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上下的好奇心都被勾起来了,却都没打听到具体消息,只能每旬看看新报上刊出的内容解解馋。
唯有回京后再度接掌了新报主编工作的费宏瞧出了点端倪。
主要是这些文章的风格他都太熟悉了,熟悉到让他很难不怀疑里面没有王守文的手笔。
这些很有广告造势嫌疑的文章哪怕不是王守文这家伙的手笔,肯定也是经由他授意与润色的,否则哪里来那么多新人一投稿就能在编辑部那边过稿。
而且旁人不知道京师大学是怎么回事,他们这些詹事府官员还不知晓吗那分明是王守文为了光扬关学撺掇太子开设的新式学堂,占地老大了,且筹备了两年都还没开始招生
王守文肯定是想搞个大动作
费宏猜出了大概却没有阻挠,默许了王守文为京师大学造势的行为。
不过这种文章一直发到十一月,费宏也没看见王守文有什么举动。他私底下和王鏊他们讨论了几次,甚至还开设了小小的赌局赌王守文什么时候行动。
十一月中旬,工部那边终于有了动作。先是工部主事李兆先把自己的提议告知工部尚书曾鉴,接着是工部尚书曾鉴亲自上书向朝廷提议增设新条例
专利法
众所周知,大明律是不会改动的,因为太祖皇帝说过改动他这些条文的人都得死。所以他们这些后人永远不会动大明律,他们只是陆续推出几十上百条补充条例罢了。
上次朝廷推出补充条例还是因为新报的诞生,礼部提出了针对出版刊物的刊行规范。
说起来那次对出版物的补充条例明面上像是加强了审核,实际上反而放开了印刷限制,像话本这些出版物民间只要上报以后都可以自由印刷,连专门连载话本游记的报纸都陆续办了不少。
据说江南那边还别出心裁地搞了些专门刊登各种狗屁倒灶事件的小报,写的都是发生在身边的咄咄怪事,比如某著名话本写手刚拿到稿酬就连环上当被骗几十两的曲折经历。
更奇葩的是,这位写手写的还是曲折离奇的悬疑话本
偏偏这小报受众还不少,每天都有人拿着新一期的报纸喊说书先生给讲讲周围县城刚发生的奇葩事件
费宏他们对这种事一点都不感兴趣,顶多只是偶尔在拿到这些小报时聚在一起乐呵一下罢了,绝对不会为了这种事去订报或者买那写手的书看
如果他们家里有这些东西,那都是别人送的,可不是他们特意买的
过去的翰林官都只能苦熬资历,他们这一代人在翰林院的日子倒是出奇地丰富。
大明文坛仿佛一下子涌出了数不尽的人才,个个都有叫人意想不到的巧思
现在工部捣鼓出这个专利法,翰林院也是第一时间抄录原文聚众研读,想看看平时埋头干活的工部这次想干啥。
聚众研读的当然不止是费宏他们这些翰林官,内阁与另外五部尚书也都在研究这份专利法草案。
这次不少北方官员都伴驾去了江南,现在留在京师的反而是南方官员居多。他们细读了这份专利法,发现这专利法若是通过了会对工部大有益处
专利专利,通篇说的可都是利
有了专利法以后,所有新鲜的事物都可以换钱
以前工部在六部之中处于末位,大家商量出要干啥事,负责落实的基本是工部。
但是到了论功行赏或者排资论辈的时候,工部都被挪到最后面了你只是负责干活的,换别人来也能干,你真的觉得自己有功劳吗
可有了专利法就不一样了,以后工部可就是个香饽饽了,旁人想要技术得找他们,户部也要指着他们弄点钱充实国库。
工部这是要翻身了啊
想到工部尚书曾鉴是湖广人,与李东阳算得上是老乡,而这个提议又是李东阳长子李兆先提出来的,众人不免暗自琢磨起来难道这提案其实出自李东阳授意
要知道曾鉴和李东阳除了是老乡,还是同科进士啊
前年李东阳参加闵圭组织的同年会,纪念他们这批人金榜题名四十年。当时曾鉴也去参加了,聚会上的十个人还邀画师来作画,题为甲申十同年,作序的正是李东阳本人。
有图有诗为证,还敢说你们不是一条船上的
别看李东阳伴驾去了江南,可他跟谢迁关系不是很好吗太子信重的小王学士还是他学生
嘶,这事不简单
吏部尚书马文升也觉得这事不简单,与户部尚书佀钟讨论了几回,总感觉这个专利法藏着什么后手。
可惜朱祐樘如今在南京,他们在太子面前不太说得上话,情况就变得十分被动。
不仅几位尚书私底下反复讨论,刘健和谢迁也拿着专利法来回思量,怎么都看不出这玩意有什么坏处。
旁人都觉得这事出自李东阳的授意,谢迁两人却一下子看出是谁的手笔。
一准又是王守文那小子躲在背后干的好事。
谢迁直接让人去把王守文给喊来。
