐道“程氏身俱监用外尚宝司用印之责,却窃据乾阳宫,以奸巧机辩媚上,使诏令不自天子出,而是自外命妇出,长此以往,恐重蹈北齐陆氏之祸。”
他拱拱手,肃然道“为清荡朝野,太子还是移驾慈庆宫,远妇人之祸,以肃乾纲。”
荣儿不知道北齐陆氏是谁,只听明白了一件事杨首辅想赶走程丹若,隔离恭妃母子。
这是她万万不能答应的,但她一个宫人,怎么敢辩驳首辅,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旁人,渴盼地看向别人。
率先开口的是晏鸿之,老爷子一把年纪起了个大早,正受罪呢,没想到听见这么一番话,当下怫然“元辅此言,老朽不敢苟同,你说小女窃权蒙上,有什么证据”
杨首辅余光一扫,匡尚书心领神会,袖中手指暗点墙根下的内侍。
“汝来。”杨首辅像是随手一指,点了个不起眼的小火者既低等级宦官。
内侍垂首上前“首辅有何事吩咐”
“我问你,这仁智殿的种种安排,宫人身上的丧服腰绖,均是何人所为”杨首辅冷笑,“如今这后宫之中,是皇贵妃说了算,还是宁国夫人说了算”
靖海侯正想开口,昌平侯却冷不丁先张嘴“首辅说笑了,宫中诸事即便不是太后所理,也该是皇贵妃的旨意,怎容外命妇置喙”
他抬起下巴,漫不经心地问内侍“你如实招来,若敢欺瞒,小心你的脑袋”
“不敢隐瞒首辅、冯侯,”内侍“噗通”跪倒,深深伏首,“宫中丧仪,皆是皇贵妃之令,奴婢从未领受宁国夫人之令,还望诸位大人明鉴”
匡尚书原本胜券在握,哪里想得到是这样的展开,一时愕然“胡说八道。”
“奴婢不敢”内侍抬头,看见他的脸时瞬间变色,改口道,“奴婢说错了,是宁国夫人,大司空和我说过,是宁国夫人一手遮天,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他拼命叩头,不知是不是动作幅度太大,有什么东西“哐当”下掉出怀,落在地上清脆地滚了两圈。
阎尚书捡起“扳指这这不是子建你的”
匡尚书无比尴尬,坚决不承认“死奴才,偷了我的东西,还满口胡言”他义正词严道,“来人,把他拖出去。”
“大司空饶命大司空饶命”内侍“砰砰”磕头,很快额头就青紫一片,“奴婢是无心的,奴婢无心的”
外头的侍卫正要拖人,靖海侯却喝道“且慢,话还没有问清楚,子建在着急什么”
匡尚书憋屈坏了。
“可不是,大司空,宫内的事儿,还轮不到工部说了算。”石太监阴阳怪气。
阎尚书看了谢玄英一眼,道“此人前言不搭后语,不过胡乱攀咬罢了。”
他又问荣儿,“你是皇贵妃身边的人,我问你,宁国夫人可有夺权之事”
荣儿断然否认“绝无此事。”
“皇贵妃都说无此事,可见是捕风捉影的闲话,当不得真。”阎尚书道,“宁国夫人忠勇可嘉,朝野素有贤名,元辅莫要为小人所欺,误了陛下临终的一片苦心啊。”
他在朝堂没什么存在感,但怎么也是六部尚书之一,既然开了口,怎么都有点分量。
杨首辅一时没有接话,思索该如何应对。
谢玄英瞟了他眼,换了个姿势站立。
他并不担心杨首辅今日会成功,因为昨晚上,他不仅拜访了老师、张文华,也拜访了阎尚书。
重温一遍,阎韧峰,安徽人,江南党。
自许尚书倒台后,江南党受到重创,一直被杨首辅一党打压。幸亏皇帝任命了晏鸿之为詹事府詹事,给了亲近太子的隐形好处,否则,江南党早就闹了。
谢玄英昨日寻到阎尚书,委婉地暗示他,杨首辅可能知道了当年江南党悄悄篡改赋税记录的事,之后该怎么做,他心里得有数。
阎家没掺和当初的事,可辛家掺和了,他们俩家刚做了亲家,还有别的同乡故旧牵扯其中,总得掂量掂量。
是以,不出意外,今日的阎尚书倒戈了。
同样反对的还有张文华。
“宁国夫人冒死救下太子殿下,又细心抚育皇次子,德行兼备,朝野皆知。”张文华不动声色地定论,“再说了,陛下慧眼如炬,怎会错识忠臣呢”
这话一出,大家都偃旗息鼓了。
杨首辅是托孤之臣,程丹若也是,抨击谁都是对先帝的指责和怀疑。
尸骨未寒,岂能这般大逆不道
当然是合力糊弄过去。
“误会,都是误会。”
“圣人英明。”
“先帝慧眼,从未出错。”
群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带过了这一场风波。
无人注意那卑微的内侍,伏在地上轻轻出了口气。
他叫永年,是直殿监的小火者,十岁净身入宫,在宫里已经十多年了,因为银钱全都送回家抚养弟妹,无钱打点,一直都是最低等的内侍。
那年,也是这样的一个冬天,他在御花园扫雪,不小心跌了跤,摔进雪堆里,没一会儿人就麻了。
相熟的宦官把他拖回屋里,却不知怎么办,这时候,一个叫李有义的小太监找了过来,说程姑姑让他转告一个治疗冻伤的法子。
见他正好冻得脸色发青,立马就说烧热水兑温,把他抬进去泡一会儿。
他就是这么捡回了一条命。
“这钱是程姑姑赏我的,她是个善心人,我也不图她银子,你拿去喝药。”李有义是李太监的干儿子,不缺钱,随手就丢给了他。
他千恩万谢,心里下定决心要报答,可没想到紧接着感染了风寒,一病不起。
也是巧,有个同乡姐姐是宫人,听说他病了,帮他去安乐堂讨了药,一连喝了两三天,竟慢慢好了。
永年记住了他们的恩典,可同乡姐姐得罪贵人,早早死了,李有义又不记得他这小人物,不需要报答,程姑姑更是出宫嫁人,了无音讯。
一晃十多年过去,程姑姑变成了宁国夫人。
他终于报答了她的恩情,虽然她不知道。
但永年很满足。
好人应该有好报,假如她能留在宫里,今后应该就有更多像他一样的人,能侥幸活下来。,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