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颖自己设计改良了天子衮冕, 交由宫廷专门司制天子衣袍的绣娘制作。如今有了缝纫机,制作衣服快多了,她们也从书颖这里学会了各种衣服版型裁剪功夫。
腊月中旬,在西北呆了三年的叶书林回京述职兼过年。眼见北伐在即, 他的妻妾和这两年新生的两个孩子也都回京来了。
叶世钊、书林进宫求见, 书颖便只有李玄的陪同下接见二人。叶世钊对于女儿有两个入幕之宾的事见怪不怪, 他已经过了那个时期了。
一直只知皇甫元均的书林对从少年时就崇拜的妹子的妇德还是叹为观止, 却不会在道德上遣责妹子。这个相貌可以和他不相上下的全才美男子, 虽然已经四十岁,但看上去只有三十岁,仍然俊美逼人。
书林问书颖是不是真的要称帝,此事还需要慎重。
书颖叹道“我叶书颖一生, 不落于人。我为了天下牺牲了太多, 付出了太多, 我所有的成就与失败, 不想再托于夫与子之下。大哥,你不支持我吗”
书林蹙眉“你一辈子干什么事, 哪次我不赞成、不支持。可是称帝不是小事, 倘若称帝,史书如何记载后世的叶氏子孙是否要被处处怀疑和打压”
书颖道“早有派孟承志出海时, 我就说过,要为我叶氏留下后路。我不相信我所有的成就与学问, 对抗不了一个男尊女卑和儒家士大夫的一家之言。
我死之后,我的儿孙只怕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统治比现在更大的疆土。我的儿孙心向着我,叶氏能在这片土地繁衍,自然也护着他们。如果他们心向赵氏,非要抹杀掉我的印记, 叶氏可以退居海外富饶之地。”
叶世钊悠悠道“我已经过天命之年,看不到那个时候。”
书林也道“我年纪比妹妹大,内功和医道也不如妹妹,肯定比妹妹早死,也看不到了。”
书林因为有两位夫人,孩子达到九个之多,五子四女,长子已经十三岁了。叶玉堂如今在外地为布政使,他只有一位夫人张丹娘,生有二子二女。
刘浩凌虽然姓刘,除了他在叶家祭祖时不用参加之外,叶家没有把他当外人。如果不是考虑到刘家的感受,他改姓叶都可以。他已经成亲,也在地方为税务官,现在已有一子一女。
叶浩凝和叶浩冶现在快到婚配年纪,他们的容貌虽然不及书颖、书林,但在当下的适婚男女中也找不到这样的美人了。
既然叶家的退路在海外,叶世钊和书林就考虑到了将来叶家的儿女要与海军里处在中下层却有才能的人结亲,方便下一代参与开拓的海外新世界。
书颖道“待我大业功成,爹就不适合在做户部尚书了。户部的事情太多了,现在的几个侍郎都担不起这么笼统的事务。我要把户部拆分为国税部、农业部、工商部、财政部、国资管理局。”
书林道“那不是要多了很多二品官吗俸银开支多出不少。”书林了解书颖,她对能做事的人出手大方,其实对财政的事非常敏感,并不是轻易许高官厚禄的人。
书颖感叹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分工将越来越细化,笼统大部门的运行效率跟不上时代需求。当下冗官虽然缓解了许多,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把公务细化、职能单一简化,把能用的人都用起来,就不算冗官了。”
叶世钊却说“不是娘娘想用起来,他们就会干活的。”
书颖道“其实真的从寒门考上来的读书人放到那些位置上去也未必都干得比冗官好。高门的荫官只要能干得出60分,天下暂时出不了大乱。我不管他是靠家世关系还是养师爷幕僚,给我要的结果就好了。”
叶世钊和书林细细一想,这话倒也没有错。不少荫官虽然通过不了科考,但是已经通过了两次考核淘汰,余下的人总是会基本的识字算术的。
书颖又道“朕会追封母亲,她自然享太后的香火,可是安阳郡主的事,朕却有些为难。二哥、大姐姓叶,与我们感情也好,辱安阳郡主会伤到他们,可是”
书林看了侍在一旁的李玄,书颖虽然不避李玄,他这时也识趣地悄声退了出去。
