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104章

小说:媚色无双 作者:假面的盛宴
    104

    太和帝离开慈宁宫, 回到紫宸殿。

    过了一个多时辰,赵全回来了。

    “胡太妃回寿康宫后,寿康宫的人无任何异动, 不过慈宁宫有个叫小英子的太监去了趟寿康宫,胡太妃身边的冬葵跟他说了几句话,小英子又折回慈宁宫,方才他找了借口悄悄出宫, 奴婢让人将他拿下,严加拷问后,他招出他本就是胡太妃的人,是被故意安插在慈宁宫里, 平时帮胡太妃办一些小事, 例如把慈宁宫的消息透给胡太妃知道,帮胡太妃往宫外传信。”

    “传信传什么信给谁传信”太和帝问。

    赵全从袖中拿出一张纸, 呈给太和帝, 并道“小英子说他也不知传信给谁, 他每次出宫后都是去钟楼附近一个铺子里, 把信给铺子的掌柜。这就是小英子这次送的信, 似乎无关紧要, 所以就只是一张纸,据他所言,他平时还送过那种上面封了火漆的信。”

    太和帝将纸打开来看, 纸上只写了三个字,速归,急

    让谁速归, 急什么

    其实不用猜就知道是谁, 但太和帝还是让赵全带人押着小英子, 去了一趟那个铺子。

    不光铺子的掌柜被抓,里面有个伙计行迹诡异,赵全去抓人时,那伙计还想跑,索性一网打尽。

    之后一番拷问,这铺子果然是晋王府的一个暗桩,平时专门负责帮晋王跟宫里联系。这地方可不光连着胡太妃一条线,还另有几条线,似乎是晋王安插在宫里的钉子,平时也会把消息传到这里来,再让掌柜传回晋王府。

    这次的收获很大,不光顺藤摸瓜到晋王在宫里安插的眼线,还佐证了胡太妃确实和晋王有不同寻常的关系。

    虽还没有证据证明是什么关系,但显然离魏王和太和帝的猜测,更近了一步。

    这一晚慎刑司忙疯了,秘密审讯了许多人,这些人里有些人消失了,有些人又回归了原位,似乎太和帝并不想打草惊蛇。

    与此同时,一些流言在宫里小范围地传了起来。

    起源是一些内侍没事议论起皇子们,有人说几位皇子多多少少都有些像陛下,唯独晋王殿下长得和陛下不像。

    有人为了维护晋王,和对方争了起来,情急之下说晋王虽和陛下不像,但和已经过世的安王长得很像,似乎想以此来证明晋王确实是皇家血脉,确实是龙种。

    其实这种私下议论,早些年就有。晋王十二岁才回宫,长相身形都偏文弱,和太和帝一点都不像,当时就引来不少私下议论。

    其实这事也是有人在背后主导,事情没闹大之前被太后严惩了一次,这股风当时就刹住了。

    后来也有人议论,但都是私下的,仅是小范围流传,没想到会有人旧事重提。

    旧事重提也就罢,偏偏有人好心办坏事说出这样的话来,于是各种匪夷所思的流言在宫里传了起来。

    传到最后,不光太后知道了,胡太妃也知道了。

    这边太后还在皱眉,怎么这档头生了这种事,那边从慈宁宫回去后,胡太妃除了命人出去打探具体消息,又派人往宫外递信,想知道晋王为何还没归,何时才能归。

    这信自然又送到太和帝手上,那小英子也机灵,被赵全敲打拷问了一顿,就彻底背叛投诚了。

    其实也不怪小英子会背叛胡太妃,胡太妃再是对他有恩,在大义上在名义上,也没有太和帝来得有威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谁敢去跟陛下作对陛下明摆着要对付胡太妃,只要不傻都知道怎么选。

