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第 78 章

小说:朕只想要GDP 作者:初云之初
    自打上了年纪之后, 纪明桓心里边便盘算着自己百年之后,该当如何安置皇后了。

    那是自己的原配妻室,且又是皇太子的生母, 一旦自己驾崩,她必然会顺势成为皇太后。

    可是这样一位皇太后, 对于这个皇朝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纪明桓十分迟疑。

    他最初被册封为储君的时候, 东宫之位并不十分稳妥, 父皇更加喜爱与自己性情相像的胞弟赵王,觉得他这个长子过于仁弱。

    只是他毕竟是嫡长, 天下人望所在,又有母后在旁劝慰, 父皇到底还是选定他为后继之君。

    再之后, 太子妃诞下了皇孙,母后很高兴, 将皇孙带在身边教养。

    彼时父皇因为青年时期征战沙场而留下的暗疾也逐渐显露出来, 几乎不再临幸年轻的嫔御们, 而是长久的与结发妻子共处, 他的长子叫母后教养着, 其实也算是养在父皇膝下了。

    对于这件事情,纪明桓是乐见其成的。

    一来可以向弟弟们昭示自己后继有人, 且深得父皇母后看重, 一来父皇与母后都是精明人物, 那孩子有幸被祖父祖母教养, 自幼耳濡目染,也是福气。

    只是太子妃对此很不情愿,私下里几度同他商议, 想把孩子接回东宫,却都被纪明桓拒绝了。

    那是母后做主敲定的事情,又得到了父皇的准允,他这个儿子能怎么办

    只是他没想到,最后太子妃见他这边这条路走不通,居然直接去母后宫里索要孩子,不成之后又在母后宫里大闹一场。

    此事惹得母后极为恼火,使人传了他过去,疾言厉色道“我将皇孙抱养在身边,难道会害他不成我几时拦着,不许你们夫妻俩来探望他了”

    又冷冷道“当前朝局如何,难道你看不明白我不妨清楚明白的告诉你,圣上易储的心一直都没改过你是我儿子,赵王也是我的亲生骨肉,你们谁坐东宫,来日都得奉我为皇太后,我忙前忙后,又是为了谁”

    继而使人抱了皇孙过来,向太子妃道“我有四个儿子,难道还愁没有孙儿抱你今日便把皇孙抱回去,我倒要看看,你这个皇孙生母是怎么日日照拂、三餐谨慎顾看这孩子的”

    太子妃嫁给他几年,还是头一次见母后如此盛怒,再看丈夫的神色,心知是闯了祸,红着眼睛小声抽泣,不敢作声。

    纪明桓赶忙作揖讨饶“她年轻不懂事,母后何必同她计较大郎出生之后就是您在顾看,真要是回了东宫,他反倒不习惯呢您不给儿子情面,总得给他面子吧”

    皇后看着襁褓之中可爱又懵懂的孙儿,脸色稍缓,冷哼一声,下了逐客令“滚,看见你们俩就烦”

    纪明桓涎着脸“嗳”了一声,拉着太子妃走了出去,等回到东宫之后,有心想要责备几句,再看她哭的泣不成声,倒也觉得妻子有些可怜。

    哪个母亲能舍得下自己的亲生骨肉呢。

    他叹了口气,使人给太子妃的母家送信,叫太子妃的母亲得空进宫,好生同她说道说道。

    太子妃的母家嫁女入东宫,且储妃又已经为东宫诞下了嫡长子,这场天下最大的投资至此就已经成了一半,眼见着就能摘果子了,听说太子妃做的这事儿,登时就觉眼前一黑。

    在这么个时代当中,长辈想要把孙辈养在身边,正说明孙辈讨喜,更别说太子妃嫁得那是普通人家吗

    你丈夫的储位不稳,你的正经婆婆愿意把你儿子抱过去养,这是给你体面,结果你跑到婆婆宫里去撒泼,闹着要把儿子抱回去,这叫不识抬举

    东宫是皇后的儿子,赵王也是啊,但凡皇后说一声,赵王府的孩子有一个算一个,能全都送进皇后宫里去,真以为皇后缺孩子养吗

    太子妃的母亲带着家族的使命进了宫,按部就班的行了礼之后,又示意太子妃遣退近侍,等到殿门关上,抬手就把皇后跟纪明桓没能打在太子妃脸上的那记耳光扇过去了。

    “混账东西,我看你是昏了头了”