书林才说“娘娘,人死万事空,当年你就放下了,现在也不要太过计较了。”
书颖暗中叹息权力真的是魔鬼,有了权力,少时执着的仇恨都成过眼云烟。无论是她成为这个身份前看到原主死的结局时所恨的裴四娘,还是刚成为这个身份时所恨的安阳郡主,她们都是小虾米。
为了她权力的大局,她追封了亡母之后,还不能一点名份都不给安阳郡主。叶玉堂将来是为她稳定文官体系的重要一环,叶玉敏的丈夫是她的师弟柳非青。柳非青不但是军中重要将领,还是老南阳侯的次孙。
书颖长叹一声“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书林道“娘娘早几年就看明白,如今就不要为难自己,多增忧虑了。”
这首杨慎的临江仙曾被书疑抄袭进凌云诗词集,当时她为了赚钱并且文坛造势,以便将来称帝时在文坛的阻碍小一些。
一个人的本事要是高过别人一点点,那么别人死气巴拉地要拖他下去,可是高到与别人是云泥之别,那么别人只会仰望、崇拜、巴结、羡慕。
书颖现在要称帝,文官没有一边倒的反对,除了她的实干之才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她震动文坛多年。
书颖的词是公认的古今第一,她的几首诗也被认为有前唐遗风,当世无人可及。所谓帝王诗词的豪迈和侠客的浪漫主义,两种情怀都是一般酸文人难及的。
书颖见书林这么说,叶世钊也没有反对,才明白这么多年过去,不仅是她变了,他们也变了。
“我明白了。你们先回府去吧。”
叶世钊和书林以国礼朝她一揖,相携出了紫微城。书颖则由李玄陪伴在御花园走走,遣退了下人,两人牵着手赏着盛开的腊梅。
李玄当初的庄子里也栽着些腊梅,他们都不禁回忆起少年的迷漾时光。
书颖悠悠道“明年我都三十三岁了,半老徐娘了,时间过得真快。这些年我变了很多,我发现爹和大哥也变了很多。”
李玄淡淡道“你不早明白,人是会变的吗你拉拢着皇甫元均时,不就是防着他们吗你应该不会意外才对。”
书颖淡淡苦笑“我只是很好奇,他们也早放下过去,为了未来的前程谋划着,计算着,假如我没有做好平衡,他们会不会真的背叛我。
我大哥文武才能是我教的,我从小克扣他的零花钱他也没有机会享乐主义,我也照顾他的生活、跟他玩乐,所以他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自信,我们从小的情份非旁人可及。
可是时移事易,如果没有平衡,他将来会不会为了叶家正统这种名义、为了权力和儿子,取我而代之。”
李玄思索了一会儿,道“要看你和他谁活得更长了,曹操在世时,司马懿并没有篡位。你活着时,他或许没有自信反你。但是到了下一代,一切就说不准了,要看你儿子和他儿子哪个更有才能。”
书颖看着天空浩渺,云卷云舒,终于悠悠道“后人自有后人福,算不了太多的。纵使如我这样的人,也不能为子孙算尽一切。他们能通过人生历练,就算不当皇帝也能过得不错。”
李玄淡笑道“如果有万世不变的朝代,现在还是秦朝。”
书颖便不去徒增烦恼了,依偎在情人身边,忽然听到声响,随身太监到了附近,却不敢到近处。
两人这才分开,书颖召随身太监来问,太监回禀道“禀陛下,太皇太后到了栖凤宫外,乌衣卫拦着不让她进去,但是她在栖凤宫外叫骂,乌衣卫也不敢阻她。”
书颖冷然道“让乌衣卫好好守门禁,不要让她跑去前朝和宫外,太皇太后的疯病越来越严重了,真的不得已,你们内监就将她请回延福宫吧。朕回头再去看她。”
那太监明白了书颖的意思“是。”
看那大太监带着小太监匆匆离去,书颖眯了眯眼睛“那婆子可真能折腾,从我与赵玮大婚之初开始各种闹,闹到赵玮驾崩。驾崩后她还要闹,我坐月子她又闹,我不作她,她无可奈何消停一些,现在又闹了。”
李玄道“一个婆子而已,你何不杀了她”
书颖感叹道“这江山,从法理上讲,最初的根基是从她儿子手中给我的。赵玮也是我儿子的父亲,我不想公开侮辱儿子的父亲。”