入秋后王守文就不用在太子那边蹭冰鉴了,经常扔下埋首奏折堆的朱厚照溜达出去忙自己的事。
朱厚照疑心他在躲懒,偏他每次都义正辞严地表示“此事事关重大”“我们要下好大一局棋”,朱厚照也拿他没办法,只能由着他到处浪。
今儿王守文又被朱厚照逮过来一起处理奏折,他正随手翻看着已经被内阁筛选过的折子,高忠便进来禀报说谢迁他们有事找他。
王守文立刻来了精神,对朱厚照说道“我去看看刘学士他们找我做啥”
朱厚照怀疑他会一去不回,也搁下手里的奏本表示他也要去。
王守文无奈地瞅了朱厚照一眼,实在不明白这家伙为啥非要拉着他一起干活。
只需要批复一下同意或不同意而已,他自己一个人努努力不就干完了
虽说这种复核工作确实有点枯燥乏味,但你可是头一回实习监国来着,谁敢真正让你做决策
不过人堂堂监国太子要去寻阁臣议政,王守文也不可能说不让,便也随着他去了。
到了内阁那边,谢迁与刘健一看太子都跟来,忙起身向朱厚照见礼。
朱厚照也没摆架子,先行入座后便让他们都坐下议事。
本来谢迁是准备直接问专利法的事的,现在朱厚照都来了,他只能暗自横了自家女婿一眼,把工部递上来的折子拿给朱厚照看。
朱厚照接过去一瞧,才知道谢迁两人是在讨论什么。他也看了旁边的王守文一眼,仔细地研究起专利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来。
王守文接连被谢迁几人轮流用眼神瞅了一遍,只觉这不是自己该待的地方。
他王十八不过是翰林院打杂的,什么工部变革,什么专利法,能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他老师的儿子以及他老师的同年联手干的事,难道还能算到他头上
难道你们没听说六度空间理论吗
只要你铁了心想攀关系,人与人之间的间隔绝不超过六个人
相比之下,我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不过比你们稍微亲密一点而已
什么事都算到他头上,真是太不讲道理了
王守文正在心里一个劲地嘀咕,就听谢迁点名让他来讲讲专利法的利弊。
王守文您让我讲我就讲,我岂不是马上就给你们分析得透透的
在座的都不是好糊弄的人,王守文便也没有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地跟谢迁他们讲起专利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只要朝廷通过了专利法,京师大学能马上登记一批专利充实咱大明的专利库,朝廷能借开放专利来充实国库,对朝廷和京师大学来说可都是双赢的好事
反正大伙也不看重什么工匠技艺,觉得那都是末流学问,何不把它们利用起来
归根到底,他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在工部设立个专利司统筹规划这方面的内容罢了,人工部自己都乐意干,旁人何必拦着
谢迁和刘健对视一眼,挑拣着自己有疑问的条文开始提问。
朱厚照见谢迁两人轮流就着条文挑刺,自己也来了兴趣,很快便加入这个“大家一起来找茬”活动。别看他年纪不大,他也是从小通读大明律法的人
不管他们提什么问题,王守文俱都应答如流。
很明显,就算这份专利法不全是他的手笔,他也没少和李兆先他们反复讨论及推敲。
有王守文过完了这最后一关,专利法便初步被通过了。
只不过朱厚照到底只是监国,这种要给大明律添加补充条例的事还是得等朱祐樘来决定。
朱祐樘头一回出远门,这次除了九月被地震扰了兴致以外也算玩了个尽兴,如今已经启程北归。
朱厚照知晓专利法与他们东宫开设的京师大学息息相关,等不及朱祐樘回京再给他看了,直接让人誊抄一份命人快马送到御船上去。
两边隔得远,传递消息不甚方便,等消息传到朱祐樘他们那边时已经是许多天后的事了。
漫长的航行到底有些无聊,朱祐樘拿到工部的奏章后便邀李东阳一起来看。
李东阳打开一瞧,脸有些木了。
这件事的发起人是他儿子
推动的人是他同年曾克明
他这个当爹的咋都不知道他们要搞这样的大动作
这一刻,李东阳突然明白了王华这位老父亲曾经有过的心情。
唉,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