    太子妃捂着脸,又是委屈,又是气闷“娘亲”

    太子妃的母亲也流下眼泪来,细细的把这里边的事情跟她掰扯清楚,又哽咽道“儿啊,别觉得娘心狠,皇后娘娘跟太子殿下没有发作,不是不恼怒,只是想顾全你的体面,这是好事,但要是不叫他们知道你受到了教训,这股火气就发不出来,叫他们一直隐忍在心上,反倒是害了你啊。”

    太子妃母家的家风是很清正的,父亲并无妾侍,她又是家中唯一的女儿,皇帝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将她选为东宫妃。

    可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家中唯一的女孩儿,被父母保护的太好,又没有经历过后宅倾轧,本质上还是个娇娇女,下意识的以自己为中心,但凡有一点不顺心,马上就要发作出来。

    太子妃的母亲到东宫里来走了一遭,太子妃紧跟着就老实了,皇后原本是很恼火的她觉得儿媳妇太不识好歹了。

    再听说太子妃因此挨了娘家母亲的打,那股火气便消弭了七八分。

    她跟个孩子较什么劲啊。

    又使人给太子妃送去诸多赏赐。

    倒是皇帝听闻此事,冷笑出声“感情她没有过,反倒有功了”

    皇后知道这事儿瞒不过丈夫,便也不去遮掩,只笑着说“才十八岁呢,一团孩子气。”

    皇帝嗤了一声“你十八岁那年,已经横刀城头,帮我守护后方了。”

    皇后叹了口气“已经受了教训,还说这些做什么人哪有不犯错的呢,且再看看吧。”

    太子妃再没提过把长子接回东宫的事情,纪明桓也当她是想清楚了,翻过一年之后,太子妃又有了身孕,十月怀胎诞下了第一子。

    纪明桓彼时尚在朝堂议事,回到东宫后,先去向坐镇于此的皇后致谢。

    皇后摆摆手“去看看你媳妇吧。”

    纪明桓进了生产的宫殿,便见太子妃鬓发都被汗水打湿,脸色苍白又憔悴,双眼却依依不舍的紧盯在刚出生的幼子身上。

    察觉到他近来,她几乎是哀求的拉住孩子的襁褓,小声问他“殿下,这个孩子,能留在妾身身边照顾吗”

    纪明桓暗叹口气,握住了她的手“你放心。”

    皇后教养东宫的长子,是为了向天下彰显她的态度,表明东宫的地位不容动摇,并不是真的膝下寂寞,就算他想送过去,母后还嫌孩子多了烦呢。

    他说“这个孩子会在咱们身边长大。”

    太子妃喜极而泣。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孩子们逐渐长大,而赵王却仍旧违背祖制留于京中,纪明桓知道,这是父皇仍旧没有下定决心的缘故。

    否则他们兄弟四个,为什么只有赵王留在京城,另外两个弟弟却都久居封地

    他只能等。

    父皇上了年纪,脾气越发古怪,每每游猎行宴,赵王都更加能够得到父皇的欢心,尤其是在母后薨逝之后,他在东宫愈发艰难。

    好在长子的确争气,在父皇面前能够跟赵王分庭抗礼,他能够感觉得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父皇的目光落在自己长子身上的时间愈发久了。