李玄心头泛酸,他都四十岁了,膝下还空着。
“你说你不爱他,可是这种情分又何尝不是爱呢他若是真如嘴上说的那样真心爱你,不管是我还是皇甫元均,都会是你的弃子。”
书颖哄道“你跟个死去的人计较什么如果你一直在我身边,我会努力给你生个孩子的。”
“真的”李玄从前不觉得人生就是为了留下孩子,可是从海外回来后,他确实想和她有个孩子,但这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书颖道“得完成北伐之后,到时没有大战事,关注内部改革,我抽出精力想再生两个孩子。”
李玄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可是他也无奈。
到午时,太皇太后骂累了,又出不了后宫大门,只好摆驾回延福宫。申时,她午睡后醒来,才听大宫女说皇太后正在她的暖阁里喝茶。太皇太后这时忘记了要端着让书颖多等一会儿,马上让人更衣,便气冲冲的赶往暖阁。
虽然之前的侍卫亲军或殿中省人员复杂,许多是本朝贵族子弟出身,内心是反对书颖称帝的。但在书颖任用李玄成立乌衣卫平衡,并且不断军改和改革宫廷用度后,他们也很难强有力的反对。
现在就算他们不听令于她,自有乌衣卫办事,殿中省的人有意见,她自己有钱、有商号、有生意网,随时可以架空他们或裁撤他们。
所以那些赵氏一朝的贵族反对者也不想当出头鸟,部分侍卫亲军中的军官是忠于她的,比如魏鸣。延福宫的太监宫女知道太皇太后对皇太后有极大的意见,却也不敢怠慢了大权在握将要称帝的皇太后。
书颖老神在在喝茶,淡淡问太监太皇太后平日生活饮食,不一会儿就见太皇太后在近身太监的搀扶下冲进暖阁来。
太皇太后眼睛怒瞪着她“你终于肯露面了。”
书颖当敬老,先礼后兵,起身朝她揖了揖手“给太皇太后请安。”
太皇太后冷笑“哀家一点都不安听说你都要篡位称帝了,你好生狂妄,当年李太后都不敢做的事,你居然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书颖轻轻一笑,又坐了回去,淡淡道“太皇太后不要气自己了,当年你没拿我奈何,现在你能拿我怎么样你得罪我的时候多了,我连西朝皇帝也是一招毙命,何况是你你死了,没有人会调查死因,真有能人要调查,以我的手段,也没有人查得出来。”
太皇太后才哑了,咽了咽口水“你要当皇帝,所以要杀我”
书颖轻睨她一眼“纵使你间接害死师弟,可是你到底是师弟的母亲,我不想杀你。师弟一生三次失信于我,但他一生也很可怜,我就不跟他计较是非了。”
太皇太后尖声道“你还有脸提玮儿你独掌大权,还淫乱后宫,玮儿泉下有知,必定想将你千刀万剐”
书颖冷笑“你给他张罗他无福消受的美人,那才叫淫乱后宫。我的人生我做主,你没有能力干涉我时,最好不要骂这些,我虽然不怕这些话,但是听到你们这种恶臭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会很不高兴。”
“你不高兴会怎么样”
“你既然知道我要称帝了,你觉得骂这些话会是什么罪”
“你当真要篡位”
书颖看了看自己的左手,左手张开五指,又握成拳头,道“民间不这么说,我灭了西朝,对付得了天花,提升了生产力,解决了朝廷财政问题,还将一统天下。
我就是众望所归,我就是当世的大禹,我不居功那是谦卑,我居功那是事实。你一介后宫无知妇人,也没有什么经世之能,有什么资格对我指手画脚”
太皇太后骂道“狂妄狂妄这天下是玮儿的是玮儿允你临朝,你才有今日你怎么能忘恩负义”
书颖目中冷芒毕露“我和师弟是两不相欠。若是没有我,师弟活不到登基;若不是我,他也当不了十几年皇帝;若不是我,他不可能留下后代。
我于他这些恩情,他还一再负我,他若不负我,他现在还活着,还是皇帝,我权柄再大、功劳再大也不会叛他。我今日到你这里不为别的,是奉劝你好好在延福宫养老。
若是你再折腾,我只好让你消失。养着你要花不少钱,你除了做让我不高兴的事之外,没有任何用处。我对师弟的同情和心软也是限度的,何况你也不是师弟本人,你还害死了他。”
