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144章

    正无语呢, 熊浩初走进来:“起来了?”脸上胡子已经刮干净,厚实的棉衣裹在他身上, 显得他愈发高壮。

    就是前些日子被她养出来的一丢丢肉下去了,脸上线条又恢复了刚相识时的硬朗,要不是他脸上神情柔和, 走出去怕是又能吓哭几个孩子。

    林卉看到他满心都是喜意, 只是……她快手把衣裳带子系好,颇有几分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我往日没有这么晚起来的。”

    熊浩初大步走到她身边,顺手将曾嫂手里的袄子拿过来,帮她穿上,轻“嗯”了声:“我知道。”待她穿好衣裳,又跟着她去浴间。

    林卉赶他:“你先去忙,我梳洗完了再去找你。”

    “没事。”熊浩初拿起她用的竹筒杯, 拿水冲了冲,装了水递给她。

    “……”她又没残, 这是要干嘛?

    可惜, 某熊脸皮厚,怎么赶都不走,林卉没法,只得在他的灼灼视线下刷牙洗脸——好在这家伙没有跟着进洗手间,不然今天她肯定要家暴了。

    一通忙活出来,已经接近巳时末。

    林卉以为这人是急着带她去看大夫,擦完自制的霜乳,便要推他出去, 谁知这厮竟把她带到餐桌边,让她吃早饭——这个点还吃什么早饭啊摔!

    她想到待会还得吃午饭,胡乱塞了几口粥便打算作罢,这头熊竟然端起碗打算喂她——

    得得得,不就是吃吗?!

    林卉没辙,只得抢回碗勺接着吃。

    一小碗粥,一个鸡蛋再加一小块蛋饼,林卉吃完忍不住打了个饱嗝。

    她瞪向某熊:“行了吧?”

    熊浩初眼底带笑:“吃饱了才能长身体。”

    “……”林卉翻了个白眼,“中午我就要吃不下了。”

    “没事,今天中午晚点开饭。我已经跟曾嫂说了。”

    “……”

    俩人边说话边走向前院待客的堂屋。

    甫一进门,林卉便被满屋子的人吓一跳。

    全是一袭长衫的老头子,偶尔有几个年轻些的,看着也有四五十岁。每人身边还摆着个药箱。

    屋里人也看到他们了,忙不迭起身,跪下行礼。

    熊浩初摆摆手:“起来吧。”然后扶着林卉走进去。

    在里屋给诸位大夫倒茶的辛远快步过来,把他俩迎到主位。

    熊浩初先扶着林卉坐下,然后站在她手边沉声开口:“早上我已向你们说了情况。现在我夫人就在此处,你们来看看,这胎,是保还是不保。”

    林卉:“……”这么直接的吗?

    众大夫面面相觑,皆有些迟疑。

    林卉忙打圆场:“辛苦诸位大夫跑一趟了,我身体并无大恙,请各位来,只是讨个主意而已。”她抚了抚腹部,“这孩子,我若是留下,有几分把握?”

    左下手第一名大夫迟疑片刻,看了眼熊浩初,谨慎道:“老朽不才,希望能探探夫人脉象。”

    林卉微笑:“这个自然。”将窄袖略微往下拉了拉,露出白皙手腕,然后将胳膊放在茶几上,“请。”

    熊浩初眉头一皱,朝辛远道:“去弄块垫子来。”

    “不用——”

    “诶!”辛远已经麻溜地跑出去了。

    林卉默然。

    很快,辛远便倒腾来一块软垫子,还识趣得多拿了个,让林卉可以垫在后腰,收获熊浩初满意的点头。

    然后是曾嫂送来枸杞红枣茶,熊浩初还上手摸了下杯沿,确定不是凉的才作罢。

    林卉暗地翻了个白眼。她以前怎么不知道这家伙这么鸡婆。

    然后才是正式把脉问诊。

    适才问话的老大夫第一个,把完脉,斟酌片刻,道:“夫人身体康健,这胎像也是稳妥的,并无大碍。”

    熊浩初皱眉:“生的时候能顺利吗?”

    老大夫哑然:“这个,这个……俗话有云,生孩子就是闯鬼门关,这个怎能说得准呢?”

    熊浩初追问:“她现在年纪还小,若是过两年再生,是不是会稳妥点?”

    老大夫皱了皱眉,再次打量林卉,然后谨慎道:“若是能再等两年,自然更稳妥,只是——”

    熊浩初皱眉:“只是如何?”