    而另一边,胡太妃派出去打听消息的人,也被人盯上了。

    为了不打草惊蛇,寿康宫的人还是没动,动的都是和寿康宫的人有来往的那些人,于是陆续有消息递回寿康宫,都是怎么严重怎么来,怎么匪夷所思怎么说。

    同时经由小英子,还传回一个对胡太妃来说十分严峻的消息,那就是暗中有人在调查晋王旧事。

    玉泉宫那最近去了好几个宫里的人,都是打听当年晋王在行宫时的消息。

    收到这个消息,胡太妃哪还坐得住。

    当年的尾是安王扫的,安王办事她应该能放心,可到底不是她亲手经办,实在心里没底。

    心里没底,再加上上了年纪,胡太妃就病了。

    怕自己的病落人耳目,她连太医都没敢请,日日焦虑晋王为何还没回,再来就是拖着病躯去太后宫里,似模似样的提了几句流言的事,希望能再次借太后的手肃清流言。

    只可惜这次太后也没办法,流言源头非对方故意为之,也打罚过一次,非但没止住,反倒下面传得更凶。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此时太后已经意识到中间有人在整晋王,这种时候为何会有人整晋王,到底是谁下的手

    这件事让太后想了许久,都没有结果。

    而晋王就在这时候终于赶回京了。

    得到晋王回京的消息,胡太妃终于松了口气。

    忙让人递信去宫外,将宫里最近发生的事告诉给了晋王,让他赶紧想个办法。

    消息自然是没传出去。

    晋王不知宫里发生的事,再加上他一回来就面临魏王成了太子,太和帝要禅位的局面,自然忙着去联络朝臣,鼓动他们去说服太和帝,让他放弃禅位的想法。

    只要不禅位,他们还有转圜的机会,一旦禅位,局面就成了定局,此事实在也拖延不得。

    而胡太妃收到的回信是,已知晓,会想办法,让胡太妃密切注意宫里的消息。

    当初为了保密安全,晋王和胡太妃之间通消息都是信上的话尽量简短,且不提名道姓,更不会用固定笔迹,都是让身边人代笔,且每次笔迹都不一样。

    他们自信自己隐藏得够深,谁都想不到两人会有联系,而且小英子是慈宁宫的人,这又是一层掩护。

    可恰恰是这样,给太和帝和魏王造了机会,他们凭空捏造一封假信,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晋王忙得连轴转,胡太妃也拖着病体往慈宁宫跑得频繁。

    这一日,胡太妃又来到慈宁宫,发现太后似乎有什么心事。

    她当时不好试探,扯了些闲话就回去了。回去后,越想越觉得太后神色不对劲,就又去了慈宁宫。

    “罢了,既然你又来了,我就不瞒你,皇帝疑上了晋王和安王的关系。”

    胡太妃震惊、错愕,失言道“陛下为何如此糊涂怎么能疑心自己的儿子还有安王都死了多少年,现在因为有人刻意传些诋毁人的流言,就疑心英年早逝的兄弟和儿子,这么做可合适”

    言罢,她忙又道“太后,您可得给妾身还有安王做主啊,此流言定然是魏王所为,此子如此心性歹毒,陛下都立了他做太子,他为何还不死心要诋毁自己的哥哥”

    不怪胡太妃会想到魏王头上,你想想,秦王等人都不在京中,这种时候传这种流言,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处。

    只有魏王

    太和帝若是禅位,他得的好处最大,可现在群臣反对,他自然要找些事来搅混了水,借此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还有,他虽是太子,但并未即位,比他年长的晋王秦王,对他来说依旧有威胁。

    放出一个流言,一举两得,不是魏王还能是谁

    说到这里时,胡太妃也意识到自己失言,忙又问道“太后您怎知陛下疑上了晋王和安王,难道说”

    太后露出一个十分复杂的表情。

    胡太妃被这个消息打得有些措手不及,并未去分析太后眼里的内容,她下意识按照自己猜的那么想,激动道“陛下怎么如此糊涂竟去听信一个贱种之言,也不信任自己的兄弟和儿子”

    此时情绪激动的她,完全没想到这句贱种从她口中所出,太后是个什么心理波动。

    她哭倒在太后面前“太后您可要给妾身和安王做主啊,晋王也就罢,他是陛下儿子,他们父子之间如何,妾身没资格过问,可此事牵扯到安王。您知道的,妾身就安王这么一个儿子,他从小体弱多病,成年后也从不与人为恶,当年淳王和英王在先帝面前多次诋毁陛下,安王可没少帮陛下说话。”