太皇太后气急,大叫道“叶书颖叶书颖你这个大逆”
太皇太后说不出“不道”两个字了,只见她嘴巴一歪,抽了过去,然后仰倒在地。还是被太皇太后与皇太后的对决吓到的太监上前扶住了她。
书颖看她这个样子,上前为她把了把脉,看了看她的模样,道“太皇太后中风了,你们该传太医就传太医。管好你们的嘴巴,若是传出一句话到延福宫外,宫内非议一句,你们所有人都会给太皇太后殉葬。”
所有太监宫女都跪了下来“奴婢不敢,奴婢今天什么都没有听到”
书颖冷然道“好生照料太皇太后,朕有空再来看她。”
“奴婢遵旨。”
到腊月底时,书颖称帝的事已经万事俱备,唯有天子七庙未定。此时朝中也没有别的政务了,本来是封笔的时候,所以礼部官员就与政事堂大臣商议这事。
别说首相王甫不知如何是好,就是问到叶世钊,他都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在腊月二十七日,书颖召见政事堂大臣和在京的国防军委成员于紫辰殿议事。
书颖道“大周皇室原是朕的婆家,朕虽然有意问鼎,可是为了自己迁出大周天子七庙列祖列宗,于心何安朕称帝之后,包括先帝在内的七庙可以由赵氏子孙以帝王之规供奉,永不迁出大周的宗庙。”
叶世钊和叶书林都吃惊,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叶氏一门作皇族了,可书颖这样做又是不伦不类的。不改变赵氏帝王之仪,那么不是等着让赵氏复辟吗
现在的礼部尚书是书颖提拔的亲信,奏道“陛下,天无二日,国无二君。陛下虽念香火之情,可是一个国家哪里能有两姓皇室,两个帝王宗庙”
书颖从皇太后的凤椅上站起,走下台阶,一派指点江山之态“每一朝皇帝都想立万世之业,可是何人能做到呢如今天下百姓敬我,我自能当天子,也难保后世子孙不肖,失了民心、失了天下。
今日北伐未功成,燕云十六州未光复,是我炎黄华夏之耻。朕与诸君来年北伐,收复燕云,朕有意在燕云立新都。燕云之北历代为戎狄所占,燕云之南历来是华夏腹地。朕的七庙不应缩在中原腹地,而是迎着北风而立,方显英雄本色
朕所立之新朝,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新朝规矩不割地、不赔款,不靠送女人求安,华夏的美女属于我们自己的英雄朕立新都于燕云,有生之年将为我华夏万民进取。以后漠北都是华夏的马场,西域都是华夏的矿场、南疆是华夏的谷场,海外是华夏的金库”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誓死效忠陛下”
在场十八名国防军委的成员陆续高呼起来,皇甫元均左右看看,高呼道“国防军将领全体立正敬礼”
军改多年,四年前叶书林去了西北,裴延庆在第一集团军无法为裴氏谋什么私,因为皇甫元均的军功和身份,武将高层倒还服他。此时风头之上,他一喊口令,正中所有军人下怀,便齐齐敬了一个礼。
没有外人知道皇甫元均少年时就当了书颖的情人,所以别人看来他立了军功后才去当入幕之宾,而不是靠着当入幕之宾才当上将军的。
这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他干了这事后,军中的人倒没有因此太鄙视他,反而羡慕嫉妒为多。大家将心比心毕竟依着皇太后的智慧、才干、地位与美貌,如果她能看得上自己,自己也一定愿意。
喊一喊口号当然容易,难的是她喊出口号有让人遵从的本事,并让人相信她做得到,跟着她干有前途。她无论做新政改革,还是军改,都有办法执行,并且减小阻碍,她还有足够的实用才学、解决实际问题的魄力和比旁人更好的办法。
并且她见事深远英明,赏罚分明,偶尔玩笑说没钱,可从不亏待功臣和能臣。在场受传统教育的文臣最终同意拥立女帝,并不是听口号的,本质在于这个。