    他没什么好不放心的。

    又这么过了两年,终于有人上疏要求赵王就藩,又有朝臣忖度着天子心意,请求建皇太孙,对此天子不置可否,却叫在京的诸皇子皇孙齐齐写一篇策文呈上,对此事进行评述。

    在京的皇子,也唯有他与赵王罢了,而皇孙,也唯有东宫与赵王府的子嗣们在京。

    纪明桓心知成事与否便在此刻,连夜召集了心腹要人商议该当如何处置,就在此时,却有东宫属官悄悄来禀,道是太子妃近来也曾经传召母家之人问询此事。

    起初纪明桓还不觉得有什么,再一细问,太子妃千辛万苦淘换来的策文哪里是给长子的,却是要给她亲自养大的次子铺路

    纪明桓得知此事之后那一瞬间的感觉,真的非常复杂。

    他很想问问太子妃,她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

    常人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远的她看不到,他跟赵王就杵在她跟前,她也看不到

    他跟赵王是亲兄弟啊,同父同母,身体里流着一样的血,就为了这个位置,现在闹得你死我活,有我没他,现在她这个做母亲的,居然主动推着两个儿子走向你死我活的道路

    这感觉就像是他在走独木桥,前边有一坨屎,他小心翼翼的躲避着千万别碰到,然后他身后有个人按住他的头,让他的面孔三百六十度的徜徉在那坨屎里边,还饱含关心的问“够不够吃不够还有。”

    纪明桓忍着满腹怒火到了太子妃的寝殿。

    当天晚上,太子妃身边的亲信便因为照拂皇孙粗心,以至于皇孙染疾而被杖杀,仅剩的几个也被遣返回太子妃母家。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太子妃的母家当然要进宫请罪,这一回,纪明桓半点给太子妃保存颜面的心思都没有了,而是清楚明白的告诉太子妃的母家兄长

