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更迭的时候,也是最不稳定的时候。贾赦既然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便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即便拿下了京城,又因司徒家不得民心,再加上贾赦兵权在握,地方上并没有多少人鸡蛋碰石头。那些个司徒家的死士倒是偶有前来行刺的,但是现在已经改变不了大局了。朝政总的来说还算稳定。
不过自天下大权在握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有许多巴结和吹捧。首先便是无数人奏请贾赦登基;还有奏请立贾琏为太子,封迎春为长公主的。因这些年先是忙着自保,后又打仗,贾琏、迎春都不曾结亲。
在古代,这二人妥妥的大龄男女青年了。说亲的人简直踏破门槛。不但如此,连要给贾赦后宫塞人的都无数。
自然,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思想的人,贾赦还真接受不了有些封建规则。只是心中感慨,难怪姓司徒的一家子又自大又不将他人当人。如果一个人长期被这样吹捧,真的太容易迷失了。也许当年前朝太祖能够夺得天下,也是一个清醒明智的人,可是不过到了二三代,姓司徒的便一代不如一代了。
贾赦自己还好,无限游戏里,无数分不清是人是鬼是精是怪的东西有无数张面孔,一个不小心被骗过,便丢了性命。在如此绝境之中,不但逼得贾赦练就一副火眼金睛,也练就一副铁石心肠,糖衣炮弹对贾赦无用。可是贾琏是土生土长的封建贵族,如果贾琏变成司徒碧那样,这儿子算是白养了。
贾琏带兵入京城之后,那是风光无俩。
贾琏本来就生得俊,又是二十出头意气风发的年纪,在战场上历练下来一身坚毅气质,与前朝备受推崇的唇红齿白美少年不同,但格外吸引人。
加之贾琏的身份乃是荣郡王贾赦嫡长子。哪怕荣郡王现在没有登基,但是所有人都觉得这是迟早的事,贾琏生得好,身份高贵,箭法如神,战无不胜。哎哟,关于贾琏的传说,那是但凡听过的少女,除了已有心上人,心如磐石的,就没有几个不动心的。
甚至贾琏所过之处,皆是掷果盈车的盛景。至于贾琏身边溜须拍马的人,更是无数。
陈也俊是陈章之孙。北疆候陈章因降了贾赦,虽和平安州、京营等没法比,也算是有了从龙之功。
且因贾琏坐镇北疆一年,陈也俊也与贾琏混得熟了,这日陈也俊约了贾琏,说要给他一个惊喜。贾琏赴约,却见了一个熟人,曾经与贾琏有婚约的王熙凤。
当年王家败落,王子腾等主谋自然是问斩,但因王熙凤尚未成年,判的流刑,流放之地正是北疆。
现在换了天下,也不知谁出的主意,陈也俊竟然将王熙凤送到了贾琏面前,谄媚的道“太子爷,臣听说这王姑娘当年和太子一起长大,还有婚约呢现在这姑娘自然配不上太子爷了,太子妃之位恐怕还要等皇上登基之后慢慢挑。不过太子要纳个姬妾,想来皇上也不会反对。就是不知道太子还看得上王姑娘否。”
王熙凤本就聪明,幼时金尊玉贵,难免有几分张扬跋扈,后来家中剧变,反而认清了现实。
王熙凤运气还不错,不像别的姑娘流放之后沦为军妓,因出身贵族,又因陈家当时乃是北疆封疆大吏,彼时陈章念着一点儿旧交情,将王熙凤买了下来,养在家里。
所以王熙凤没受什么皮肉之苦,依旧鲜妍美丽,只是眉宇之间少了前世张扬的神采。
王熙凤和贾琏陡然相见,二人皆是一愣。
贾琏想起来当年王家尚且没问罪的时候,两家要退亲,自己还有几分不愿。但后来自己忙着习武修文,父亲教导自己关于贾家的处境,自己亦是忧心忡忡,那点子儿女私情也不知什么时候被抛之脑后,好些年没想起来了。原来父亲说得没错,少时的情愫鲜少有能敌过时间的。
王熙凤见了贾琏,现在心中也是五味杂陈。这曾是自己的未婚夫,现在二人身份却已经是云泥之别。
