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中歌舞又起,只是此时除了心大的杜伏威,其他两人都已无心作乐,满脑子想的都是之后该怎么办。
沈凡倒还简单,把听到的见到的依照之前的规矩报上去就行了,至于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他这样的小人物也左右不了。
马周就不一样,杜伏威大字不识得几个,想要上书言事就得他来代笔。
杜伏威明显当惯了甩手掌柜,有了想法就让下面的人去完善,商量一通下来,觉着能干就干,不能干他也不强求。
像是当初出海行商就是这般,下面人为求活路提出来的法子,试试探探的做下来就渐渐成了规模,他手下的很多人也是没头没脑的跟着他,在不知不觉间就富裕了起来。
江左的那些世族子弟很多都受了他们的影响,渐渐的将杜伏威视为英主,亦步亦趋的跟在他身后做起了买卖。
马周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才碰上杜伏威半天工夫,就上了贼船,开始殚精竭虑的为其打算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样的本事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拥有的,隋末诸侯中能活到现在,还能在这紫金楼中逍遥,就只这么一位,不是没有原因的。
…………………………
第二天中午,李破正用着午饭,千牛备身府和军情司的报说就来到了他的面前,杜伏威的行程以及一举一动都被记录在其中。
李破还没怎在意,关于杜伏威的行止隔上几天就会报上来给他看,之后还要加上窦建德,大概都是在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李破也是当做休闲读物在看。
他觉着这两位都是懂道理的人,又不是傻子,应该不会轻易留人把柄,那简直就是在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在开玩笑。
窦建德刚来,还不知怎么样,杜伏威则过的很欢实,没几天的工夫已经快把长安溜达遍了。
看上去日子过的分外惬意,连李破都有点嫉妒了,觉着应该给他找点事来做做,整日里这么溜达鸡一样四处乱晃,实在有些碍眼。
不过想想也就算了,杜伏威日子过的舒坦,对他这个皇帝的名声也有不小的好处,起码大家听说了杜伏威的故事,津津乐道之余,总要赞上一声至尊度量如海什么的。
而且实际上的好处也有不少,那些降人们会安心一些,尤其是江左众人再要反叛,就不能拿杜伏威来做文章。
所以他施施然的用完了午饭才翻阅了一下,不一会的工夫,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心里暗骂了一声他娘的。
军情司那边的倒也没什么,例行公事般报上了杜伏威的行止。
军情司是他在晋地下令组建,主要职能是刺探军情,另外还有些劝降,刺杀等副业,诸侯下属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机构,并不出奇。
等他称王之后,自然而然便划归兵部统管,实际上它还是直属于汉王府。
入了长安,事情多了,军情司也渐渐产生了些变化,像监看降人的事情也交给他们来做了。
不出意料的,平灭诸侯之后,军情司这样的机构的职能会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只是李破还没顾得上它。
等到主管军情司的兵部郎中张亮回朝,他要与其一起商量一下军情司的未来。
李破倒是没想着将军情司弄成后来锦衣卫那样的机构,锦衣卫的出现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李破不会让那样畸形的东西出现在自己的治下。
总的来说,李破还是觉着军情司的主要职能还是在对外上面,就像他以前说的那样,天下的敌人多了去了,不愁没有用武之地,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军情司。
偏于阴暗的政府机构,容易出狂人,酷吏,尤其容易造就权臣,一旦出现了那样的家伙,那就说明整个治政体系出现了问题,必然是王朝衰落的象征之一。
李破又没糊涂,不会自找麻烦。
千牛备身府现在同样是他的耳目,相比探听京城中的动向,千牛备身府有着天然的优势,就是其中的人来历复杂,没军情司那么纯粹。
各有各的优劣之处,看的其实还是怎么用罢了。
这次报上来的东西很有看头,杜伏威的奇葩言论记录的很详细,沈凡还算有点良心,在杜伏威那里吃喝许久,就没跟皇帝说杜伏威要请他吃花酒那一段。
……………………
这厮要给我送钱?亏你想的出来……
李破感觉又好气又好笑,直想把杜伏威的脑壳敲开,看看里面装着多少鬼主意,同时也对杜伏威的身家产生了些许的好奇。
自古以来,能想着给皇帝送钱的人可不多,都想着在皇帝身上薅羊毛呢,而凡是给皇帝送钱的人,也都想得到更大的回报。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吕不韦老先生,人家那买卖做的才叫个邪乎。
而杜伏威好像不一样,人家就是钱多?