    要么让太子妃从今天起开始养病,将皇孙交给照拂过自己的乳母顾看。

    要么赶紧让她暴毙,早死早超生,不要害的孤两个嫡子生隙,来日骨肉相残。

    太子妃的哥哥也很懵啊天子考校皇子皇孙策论的事情他们也知道,妹妹打发人回家求助,他们还以为是帮大外甥求的呢,这怎么可能不竭尽全力

    谁知道她是给小儿子求的啊

    消息传回府上,全家默然,这事儿错在太子妃,有这么一个娘在中间挑拨,两位皇孙早晚要成仇人,可要是真送她去死

    家里边就这么一个小闺女啊

    再说,一旦太子妃薨逝,天子必然要再为东宫选妃,有了后娘未必没有后爹,来日东宫再有了嫡出之子,两位皇孙又该当如何

    那这买卖不是赔的底儿掉吗

    太子妃的爹娘几乎要哭成泪人,跪在父母面前把头都磕破了,最后终是选了第一条,叫太子妃开始养病,小皇孙交给太子的乳母教养。

    等到了考校策论这日,东宫次子便以染病为由没有出席,对此天子只是一声冷笑,倒是东宫长子博得头筹,深得上心。

    又三日之后,天子降旨册立东宫嫡出长子为皇太孙,令赵王离京就藩。

    之后的日子,就像是按下了快进键一样,一天天过得飞快。

    直到天子大行,纪明桓也做了天子。

    长子顺理成章的被册封为皇太子,太子妃不可避免的升任为皇后,倒是嫡次子被他刻意压制,没有封王,其余诸子也是这般。

    自己吃过的苦头,实在不想让儿子再吃一遍了。

    太子妃做了皇后,却仍旧在养病,起初还能如此含糊,等到了第一年春亲蚕礼的时候,便不能再如此马虎了。

    亲蚕礼须得由中宫亲自操持,若由嫔御主持,对于皇太子的声望也是一种打击,而他后宫之中位尊的妃嫔们皆有皇子,他更不想给其余儿子不该有的期望。

    纪明桓去了皇后宫中,皇后瘦的只剩了一把骨头,跪在地上痛哭懊悔,浑然看不出昔年大婚时丰润鲜活的样子了。

    纪明桓审视的看了她很久,终于还是宣布皇后病愈,至此开始执掌六宫。

    先前的数年养病生涯极好的磨砺了皇后的性情,起码再度见到两个亲生儿子之后,纪明桓没发现她格外偏宠哪个。

    尤其是小孩子的忘性大,宫里边能玩的又多,在他的刻意教养之下,两兄弟感情深厚,次子也绝非贪慕权柄之人。

    纪明桓暂且放下心来。

    就这么又过了许多年,他终于也迎来了大限之日。

    犹疑再三,还是传召向来以忠耿闻名的邓尚书,留给他一道遗诏。

    待他百年之后,皇后若有乱命,则以他的名义勒令皇后殉葬,太子及后继之君若有违逆,则非我家子孙,不可以承继帝位

    就这样吧。

    纪明桓昏睡过去,再度醒来时,见到的就是皇太子的登基大典。

    皇后作为新帝生母,顺利被册封为皇太后,而皇太子果然与弟弟感情甚笃,登基之初便将其册封为楚王,食邑三千户。

    皇太后却觉得楚王这个封号不好,执意要改成雍王。

    因为雍地是龙兴之地,也更加富庶。

    新帝好脾气的改了。

    皇太后又开始觉得食邑三千户太少,想再加两千户。

    纪明桓“”

    纪明桓不由得戴上了痛苦面具又开始了

    他爹在地府冷笑“妇人之仁,你老子我果然没看走眼”

    被他嘎掉的弟弟赵王在一旁敲边鼓,阴阳怪气的说“大哥,你娶了个好媳妇啊”

    纪明桓撸起袖子“老一,不要逼我跟你动手”

    赵王脱掉累赘的外袍,露出那一身结实的腱子肉,笑出了猪叫“天呐,我好害怕咱们兄弟两个要是打起来,我马上就要跪在地上求大哥你不要死哈哈哈哈哈”

    纪明桓“”

    现在就是头大,非常大。

    而之后发生的事情一件比一件抓马。

    皇太后从侍奉过他的旧时心腹当中得知了遗诏的事情,派遣杀手去把邓家人给嘎了。

    纪明桓在地府见到了邓尚书,心中好不惭愧“是朕害了老尚书啊”

    邓尚书只得叹息“圣上彼时业已驾崩,是臣不能料敌于先,怎么能怪您呢”

    人死之后做了鬼,在地府一日日的看着人间之事,是喜是怒,都无法改变改变既定的事实了。

    他们所能够做的,也就是当一个旁观者,静静等待事情的最终结果罢了。

    邓家人都被祭了天,倒是有个女孩儿侥幸活了下来,不过彼时纪明桓没那个心情去想那女孩儿,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

    我尚在人间的老婆今天作妖了吗

    新帝登基短短几年,雍王的食邑增加到了一万户,这也就罢了,好歹把他赶去就藩啊

    可是有皇太后拦着,新帝又极为友爱兄弟,硬是叫他在长安待了三年,且看样子还要继续无期限的待下去

    纪明桓看得抓狂,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嫡次子雍王跟他那个脑子有泡的亲娘不太像,跟他一叔赵王也不太像,他没有那个“大志”起码表面上是这样。

    更妙的是他老婆前些年大概是养病养得太久了,身体也不太好,刚过四十岁就开始没日没夜的咳嗽,纪明桓在地府一日三次的给她上香,终于抢在她搞出更大的事情之前把她给召唤下来了。

    皇太后哪里想得到死了之后还能见到丈夫跟皇家先祖们啊,再想想从前自己失宠被囚多年是为着什么,甭提有多心虚了

    纪明桓见到了真鬼,在地府隐忍了那么久的火气终于有地方发泄了,一话不说先冲过去给了她一个嘴巴子什么修养气度都他妈见鬼去吧

    他这会儿最懊悔的就是死的时候没把这女人一起带下来

    “你脑子里装的是水还是浆糊你真不怕两个孩子日后反目,骨肉相残吗”