王熙凤一福身,道“太子殿下,多年不见,您越发风光了。”
贾琏也不知想了些什么,半晌回过神来,对陈也俊道“陈公子,家父并无登基之意,我也不是什么太子,以后休要如此称呼至于王姑娘”
贾琏今世受的教育不同,道德底线也和前世不同,然则食色,性也。这个年纪,岂有不爱好颜色的。明明理智知道该拒绝,贾琏却说不出狠话来。
王熙凤却冷笑了一声。她在陈家虽然没受什么皮肉之苦,但过的也不是什么千金小姐的日子,早就知道眉眼高低。也知道陈家这么养着自己,不过是将自己当瘦马姬妾养。他日或是陈家男子自纳,或是送人,不过是那些以色侍人的女子之命。
可是偏偏遇到贾琏,王熙凤骨子里的傲气不让她轻易低头“太子殿下不必为难,民女自知身份,不敢高攀。”
贾琏尴尬了片刻,到底是刚从战场下来的人,理智战胜了感性,退后一步还礼道“王姑娘多保重,若有什么困难,可托陈兄转告我,我必当尽力而为。”
贾琏这话倒是肺腑之言,但陈也俊和王熙凤都是听琴听声的思维,一个觉得拍马屁拍在了马腿上,一个觉得自己被嫌弃了,心中皆不畅快。尤其王熙凤,贾琏在时尚且倔强不肯示弱,等贾琏走了,却悄悄流下泪来。
王家败落了,王熙凤彼时虽然年幼,却不是没恨过荣国府。后来辗转得知叔父从自己父亲手上夺走了爵位,王熙凤对荣国府的感情变得异常复杂。现在贾赦父子已经夺取天下,王熙凤早就认命了,但是今日这一出,难免又让王熙凤心烦意乱。
心中乱了的又岂止王熙凤一个贾琏回府之后,虽然尽量恢复常色,依旧叫贾赦看了出来。
贾赦问“今日去哪里了这样魂不守舍的”
贾赦对子女的教育向来的是先让其对自己信服,然后才言传身教。并非一味的严苛,动辄棍棒教育。
因此贾琏虽崇拜贾赦,却并不恐惧。见没有旁人在,贾琏便将今日之事对贾赦说了“我知道,现在我和妹妹、兄弟的婚事都牵连甚广,不是轻易能擅作主张的,因而并未答应。只是她一个女子无人照拂,日后难免艰难”
贾赦拿下政权之后颇颁布了不少极具争议的政策。除了女子可参加科举之外,还有大赦天下;女子可立女户,地方不得阻挠等。
但是贾赦知道古人的思维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当年新华国成立,男女平等写入宪法,民间重男轻女的事依旧屡禁不止。何况现在
不过天下人的思想可以慢慢改变,自己儿女的思想则要好好引导了。
贾赦道“你站着做什么先坐下”
贾琏应是。
贾赦接着道“首先,你也好,你妹妹兄弟也好,婚事都是你们自己拿主意。除非叫我知道你们瞧中的人实在人品堪忧,否则我不会横加阻拦。只一样,你也好,你兄弟也好,瞧上了谁,便要一心一意,不许纳满屋子的姬妾。你若要娶王熙凤,日后再要娶别人,便要先和离。但是你记住,你们兄弟姐妹都不是联姻的工具,只是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贾琏怔愣的点了一下头。他并不太理解贾赦这话的意思,只是觉得匪夷所思。父亲迟迟不肯登基也就罢了,自己迟早是太子,婚姻岂能儿戏。
贾赦知道贾琏听不懂,站起身来道“你随我来。”
贾琏应是。
父子俩去了大理寺天牢,司徒业、司徒碧、司徒锋等人皆被关在这里。
贾赦大赦天下的时候,并不是什么人都一放了之。那些受家族株连,但本身并未直接犯罪的,还有一些因家道艰难,犯了偷鸡摸狗的小事,或是本身就是被陷害,有冤在身的,自然便放了;这些人关在牢里反而增加财政负担。
但像司徒家族,个个都算得上战犯,便是群臣反对,但凡手上沾着人命的,贾赦一个都没放。
自然有言官出来义正辞严的说这与规矩不符,也有表演欲过剩的前朝遗老出来维护司徒家族,但是无人可以改变贾赦的意志。毕竟这位尚未登基的掌权人在民间威望可太高了,实力亦是无人可以撼动,那些要做前朝忠臣的又舍不得真的死了,后来竟成了笑话。