    老大夫看了看他,小心翼翼道:“只是这生孩子之事,谁也说不准,不管哪个年纪生,都是……”对上男人沉肃的神情,他一激灵,急忙咽下后半截话。

    熊浩初摆摆手:“行了,下一个。”

    老大夫忙不迭起身退后。

    辛远已经请了另一名大夫,他一走开,下一名立马补上。

    如是反复。

    林卉仿佛只是一名被诸大夫拿来问诊练手的工具人。

    好不容易所有大夫都诊过脉了,曾嫂拿来温热的湿帕子给她擦手。

    林卉刚擦完手把袖子拉下来,就听熊浩初沉声道:“你们行医没有十年也有八年了,一个个说话模棱两可……治病救人,也能如此模棱两可吗?”

    众人低着头,大气不敢喘一声。

    “来个能说准话的,我夫人这胎,比之常人,是不是要更危险些?”

    静默片刻。

    林卉正想说话,第一个诊脉的老者站出来:“回大人,应当还是有些危险。”

    “大人,老朽觉得并无不妥。”有人站出来反驳,“不管谁生孩子都有危险,夫人身体康健,老夫觉得并无不妥,只要好好看护——”

    “你敢保证吗?夫人身子骨还未长开——”

    “胡扯,十五六岁正是成亲生娃的年纪,何来长开不长开之说。”

    “十五六岁还能再往上长高,如何——”

    ……

    都是行医多年的老大夫,吵起来登时忘了地点,一个个吹胡子瞪眼的。

    若不是关乎自己的孩子,林卉肯定看得津津有味,如今只觉得他们吵得不行。

    许是看见她捏眉心,熊浩初捏捏她柔荑,低声问她:“这屋里吵,你要不要出去转转?”

    林卉看看众人,想了想,点头道:“有结果了告诉我吧。”她实在是不想听了。

    “好。”熊浩初柔声应道,然后示意曾嫂陪她出去。

    接下来他们说了什么,林卉便不得而知。

    陪着她走出堂屋的曾嫂欲言又止,她都自顾不暇,更没心情给她好好解释。

    她打算去看看林川。今天上午她睡过了,没有提前跟林川打招呼,但她每天都会布置第二天的作业,不知道这小子有没有乖乖做。

    林川住在东厢房第一间。

    为了方便做暖墙,东西厢跟正房的墙体是连在一起的,林川住的套间最靠近正房,自然是东厢房里最暖和的——若不是熊浩初觉得林川长大了该自己睡,林卉都打算把他弄进正房。

    好在这边气候倒不算太冷,顶天了就是下点下雪。有了暖墙,这冬天一点儿也不难过。林卉这才作罢。

    而西厢第一间则被林卉弄成书房——前后两排大开窗,光线通透明亮。暖气从地板过,屋子里甚至能光脚行走。不管是读书习字,冬日里都不会冻手冻脚了。

    两边窗户各摆上一张书桌,一大一小,小的那张还配了小椅子,正是林川读书习字的地方。

    屋子中间铺了块地毯,上面摆了矮几垫子。坐累了就能坐到这儿好好歇歇,喝喝茶吃吃点心,拿来看书也是使的。

    书房另两面墙还打了整面带柜门的书架墙,里面塞了还不到一半的书籍册子,大部分还都是韩老送来的。

    林卉要找林川,自然要到书房找。

    早上似乎下了点小雪,地上有些湿漉漉的,为了不让书房的暖气跑了,书房门是半掩着的。

    林卉领着曾嫂走上前,敲了敲:“川川?我进来咯?”

    虽然林川年纪小,可她向来觉得,既然林川开始读书习字,也开始思考,那就该当成成年人来对待。不光她是这么做得,她也是这么吩咐张阳几个以及下人们的。

    林川的童音打里头传来:“姐姐吗?进来吧!”

    林卉笑着推门进去:“我还以为你——”

    对上一双清冷眸子。

    手肘搭在书案上,坐出几分写意的眸子主人扫了她俩人一眼,微微点了点头:“夫人日安。”

    这是随着大熊回来的?既然知道她是夫人还不站起来,那这人的身份……必然比大熊的高。

    电光火石间,林卉想到一个可能。她忙收敛心神,恭敬福身:“太子殿下万福金安。妾身竟不知道太子在此,失礼了。”

    清冷男子挑了挑眉,漫不经心的姿态微微收起:“夫人免礼。”顿了顿,他状似不经意般问道,“浩初跟你提起我了?”

