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祸因恶积

    潞安府知府姓刘, 出身寒门, 也是通过科举层层选拔才成为朝廷命官的。如今, 见到天赋出众还能脚踏实地的学子自然免不了心生喜爱, 当即便勉励了于舒文几句。

    “考中秀才是你走上科举的第一步,万不可骄傲松懈, 当更加勤奋向学,努力研读经义,早日金榜题名!”

    于舒文躬身行礼道:“学生多谢大人教诲, 定会将大人的良言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于舒文坐下后, 又有第二名学子上前作诗……

    于舒文专心听着其他学子的诗文, 在心中暗自品评, 自然没有注意到这些学子中,正有一人用不善的目光盯着自己。

    那人坐在末席, 正是院试第三十五名——方玉林!

    方玉林上次落榜后便回到家中, 在西席的教导下学习经义。他知道于舒文会参加今年的院试, 早就等着与他一较高下。

    却没想到,院试榜单上,他与于舒文一头一尾,对比鲜明!

    这个成绩对于方玉林无比讽刺,让他的自信变成了自大,骄傲变成了傲慢……

    方玉林不知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自己这么多年不懈努力,却总是被于舒文压一头。

    这两年自己在家中有先生单独指导, 于舒文在府学,与众多学子一起听课,为什么自己还是比不过他!

    难道自己真的天赋不如人?

    可是自己也是从小被赞神童的人啊!

    看着高居首位,被知府大人关切勉励的于舒文,方玉林迷茫了,他不知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是回到府学,还是继续留在家中……

    很快众学子做完了诗文,刘知府举起酒杯道:“本官在此恭祝各位榜上有名,希望诸位继续努力,金榜题名!为我潞安府文风昌盛,干杯!”

    诸学子起身,举杯相应,“多谢大人,学生谨记大人教诲!”

    众人落座,刘知府接着道:“此次院试正逢天灾降临,青州内外流民遍地,今秋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已成定局。幸而圣上开明,体察民心,免去了青州府这一年的赋税。只是大雨封路,朝廷的赈灾米粮迟迟未到,府库的存粮无法支撑到明年开春,真可谓捉襟见肘,焦头烂额……本官身为潞安府父母官,上不能为圣上分忧,下不能解黎民之苦,不仅愧对圣上的信任,也无颜面对潞安父老。真是惭愧!惭愧啊!”

    众学子感怀于知府的一片诚心,当即表态:“大人一腔爱民之心,学生等甚是感佩,愿与大人共渡难关!”

    “潞安府能有如此安定的局面全靠大人一力维持!”

    “学生出身寒门,代黎民百姓感谢大人!”

    “学生回去便劝家人开设粥棚,为大人分忧解难!”

    ……

    刘知府看着这些学子一腔报国之心,微笑着点点头,这些学子中很有一些书香大族的子弟,能说动他们施粥赈灾,潞安府的局面还能稳定一段时间,也不枉自己刚刚那一番诉苦……

    刘知府身为父母官,最是了解普通百姓的心理。

    民以食为天!

    马上就要秋收了,若是一点粮食都收不上来,必然会引起恐慌,甚至会有人逃亡。

    因天灾肆虐,自己及时赈灾,维持稳定,没有引起太大的恐慌,这一年的考核想来能得个“中”。但若是太多人逃离潞安,来年收成还是提不上来,那自己的考核就只能是“下”了!

    为黎民百姓着想,与自己的利益并不冲突,在这样的时刻,任何一位有良心的父母官都会选择赈灾救民。

    于舒文对刘大人的感官更好了,想来,有这位大人坐镇府城,潞安府便乱不了。

    宴席结束,于舒文有半个月的假期,他决定跟着父亲回家安顿,也好让爷爷奶奶安心。

    于连成兄弟租了两辆牛车,装着买好的米粮和布匹,带着舒文于庆一起回家。杨广成自然也和他们结伴而行,杨家家底厚实,几代人都是杨家村的村长,杨家村有一半田地是他们家的,往年的存粮很多,自然不需要购买米粮。

    回去的路上,府城到县城的道路坑坑洼洼,时常有大树倒在路边,他们还遇上一场大暴雨,牛车上的东西不能淋雨,便只能停下脚步,等大雨过后再启程。如今他们不赶时间,便选择绕远路避过障碍,总算有惊无险的回到家中。

    于舒文考取秀才的事情早已经传回家中,发榜之后,衙役便将喜报送到各学子的家乡,昌平县令收到喜报第一时间将消息送到了杨家村。

    故而,尽管下着小雨,杨家村的村民依然聚集到村口,迎接舒文回家。

    杨家村还从没有出过秀才呢!