贾赦带着贾琏走到司徒碧牢前的时候,司徒碧忍不住放声大骂“贾赦,你当年不过朕身边的一条狗。父皇如此信任贾代善,当年多少人巴结朕,争夺朕身边一个伴读之位,父皇将这样的体面赏给了你,你倒是学会了奴大欺主”
贾赦并未理会司徒碧,等着其污言秽语的一直咒骂。
只见司徒碧面目狰狞,越骂越是不堪。现在他已经做了阶下囚,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反而什么顾忌都没有,将那些高高在上的傲慢用最腌臜的语言骂出来,哪怕是打过仗的贾琏都听得直皱眉头。道“父亲,怎么不让人将他嘴堵起来”
听见贾琏如此说,刚喘了一口气的司徒碧又开始高声咒骂“贾琏,你算什么东西也想堵住朕的嘴你贾家一家子的伪君子贾赦,你不是跟苏丞相、颜济沧、宋安那些乱臣贼子相互勾结,还污蔑朕容不下有功之臣么怎么到了你自己,你连亲儿子都容不下了贾琏,贾赦封你做太子了吗朕告诉你,他会防着你,不会给你权利。你们贾家也会父子相疑,自相残杀等着吧,你贾家一样要亡”
贾琏心中一凛,这些时日,他受到的奉承实在太多了,不少人夸他英明神武,世间无双,甚至有人私底下说其神勇更胜父亲,在立国之战劳更大的。
因贾琏对贾赦一直有一股崇拜之情,暂时倒没觉得自己胜过父亲。但是受了名师教导,经历朝代更迭,亲自领兵打仗的贾琏早就不与前世同日而语。经司徒碧如此一挑拨,贾琏也不经心想父亲迟迟不肯登基,当真是在防着我么
然后贾琏又立刻否定了自己这可怕的想法不,父亲不会如此。
但是现在自己不会和父亲离心,将来呢
贾琏沉着了许多,便是心中天人交战,脸上也不会神色变幻不定。但是通过眼神,司徒碧看出贾琏在思考。这就好,他们自相残杀才好呢,凭什么他贾家篡夺江山,还能父慈子孝
等司徒碧骂够了,贾赦才带着贾琏出了大理寺天牢,又带着贾琏去了史馆。
史馆是典藏各朝史书的部门,现在已经开始修前朝史。贾赦命人将尚未修订的前朝皇室史书拿来,递给贾琏道“琏儿,你瞧瞧前朝史官对司徒家评价如何”
司徒家只经历了三代皇帝,虽然因致和帝在位时间不短,也有几十年,但是作为一个朝代,实在算不得长。关于前朝三位皇帝的记录要不了多时就看完了。
因是前朝史官记述,虽然大事件上是史实,但是文人的春秋笔法,极尽吹捧之能事。明明昏聩无比之事,也能将司徒家几个皇帝吹得英明神武。
甚至连致和帝要杀贾赦的事,在前朝史官笔下,都是致和帝英明神武,早就看破贾赦狼子野心,防患于未然。
贾琏边看摇头,忍不住将史书一丢,道“若非我亲历,知道司徒家那两父子什么德性,险些便要信了。”
贾赦道“但凡是人,皆有趋炎附势之徒。司徒家能在乱世之中夺取天下,自有不凡之处。但是不过三代时间,致和帝父子便在这样的吹捧之中迷失本性,自以为是。你我父子现在受到的吹捧奉承只多不少,若是我们当了真,日后结局未必便比司徒家好了多少。”
这些道理贾琏都是明白的,然则经历这些时日被人吹捧,但凡是人都很难克服志得满满的心理,时刻保持自省,贾琏也得承认,其实自己这些时日是春风得意的。
“父亲,孩儿日后必当三省吾身。”贾琏道。
贾赦反问道“千日做贼和千日防贼,哪个更累”
“自然是千日防贼更难,所谓防不胜防。”
贾赦点头道“天下事,道理皆是一样。琏儿就算日日自省,也难免有万一疏忽的时候,不如破了这人人溜须拍马的环境。否则今日有陈也俊给你送王熙凤,明日还有别人送别的。日日有人投你所好,岂非正是琏儿所言的防不胜防。”
贾琏现在已经是个见识非凡的人了,即便贾赦的思想对于古人来说,是过于先进的,但是被贾赦培养多年,贾琏也是这世上最能理解贾赦想法的人之一。琢磨了片刻,贾琏道“父亲之言于孩儿来说,犹如雾里看花,仿佛能窥得一丝真谛,又瞧不真切。恳请父亲教教孩儿。”
贾赦确然有许多改革要做,但是即便知道自己改革方向是对的,贾赦也必须争取更多的支持,否则改革失败,其阵痛需要整个社会来承受。而在封建社会改革,难免触动许多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宗族势力等等,需要打破的垄断实在太多了。
