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 28 章

小说:我力能扛鼎 作者:宣蓝田
    “该付九百六十二文, 实付一两三钱散银,小二找余”

    华老太爷眯着眼睛对着本账册,一句一句地念。

    四下噼里啪啦的, 全是拨算珠的声音。

    唐荼荼听着数, 捡的那块石子也没用着。几乎是华姥爷话音刚落,她就报出了结果。

    “全天进账九两二钱,本钱四两三, 赚四两九, 小二多找了十个铜板。”

    她左边, 坐在棋桌上的老账房“嚯”了一声,惊奇道“和我拿算盘打得分毫不差”

    周围老先生看她空着两只手, 都不信这个邪“老爷跟你家孙闺女串通好了,落我们面子来了是吧快下去, 我来念个题”

    那位老先生喜眉笑眼地站到最前头, 这回不念账本了, 他随口出数, 加了减减了加, 念了十几个数后, 让翻个两番, 又加加减减, 再取五分之一,这就是算加减乘除混合了。

    这回数字大, 唐荼荼心算有点跟不上, 她以五指代替算盘,十根手指灵活得不像个胖闺女。

    一群人只见她左右手指屈伸连点, 照旧是老先生念完, 唐荼荼就报了数。

    “怎样是不是这个数”周围好几位老先生不差那二两银子, 都没打算盘,只盯着唐荼荼瞧,见她双手这一通乱比划,竟然得出了数

    忙问周围拨算盘的老先生们,这回算得对不对。

    竟然还是对的

    一群老先生都震惊起来,看出她尚有余力,老先生念题的速度还跟不上她手指比划的速度,每次比划完了,她都要停一停,等着念下一个数,分明是更快也能跟得上。

    “嚯,丫头神算子啊”

    唐荼荼只笑,不说话。

    她对数字敏感至极,但凡是数字,不管听觉记忆,还是视觉记忆,她都能记很久。那幅京城舆图,她画了小半年,把自己画出的四十多座坊市尺寸、各家官署衙门占地面积,走过的每条大街宽长,全背清楚了。

    珠心算和手算,又是上辈子她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之一,换了个朝代也没忘。

    这下,一群老先生谁也不跟她比了,挨个坐到她面前那张棋桌上,轮着出题。一群人挨着出了一圈题,无一错,终于相信了她这心算的本事比拨算盘快。

    华老太爷大笑道“哈哈哈,亏你们各个趾高气昂,连徒弟都懒得带,嫌徒弟这个笨,那个慢,这会儿竟连个小丫头都没比过”

    老先生们不理他,惊讶地围着问“这手心算,是谁教你的”

    唐荼荼含糊道“我哥教的。他在书院会学明算科,等进了国子监,还有更厉害的明算老师教。”

    一听书院和国子监,老先生们就不再问了,岳峙书院在京城是榜上有名的书院。乡试开考以后,华老太爷更是吹嘘他外孙好几天了,满院的先生都知道那位小少爷文才厉害。

    可只旁听她那哥哥讲几句,就能有如此造诣,也是难得。

    有先生唏嘘“可惜是个姑娘,将来迟早要嫁人的,不然学学做生意多好。”

    也有的先生道“咱家三当家算数也厉害,但三当家不会使算盘,她得拿纸笔才能算。三当家常挂在嘴边的,不就是她要招个婿进来么”

    “丫头也招个婿多好,老爷的家业也不用全给那几个傻少爷祸祸。”

    他们一群账房,当着华老太爷的面儿吐槽他几个亲孙子,华老太爷也没恼,笑着挥挥手“都散了吧,荼荼得去吃饭啦,丫头刚才就饿了。”

    这才把唐荼荼从人堆里扒拉出来。

    祖孙俩朝着东园走。

    华姥爷看着她,感慨道“刚才看着你,我就想起了你姥姥。这比算盘赢赏钱的玩法,还是你姥姥想出来的,那群账房里头”

    华姥爷回头去指,指了几个四十多岁的先生。

    “那几位,你看见没都是你姥姥教出来的。我们刚来京城落脚的时候,整条街上啊,数你姥姥算数最厉害,不论客人进来买了什么东西,客人往手里拿,跑堂的跟着念一遍买了什么,等客人走到柜台前,直接交钱就行你姥姥已经算完啦”

    “她算盘打得也好,俩手各拿一个算盘,左手算,右手核,算完两边对一遍,数一样,就是算对了;数不一样,重打一遍。我俩每到月底,点着油灯坐窗前核账,我核完两本,她能核完一沓儿。”