    胡太妃哭了一通安王多么可怜,他们母子多么可怜。太后被她哭得唏嘘感叹不已“哀家是信任你和安王的,虽说流言止于智者,可也不知是谁嚼舌根,说当年晋王出生前后那段时日,安王就在玉泉宫养病,又扯到晋王肖似安王”

    她叹了口气道“哀家也劝过皇帝,可你知道的,帝王多疑,让皇帝疑心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晋王还是皇帝的儿子,与其让伤疤捂着任其溃烂,影响到晋王以后,不如趁机将事情澄清了。”

    胡太妃一愣“怎么澄清安王都死了。”忽然,她脑中灵感一闪“难道太后说的是滴血验亲”

    太后点了点头。

    可胡太妃非但不见喜色,反而身体僵硬起来。

    “那太后有没有想过,皇子被陛下质疑不是亲子,还当众滴血验亲,就算是时证明流言为虚,晋王以后又如何做人”

    太后眼中的不忍慢慢退去。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胡太妃一僵,也意识到自己对晋王关心太过了,忙遮掩道“妾身能有什么好办法,晋王是陛下的儿子,一切自然全凭太后和陛下处置。”

    太后话音一转,道“其实哀家跟皇帝也考虑过你说的这些,不管验出结果如何,对皇家对皇帝对晋王,都不是什么好事,而且哀家也不想把此事闹大了。”

    “那太后的意思是不验了”胡太后表面怯怯,眼中却闪过一抹喜色。

    太后从没有像哪一刻,如此清晰地认清眼前这个人。

    还是安稳的日子过得太久,从没有想过身边竟隐藏着这样一个人,以至于让皇帝和自己离心。

    太后想到太和帝来找她,说了他的猜疑,又请她帮忙试探胡太妃。皇帝甚至来龙去脉都没有说清楚,只是请她帮忙。

    太后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连她都疑上了。

    她苦心经营多年,临到老晚节不保,全坏在这个贱人手里。想到这里,太后心中怒火直烧,接下来的话也没那么难出口了。

    “怎可能不验,不验怎么为晋王正身”

    “那方才太后又说不想把事情闹大妾身觉得,太后还是应该劝一劝陛下,到底是亲父子,何必弄得有伤父子天和。”

    太后点点头“你说得确实有道理。”

    “那太后”

    “所以我才想到了你。”

    胡太妃被说得一愣,迟疑道“太后”

    “其实这法子还有人给皇帝出的,说既然被猜疑的是晋王和安王,就该让晋王和安王验。”

    “可、可安王已经死了多年。”

    “所以那人提了滴骨验亲之法。”

    太后把滴骨验亲之法,跟胡太妃大致说了说,说完她露出歉意的神色“就是委屈了安王。”

    可不是委屈了安王

    滴骨验亲之法,说白了就是拿死人骨头和活人的血验,若两人有亲缘关系,血则渗入骨中,若无,自然无法渗入。

    可此法也有个弊端,那就是需要人骨,这也就意味着要刨了安王的墓,才能取到对方尸骨。

    时下的人极为重视亡人身后之事,更视破坏亡人遗骸为大忌,这何止是受委屈,简直是受了天大的委屈,胡太妃现在恨不得当场暴起,掐死眼前这个老妖婆。

    可她不能,她还得忍着,因为太后接下来又说话了。

    “如此一来,既省了晋王和皇帝验血,以免伤了父子之情,也能洗清安王嫌疑,免得日后再被人拿出来说道。而且皇帝答应哀家,待验了之后,两者若真无血缘关系,他会亲自出面肃清流言,并为安王重修陵寝。”

    太后一脸为难地看着她,叹气道“你就当是哀家自私了,哀家到现在都还记得晋王刚回宫时,瘦得可怜的模样,他到底是哀家的孙子,哀家实在不忍伤了他。你说要是用那滴血验亲之法,此法一用,不管结果如何,父子之间都会起隔阂,对晋王也无任何好处”