贾琏作为军功在身的开国功臣之一,又是几乎各个阶层默认的储君,得到贾琏的支持,自然是推行改革重要的一环。所以贾赦才对贾琏循循善诱。
见铺垫得差不多了,贾赦道“琏儿知道溜须拍马,逢迎讨好的根源是什么么”
“人往高处走,攀附权贵古来有之。”
“正是如此”贾赦道“所以釜底抽薪之法,便是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距。譬如人会逢迎讨好身份高贵的人,却不会巴结身份不如自己的人,若是大家的身份皆是一样,这等溜须拍马之事便会少上许多。”
贾琏倒是认真在思索此事,但是古人到底从未接受过人生而平等的教育,犹豫道“可是尊卑有别,此事哪能那么好改变”
贾赦这才将一本折子递给贾琏。
贾琏接过看了,瞪大了眼睛。
这只是贾赦改革举措的一部分,譬如废除跪礼,废除买卖人口;推行一夫一妻制,不许纳妾;士族产业也要纳税等等。
这些于贾琏而言,虽然也觉匪夷所思,但并非难以接受。反正贾琏这些年行军打仗,贾赦对所有人的要求向来是将士同吃同住,不许欺压百姓,不许搞特殊。
便是回京之后,奉承的人不少,但是贾琏的生活作风倒还未变。
但是到底从小出身贵族,贾琏深知文武百官家家有妻妾奴仆,名下有产业。
之前的科举让女子参考,已经引得百官反对了,若是这些举措再推行下去,岂不是引得百官动荡但是这些举措若真能实行下去,倒是确实能缓解阶级矛盾。
“若是当真能如此,父亲必得百姓爱戴,只是文武百官哪里,只怕阻挠不小。”贾琏如是说。
贾赦却道“自古以来,哪怕最鼎盛的王朝,也不过二百余年,每朝每代到了末年,除了君主昏聩,百官贪弊,天灾外,覆灭的最主要原因还有什么你可知道”
贾琏一副求知若渴的表情,贾赦继续道“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着,以前你生于高门大户,不知民间疾苦,之前咱们出征北疆,你也见识了真正的贫苦百姓,知道他们过的什么日子。但凡百姓揭竿而起,皆是实在没有活路之后挣扎求存。
而自古王朝覆灭,皆是因为土地兼并,百姓手上没有地,却承担大量赋税。士族假作清高,口中喊着视金钱如粪土,实则制定些有了功名便免税的政策。普通人为了免税将田地挂在有些士族名下,结果被巧取豪夺。最后土地集中在世家大族手中,国库却日渐空虚。
琏儿,我从未想过什么千秋万代。我向来觉得这天下,应当能者居之,才能让更多百姓受益。但是我想试试削弱士族的特权,让百姓脱离至多两百多年便要轮回的苦海。若是朝代更迭之时外族趁机坐拥天下,更是我华夏族的灭顶之灾。且不管将来这江山姓什么,我都希望是华人治华,你愿意支持我么”
贾赦这番话说得并不算激昂,但是不知为什么,贾琏却觉万分受触动。总觉得父亲说这番话的时候,有一种重愈千斤的沉痛。贾琏学过五胡乱华,知道蒙元天下的时候,四等汉人过的是什么日子。听了贾赦这一番话,备受鼓舞的同时,也豪气顿生,道“孩儿必当全力支持父亲”
贾赦拍了拍贾琏的肩膀,没再说什么。
其实现实世界里,这块土地上的苦难还要更多。贾赦所列那些改革,也有一些先烈们用实践证明可以成功,自己不过是拾人牙慧。
贾赦自认不能和那些挽狂澜于既倒,救民族于危亡的伟人们相比,但是有了今日这样的地位和机会,贾赦想试试。
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贾赦并未将这些举措一股脑的抛出来。而是一件一件的试行。
这日文武官员又在劝贾赦登基,贾赦却道“众位大人,登基之事暂且不谈,我这里有个提议,各位不妨看看可行否。”然后将早就拓印好的改革细则分发下去。
这一次贾赦提出的举措只有两条,一条是废除蓄奴,一条是废除跪礼。
正如贾琏所料,废除蓄奴这一条,反对的官员便不少。