    村长站在最前面,带着村民,放着鞭炮,所有人都在恭喜舒文。于舒文见到这些熟悉的面孔,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很是高兴。

    “富贵不归家乡,如锦衣夜行。”古人诚不欺我!

    于舒文也感受到了骄傲与自豪!

    自己的秀才功名能够更好地荫庇乡亲,让他们生活的更加安乐,这份成就感是过去从没有过的。

    于家再次开席,宴请村民,虽然天灾的阴影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但这样难得的喜事,还是应该同乐一番。

    拥有秀才功名除了地位的上升,也有钱财的便利,不说廪生每月都能领到米粮,单说一百亩的免税田地便能让于家生活的更好。

    于家这些年也陆陆续续买了一些田地,只是如今生活安定,卖地的人不多,也没有多少闲置的土地能够买卖,于家的田地还不够一百亩。于老头便做主,将剩下的四十亩免税田交由村民挂靠,算是回馈乡亲。只是数量毕竟不多,便由村长做主,先给家中贫寒,揭不开锅的人家挂靠。村长一惯公正,所有人都没有意见。

    于舒文趁着在家这几天,再次开了于家识字班,只是,因着天灾,大家都没有心思学字。

    于老头每天披着蓑衣,到田棱上看庄稼,看一次愁一次。

    回来之后还跟舒文感叹,庄户人家都是看天吃饭,今年老天爷不收庄稼,自家便没有收成了。要舒文好好读书,以后离开土地,不要像自己一样,面对天灾什么都做不了!

    舒文还发现三婶和于贵时常偷看自己,目光有些不善,可是每当舒文看过去的时候,他们又立刻转身。

    “家里可是发生了什么事?”于舒文问自己的娘亲,“我总觉得三婶看我的目光有点奇怪。”

    儿子问起,于氏自然不会瞒着,“还不是因为邹家的亲事!”

    这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了,只是舒文要考院试,大家默契的瞒着舒文,免得他分心。

    “你还记得,去年你爷爷和三叔去邹家退亲,被邹家老爷三言两语说通,当时你三婶也在旁帮腔,这亲事就没有退成。邹家也跟我们保证了以后慎重行事,不再假借于家的旗号,谁知,他们却更加变本加厉了!”

    “回来之后,你爷爷就让你三叔暗地里查探他们家过去做的事,你三叔查到他们家米粮铺经常以次充好,缺斤短两,在西河镇风评不佳。我们家从未到邹家买过米粮,自然就被他瞒了过去。”

    “知道这件事后,你爷爷就想再去退亲,只是这一年从开年到现在雨水不断,家里眼看着就要断粮了,邹家做的是米粮生意,若能结个善缘也是好的。”

    一直到五月底,家里存粮不多,于连双便到镇上去买粮。因大雨运输不便,镇上米粮价格都涨了一倍,若只是如此,也是人之常情,粮铺也要生存的。

    可是,邹家米粮铺却做得更过分,他们在陈米中掺沙子,加水分,缺斤少两,坑害民众。

    有人到县衙告状,县令提审邹家,邹老爷却还想打着于家的旗号跟县令大人套近乎,于是,于家作为涉案之人被宣到公堂……

    一番审判下来,终于证明,邹家所行之事,于家并不知情且没有收到任何好处,与此案无关。

    而邹家因违背朝廷律令,搅乱公共治安,被处罚金,封店,邹老爷也被抓到大牢关了好几天。

    经此一事,于老头和于连双决定退亲!于家的名声已经让他们给败坏了,决不能继续姑息。

    “你三婶还想着邹家女儿丰厚的嫁妆,如今一切成空,她自然不高兴。她觉得都是因为你发现了邹家的行事,才会退亲,自然对你没有好眼色。”

    于舒文苦笑:“原来如此。”

    邹家行事不俭在先,于舒文发现在后,可是在王氏眼中,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她只信自己认定的事实。

    于氏道:“你不必在意他们的眼色,你爷爷奶奶都是明理之人,他们不会纵容你三婶继续这样拎不清的。”

    此事过后,于贵的婚事王氏已经插不上手了,李氏发话,一切由她做主。只是于贵已经十六岁,又没有一技之长,同龄的孩子大多已经成亲,他还整日里游逛,这亲事只怕不好找。

    一个月前退亲之时,于家人是发愁的,一个月后的如今,他们已经不愁了。

    于舒文考中了秀才,整个于家已经成为士绅阶层,西河镇有的是人家想和于家搭上关系,毕竟整个西河镇的秀才都是数得着的。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2-26 23:56:59~2020-02-27 21:47: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3028002 1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