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霁宛卯时初就起来了,她现在充满了斗志,有对未来的期盼与忐忑。
“既然已经决定要进宫了,那么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她对自己说。
“如雪,收拾一下,卯时正去给额娘请安。”乌雅夫人很疼爱自己这唯一的女儿,平时都让霁宛不用去请安,要请安也是把时间定在了辰时正,就是不想让女儿太辛苦。
“是,格格。”如雪伺候着霁宛梳洗,替霁宛梳了个简单的辫子,看时候差不多了便问:“格格,时辰还早,今天要在院里用早膳吗?”
“不了,我去正院和额娘一起用早膳。”
“是,格格。”说完,替霁宛穿好披风,带好手炉。都弄好后,这才往正院去。
乌雅福晋身边的陈嬷嬷大老远的就看见格格往正院来了,忙去向福晋通报。
“福晋,格格正往正院里来了。”
“今儿是怎么了,这么早?你快去让厨房备好早膳,宛儿定是要在这儿用膳的。”乌雅福晋略带惊奇的说,马上又让嬷嬷去备膳,唯恐饿着自家闺女。
陈嬷嬷刚走,霁宛就到了。
“女儿给额娘请安。”霁宛行了个请安礼。
“快来额娘身边坐。”
待到霁宛在身边坐好,乌雅福晋拉过女儿的手,轻拍了拍。“今儿怎么这么早过来请安?可是有什么事?”
“额娘,难道还不许女儿想额娘了不成!”霁宛撒着娇,靠在了额娘的怀里。
“好好好,额娘高兴还来不及呢。”欣慰地拍了拍女儿的背,脸上的笑容收都收不住。
霁宛见此,也很是感动,觉着自己平时为额娘做得太少了,只是这样就让额娘这么高兴。自己待在家的时间也没有多少了,以后她要多尽孝。
“额娘,女儿以后多来陪陪您。”
“你有这份心就够了。”看着额娘明显是更加高兴的样子,霁宛也开心的笑了起来。
一会儿早膳便摆好了,霁宛扶着额娘到桌边坐下,看着桌上大部分都是自己喜欢吃的,心中又是一阵感动。眼睛闪着泪光看向额娘,“额娘对我真好!”
“傻丫头,额娘不对你好对谁好啊。”乌雅福晋笑斥一句。
“快吃快吃,别凉了。”
吃完饭,母女俩又坐在炕上谈着话。
“额娘,女儿想请两个嬷嬷,学习蒙语还有宫里的规矩。”霁宛开口请求道。其实自己从小就一直有在学习,琴棋书画都有所涉猎,女工也还行,因为从小穿越到这里在这里长大,因此会说满语,汉语就更不成问题了,所以只用学习蒙语了,宫里不是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嘛,万一以后有机会用到了呢。
提到这些,乌雅福晋心里又开始不是滋味儿了,“都怪家里不中用,你阿玛又只是个七品小京官,万一你进宫了家里也没什么可帮衬你的,万事都要靠你自己,可苦了我的女儿了。”
“额娘,女儿不苦,女儿生在这个家,被阿玛、额娘宠爱着长大,那女儿就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以后就由女儿来帮衬家里。”霁宛正视着母亲,目光坚定的承诺着。
看着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的女儿,乌雅福晋心中百感交集,“额娘和你阿玛不望你去挣那泼天的富贵,只要你平平安安的就好,知道吗?”