    “确实不能用滴血验亲之法。”胡太妃喃喃道。

    一旦当场滴血,晋王不是太和帝儿子的这个秘密,再也遮掩不住。

    她已经死了儿子,不能再死了孙子。相反滴骨验亲之法,看似惊世骇俗,实则其中可操作的极多。

    就是可怜了她的儿

    胡太妃渐渐冷静下来,心中的恨意也越来越深。

    她恨太和帝,恨先帝,恨太后,恨魏王,恨所有人可她惯会隐藏内心仇恨,这对她来说不难。

    都给她等着,她一定不会放过这些人

    胡太妃眼中透露出仇恨扭曲的光芒,可在抬头的那一刻,这一切全成了眼泪和忍辱负重。

    “罢,雷霆雨露皆是皇恩,太后多年来视我如姐妹,晋王那孩子也确实可怜。若是真以安王之骨,能替晋王澄清,能成全了陛下和晋王的父子之情,也是我儿的幸事”

    她泪流满面,突然跪了下来“只望太后能答应妾身,捡骨之事由妾身亲自来,妾身实在不忍让他人触碰安王尸骨。”

    太后忙扶她起来,也是感叹道“自然让你亲自来,我就怕你受不住。唉,本来哀家是打算替安王办一场法事,借着法事遮掩”

    胡太妃听太后说着怎么冠冕堂皇的取她儿尸骨的话,心里好恨好恨。

    可她现在只能忍着,忍着先保全了晋王,再图谋后事。

    “这法子是你想的你怎么这么坏”

    无双笑得花枝乱颤。

    不是她不厚道,实在是她只要一想到魏王阴坏地出了这样一个主意,而胡太妃被耍得团团转,又想保儿子又想保孙子,最后实在没办法,为了保全孙子,只能亲手去刨儿子尸骨,她就忍俊不住。

    魏王实在太坏啦

    哦,现在不是魏王了,而是太子。

    只因魏王暂时没打算搬进宫,所以他们目前还住在魏王府里。

    她靠在他怀里笑得花枝乱颤,自己不觉得,魏王可不好太好受。

    虽然现在天气冷,但屋里烧了地龙,无双就穿了一身单薄的衣裙,她那高耸之处本就大,自打生了孩子,越发浑圆惊人,她笑得抖,那处也在抖,魏王最近忙得脚不沾地,已有几日未近身了,当即袍子下起了反应。

    无双就坐在他腿上,怎会没有感觉,她忙抱起一旁的儿子道“祚儿还在边上呢。”

    其实边上还有侍女,只是无双没好意思说,她抱着儿子当盾牌,离他远一点。现在她是发现了,魏王比纪昜坏多了,纪昜看似不管不顾,其实人单纯也老实,反倒是他,阴坏阴坏的。

    她岔开话题道“那准备何时验”

    “今晚。”

    今天是安王法事的最后一日,骸骨想必已经拿到了,自然要趁热。

    “真想去看看热闹。”无双有点遗憾道。

    魏王将她连人带儿子扯过来“最近乃多事之秋,你老实些,好好在府里待着,等一切事罢,自是想怎么看热闹就怎么看。”

    “我省得。”

    验亲之地选在慈宁宫。

    太和帝不好出面,自是太后出面主持。

    也没有其他人在场,除了太后,昌河公主,以及魏王,还有便是太和帝身边的冯喜。

    魏王的出现,让胡太妃更是笃定那个出滴血验亲主意的人就是魏王,心中恨意更深。

    晋王很快也来了,他面色苍白,难掩忍辱负重之色,进来后就对太后和昌河公主说了一番感慨之言。

    太后也是连连感叹,道“知道委屈晋王你了,可此事早澄清了早好,对你对安王都好。”

    晋王理解地点了点头。

    太后示意胡太妃拿出安王的尸骨。

    胡太妃从怀中拿出一个小布包,不舍至极,心疼至极,但最终还是摊开了帕子,将其中那块早已腐了的枯骨放在殿中的案上。

    放下后,她不忍再看,转头用帕子掩住了面。

    晋王这时倒是坦然得很,“如何验”

    冯喜道“殿下刺破手指,将血滴在上面即是。”

    一时间,所有目光都聚集了过来。

    晋王看了看一侧的屏风,悲壮地仰天长叹一声道“只望本王验完,父皇再不要疑了儿臣才是。”