贾赦取得政权之后就对朝会做了改革,小朝会众人就是围着大的会议圆桌议事,官员们都轻省了不少。但是能参加小朝会的,谁家奴仆都不少,若是废除蓄奴,那是伤害切身利益了。
户部侍郎道“王爷宅心仁厚,但是此举并不合适,至少不能操之过急。且不说别的,许多奴籍身份的人,若是离了主家,恐怕连生计都难以维持。”
这话倒是不假,毕竟原著里,荣国府的奴才一旦被撵出去,就仿若天塌了一般。但是贾赦早就料到这个,实施细则里面已经说了。若是奴仆愿意留在原主家的,脱了奴籍,另外商议雇佣工钱。但是一切秉持双方自愿原则,主家不愿再雇佣原仆役的,由官府或是开办工坊、绣房、或是划定区域开垦荒地,这些脱奴籍贫民可选择做工或种地,直接在官府领工钱。
这个举措之前在北疆已经试行过,效果不错。而且为了避免冒进,贾赦也决定试点一地,推行一地。这样一来,中央监察起来也方便。
更后面的,还有关于此事的监督机制,若是在废除蓄奴的区域,有谁继续蓄奴,举报有奖。
最诛心的便是这一条了。为官做宰的,谁不知道官场竞争激烈。便是不孝不悌尚且有人参奏举报呢,若是律法规定不让蓄奴,将来但凡是想要继续做官的,谁也别想养奴才了。
况且在手工劳动的古代,奴才便是一本万利的劳动力,可比雇工便宜多了,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时候,平日有礼有节的贵族们也开始斯文扫地,据理力争。最后不得不搬出古来如此的传统来。
贾赦不紧不慢的道“若是按传统,臣子要向为君者行三跪九叩大礼。各位觉得此条废除了可好”
由奢入俭难,朝臣们习惯了平起平坐的议事方式,谁还愿意回到山呼万岁的过去呢
贾赦只抓住了反对废除蓄奴那几人片刻的神色变化,道“若是坚持不废除蓄奴的,从明日起开始,便恢复跪礼。我不让平身,便一直跪着可好”
不好
谁都有尊严,若是能体面的坐着指点江山,谁愿意站着,更遑论跪着。
贾赦此言一出,众人也知道废除蓄奴的事势在必行了,几经争执,此事最终定了下来。
散朝之后,苏丞相并未离去,而是对贾赦道“王爷有大志向,老夫自叹弗如。”
贾赦道“老师还是称我为恩侯吧,学生听了亲切。”
苏丞相在两朝皆是丞相位,将士族做到了极致的人,自有其智慧。苏丞相道“恩侯迟迟不愿登基,是有其他举措吧”
贾赦倒是坦诚“老师,学生觉得司徒家当年也并非那样目中无人。人一旦被捧得太高,就容易认不清自己,会变得愚蠢而不自知。这样的人身居高位,不但害人害己,还会害了天下。登基称帝,学生怕有朝一日学生也变成另一个司徒碧。学生有许多事想改,但是老师也瞧见了,阻力极大,所以学生恳请老师再撑几年,帮帮学生。”
苏丞相虽然瞧着还精神矍铄,到底上了年纪了,贾赦是真担心苏丞相若是递了致仕折子,自己那些以后涉及层面更深的改革会遇到更大的阻力。
自然,若真要实施,贾赦自问有的是办法,但是斗争激烈起来,难血牺牲。
苏丞相瞧着贾赦的眼睛,道“恩侯你仔细告诉我,你还有什么打算”
没什么好瞒着苏丞相的,贾赦便将自己的计划说了,这些对于苏丞相而言闻所未闻的计划,却描绘出一个无比美好的社会,苏丞相听了,也心向往之。
末了,贾赦道“若是阻力太大,我并不介意再来一次焚书坑儒,我也不在意史官如何写我。只是如此一来,必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再说,若是各地都开了公办学堂,人人读书识字,明事理的人多了,也并非几个士族便能颠倒黑白了。”
苏丞相道“恩侯果然乃是真正的大仁之人,有你叫我一声老师,老夫此生足矣。你放心,只要我这条命在,我定全力助你。”
苏丞相在士族中的地位是超然的,有了苏丞相相助,贾赦的不少改革实行起来顺畅了许多。
贾赦取得政权的第一年开恩科,不但准许女子参考,一律按成绩优劣录取。不但如此,贾赦还扩大的录取范围。