“额娘,女儿都明白的,知道该怎么做,您放心。”
——
次日,府里来了两个嬷嬷。孙嬷嬷是教蒙语的,另一个福嬷嬷是刚从宫里出来的,教导霁宛宫里的规矩。
霁宛开始忙碌了起来,每天卯时初就要起床,给额娘请完安后就开始向孙嬷嬷学习蒙语,每天学习两个时辰,用过午膳后又开始向福嬷嬷学习礼仪,规矩。每天都忙碌充实的很,晚上回到屋里洗漱后倒床就睡。
而在紫禁城里的康熙皇帝对有人为了攻略他而不断努力的这件事情浑然不知,还在享受着他即将为数不多的左拥右抱的时光。
在这一年里,宫里也发生了一些大事,
二月份,皇子胤禶殇,年二岁。
二月初五,德嫔乌雅氏生皇十四子(皇六子)胤祚。
七月二十五,成嫔戴佳氏生皇十五子(皇七子)胤佑。
时间就在一天天的忙碌中流逝了。霁宛学习的很用心,两位嬷嬷都挺喜爱她,见她学的用心,教的也用心。孙嬷嬷是蒙古人,在教她蒙语的时候,会告诉她许多的蒙古习俗。福嬷嬷也在尽心尽力的教她宫中的规矩,在规矩教完后,福嬷嬷还认真的为霁宛分析了宫中的形势,不断的提点她。
“如今后宫中呢,没有皇后,太皇太后的地位可谓是除了皇上最高的了,可除了大事不会轻易插手后宫事务,管理后宫事务的权力在佟贵妃手上握着呢,皇太后是个和善的,但不管事。这么些天的相处嬷嬷也看出来了,格格是个有青云志的,嬷嬷也只能帮你分析分析了,如今宫中呢最受宠的就是宜嫔和德嫔了……格格进宫一定要牢记宫规,谨慎行事,宫中不是个好待的地儿,里面的人也不是好相与的,什么事都不要只看表面。”
“谢谢嬷嬷,霁宛都记得了,会处处谨慎小心的。”霁宛认真的向嬷嬷行了个礼,很感激嬷嬷对她说的那些话,这么些天的相处都处出感情了,但日后可能也没有机会再见了。
“嬷嬷也只能帮这么多了,以后的路都要靠格格自己走了。”福嬷嬷回了个礼。
——
转眼到了年尾,要过春节了,清朝将春节叫做元旦,人们一进了腊月就都开始准备起来了,到腊月二十六这天,皇帝封笔,官员也都放假了。无论是宫里还是民间,都热热闹闹的。
乌雅府里。
这将是霁宛在家里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了,正月三十霁宛就要去参加内务府主持的小选了,府里的气氛是热闹又沉重。
丫鬟奴才们在各个院儿里热闹的贴着对联,互相说着吉祥话,因为主子们给的丰厚赏银而喜悦着。而府里的主人却没有融入到这份热闹和喜悦当中。
正院,一家人坐在一起。
霁宛起身到父母面前跪下,认认真真的给父母磕了一个头,“阿玛,额娘,女儿不孝,这可能是女儿陪你们过的最后一个年了。”
“快起来,说什么呢,不吉利,到了年纪还会被放出来的,你在宫里好好儿的,额娘和你阿玛在宫外帮你相看人家,等你出来,就可以成婚了。”乌雅福晋泪光闪动,扶起女儿。
霁宛也不能和父母说她的打算,只能安抚着,“女儿不成亲,等女儿出来后还要孝顺阿玛额娘呢。”
“是阿玛不中用,在宫里也没个人,不能帮你安排,以后的路都要靠你自个儿走了。”乌雅德禄自责的用手捶了捶腿,感叹着。
“阿玛,您在女儿心中是最好的阿玛,女儿会过的很好的,您相信女儿。”霁宛窝进阿玛的怀里,安慰着。
正月初一这天,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了顿年夜饭。
吃完饭,乌雅福晋拿出一个小匣子,打开,“阿玛和额娘也没什么贵重物品可给你的,宫里规矩严,也不能带什么,只能给你些银票,好好收着,虽是不多,但应该是足用了,宫里头需要这些。”
“在宫里,凡事都要小心些,阿玛在宫外也帮不到什么。”说着,轻轻抚了抚女儿的头,心里不是滋味儿。
“女儿谢过阿玛、额娘。阿玛和额娘也要保重身体,女儿在宫里也照顾不了阿玛额娘了。”霁宛眼眶湿润,哽咽着。
“你好了,阿玛额娘就好。”乌雅福晋感慨的说。
“女儿会好好照顾自己,我们都要好好的。”
霁宛回到清平院,拿起小哈给的三样东西,她准备给阿玛额娘服下健体丹,自己也吃一粒。
到了正月二十九这天,她一大早起来做了两碗面,把健体丹融了进去,端给阿玛,额娘吃。
晚上霁宛就要进宫了,到第二天天明时再进行选阅。
二十九日晚,乌雅德禄把霁宛送到宫门口。
“阿玛,女儿要走了,您一定要保重,要照顾好自己和额娘。女儿会照顾好自己的,您回去吧。”霁宛万分的不舍,可是不得不催促着阿玛回去,宫门口不能久留。
“要照顾好自己,阿玛和额娘毋需你操心。”乌雅德禄说完,也不敢再看女儿,坐上马车走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