这时大臣们心忖女帝的野心就是这个时代的秦始皇吧。虽说兵凶战危,但是本朝军改是从制度、架构、武器、军备上全面升级,未必会输。女帝总是积累后再打仗,好战也不失智,若是在本朝为臣立不世之功,感觉也不错。
大年三十,京中各级官员就没有好好休息,凌晨时分就进宫参加女帝的登基大典。
由于文化原因,书颖虽然表明过不是被禅位而自己要当皇帝,可是礼部的人仍然坚持用了赵熙的禅让礼仪。
紫宸殿上,赵熙下诏书禅让于母亲,穿着改良版型设计的天子衮冕,书颖从阶下登上高台龙椅,大袖一甩转过身入座,坐了下来。
礼部官员引导,文武百官大礼参拜“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书颖坐在龙椅上豪情万丈,心想小蓝的任务只让我嫖皇帝,可我当了皇帝,这是超过她的预期了。
“众卿平身”
“谢皇上”
书颖又下诏书,定国号为“夏”,册封父亲叶世钊为太皇,她的生母崔氏是孝慈皇太后,祖父叶清江为“颍阳太王”、卢氏为“颍阳太王妃”,册封原皇帝赵熙为“燕王”,赐名“叶熙”。
再册封赵然“辽阳郡公”,赐名“叶然”,册封赵薰为“新元公主”,赐名“叶薰”。册封裴青柠为继太后,追封已逝安阳郡主为“安宁贵太妃”。
册封兄长叶书林为“平北郡王”、叶玉堂为“安南郡王”、大姐叶玉敏“庆元长公主”。加封帝师柳墨卿为“太傅”;义兄裴延庆为宁国公。
封裴延庆作宁国公一方面是为了当年的结义之情,另一方面是安抚裴、赵两族。裴延庆是大周驸马,他能在新朝晋官,说明女皇能容得下两家,裴家只要不再如前几年一样不成样子,在新朝一样有前程。
然后下第二道诏书本朝的勋贵和官员均保持原来的品阶,现在在世的赵氏皇族成员还能享原来的皇族待遇,但是除了特别的功劳之外不再升爵,新出生的赵氏子孙不再享受皇族待遇。
她不动赵氏宗庙,赵氏子孙仍可以用帝王之仪祭祀赵氏宗庙。此时她以皇帝身份住在洛京紫微城属于“借住”,并且每年向赵氏宗族成员支付十万贯“借住费”,直到搬迁到新都。
这笔钱将交给康郡王赵祐和懿郡王赵祈主持分给赵氏子孙。赵氏帝王的私产,她的儿女将分到一成,余下私产等到迁都之后,也会如数分给已无皇族待遇的赵家子孙。
待北伐功成,她将自己出资设计修建她的皇宫,并且与叶家一起出资修建叶氏太庙,皇宫与太庙不用朝廷百姓一文钱,不滥用民力谋她一人之私,征招民夫皆会付钱。
在场的文武大臣也不禁为她和叶氏的底气所折服,历朝历代都没有皇帝敢这么说。哪朝哪代皇帝修建皇宫不是用民脂民膏的而且明确表现不侵占赵氏私产,还会给“租金”的皇帝,这是从所未有的“君子气度”,这一点就是大臣们都没有想到的。
书颖这么做就是让天下人知道,她叶氏皇族的好处是赵氏皇族比不上的,老百姓心中有杆秤,自然心更向着叶氏。那么叶氏就不会像武氏,等武则天一死就被李唐复辟,武则天的儿子内心还更愿意回归李唐,而不是武周。
反观书颖的步子迈得豪气一点,只要她这几十年用自己的本事打出威望、定下方向和规矩,让叶氏开拓商道,开拓地盘,而不是只会趴在百姓身上吸血,天下臣民百姓又怎么可能非要复赵氏天下呢
有她这个技术狂人和经济狂人在,叶家只要还有人肯管工厂,家族百年内不会缺钱。如果开拓了商道、发展了工商业,这原始资本积累完成了,后世社会历史发展中,她的子孙与叶氏不但是皇族,还是站在资本顶端的人。
大臣们都不禁高呼“皇上爱民如子、天命所归”之类的话。
书颖才笑道“不仅仅是为了朕早一日有自己的皇宫,为了朕之宗庙能顺利在燕云修建,也为了我朝各族臣民开拓更大的生存空间。北伐于朕仍是背水一战,不胜则死于诸君是青史留名之时,于我华夏一族则是数百年偏安沉沦后的重登巅峰”
“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背水一战,不胜则死”文臣武将皆都精神大震,他们内心也知道历朝历代有她的胆识的人没有几个。,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