古时候三年一届科举,却只录取几百人,其实并不足以管理这么广袤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规模。但是这样的录取率是便于士族进行知识垄断的。而贾赦要做的便是方方面面的打破垄断。
后来,贾赦的头衔也定了下来,终究没有登基称帝,而是称为元帅。本来主席是个很好的头衔,但是哪怕是平行时空,贾赦也不想做这片土地上第一个被称为主席的人。
继废除跪礼和蓄奴之后,公办学堂也慢慢开办了起来。
贫民子弟也有了读书上进的机会,这一条虽然士族反对的极多,但是在民间拥护极高。贾赦元帅在民间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士族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特权被削弱了,但是贾赦强势,民间爱戴,读书人也被迫卷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等那些公办学堂的子弟学成参考,势必要和读书人竞争入仕录取名额。但是有清流之首苏丞相和宋安等人的鼎力支持,士族们既没有兵马,也没有民意,到底是不能阻挡改革了。
可是谁也没料到后面的各种改革层出不穷。
贾赦取得政权之后,因需要大量人才,科举改成了一年一考。三年之后,贾赦有了一批自己的人才,便开始新的改革,其中有一项便是税改。取得功名的人与百姓一样,同等纳税。
贾赦倒不是不信任林如海,但林如海便是户部尚书,也不能一个人将户部的事情包圆了。税改一事上,因为动了士族的根本利益,其中阳奉阴违,欺上瞒下的事必然不少,所以此事定下来之后,贾赦直接给了林如海一个税改小组的班子。
便是知道此事已经不可逆,读书人因此污蔑诋毁贾赦的话不知道有多少,但是因百姓中少年子弟读了书的也多起来了,不少人为元帅据理力争。贾赦竟没如士族所料那样,被污蔑成一个暴君,而是毁誉参半。
除此而外,贾赦还改了前朝告御状的规矩。以前告御状,含冤受屈者哪怕是千辛万苦到了京城,击登闻鼓之前还要杖责三十。如此一来,登闻鼓形同虚设,含冤受屈者往往来不及告状便被活活打死,还落个刁民名声。
现在则改成了人人可击登闻鼓,不但如此,若是入京告御状者途中受到官方阻挠、追杀,一旦查证属实,对阻挠着也要追责。自然,若是当真又刁民诬告官员,一经查证属实,也同样受罚。
此公文一发到地方,多少地方官彻夜难眠。
也亏得贾赦不但扩大了科举录取比例,也规定了男女皆可参加。否则光是各项改革查出的贪官污吏,所空出来的缺,便没有足够的人才可以顶上去。
另外,三品以上官员子弟,自动获得一个太学入学名额一事也被取消了。用贾赦的话说,官员子女,已经比别人拥有了更好的学习资源,若是还不能凭本事争取了太学名额,也不必白占位置了。
除此而外,各地也开始公办刺绣、瓷器等作坊,用于出口。
另外最重要的一件事,贾赦开始鼓励发明,尤其国防方面的发明,一旦被证明新研发的武器有效,便给予重赏。然后由工部统一制造,如此一来,甚至六部之中的清水衙门工部也焕发了新的活力。
华族人的创造力一直是无穷的,在官方的鼓励下,造船术、火器等皆有长足进步。也许,在这个时空,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不用再受被坚船利炮轰开国门,受丧权辱国之苦。
一年一年的过去,贾赦的每一步改革都走得颇为艰难,更有大量的诋毁,说其是亡国之举,但是一年一年过去了,这个国家却国库丰盈,百姓安居乐业,越来越好了。
多年以后,人们发现哪怕是勤勉上进、为人正直的士族,也并未受多大影响。真正被压缩了特权空间的乃是那些门阀、学阀们。但是整个国家有着前所未有的活力。,,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