    这名清冷男子竟真是当朝太子,楚璟。

    林卉直起身,微笑道:“并没有,只是妾身推测出来的。”

    楚璟面露欣赏:“浩初眼光不错。”

    才说两句话,突然变成赞美熊浩初……林卉微哂,视线扫过他手里的册子,福了福身:“太子您自便,妾身先看看弟弟的功课。”

    楚璟看看跳下椅子跑到林卉身边的林川,再看看她,诧异道:“你识字?”

    在他们说话的功夫,林川便跳下桌子,紧张地跑过来拉着林卉衣摆。

    林卉身后的曾嫂更不必说,已经惊骇得说不出话,哆嗦着站在后头,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林卉倒是神色不变,听见问话,只是点了点头:“略识几个!”

    林川骄傲道:“姐姐的字是我教的!”

    林卉莞尔,摸摸他脑袋:“对,川川教的特别好。”

    楚璟“哦”了声:“不错,浩初身份毕竟不一样,你若是识字读书,倒是能更好些。”

    林卉微笑,福了福身:“是。”

    楚璟摆了摆手:“你们忙吧,无需管我。”

    “是。”

    楚璟再次倚回靠垫上,捧起手里册子继续往下看。

    林卉收回视线,牵起林川走向对面小书桌,边低声问:“今天的习题做了吗?”

    “早就做完拉。”林川跟着放低音量,抱怨道,“我都开始练书法了,你怎么这么晚啊?”

    “抱歉啊,早上起晚了。”林卉赔笑,“我现在帮你看看。”

    林川爬上小椅子,将搁在桌子左上角的册子拉过来,翻到今天做的地方。

    林卉坐在他旁边的小椅子上,接过本子,抓了根炭笔开始批改。

    林川紧张地盯着。

    林卉将习题改完,点头:“今天不错哦,算术题都对了。不过,论述题有点歪了。”她指向其中一道,开始讲解,“慎终追远,明德归厚。前者是指对先祖的追思哀悼,后者是对古人高风亮节、嘉言懿行的学习……通过这些的借鉴对比,人的品德才能有所提升,再普及开来,民风才能淳厚。对吧?”

    林川点头。

    “你再看问题——倘若你是一城县令,如何让民众‘慎终追远,明德归厚’?你的做法是开学堂,教导大家学史。你这个做法,也是可行,只是,你考虑过当地实情吗?”

    林川挠了挠头:“什么实情?”

    “你看,你若要教百姓学史,是不是该先学字?”

    林川辩解:“只是让他们明辨是非,无需识字也是可以的。”

    林卉莞尔:“那也行。那我们来算算一个县会有多少人?咱村一共二百三十七户人家,若是一户五口人,那就有一千一百多人,若是一个县有二十个村,起码有二万二千人,我假设县城里约莫有三到五千,那一个县至少有两万五千人。这两万五千人,排除掉老少,大约有一万人,而这一万人可能需要下地干活,可能需要开店……你怎么让他们过来听你念书?”

    林川皱了皱鼻子:“那、那我给钱?”

    林卉挑眉:“昨儿那道经济题不是才说你了吗?你哪来这么多钱给人?请先生的钱我还没给你算呢。”

    林川苦着脸:“那怎么办?”

    林卉笑笑,引导他:“你每年什么时候追忆先祖最多?”

    林川眼前一亮:“清明扫墓、过年祭祖!”

    “你看,这不就是个法子了吗?”林卉点了点他鼻子,“利用节日去宣传,不管是敬爱父母长辈,还是追思先祖,这些节日都是好时间。”

    林川挠头:“那怎么宣传?大伙本来就是要扫墓祭祖,还能怎么宣传?那不又得绕回教导这一块吗?”

    “那个太慢了。我问你,你每天花这么多时间背书,枯燥吗?”

    林川老实点头。

    “别人也枯燥,还要干活的人更不想学。”林卉又问他,“可是,要是不背书,只让你唱歌呢?”

    林川眨眼。

    “谁都能哼哼几句对吧?把你想要推广宣传的东西编成童谣戏曲,好听点的,让人传唱出去啊。不止追思,还能把各种历史小故事编进去——”

    “好!”清朗的嗓音陡然响起。

    林卉一顿,急忙站起来,回身福礼:“太子殿下……?”她说入神了,把人给忘了。

    林川也跟着起身。

    楚璟摆摆手,将手里的册子晃了晃,看向她的视线已经多了几分欣赏:“原来这些题儿是你出的?”

    林卉尴尬:“咳,让太子殿下见笑了。”

    “不,很好,非常好!”楚璟赞完,看了眼紧张的林川,想了想,问她,“都是教孩子,不如你把我家孩子也捎上吧?”

    林卉:“……”

    作者有话要说:倒计时倒计时!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