    他从一旁宫女手中接过刀,二话不说在手指上化了道小口,尽显磊落之态,若不是在场几人对他底细清楚,还真要赞道一声好风仪。

    只可惜没有如果。

    晋王一脸成竹在胸之色,将血滴在那块尸骨之上。滴完后,他再未去看去瞧,因为他心中有数,血一定不会渗进去。

    滴骨验亲之法,验的是亲生是血缘,这尸骨并非安王的,晋王自然有十足把握。

    之前胡太妃把消息传给他,他当时恼怒至极,转念一想,反而觉得此法对他大有益处。

    当年他初回宫,宫中流言四起,父皇不愿与他齿序,他一直觉得符合是受了那些流言影响。此番一罢,确定了他皇子之身,他定会以此为由,让父皇还他齿序,想必太后也会为他说话。

    晋王正在想等会怎么和太和帝开口,就听得殿中响起一道讶然之声。

    “那血那血渗进去了”一个宫女失声道。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那块骸骨。

    那血,竟真渗入了骸骨中。

    “不可能怎么可能”晋王失态道,扑上前去看那块骸骨,“怎么可能会渗进去”

    “老奴一直盯着,那血确实是渗进去了。”冯喜摇头叹息道。

    晋王径自不听,又去拿了刀来,划伤手指,将血滴在骸骨之上。这次他滴的有些多,方才不过两滴,这次他滴了一滩。

    然后,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所有人都盯着。

    眼睁睁看着那血越来越少,越来越少,渐渐渗入骸骨中。

    “怎么可能”

    晋王激动地撞翻了案几,殿中还有一人尽显诧异之色,这人就是胡太妃。

    其实不光晋王懵了,胡太妃也懵了。

    她根本没从安王墓中捡骨,而是晋王准备了一块交给的她,血怎可能会渗入

    “怎么不可能”

    昌河公主皱眉站了起来“本来本宫还觉得无稽之谈,还劝皇兄不要如此行事,免得伤了人心。现在看来,还是有必要验一验的,以免被那龌蹉之人坏了皇家血脉”

    太后也是满脸伤心难过“晋王、胡太妃,亏得哀家如此信任你们”

    “太后”

    魏王冷道“看来父皇该是派人查一查当年行宫之事了,所谓无风不起浪,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些话一声声一句句,将晋王的理智打得支离破碎,殿中所有人的目光对此刻他来说,都宛如凌迟无疑。

    一时间,他只觉得头脑发胀,精神也恍惚起来。

    “不可能,不可能的,这尸骨明明是我随便让人找来的一块,根本不是安王的”

    胡太妃厉声喝道“奕儿”

    可一切都晚了

    太和帝从屏风后走出来,目光冷厉地看着晋王。

    晋王脸色一白,清醒了过来,仓皇道“父皇,父皇你听儿臣解释”

    “把晋王和胡太妃都押下去,严加审讯寿康宫的人,不要让他们死了,朕要知道他们这些年都做了什么”

    滴血验亲乃至滴骨验亲,都不是根本目的。

    从一开始太和帝的目的就是让晋王顺理成章地成为安王之子,只要混淆皇家血脉这个罪名定下,晋王就是欺君。

    不光他跑不了,胡太妃也跑不了。

    接下来就是收押起来慢慢审了,就算晋王和胡太妃不说,他们还有心腹有亲信,只要能撬开一个口子,不愁怕不知道真相,毕竟以慎刑司的审讯手段,就没有撬不开的嘴。

    胡太妃身边的檀香和冬葵首当其冲。

    这二人也是忠心,想咬舌自尽,可在慎刑司里,能让她们自尽那才有鬼。

    檀香还能坚持住,但冬葵坚持不住了,在严刑拷打之下,她为了免受折磨,慢慢地吐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例如年前那碗血燕里被下药,就是胡太妃让人做的。

    赵全见这张口被撬开,亲自出面,以留她一命为饵,让冬葵拿秘密来换,这个秘密要是能够换下她命的。

    最终冬葵在一边是无尽折磨,而另一边却是苟且偷生之下,吐出了一件足以惊天动地的大事。

    她说当年宸妃发疯,其实另有隐情,是胡太妃让人给宸妃下了一种药,才致使宸妃发疯。

    不过此事不是经由她办的,她只知道有这么件事,事情是檀香办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