    他爹就跟做了个半永久冷笑似的,这会儿又笑了一声,凉凉的道“老大,你看开点吧,这种事情都是难免的,我死之前也跟你说别动你弟弟,你不还是把他给送下来了吗”

    纪明桓憋了半天,终于还是没憋住“爹,老一他自己找死,那能怪我吗他在自己的封地穿龙袍,用天子的仪仗,他活该啊”

    赵王勃然大怒“是你先不当人削我封地的”

    纪明桓反唇相讥“你他妈食邑太多了你知道吗整整八千户啊,你怎么不上天”

    赵王先是大怒,而是却笑了起来“八千户怎么了,别忘了,你家那老一都一万户了纪明桓,我等着看你们家那点破事怎么收场”

    纪明桓又憋了半天,愣是没敢针锋相对的放出去一句狠话。

    倒是皇太后很自信“不会的,他们都是好孩子,大郎也应允我,会好好照顾弟弟的”

    赵王问“是像当年大哥答应父皇那样答应你吗”

    皇太后“”

    皇太后色厉内荏道“我儿忠厚老实,你怎么跟他比”

    纪明桓又给了她一个嘴巴“闭嘴贼婆娘,别让我把你吊起来打”

    皇太后捂着脸,委屈的抽泣着,退到一边儿去了。

    人间的种种风波还未停歇。

    新帝跟弟弟的感情真不错啊。

    新帝跟弟弟在争女人,但是感情还是不错。

    新帝迎了那个青楼女入宫,为此冷落后宫,天天在朝堂上跟大臣们干仗。

    那个青楼女原来是邓尚书幸存于世间的孙女,得知所谓的真相之后,绝望之下放火烧宫。

    纪明桓脸上的痛苦面具简直要长在肉上了。

    儿啊,你在想什么啊

    你给我清醒一点啊

    赵王这几年光是看热闹,都差点把牙笑掉,到了这当头,反倒不敢笑了。

    并不是因为他跟大哥修好,对此情形感同身受,而是王朝出现了这样一个恋爱脑的君主,其危害性不可说不大,稍有不慎,或许就会有倾覆之危。

    近来老爷子的脸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他即便与兄长不和,也仍旧是纪家子嗣,没道理看着自己家的锅快要烂了,还整天嘻嘻哈哈。

    那个姓邓的妃子没有死,却被雍王给救走了。

    这操作,看得阴间众人满头雾水。

    宫里边什么时候有了这样一条密道,他们怎么不知道

    纪明桓思忖几瞬,猝然转头去看皇太后。

    后者低着头满脸瑟缩,眼见着又要挨打,赶忙承认是自己的人无意间发现的。

    本朝的皇城乃是前朝营建,那条密道大抵也是前朝时候留下的,只是她运气好,发现了而已

    纪明桓简直要气成死鬼“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不告诉大郎,却告诉一郎想干什么啊你这傻叉”

    再也顾不上什么修养形象了,当场把皇太后吊起来开始打。

    鬼不会死,但是会痛啊,早先纪明桓在地府打老婆,他爹他娘知道了还劝他,他爹饶是不喜欢儿媳妇,也说“我跟你娘结发数十年,也曾数次争吵过,可也没动过她一根手指头。”

    到了现在,就变成了另外一副嘴脸“拖我们门口来打,我们爱看”

    纪明桓还抽空瞅了一眼人间。

    噢,群臣在上疏,请求惩处雍王。

    他怒气冲冲的训斥皇太后“你作下的孽”