他和杜伏威虽只见了一面,对其人的性情却了解的比较深刻,远胜于沈凡那样的半吊子。
李破咽了咽口水,都是从苦日子走过来的人,有了饥饿记忆,就不怎么容易消除,如今国库空虚,连赏赐个人都得抠抠搜搜的思量再三。
想到这些,李破暗骂,杨广和李渊两个真不是东西,一个把国库弄的精光,一个可好,把好东西都转移走了,他接手之后还得重新攒过,真是太辛苦了。
去年抄了高慎的家宅,还要顾着高氏的颜面,没抄出太多好东西。
就算这样了,还有臣下不时规劝君王要厉行节俭,为天下之表率,你说咱容易吗?
可惜的是,他不可能接受“臣下”的馈赠,叫马周的这个说的就很对,皇帝富有天下,又不是贼匪,劫富济贫的事情不能干,无故夺人私产更不可行。
他要是敢收杜伏威的钱,到了外面可能就得传出皇帝要收降人的保护费之类的谣言,而有些人就会很高兴的纷纷送钱给皇帝,您收了杜伏威的不会不收咱们的吧?
这个先例可开不得……
倒是杜伏威想把自家的金银都换成银宝,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可也得防着旁人仿效,银宝和通宝是关联在一起的货币,银宝多了,通宝就得跟上。
发行货币上面,现在还有很多余地不假,可贵族们要真把家中金银都拿来兑换银宝,那哪受不了,长安的物价刚降下来没几天,别弄的物价腾贵,那可就糟了。
李破在暗骂杜伏威不好好玩耍,却来给他找麻烦的同时,兴趣也渐渐浓郁了起来,在某些方面,他和杜伏威是一种人。
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和想法都很感兴趣,最厌烦的就是那种这也不行,那也不对,自己肚子里却没一点主意和办法的家伙,嗯,后来俗称杠精。
也果然不负所望,杜伏威竟然想自己建书院……真是财大气粗……一本万利的海外贸易啊……
平定诸侯之后,水军不出海好像也就没什么用了,不对,漕运需要水军,杨坚父子挖了几条大运河,这是前隋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
以后南北货运能派上大用场,同时也让天下各地联结的更加紧密,确实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就像前秦所修之驰道,多数至今还在沿用,它无疑是联结天下的脉络所在,杨坚喜欢做大工程,杨广更甚,滥用民力是其弊端,好处就是让交通变得便利了起来。
之后把南边的那些水军整合在一起,一大部分都要用在漕运上面,海外贸易……既然杜伏威打下了底子,那就不能停。
可惜他短时间内不可能去实地看一看,更不可能乘船出海,不然的话他相信自己会比杜伏威做的更好,也会更有目的性。
出海贸易,金银什么的都在其次,比如说高产作物的种子,一些比较特殊的工艺等等等等都可以纳入交易的范畴。
而且中原人口大减,人力上有所碍难的时候,奴隶贸易也不是不可以做一做,殖民什么的也可以搞一搞嘛……
李破不由思绪连篇,王泽等人刚走,等他们在江左站稳脚跟,对江左的局势的认知自然也就会渐渐详实起来。
到时候要好好建设几个港口,并持续的对东南和东边用兵,这可比打通什么丝绸之路要有建设性的多。
而这些确实需要更多的人才作为支撑,杜伏威所言有些道理,江南的水军将领们大多也只能在江面上耍耍,到了海上恐怕不成。
而当年水军总管来护儿率军渡海攻高句丽,差点一战灭其国,那会水军好像在山东外海操训了两年……
……………………
李破手指敲着桌子,思绪发散开来。
这些事其实不需杜伏威提醒,都在他的计划之内,只不过现在有了杜伏威,也许可以提前做一做准备?
大唐海事学院?听着就有点……和当世风土人情相悖的感觉,他之前做什么事都立足于实际,从来不存标新立异之心。
如今天下已定,皇权在握,是该到做一些标新立异的事情的时候了,人家杜伏威都把碗放在了你面前,若还不敢吃上几口,那还当个狗屁的皇帝?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