    天津话味儿重,华姥爷一张嘴,就跟唱数来宝似的,他来了京城多少年了也没扭过来,反倒把周围一圈人都带跑偏了,成了这个调调。

    唐荼荼听着有趣,一个劲儿地笑。

    华姥爷叹口气“你姥姥呀,就是命不好,穷出身,嫁了个更穷的我。年轻时跟我吃了不少苦,东跑西跑地进货、挑担子,多少风风雨雨跟我一块扛过来。”

    “妇人不能吃苦,一吃苦就老得快,病得早,她四十来岁时得了心疾,心疾熬人,走的时候也难受,不是安安稳稳走的。”

    唐荼荼不知说什么好,抿着唇闷了会儿,憋出一句“您节哀”。

    华老太爷摆摆手“姥爷年纪大啦,这两年腿脚也不利索啦,说不准哪天就见着她了,前后脚的事。能多见你们一回,就是好的。”

    唐荼荼心里那股“这不是我亲人”的疏离感,又如洋葱一样,猝不及防地被人掀了一层,辣得她眼睛都花了。

    “我和哥哥,以后多来看您。”

    快要走到饭堂时,华姥爷越走越慢,渐渐顿住了脚。

    他眉心聚拢,盯着荼荼看了会儿,忽然又道“荼荼,姥爷再考你一题。这题难,不要急,你好好算一算。”

    唐荼荼忙道“您说。”

    “你知道咱京城多少人口吗”

    唐荼荼道“一百五十万了。”她从唐老爷那儿听过一嘴。

    华姥爷点点头“文宗三年,整个直隶省,垦田数实载为二千八百万亩,其中一半地种庄稼,良田、瘠土四六开,均下来亩产不到两石,出谷六分。京城丁壮五十万人,一天口粮算二斤,妇人小儿老人百万,每天的口粮差不多斤半。河北天津两府,人口是京城的五倍有余直隶省每年自己产的粮食,够不够吃”

    盛朝一石约莫为一百二十斤。唐荼荼果断摇头“不够。”

    “差多少”

    唐荼荼“三十三万万斤左右。”

    华老太爷道“错了。”

    唐荼荼愣住,飞快重新算了一遍,正要说自己没错,华姥爷却叹了一声。

    “京城豪门世族那么多,奢侈无度,浪费了的也多,加上番邦异族的流动,一年的缺口约莫是五十万万斤。”

    差这么多

    唐荼荼瞠大眼睛。

    华姥爷又问她“知道缺的粮食从哪儿调不”

    唐荼荼犹豫着揣摩“江南”

    华姥爷赞许地看她一眼,补充道“多数从江南调,少数出于黄淮主要是河南省。咱们继续。”

    华姥爷眉眼一凝,语速越来越快,丝毫不见老年人该有的迟钝。

    “京城每每过不完夏,就吃空了去年的秋粮,但此时江南赶上梅雨季,漕运不通,只能先从黄淮调些粮。黄淮比江南近许多,可是走陆路,漕卒就多,一路缓行,至京要耗损三成黄淮需要调多少粮,才能解直隶三个月之急”

    唐荼荼掐指算了几息“十九万万斤左右。”

    华姥爷点头,又道“吃完这三月,江南的秋粮就到了。秋粮走大运河北上,行程极快,漕卒也少,路上损耗仅为一成,余九成。进了直隶,进入各府粮窑存放,要填满仓位,才能保证直隶百姓到明年夏天六月的用粮。”

    华老太爷紧紧盯着她,几乎句句紧逼“各城除了粮仓,还有两座常平仓,是避免城中缺粮时、谷贵伤民而建的,也得填满。那需要从江南调多少粮,才够直隶吃到明年夏天各城的粮仓多大京城的常平仓,又有多大”

    唐荼荼“”

    华老太爷哼笑一声“怎么,算不出了”

    唐荼荼讷讷道“需要调十六万万斤,一千四百万石,才够吃到明年。粮仓和常平仓算不出来,我不知道粮食是全放入粮仓,还是卖给百姓一部分后,再把剩下的去填仓”

    她越说越没底“东西市的常平仓我倒是见过,按面积估算,可能能放个五十万石粮”

    华姥爷不可置信道“你算出来了”

    先头,账房先生们夸唐荼荼术算好的时候,华姥爷还只是笑,眼下目光里满是惊奇。

    他恍神了好半天,眉头才松懈下来,似一瞬间豁然开朗,脸上的褶子全堆成了笑纹路。

    这干瘦的老头紧紧抓住荼荼的手,话都说不囫囵了,哑声感慨道。

    “好孩子好孩子姥爷有数了姥爷心里有数,能算得了粮,便能算得了天下百千行商,回头我跟你娘商量”

    他又猛地停住“且不说这个,说这个太早了荼荼你记住了,万万不可把这术算丢下,咱家靠的就是术算发家,算不清楚账,一辈子白活”