    又看见长子像圣母一样把次子原谅。

    血压瞬间就上去了。

    儿啊,你是不是戒过毒啊

    你咋忍住不嘎他的

    他爹已经觉得国朝要完蛋了,整张脸一片灰暗,纪明桓也是满心戚戚,又看了几天,更觉心塞。

    虽然都是我的儿子,但他都这么不知死活了,为了社稷天下,大郎你还在等什么呢

    把一郎嘎掉算了

    儿子哪有天下来的要紧啊

    朝臣们的进言一次比一次激烈,纪明桓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希望,也承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最后连赵王都佛了,说“大哥,你这个人看似仁善,其实一肚子坏水,没想到居然真的养出来一个这么纯善的儿子啊”

    纪明桓“”

    弟弟,你骂的好脏啊

    这天晚上他有一下没一下的瞟着进度,冷不丁瞧见几个人影进了诏狱,原本还没在意的,哪知道下一瞬,就见那几人钳制住雍王的脖颈,制住他之后直接将雍王的脑袋撞到了墙上。

    巨力之下,稀里哗啦。

    纪明桓那点微弱的睡意瞬间就消失无踪了。

    这什么情况

    百官派人潜入诏狱,把雍王给杀了

    虽然他自己也觉得这么个不知好歹的东西死了也就死了,但是被自己儿子杀了跟被臣下杀了,这完全是两回事啊

    雾草,老子的天下不会真的要亡了吧

    雾草,这群人杀完人之后收拾了现场,然后进宫去了

    大郎,你可别出事雾草

    他妈的原来是大郎你叫人去干的

    那你之前怎么还敲啊,我儿子这一肚子坏水,一看就是我的崽啊

    纪明桓来了精神,聚精会神的蹲在屏幕前,眼看着儿子在百官面前演戏,巧妙的收回了自家臭婆娘留下的印鉴,紧接着又用那道真到不能再真的假遗诏摆了几个老臣一道,吐一口血,轻轻松松的把严丞相等老臣清出了朝堂

    纪明桓“”

    惊呆了老铁,这是什么表演,从来没见过,算是让我开了眼

    第一天他爹他娘刚起身,还没吃饭,就听外边传来一声凄厉至极的惨叫“儿啊”

    皇太后声泪俱下,简直就跟被摘了心肝似的“你怎么下来了你还这么年轻,怎么就”

    雍王下来的时候还晕头转向的呢“我,我也不知道,有人到诏狱去害了我。”

    皇太后先是不解,思忖几瞬之后,面容霎时间变得一片惨白“是他容不下你”

    纪明桓嗤笑一声“别把自己扯得那么干净害死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这个自诩慈爱的生母”

    “是你一次次的把他推上风口浪尖,是你让他到了赏无可赏的高处,是你让他对天子没了敬畏,是你逼得他们兄弟俩走上了对立面,也是你,把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推上了死路”

    皇太后嘴唇嗫嚅几下,眼眶通红“我,我是为了他好”

    “是啊,”纪明桓反问道“年纪轻轻死于非命,也没个一儿半女,所以他好了吗”

    皇太后“”

    皇太后失声痛哭。

    于她而言,没有比亲手造成心爱幼子的悲剧更加残酷的惩罚了。

    较之于她的痛心断肠,其余人却是齐齐精神一震,脸上不约而同的流露出几分惊诧之色来。

    只有纪明桓下颌微抬,与有荣焉般道“大郎送下来的。”

    众人先是一惊,继而一喜。

    看起来人间这个后继之君并不傻,反倒很聪明嘛。

    看人家这戏演的,连他们都给骗过去了

    再看一看接下来的发展6

    抄家赚得盆满钵满,国库丰盈,举着孝道的大旗,站在道德高地上压制老臣致仕,革清吏治之后开始剜出王朝中期生出的烂肉,然后厉兵秣马,进行北征

    终其有生之年,不复立丞相,到了晚年,甚至于下令废置丞相,而后本朝终不复设此职位。

    纪明桓他爹,他历代祖上都没能办成的事儿,居然被这个后生轻描淡写的办成了

    全员都很满意,只有皇太后受伤的世界顺利达成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笔迷读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