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出差

小说:重生之科技兴国 作者:寻香踪
    远夏一听, 便知道有戏,看来马斯特真有出让公司的打算,否则不会让马克来见自己, 更别提见马斯特的老板了, 所以得拿出自己的诚意才行。

    马克是九十年代中期就来的中国,一直在中国生活, 还娶了一位中国妻子, 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见证人,也可以说是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见证人。

    对于中国混凝土机械的老大行远, 马克是很熟悉的, 他刚到中国的时候, 行远才刚刚推出水泥泵车没两年, 根本没引起他们的在意,毕竟他们已经做了几十年的混凝土机械,是当之无愧的业界老大。

    但就是没被他们看在眼里的行业新手行远, 短短数年时间,便抢占了中国混凝土机械市场的大头,他们这些有着老道经验的世界品牌节节败退,只能做中国市场的配角。

    所以当行远提出想要收购马斯特的时候,马克并不意外,这几年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势头太迅猛了, 加上金融危机, 欧美国家不少中小企业举步维艰,更别提市场竞争力了。

    远夏和马克见面谈得很顺利,马克是个中国通,中文说得挺不错。远夏表达了自己的意愿,马克也代表总公司表达了初步的要求, 比如收购金额、品牌保留、人员安置等。

    远夏觉得一切都在可考虑的范围之内。马克回去之后,第二天就给远夏打了电话,说总公司邀请行远去德国商谈具体的收购事宜。

    远夏当即便给甄明贤打电话,希望能和投资基金一起合作,收购马斯特。

    马斯特开价3亿欧元,行远当然能够独自吃下马斯特,但这个单子是甄明贤所在的投资基金介绍的,自己自然不能吃独食。

    而且投资基金在并购、投资方面更为专业,他们能搜集到完整的马斯特的信息资料,这比远夏请人去调查收集要好得多,投资基金参与进来,总不至于来坑蒙行远。

    甄明贤听说行远愿意收购马斯特,当然是再高兴不过了,毕竟投资基金只管投资,不管企业经营状况。

    他们基金如果投资马斯特,照着原来的经营模式,未必能扭亏为盈,投资下去的钱怕是要打水漂。

    现在行远愿意收购马斯特,它又是业内发展势头最健旺的企业,每年的营业额在蹭蹭猛涨,跟着行远投资,基金才有稳赚不赔的可能。

    远夏从甄明贤那儿收到反馈信息,要先对马斯特进行全面的资产评估,准备充分谈判筹码,才一起去德国见马斯特的老板。

    这是应该的,购买一家公司跟菜市场买棵白菜不一样,这可是二十多亿的大项目,必须要慎重。

    远夏回越城去等消息,毕竟资产评估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

    收购马斯特的事还没有定论,远夏并没有大张旗鼓在公司内部宣讲,只有他、郁行一、司红锦和陶阳知道,回来后还告诉了倪宽。

    倪宽得知这个消息,简直快要高兴疯了“真的是马斯特那可比兴越的gira还牛啊。”

    远夏点头“对,要是能收购成功的话,市场份额就不用担心了。不过这事还没有确定,过段时间才能确定。”

    倪宽双手握在一起“一定可以,一定可以远总加油”

    马上就到年底了,公司也开始准备年终盘点,今年的涨幅比去年减缓了近半,不过可以预见,营业额依旧是非常可观的。

    元旦之前,投资基金那边终于给马斯特做完了资产估值,总价值约为26亿欧元。

    这跟远夏预估的差不多,他问甄明贤“我们什么时候去德国”

    甄明贤说“德国那边的年假放到1月5日,我们元旦后过去就差不多了。”

    “好,那就过完元旦去德国。”免得夜长梦多,谈妥这件事,回来正好过年。

    远夏组织公司高层召开了一个会议,讨论的就是收购马斯特的事,说是讨论,差不多算是通知吧。

    大家果然跟预期中一样激动,以前他们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从欧美日等国买配件,跟他们寻求合作,如今他们已经成长到可以收购外资公司了,而且是机械制造最为发达的德国公司,这种扬眉吐气的感觉简直不要太好。

    今年过年早,他们出发的时候,大学已经放了寒假,所以郁行一也去了德国,远夏还邀请了郑松柏。

    郑工退休有几年了,一直挂着公司技术顾问的头衔,不过这两年他很少住越城,回沈阳养老去了。逢年过节,远夏和郁行一还是会给他老人家打电话问好,碰到公司有重大决定,也会告诉他。

