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7章

    近两天因为议事殿正在改门窗,所以改为在偏殿议事,今天正殿已经换好门窗,臣子们重新来这儿议事。

    成蛟今天来上早朝,离不远时看过去,雕花格子的窗户,外边依旧是雕花格子,但不见白色丝帛。

    他心里纳闷,难道工匠忘了贴布帛?

    再走近一点儿发现窗子似乎在闪光,这就更奇怪了。

    走了几步,特意绕到窗边看,成蛟咦了一声。

    这可不是什么丝帛,而是一层透明色玉石一般的东西被嵌在窗格后面,东西反着光,像一泓水,清晰映照出他的脸。他忍不住伸手轻轻地戳一下,硬邦邦凉丝丝的,像石板。看得入神时,忽然发现里头有另一张人脸,便是一惊,再一细看,“徐大人?”

    那头的人正是徐福,他隔着窗子对成蛟笑了笑,“长安君于在下府上借走的灯什么时候归还?”

    “你说什么?听不清楚。”

    成蛟进门,和徐福站在一起,继续看颇黎。

    眼下时间尚早,秦王还没来,议事殿里的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堆,自持一些的人如吕不韦跪坐在自己的位置眉眼不动,年轻人好奇心重,则是坐在门窗边看新安好的窗户。

    成蛟进门后走到徐福边上,两人一起看新安好的窗子。

    屋子里比外头暗一些,颇黎不反光,干干净净的一大块,通透如水,人站在屋里可以清楚看清外头的景色。

    “这难道是……颇黎?”

    徐福说:“这当然是颇黎。”

    即使肉眼所见,成蛟也难以置信,谁家会用颇黎做窗子?不过大王连用颇黎做灯罩的事儿都做得出来,用颇黎做窗子也没什么……

    上次的灯罩是太后工坊里的人做出来的,这次窗户上镶嵌的颇黎莫非也是太后工坊里头的人做出来的?

    有人赞叹,也有人不满,魏太公从颇黎窗面前转身,气咻咻走到吕不韦面前。

    “蒙将军正在攻打赵国,战事紧张,每日所耗费兵粮银钱颇多。大王不思其苦,用颇黎做灯罩也就罢了,现在竟然用颇黎做窗子,实在奢靡。丞相大人既为大王仲父,亲厚尊长,何教其改过?”

    吕不韦说:“太公且安,近来大王并未征役,想来这些颇黎应是工坊所做。”

    他已知灯罩为太后所做,再看这些与灯罩色泽相近的颇黎自然能猜到这些东西出自于那儿。这件事儿知道的人还不多,若是让他说出来岂不是让人疑心自己和赵姬的关系,这话若是传到大王耳朵里……

    魏太公还是说:“既然如此,更应该劝诫大王,工坊之力应用在制造兵器与农具上,做如此多的颇黎不过拿来做窗子,值当吗?”

    “大王觉得值得就值得。”

    魏太公觉得和吕不韦说不清,他目光在室内转一圈锁定了徐福,此人是大王喜欢的术士,能说得上话。

    他过去说:“徐大人觉得这颇黎窗如何?”

    徐福:“甚美。”

    魏太公说:“此物无价,大王以此为窗花费颇巨,少年人不惜金银,如此奢靡恐与自身无益。徐大人为大王爱臣,若你出言相劝,必定能使大王改过。”

    徐福老神在在,“在下昨日夜观天象,得知有神物降临,今日看来应该就是眼前之物了,此乃天意。”

    术士不通国事,不讲道理,魏太公早就知道,没想到还会忽悠人,魏太公心里嘲讽。

    “少唬我,颇黎一物早已有之,今日在窗上怎就成了神物?”

    “太公可曾见过匠人制颇黎?”

    “不曾。”

    “余有幸一观,觉得颇为神异,琉璃宝珠自水来,其炽如铜水,色彩靡丽,匠人取锡棍取用,如取水炼物,细致雕磨,始成宝珍。眼前窗上颇黎通透如水,不曲物形,质薄而坚,堪为奇珍。”

    说了半天不过是彩虹屁,魏太公觉得他看透了徐福,果然说不通道理,他这人靠不住。

    不管怎么样长安君是大王的弟弟,总能说上话,魏太公转身成蛟。

    刚才聚精会神看颇黎的人悄无声息地蒸发了,此处空空如也。

    魏太公环视一周,也没看着成蛟身影。

    早听人说长安君畏惧大王,没想到怕成这样。

    外头第一次钟声响起,意味着秦王撵架已近,臣子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魏太公哼一声,也回了。

    秦王入殿落座,百官行礼,他道:“平身。”