    唐荼荼不知他怎么突然激动起来,愣愣点了点头。

    华姥爷硬是攥着她的手到了饭堂,才放下她,老人家只就着小菜喝了一碗粥,就又匆匆出门了。

    走出饭堂了,他又匆匆返回来,掏出二两银子放在桌上,落下句“荼荼拿去买好吃的”,就又头也不回地走了。

    奇奇怪怪的

    华家主子就这么两位,仆从却多,还有那些账房先生,都是要一块吃饭的,便在外院建了个饭堂,几张长桌、几张条凳摆开,能容纳二十个人一块吃饭。

    正是清晨饭点,饭堂里挺热闹。

    等到吃完了半碗云吞,唐荼荼昏昏沉沉的脑子,和紧窒在胸口的那一口气才松下来。

    那道粮草题实在不好算,姥爷没拿不同作物不同亩产,还有不同的出米率难为她,只给了个均数,就是在便宜她了。

    可更让唐荼荼触目惊心的是,直隶省的粮食浪费竟严重至此。

    每年从江淮两地调来的粮就足够全省吃用了,再刨掉酿酒、做酱和牲口饲料的粮,粗略一算,直隶百姓浪费的粮食竟有半座省的产粮那么多

    江淮多省,都在拿各自的余粮供养一个直隶

    京城也就罢了,权贵遍地;河北又恰恰是盛朝的龙兴之地,整个京畿地区,遍地豪奢,连平民百姓都把浪费当成了习惯,满京城没有乞丐,没有吃不起饭的贫民,俗话说的那“肉包子打狗”也都不算是笑话,在京城是常事了。

    可浪费的,仅仅是粮食么

    她浑浑噩噩想了一上午,难受得坐立不安的。

    华琼奇怪“怎么啦”

    唐荼荼叹口气“没事。”

    她这老气横秋的样子把华琼逗笑了“年轻不大,愁什么呢娘可没骗你,清早就让刘大刘二去庄子里安排了,吃完饭咱们就出城。”

    唐珠珠眼睛发光“是去乡下骑马吗”

    看到华琼点头,珠珠赶紧扒拉了剩下的饭,把碗一放,回屋翻找好看衣裳去了。

    唐荼荼出门行装一向少,她带了一身窄袖束腿的骑装,两条手帕,一只行军壶,就算是准备好了。剩下的东西要么是庄子里有,要么是奴仆安排。

    可最重要的,却没人给她准备。

    “娘,有零嘴么”

    华琼好笑道“有的,知道你们几个贪嘴,昨儿买了好几样呢,让古嬷嬷带你去装。”

    唐荼荼跟着古嬷嬷去了厨房,没一会儿回来了,装了三个油纸包,一包一斤的分量。

    华琼以为她是给义山和珠珠分好了,还欣慰地想姑娘大了,知道照顾人了。

    下一瞬,她眼睁睁地看着荼荼,把那三大包零嘴都装进了自己的包袱,她那包袱立马鼓了一倍。

    华琼“你这,都是自己要吃的”

    唐荼荼点头。

    华琼哭笑不得“娘又不会饿着你。咱家乡下有农庄,有果园子,鸡鸭鱼肉也不少你的,好吃的多着呢,不用带这么多零嘴。零嘴也就是路上无聊,嘴闲不住了吃两块。”

    “知道啦。”唐荼荼望着她,嘴上乖巧应声,动作却坚定,抱紧了自己的包袱不撒手。

    唐厚孜在一旁看着,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心说那三袋子,都未必够妹妹来回一趟吃的。

    一家人各自收拾好东西,放上了马车,这回车马比来时更多,连人带物装了五辆马车。

    华琼跟唐夫人说的那话确实不假,她带的人确实多,看个珠珠足够。光粗使仆妇就带了六个,两个厨娘,还有四个赶车的小厮。

    家里有个强迫症的老太爷,华家的地也全买在西郊的乡下。出了西市,沿着城墙向南直行,不多远就到了延平门。

    离城门还有十几丈时,马车慢了下来,开始慢腾腾地往前挪。

    “到城门了”

    华琼直起身“官兵一会儿要掀帘看一眼,别怕。”

    唐荼荼没怕,她掀起了侧帘,探出脑袋。

    屹立在眼前的这面巍峨城墙,北接临都山左麓,顺山势而下,一直蔓延到南面看不到的地方去。百斤重的石砖砌垒,硬生生地靠着人力,将墙高筑三丈。

    唐荼荼抬手挡着正午刺眼的太阳,对着最高的城楼笑起来。

    时近半年,她终于从城中走到了内城墙脚下,见到了城墙是什么样。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