    这次决定收购马斯特,远夏特意给郑松柏打了个电话,老爷子激动得手舞足蹈“你小子行啊,干得漂亮马斯特都能收购了,哈哈哈,有出息”

    远夏嘴角扬起来,说“郑工,您想不想跟我们一起去德国”

    郑松柏愣了一下“好啊。”

    于是老爷子也跟着一起去了。

    除了他们三个,陶阳与司红锦也都去了,还从国内请了一位德语翻译。投资基金那边也去了四个人,马斯特的中国区负责人马克也回去了德国。

    他们是7号抵达的德国,正值周末,一行人休息了一天,9号正式去马斯特公司参观,了解具体情况。

    马斯特公司位于波恩附近的一个小城,是这个小城里最大的一家公司,公司位于莱茵河畔,有极为便利的水陆交通。

    远夏一到,就观察起地形来,看能不能在这附近修建工厂,将行远的分公司开到德国来。

    莱茵河中下游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分布区,这里有着极其完善的工业产业链,如果在这里设厂,以后整个欧洲地区的产品都可以由此供应。

    马斯特创办于1959年,创始人托马斯海尔曼是一名机械工程师,他痴迷于混凝土机械,曾经还发明过一些专利,公司最初代的混凝土搅拌机就是出自他之手。

    海尔曼先生年过八十,他已经退休多年,专注于做慈善,他的子女都有各自的事业,没人愿意继承他的企业,公司只能委托给经理人打理。

    他们去参观了马斯特的工厂,发现存在很多老企业都有的问题设备老化,管理僵化,过于求稳,创新不够。

    对一些居于行业技术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来说,求稳是必要的,因为同行没法同它竞争,稳健可以巩固企业的发展。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过于求稳,就意味着不思进取,容易被同行超越,时刻都存在着生存危机。

    马斯特曾经是混凝土泵车行业的翘楚,它的技术曾经一度傲视群雄,让其他竞争对手失去竞争力。

    但它体量太小,技术也不能形成垄断地位,其他企业一旦突破技术壁垒,它原有的优势便荡然无存,跟其他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最要命的是它的产品太单一,跟大型机械工程企业一打价格战,它就只剩下死路一条。

    这也是近年来马斯特经营状况越来越差的原因。

    参观完工厂,他们跟马斯特的高管们交流了一下信息,了解了当前公司的经营状况。

    但具体的并购方案,还得跟真正的老板托马斯海尔曼当面聊,毕竟他才是公司真正的拥有者。

    海尔曼本人并不在波恩,他住在柏林,马斯特的人说他后天才能赶过来。

    行远的几个人在一起交流心得和体验。

    郁行一说“除了技术和品牌,马斯特存在的问题太多了,收购下来,还需要一笔不小的投资。”

    郑松柏附议“是这么回事,那些机床都老掉牙了,我们都不用了,他们怎么还不舍得换啊。为了节约成本不愿意投资新设备,事实上,成本更高。”

    远夏点头“的确是这样。收购下来的话,就得进行设备更新。”

    司红锦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投入,我估计至少还得再投资几千万欧。”

    远夏说“明天海尔曼还不会到,我们去附近看看吧,找找有没有地方可以投资建新厂的。”

    郑松柏惊讶地说“怎么,你们打算把这个厂拆了重建”

    远夏笑着摇头“当然不是。我想在德国建个分公司,生产一些微小挖掘机、挖掘装载机等产品,供应欧洲市场。”

    司红锦说“打算在德国建厂吗德国是欧洲工业体系最完善的国家,但它的各方面成本也高。不如找个东欧或者南欧国家吧,欧盟成员国之间进出口是免税的,就是需要点运输成本。”

    郑松柏说“但是德国有成熟的技术工人,这点是其他国家没法比的。”

    陶阳说“还得考虑工人罢工的问题。”

    远夏无奈地摊手“要是真的都考虑起来,欧洲哪国都不太合适。不过我准备还是以机械化为主,工人数量会比较少,产量也不会太高,一年顶多也就是几千台,所以在德国还是别的国家关系不大。”

    郁行一点头“你说得对,机械化之后对工人需求量不大,从管理到工人,有几百人应该就差不多了。我们明天出去转转”

    司红锦在国外生活时间比较长,比较了解国外的情况,她说“可以跟当地政府联系一下,他们应该会很积极主动引进外资的。”

    远夏说“师姐说得对。那明天我和行一去市政厅了解一下情况,陶阳跟我去,郑工和师姐你们自由安排吧,去附近转转都行。”

    “行”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在码中,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