    臣子直腰而跪坐。

    先说正事。

    “魏国二十城池尽归于秦,野王角败逃河内,已山为障而自保,臣以为不可操之过急。八成魏人归于秦,河内无民养野王之兵盗,其已为我案上鱼肉。待其山穷水尽,攻之为易,故请收兵。”

    “准。”

    “术士测算,今年雨水偏少,恐遭旱情。枣木易活,臣请敦促农人增种,以防不测。”

    “准。”

    “蒙骜将军之孙蒙恬书有典狱之学,微臣阅之,言之有物,请发与有司。”

    “准。”

    ……

    大小朝政事务说完,魏太公起身,“臣今日上朝,离老远就看到了窗子在闪光,走到近前贴上一看原来是一层颇黎。老臣是又惊又怕,惊在不知何等能工巧匠居然将颇黎造成如此薄片,怕的则是大王奢侈至此不知要耗费多少钱财。”

    成蛟出列:“太公有所不知,颇黎是为太后工坊所出,太后疼爱大王才给大王安上颇黎窗子和颇黎灯罩。”

    秦王看了成蛟一眼,看得他后背直冒凉气。

    魏太公说:“费时费力做些颇黎窗子实在不值当,既然是太后所做,大王不如稍加劝慰。”

    成蛟说:“太后关怀大王才造出这些东西,若因此相劝岂不是伤了太后的心?”

    魏太公笑笑:“既然大王不便去说,自然应该由臣子分忧。”

    几十道视线一起扎在吕不韦后背上,在这朝中和太后说得上话的人当属吕不相,但这句话肯定是不能拿到大庭广众之下来说的。

    赵太后不是宣太后,当今大王也不是昭襄王。

    众人慢吞吞收回视线。

    秦王觉得这个话题不能再进行下去了。

    “孤知太公一片苦心,颇黎于诸国贵重,珍在技艺,物力如人力所耗不过如此。太公若不信,可问请太后去工坊一观。今日请大家看三样农具,也出自太后之手,诸位臣子擅长农耕者不多,不如到花园一观。”

    君臣一行人从议事殿到了花园,此时地上之出了茸茸绿草,花园也没有花。

    曲辕犁、三齿轻便耘锄、三脚耧车摆在不远处。

    这年头,谁家还没有两亩地,在座的列基本都认识农具。

    三样农具一出,果然吸引住了一大批人的视线。

    两人一组各自控制住一个农具,站在花园地里,摆好架势准备就绪,秦王一声令下,三组队员不惜力气快速工作起来。

    速度是肉眼可见的,形状也是肉眼可见,大臣们一边看着心里就差不多算出这些农具一天能干多少活,越是计算就越心惊,目光渐渐盯住。

    他们完全被镇住了!

    秦王见这些人看得目瞪狗呆,似乎完全忘记赵姬和颇黎的事儿,他心里很满意。

    打头在前的吕不韦总算卸掉了后背上的刺,他悄悄放下已经提起来的心,脸上依旧是一本正经,也打量起地里的农具。

    大家时间宝贵,只看一刻钟就叫地里的人停下。

    “农具搬过来,请诸位臣子共赏。”

    三台新农具摆到了君臣眼前,大臣们一寸一寸看过这三台木材与金属结合制成的农具,它们是力与美的结合体,看看这么完美的速度、流畅的曲线、精巧的构造,铧头上带着新鲜的泥土清香,多么迷人。

    臣子们围成一圈,偶尔小声彼此说几句话。

    秦王前几天已经在太后宫里看过几样农具,现在就站在人群之外,身形淡定,目光悠然。

    吕不韦和秦王站在一起,他刚才已经见识过这三样农具的厉害。

    “马上到春耕时节,三样农具来的正是时候,即令工坊督造,若是今年春天都能用上新农具,秋天何愁粮食不丰。”

    这时,从人群中钻出来一个人,正是满脸喜气的魏太公。

    “见过大王,不知农具上刻的咸阳农业技术学校在何处?”

    心里忽悠一下,这句话里的几个词秦王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就是三个问号,他反应快,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赵姬。

    “寡人看看。”

    魏太公指着人群中的三个工具,大臣们自动让开。

    “大王请看此处。”

    犁辕上刻着一列字迹,熟读律法的秦王,一瞬间就想起了“物勒其名”这条规定。

    “咸阳农业技术学校”

    面瘫脸的好处这时候就体现出来,秦王看上去一如既往地淡定自若。

    他直起腰,说道:“太后前阵子说要开个学校。”

    至于是教什么学校就不用问了,这不写着呢,农业技术学校。

    等等,那个前半辈子唱歌跳舞,后半辈子当贵妇的太后要教人种地???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